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历史典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6
儒家经典故事

  一· 愚 忠 愚 孝
  儒家提倡孝,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每一个皇帝去世以后,在谥号前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儒家也提倡忠,孔子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后代流行于世的一对口号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今人称此口号为愚忠愚孝。人们以为孔子孟子都是提倡这种愚忠愚孝的。其实不然。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君臣关系是对等的关系。虽然说"君为臣纲",但并不是绝对服从的关系。儒家有的说"君不正臣投别国",有的说无道之君,要诛之,或者换掉。关于孝的问题,孔子也不是主张愚孝。在《韩诗外传》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曾参是著名的孝子。一天,曾参有了过失――锄草时,误伤了苗,他的父亲曾皙就拿着棍子打他。曾参没有逃走,站着挨打,结果被打休克了,过一会儿才渐渐苏醒过来。曾参刚醒过来,就问父亲:"您受伤了没有?"鲁国人都赞扬曾参是个孝子。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告诉守门的弟子:"曾参来,不要让他进门!"曾参自以为没有做错什么事,就让别人问孔子是什么原因。孔子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舜的事吗?舜作儿子时,父亲用小棒打他,他就站着不动;父亲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亲要找他干活时,他总在父亲身边;父亲想杀他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现在曾参在父亲盛怒的时候,也不逃走,任父亲用大棒打,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杀害,难道还不是罪过吗?"

  在父亲失去理智的时候,拿着大棒乱打,如果打死、打伤或者打成残废,他冷静后会感到十分懊悔。这会给父亲的心灵上留下沉重的阴影,永远无法摆脱。这是"不逃"给父亲造成的精神创伤。真正的孝子要逃避父亲的盛怒,避免给父亲造成精神伤害。不管当时鲁国人怎么夸奖曾参,孔子还是严肃地对待此事,以便给后人留下正确的意见。很显然,上述父叫子死的说法,孔子是不同意的。不该死的,就不能轻易地死去,即使有父命。

  战国后期的大儒荀子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当鲁哀公问孔子:"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孔子没有回答,出来告诉他的学生子贡说:"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同上)子从父,怎么能说是孝子呢?臣从君,怎么能说是贞臣呢?要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从命,才可以说是孝、是贞(忠)。可见,听话、盲从的,孔子不认为就是忠孝的臣子。


  二· 义 利 之 辨
  孟子讲"何必曰利",荀子说"羞利",董仲舒主张重义轻利,"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于是,后世就根据这些说法,认为儒家不要利,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要利,不讲利,怎么行呢?这也是严重的误解。


  《论语·雍也》记载:"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原思就是孔子的学生原宪。他很穷,当了官,觉得"九百"薪水太多,不要。孔子批评他,认为不要是不对的,朱熹的解释:"言常禄不当辞"。如果自己消费有剩余,那也可以用于周济周围邻居贫乏者。不接受正常的薪水,也是不义。并不是"辞"钱财就是对的。孔子的学生子贡是很会预测市场的,他从事商业活动,赚了很多钱。鲁国规定谁能花钱把在外国当奴婢的鲁国人赎回来,可以到政府那里领取一些钱,作为赔偿金。子贡赎了一些人回来,因为他自己钱多,就不去政府那里领取赔偿金。受到孔子的批评,孔子说,不能因为你有钱,就不去领取赔偿金。做事情,要考虑如何合适,才能作为别人的榜样。你这么做,今后鲁国人在外国当奴隶,再没有人去赎了。在这里,不拿钱是不义,拿钱才是义。王充认为子贡"让而止善"。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救了一个落水的人,那人用一头牛来表示感谢之情,子路接受了。孔子说:"鲁国人今后一定很热心于拯救落水的人。"当时,一头牛是价值十分昂贵的酬谢品。王充说"子路受而观德"(《论衡·定贤篇》)。


  三· 大 德 小 惠
  过去常有人说儒家用小恩小惠来拉拢百姓。实际上,儒家虽然讲过对人民要施以恩惠,但并不是讲小恩小惠。例如,《论语·雍也》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认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就是圣人。这里讲的是"民""众"。对于民众能够博施,就是大德,不是小惠。孔子讲的"德治",孟子讲的"仁政",都是属于大德的范围。


