教学具有教育性是谁提出来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3

“教学具有教育性”是德国著名教育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提出的。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教育家,代表作1806年《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规范学科。

1. 一本书。

《普通教育学》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终于真正独立起来了!

2. 两大基础。

撰写《普通教育学》依据了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两大基础。

3. 三大中心。

提出比较传统的三中心,分别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教材中心”。

重视知识和教师的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4.四段教学法。

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5.教育性原则。

“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这就是——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6.教育目的论。

课程方面,赫尔巴特属于“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流派。

教育目的方面,属于“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既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又反映了封建国家的特色,在我们今天看来并非是完全科学的,其教育体系中充满思辨和神秘色彩,许多论述也是带有一定程度的机械性和片面性。

但比起其先辈们的理论,无疑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大大向前发展了。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强调课堂、书本、教师三中心,其教育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确立时期教育理论发展的水平。19世纪70年代以后,赫尔巴特和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思想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改革起了支配作用。





  •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答:【答案】:D 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他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反映的就是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的规律。他认为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故答案为D。
  •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否正确?
    答:教学方法也具有教育因素;(4)从教师看,教师是具有一定思想观点的人,在教学中总是表现出一定的立场、观点、个性特征,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5)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目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对学习的积极性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具有教育性。因此,教学具有教育性。故表述正确。
  •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谁提出的
    答: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提出的。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年5月4日-1841年8月14日),出生于奥尔登堡,德国人,毕业于耶拿大学。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提出了“教育性教学”,认为教育学应该奠基于心理学以及伦理学,之后又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
  • 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观点的教育家是谁?
    答:问题1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问题2是:苏格拉底 问题3是: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谁提出来的
    答:赫尔巴特是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先驱,是"教育性教学"的首创者和教学形式阶段的发明者,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在他看来:"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他在哲学的基础...
  • 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答:【答案】:B 本题考查对于教育性教学原则的掌握。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在书中他论述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统觉”、教育管理以及教学过程的四阶段论...
  •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谁
    答:“无知即无欲!”。虽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仅把教学看成德育手段有失片面,但其教育性教学理论对教学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反映了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赫尔巴特是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先驱,是“教育性教学”的首创者和教学形式阶段的发明者,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谁提出的
    答: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他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其思想理念归纳为“...
  • “教育性教学”的观念是如何提出和发展的?
    答:赫尔巴特明确地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德性,而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教学。所以,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他声称:“我想不到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
  •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谁提出的
    答: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教学过程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的规律又被称为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是指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