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前教育与外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有什么不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1
我国学前教育与外国学前教育的异同点

到了古王国末期和中王国时期 , 皇族子弟为继承皇权和登上最高统治者的宝座,除了年幼时期专有乳母、保姆等精心喂养外,还要进入宫廷学校学习。 • 宫廷学校是融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为一体的一种教育形式 , 是由国王 ( 法老 ) 在宫廷中专门开设的。邀请富有经验的僧侣、官吏、文人、学者任教 , 有时法老亲自传授。 • 宫廷学校里的儿童的学习内容除了做游戏、听故事、习字书写、学习初步知识外 , 从小就被灌输敬畏日神、忠诚国君的说教 , 还要模仿成人试行宫廷的习俗和礼仪 , 以便养成未来统治者所应具备的言行举止。宫廷学校对这些皇室后代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 , 惩戒和鞭打是常用的方法。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他重视学前儿童的教育 , 这也是柏拉图教育思想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柏拉图认为 , 教育应从幼年开始。 “一切事物都是开头最为重要 , 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 , 最容易接受陶冶 , 你把他塑造成什么型式 , 就能塑成什么型式” 。“每个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容易决定以后行为的性质” 。因为幼年时性格正在形成 , 任何事情先入为主而为以后留下深刻的影响 , 幼年时期印入儿童心灵的形象 , 在一生中都是难以磨灭和改变的。基于柏拉图 “儿童公有”的论点 , 幼儿教育理所当然属于国家的职责。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儿童施加合适的影响 , 在柏拉图看来 , 应着重于道德行为的熏陶 , 以形成良好的品质。他认为 , 人生来皆具行善秉赋 , 忌恶从善乃是人的本性 , 而个人是否这样做 , 关键在于首先要具有对善恶的辨别能力。一个人如果能知善 , 肯定会行善 ; 如果能知恶 , 必然会避恶。 人自幼年起就该对其通过坚持不懈的诱导和训练 , 把对善与恶的认识的最初的种子播种到孩子的心灵上 , 使之养成善良的习惯。儿童起初或许不能认识善恶的性质,这就要依据幼儿的心灵特点给予启迪。按照柏拉图的意见 ,“ 痛苦”和“ 欢乐” 是幼儿最早萌生的知觉 , 其实也是他们 “善恶 ” 观的最初表现形式。因为凡能引起人的快乐感觉的事物 , 一定会引起人的爱好的情绪;同样 , 凡给人引起痛苦感觉的事物 , 总会对之产生憎恶的情绪。教育者则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现象 , 引导儿童恨他们所应恨的 , 爱他们所应爱的。这样久而久之 , 当他们获得理性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把感性的苦乐观与理性的爱憎观和谐地集于一身了。在幼儿道德熏陶的具体做法上 , 柏拉图强调要利用儿童善于模仿这一天赋本性 , 从小就让他们模仿那些一生忠诚、勇敢、虔诚、节制的英雄伟人的言行 , 使他们从小到老一生连续模仿 , 最后成为习惯 ,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 在一举一动 , 言谈思想方法上都受到影响。 反之 , 凡与贤人勇士道德标准不相符合的言行 , 则严格防止儿童去参与或仿效。这是因为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 , 就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柏拉图一再告诫人们“ 先入为主 , 早年接受的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

中国与英国学前教育比较
中国和英国有着各具特色的学前教育制度。本文旨在比较中、英两国学前教育的异同,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学前教育的不足之处,从而借鉴英国学前教育的先进经验,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中,英两国学前教育制度的比较 1.结构设置
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其中托儿所招收3岁以下的儿童,主要是为父母提供方便和对儿童进行保教,以保为主,保教结合;幼儿园招收3-7周岁的儿童,它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学前班招收的是没有条件进入幼儿园的5-6岁儿童(在现阶段,它是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城市是幼儿园数量不足的一种辅助形式)。
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保育学校、保育班、学前游戏小组和日托中心。其中保育学校是独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招收2-5岁儿童;保育班附设在小学里,招收3—5岁儿童。保育学校和保育班的主要任务是对儿童进行保健和教养。学前游戏小组招收2—5岁儿童,主要是通过游戏使儿童得到全面发展;托儿所分为日间托儿所和寄宿托儿所,招收2-5岁儿童,主要以保育为主。另外,英国设有幼儿学校,招收5-7岁儿童,属义务教育,相当于我国小学的一、二年级。 2.班级规模
中国的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特别是幼儿入园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尽管如此,其规模相对于其它国家仍然很大,有的幼儿园的班容量达到了40人以上,师生比达到了1:20以上。中国的幼儿园编班形式多是按年龄划分。 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规模普遍较小,学前教育机构都能严格控制班级规模和师幼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师幼率会增大,但最大不超过1:8。英国的编班形式有按年龄划分的(儿童人数少时),也有按人数划分的(儿童人数多时)。 3.课程内容
中国教育部1996年6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行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并根据此文件于2001年7月2日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中国的幼儿园主要实行全日制。