  《孟子·离娄下》载:"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子产任郑国相时,溱、洧是两条河。由于没有桥梁,人民不能过河。子产用自己的马车放在河中,让百姓过河。可谓方便群众。孟子认为这种做法只能叫做"惠",即给一些人民带来好处,还不能叫做善于"为政"。为什么呢?朱熹注这句话时说:"惠,谓私恩小利。政,则有公平正大之体,纲纪法度之施焉。"(《四书集注·孟子·离娄下》)为政需要法度,对于全体人民都能带来好处。他的马车有限,需要渡河的地方很多,不能根本解决群众的普遍问题。周历比夏历早两个月,周历十二月即夏历十月。周朝规定每岁十一月修筑小桥,十二月修大桥。这是农忙以后的时间,让农民修筑桥梁,解决群众的过河问题。这也是为政的一项工作。这件事情做好了,就不必用自己的马车放在河里当桥用。孟子又说,如果政治做好了,出门的时候让百姓避开也是可以的。怎么能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方便?所以说如果当政者要使每个人都方便的话,你的时间就不够用了。对于这一句话,朱熹是这么注的:"言每人皆欲致私恩以悦其意,则人多日少,亦不足于用矣。诸葛武侯尝言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得孟子之意矣。"(同上)为政如果没有法度,规则,谁来要求什么,就答应什么,对这个人有了私恩,他高兴了,原则丧失了。这样做,老实人吃亏,爱哭的小孩多吃奶,爱吵的人占便宜。不能出以公心,不能主持公道,不能"平其政",不能公平地处理与群众有关的所有事情,就不能树立当政者的威信。总之,儒家主张行大德,忌行小惠。这是君子之道。行小惠者,是小人之道。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常有这样的人,凡是群众提出看法,他都表示同意,凡是有人提出要求,他都表示同情、支持。群众感觉他是一个好人。而在会上讨论的结论,他也表示同意,没有意见。就是不愿意向群众作出解释。领导讨论谁的事,他就向当事者透露,以此讨好别人。时间长了,他的威信也就下降了。这是小聪明,口头施小惠,终究成不了大事。


  四、孔子观水
  孔子闲步至河边,俯首观水东流。子贡问曰:君子遇水观察,为什么呢?

  孔子答曰:

  困他常流不息,且能普及一切生物,所以水好像有德;

  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

  浩大无尽,好像有道;

  流几百丈山溪间而不惧,好像有勇;

  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

  量见多少,不用刮削,好像正直;

  无孔不入,好像明察;

  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

  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

  水有这些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细察他个种相像的意义,可以明了君子立身处世的大道,作用是大极了,安可以不看呢?又安可与看山一例观呢?

主旨:一、见利思义 二、舍生取义 三、惠民利民 四、义以生利 五、义然后取
儒家历史发展评述
先秦评孔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诸子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儒家虽为显学之首,但不立于一尊的地位。故各家对孔子的毁誉不一。

孔子门人及其后学者均推尊孔子。门人中以子贡为代表,他对孔子赞美备至,奉如天人,把孔子比拟为高天、日月、木铎,凡人是永远不可企及的,认为孔子是天生的圣人。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然而当时民间一般看法认为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战国末期大儒荀子,虽然其礼的思想根源于孔子,然而他有浓厚的“法”思想的成分。他以继承儒家正统自任,称颂孔子,认为孔子的美德永远不可泯灭。但他贬斥子张、子夏、子游为“贱儒”,批评子思、孟子。他的著作多处称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借孔子之名表达他重视礼法和“亲贤用知”的思想。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

先秦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早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时宜。

上述先秦诸子对孔子的毁誉褒贬,各持己见,正是反映了当时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兴盛景象。这与汉以后独尊儒术的局面则截然不同。

秦汉评孔

秦汉时代是儒学发展中的关键时期。在先秦,孔子只算是诸子之一,儒家虽号为“显学”,也只是百家中的一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居于统治地位,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

儒学在秦汉时期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秦始皇虽焚书坑儒,但秦朝博士中有许多儒生,祖述孔子,传播儒学,秦尚法术,儒学并未居于统治地位;

