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6
主体和客体是什么意思 ?

主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对象,即同认识主体相对立的外部世界。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指认识者,即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人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
人作为认识主体,既可以个体面貌出现,也可以群体一员面貌出现,还可以人类整体一员面貌出现,因此,主体的存在形式可区分为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整体主体,个人主体是认识主体的基础和细胞,任何认识活动总是通过每个个人的认识活动去实现的。

扩展资料:
主体的基本特征是能动性和创造性。客体指被认识者,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客观事物、外部世界,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一切对象。
原则上说,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作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只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即只有进入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范围,同主体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那部分事物,才是现实的客体和对象。
客体主要包括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客体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和对象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主体和客体

大家在备考教育学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主体”和“客体”的题目。很多同学觉得不好理解,造成题目错误。其实关于“主客体”的题目,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动作的发出者称为“主体”,而把动作的对象理解为“客体”(对象)。

我们可以把“教育”理解为“教”和“学”两种活动。

1.教师是“教”的“主体”,“教”的对象为把“内容”传递给“学生”。

2.学生是“教”的“客体”(对象),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内容”。

3.内容是“教”和“学”共同的“客体”(对象)。



【练习题目】

1.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方向采用科学方法获得良好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主题

C.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主导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是主导

1.【答案】C。解析: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正确答案是C。

2.学生即是教育的对象又是( )和( )的主体。

2.【答案】自我教育和发展。解析:一般我们说在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的主体,教育的主体又可以理解为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应更加注重学生的( )地位。

A.主导 B.客体

C.主体 D.媒体

3.【答案】C。解析:学生即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更是学习的主体。现代教育学的理念要关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因此正确答案是C。

4.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A.客体 B.主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4.【答案】A。解析:教育影响是教育者或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中介。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其中教育内容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响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以及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因此正确答案是A。

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相对,一般指教育者而言,即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中主客体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比如老师。

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相对,一般指教育者的对象,即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主体(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认识的对象。比如学生。

拓展资料

教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

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

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一、主体教育思想的探索:从主体——主导论到双主体论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问题,则一直是教育学一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何处理师生在教育中的关系,教育史上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模式,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观点模式主要是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这种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所倡导的教育模式,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显现其落后性。
第二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种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所倡导的教育模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削弱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忽视人类长期积累与总结的间接经验的学习,往往使学生的学习陷入一种自发性、盲目性的探索过程,同样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第三种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点。这是我国现行许多教育学教科书的主流观点。这种“主体——主导论”的出发点,是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良好的愿望本无可厚非。然而,由于“主体”与“主导”概念内涵的重叠性,理论上的观点模式实施于教育过程时,往往会出现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甚至会出现一种倾向抑制另一种倾向。最为常见的是,这种观点模式导致一种误解,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凌驾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上,教师时时处处都成为主导。这必然使学生从属于甚至时时处处从属于教师,并非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围绕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等问题,人们进行新的理性选择,经过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实践的检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主体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要求教育工作者确立一种现代的教育本质观,这就是:教育是学生在教师为其创设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经过自身知、情、意、行等身心活动,消化吸收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达到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基于这种新的教育本质观,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而学生则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关键是真正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双主体论”是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质参与、师生平等互动”的教育活动模式,则是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模式。