英国的幼儿教育内容可划分为如下领域:交往、语言和读写、数学发展、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创造性发展、身体的发展、了解和理解世界。英国的幼儿园主要实行半日制。 中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标准一直是按幼儿的年龄来划分的,不同的年龄班收费标准不同,幼儿缺席时的餐点费和保教费需退还家长,有的学校假期内也提供服务。
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收费标准是按天核算的,收费按月进行,每月的第一天交纳全月的费用,儿童缺席时的费用不退还,儿童每天提前来园、推迟离园需另外交费,而且参加兴趣班也要额外的交费。从1998年9月起,所有4岁幼儿都可以享受每周5天,每天2.5小时的免费早期教育。
二、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 1.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
英国的学前教育课程的年龄统划为3-5岁。从内容上看,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强调让幼儿过早地识字和书写,要求幼儿能够独立阅读一系列熟悉的单词和句子,并且能用钢笔写出可识别的字母等(过早的识字到底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利弊如何,值得进一步研究)。英国幼儿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幼儿的个性与能力,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打基础,因此几乎所有的教育内容都与孩子的活动紧密相连。
2.教育方式自由宽松,对家庭、社区的重视度高
英国的学前教育方式非常宽松,大多数以个人和小组的方式进行,除了一些音乐活动外,基本上没有集体性的教学活动。这时,家长是幼儿最重要的教育者。英国政府将幼儿工作者这一概念社会化:首先,把母亲关心介入幼儿教育作为一项政策性要求。其次,注重“照顾人员”的介入,如校外支援者、创造者、辅导人员等。再次,重视家长工作,认为家长是学前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角色。指导幼儿园与家庭协调关系,使家庭和社区成员都成为“幼儿园的合作者”。
3.注重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已在英国的托儿所里得以广泛应用。每所托儿所的每个班级里都有一台计算机,孩子们可以使用计算机玩许多游戏。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由于图、文、声并茂,使孩子学起来轻松愉快,教学效果明显,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 4.注意减轻幼儿学习负担和压力
英国的托儿所给人感觉一般是自由而没有组织性,但这恰好是英国学前教育的特色,英国学前教育在注重培养幼儿能力与个性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减少压力。幼儿一般没有家庭作业,即使是5-7岁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也没有。这一点与中国不同,中国连幼儿园也有适当的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相对多一点,尽管国家明文规定要减负)。 三、启示与借鉴
从中、英两国的学前教育制度比较不难看出,由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国在学前教育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借鉴英国学前教育的先进经验,对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1.在班级编制方面
与我国的学前教育相比,英国的班级规模、师幼比例都比较小,我国应在普及学前教育的同时注意缩小班级规模,降低师幼比率,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英国的编班形式也值得我国学习。我国可以适当地实行混龄编班形式,这样有利于儿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弥补了独生子女缺乏异龄同伴交往环境的缺陷。 2.在课程内容方面
从两国的课程内容比较上看,英国的学前教育更重视儿童的数学教育。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科学”领域的7个条目中,有1个条目涉及到“数学”,如何把幼儿的数学教育有机地渗透到科学教育中,值得我们深思。 3.在收费标准方面
我国的收费标准一直是按照幼儿的年龄来进行的,不同的年龄收费标准不同,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借鉴英国统一收费的经验,同时不退还幼儿缺席时的餐点费和保教费(可把这部分的资金作为提高教师工资或增加教学设施方面)。 4.在师资要求方面
英国的幼教界要求教师持证上岗,对其学历没有过多的要求,但是很重视在职教师的培养与提高,学校常年提供资金鼓励教师到大学的短期幼教培训班学习或参加各种幼教会议,也会请幼教专家到学校给教师和家长作讲座或参观其它小学、托儿所;而我国许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求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必须在大专以上,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学历必须在本科以上。因此,很多教师忙于应付各种考试而分散了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教的质量。 5.在与家庭、社区的联合教育方面
英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亲密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到幼教中来,及时发现并指出问题,并鼓励幼儿园把大门打开,走到社区中,充分发挥社区的资源。事实上中国由于过多地考虑学生安全问题,很少有幼儿园让孩子走出幼儿园参加活动。

在学前教育领域内,全球化这个褒贬不一的词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解释和演绎。褒扬全球化的人,会声称标准化的、适合儿童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和高质量的教育实践会通过全球化的进程得以实现;批评全球化的人则会相信,全球化的进程会不顾文化、地域、经济等状况的差别,让学前教育跌入充斥着不切实际的标准、评价的陷阱,这会是学前教育的灾难。
在褒贬如此不同的议题面前,我们要的不是“选择性的站队”,而是“利与弊的权衡”

  • 我国学前教育与外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有什么不同?