2.西汉前期,崇尚黄老,博士诸儒具官待问,未见尊显;

3.汉武帝以后,定儒术于一尊,此后进入儒学统治时期。

汉代儒学的特点是:

1.融摄百家,综合吸取诸了各家之长来充实儒学,使儒学更加丰富;

2.由于定儒术于一尊,孔子的地位愈来愈高;

3.神化孔子和经书,使孔子由圣人变为神人,经学变为神学

有一句名言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故事说的是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听了无言以对,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他开始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名臣。另外还有一个是曾子的小故事:曾子是很有名的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也是孔仲尼的得意门生一生写了很多书 他有个很出名的故事就是: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儿子哭着要跟她去,很多地方叫跟路。母亲便哄他说:你回去,我回来时为你杀猪。妻子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给儿子杀猪吃。曾子的夫人舍不得,说那不过是和孩子开的玩笑而已。曾子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身教重于言传,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于是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了。曾子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言而有信、诚实无欺是做人的原则,吃不吃猪肉,这是关乎诚信的大问题。言必行,行必果。这也是儒家遵从和推崇的。

  • 儒家历史典故
    答:有一句名言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故事说的是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
  • 关于儒家思想的事例
    答: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表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改造之后,对儒学的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这个复兴儒学的运动,由隋唐之际的王通发其先声,由唐代中期以后的韩愈、李翱、柳宗元诸人继其后续,而至两宋时期蔚为大观,形成一场声势浩...
  • 孔子问道于老子典故
    答:这个典故被称作——“孔子问礼”。简述: “孔子问礼于老聃”是一个历史事实,现在让我们进一步探讨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有四种说法:(1)孔子十七岁时问礼于老子。高亨据边韶《老子铭》、郦道元《水经注·渭水》均言“孔子年十七问礼于老子”,根据《春秋》...
  • 能体现孔子儒家思想的小故事
    答:传说孔子与弟子们在齐国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出行,有个叫项橐的小朋友挡路不让过去,说要和孔子玩“脑筋急转弯”的游戏,这符合儿童的天性。条件是孔子赢了他,才能让路,孔子欣然同意。项橐问,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有多少种植物,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一下子蒙了,摇头说不知道。项橐得意地说,天有...
  • 能体现孔子儒家思想的小故事有哪些?
    答: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爱”。下面讲有关孔子的故事,《孔子行礼》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
  • 急求关于儒家的主旨·,典故和历史
    答:儒家历史发展评述 先秦评孔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诸子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儒家虽为显学之首,但不立于一尊的地位。故各家对孔子的毁誉不一。孔子门人及其后学者均推尊孔子。门人中以子贡为代表,他对孔子赞美备至,奉如天人,...
  •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的故事概述
    答:这个断织喻学的故事对孟子以后成为儒学大师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孟子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杀豚不欺子,孟子少时诵等都是非常经典的故事典故,还有大家朗朗上口的成语故事如“始作俑者”,“一曝十寒”,“五十步笑百步”,这些故事都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做人,做事的一些真理,是孟子的教育...
  • 介之推不言禄的儒家典故
    答: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平定了叛乱并当上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跟随他出逃的人都得到了封赏,而晋文公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遂认为自己无功,即使自己不割肉,晋文公一样会被别人帮助当上国君。于是带着老母归隐山林,躲进了绵山。有人为其鸣不平,便作诗来讽刺晋文...
  • 三迁之教的典故
    答:三迁之教的典故1 【释义】迁:迁移。教:教诲。为选择环境搬家三次。形容希望子女成才,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对子女的教育。【出处】汉·刘向《列女传》。孟子名轲,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又一代表人物。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生活过得很清苦。孟母是个很有...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典故?
    答: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人,是西汉中期儒家春秋公羊学派大师。他少治《春秋》,潜心钻研孔子学说,景帝时为博士。武帝即位之初,曾接连三次诏举贤良方正,策问古今治乱之道和天人关系等问题。董仲舒三次上书应对,即所谓“天人三策”,受到武帝的称赞。先后出任江都王和胶西王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