二、主体教育思想的发展: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之先导。哲学思想的变化和发展反映到人文社会科学之中,必然影响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变化和发展。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之一的教育学,也必然如此。随着哲学主体性的转向,主体教育思想也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首先回顾一下哲学主体性的历史演变。自古至今,哲学经历了由前主体性到主体性再到主体间性的历史过程。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哲学,属于前主体性哲学。近代哲学是认识论哲学,建立于主体——客体二分基础之上,属于主体性哲学。主体性哲学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主体性哲学的历史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第一、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哲学不能解决人的生存本质问题。主体性哲学将人的生存活动界定为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和构造,导致唯我论和人类中心主义,进而导致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生态恶化等全球性问题。第二、作为主体性哲学的认识论哲学,局限于认识论,仅仅关注主客体关系,忽视本体论,忽视存在的更本质方面——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人们在现代条件下扬弃了主体性哲学而建立了主体间性哲学。现代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个体性主体变为交互主体。主体间性哲学因时代需要而产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下面分析主体间性的意义。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反主体性,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主体间性首先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性还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哲学上的主体间性理论渗透到主体教育理论之中,主体性教育必然发展到主体间性教育。从主体性教育到主体间性教育,并非哲学概念的简单移植,而是主体教育思想的自然发展。从“中心论”到“主体——主导论”,从“双主体论”到“主体间性论”,主体教育思想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其中,“双主体论”既是这一辩证发展过程的中介,又是这一辩证发展的关键。从“双主体”到“交互主体”,从“交互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主体性教育”自然发展到“主体间性教育”。
主体间性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深化了人们关于教育本质和教育过程的认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性即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在;现代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过程,师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是现代教育过程的关键所在。传统教育派将目光集中于教师的教育行为,“现代教育”派将目光转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两者都失之偏颇。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将目光投射于师生间的交互活动,关注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深刻认识师生间的交互关系,也就深刻认识了教育的本质;准确把握师生间的交互关系,也就准确把握了教育的活动过程。

其次,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活动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艺术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期望所在。既然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教育活动的本质,那么准确认识和把握师生间的交互关系,就成为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也就成为全体师生主要的和共同的任务。

应当看到,理论上的主体间性是理想的主体间性,而理想的主体间性是一种充分的主体间性;实践中的主体间性是现实的主体间性,而现实的主体间性是一种不充分的主体间性。因为现实的主体间性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要受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制约,具有很大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不充分的主体间性向充分的主体间性不断变化的过程,就是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全体理论教育工作者与实践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具体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具体师生间的交互关系,细化甚至量化从而准确把握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而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促进教育的发展。

  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相对,一般指教育者而言,即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中主客体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相对,一般指教育者的对象,即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主体(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认识的对象。

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比如教师),客体是受教育者(比如学生)。这是“教育”这种社会行为的最基本逻辑!



  • 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
    答: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相对,一般指教育者而言,即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中主客体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比如老师。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相对,一般指教育者的对象,即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主体(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认识的对象。比如学生。
  • 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中,如何区分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答:我们可以把“教育”理解为“教”和“学”两种活动。1.教师是“教”的“主体”,“教”的对象为把“内容”传递给“学生”。2.学生是“教”的“客体”(对象),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内容”。3.内容是“教”和“学”共同的“客体”(对象)...
  • 为什么说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
    答:教师的作用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不是包办和包揽,如何“导”是关键教育的中心是指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考虑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对于教师而言,教育的中心显然应该是学生。可以讲教师是办学的中心,但不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此外,都是中心,会助长教师在一种...
  •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学习的主体。()
    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学习,此时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本身还具有自觉能动性,因此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
  • 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师还是学生?
    答:教育的主体是学生。1、教育是作为“主体人”的发展,而不是作为“手段”的发展。教育活动是实践活动,教育过程是教育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双主体”,即:在教师的“教”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体;在学生的“学”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育...
  •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还是客体
    答:客体。教育学规定,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学习的主体。受教育者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种成人教育的学生。
  • 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师还是学生
    答:教育的主体是学生。1.教育是作为“主体人”的发展,而不是作为“手段”的发展。教育活动是实践活动,教育过程是教育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双主体”,即:在教师的“教”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体;在学生的“学”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育...
  • 为什么说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即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
    答:教育是一种教授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教育的主题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各种课程和时间活动...
  •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还是主体?
    答: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1.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对象和客体,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引导着。2.从学生自身特点层面来说,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1)学生具有可塑性。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形成期和发展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
  •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还是客体
    答:主体。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也是学习的主体,马克思说,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受教育者作为人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当然具有主体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