    答:从中、英两国的学前教育制度比较不难看出,由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国在学前教育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借鉴英国学前教育的先进经验,对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1.在班级编制方面 与我国的学前教育相比,英国的班级规模、师幼比例都比较小,我国应在普及学前教育的同时注意缩...
  • 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阶段是怎样的?
    答:纵观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史,学前教育课程从无到有、从完全照搬国外模式到进行初步的中国化探索以及独立探索,都是在改革中稳步发展。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有3次,分别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至今。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园课程改...
  • 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与趋势是怎样的?
    答:1. 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 1.1 幼儿教育从私人行为转变为公众责任,国家介入成为世界性趋势。1.2 政府介入幼儿教育的方式多样,包括政策制定、管理加强、资产监控、制定质量标准、教师培训等。1.3 许多国家通过公共财政支持幼儿教育,实现免费教育,或结合家长支付部分费用。1.4 其他国家...
  • 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答:概括起来: 幼儿教育对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长期的积极效应, 可以提高其未来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增长能力, 提高国家的公民素质, 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和道德素养; 幼儿教育可以提高妇女就业机会, 促进男女平等, 减少贫困人口, 降低社会救助费用; 幼儿教育有利于打破“ 一代贫困, 代代贫困”的恶性循环, 促进社会公平。 ...
  •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如何?
    答:199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确定了我国“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标示着新的体制形式在国家层面上的清晰确认。这个时期,学前教育除了公办体制形式外,产生了新的体制形式——民办体制。从此,学前教育的办学主体从单一性发展为多样性,办学形式也...
  • 各国学前教育的功能扩展有哪些方面?
    答:一、扩大幼稚园服务社会的功能。为没有入学的儿童及其家长提供设施,为幼儿提供课后照料,为家长提供培训,并利用假期为社区活动提供服务。第二、学前教育机构小型化,以家庭为导向。瑞士和挪威等国家被称为“家庭小型幼儿园”。这些机构继续遵循儿童纪律和幼儿园对家庭作为学前教育主体的重视,其他形式的组织...
  • 学前教育课程历经了哪些阶段?
    答: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前教育课程进入了发展阶段。在我国,1976年至1990年间,学前教育课程实现了由沿用“苏式”模式到初步改革的转变。特别是1981年《学前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的颁布,更是促成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变革。80年代,国外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理论逐渐被引入中国,如...
  • 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发展的如何呢?
    答: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2020年之前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纲要颁布后,学前教育收入增幅非常之大,短短几年增加数倍,全国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5-2020年,全国幼儿园...
  • 我国近现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三阶段分别有哪些发展
    答:1、第一阶段:20世纪初一一20世纪中叶 五四时期,陈鹤琴、张宗麟开创了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道路,并开始创建我国学期儿童社会教育。陈鹤琴的五指课程把做人作为三大纲领之一。张宗麟出版了 《幼稚园的社会》一书,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及其实施的书。2、第二阶段:20世纪...
  • 现在国外学前教育的理论都有哪些发展?
    答:当代幼儿教育理论已出现高度分化的局面,国外幼儿教育理论流派众多。现具体介绍适宜发展性教育思潮。1.适宜发展性教育思潮 适宜发展性教育(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简称为“DAP”,译文即“与儿童发展相适宜的教育”。其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教育要与儿童的年龄特征相适宜;其二,教育要与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