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4字口诀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道德经4字口诀如下:

《道德经》是讲修道的,那如何修道,老子告诉我们修道要重视心法。

道德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内容简介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

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作品鉴赏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 道德经四字金句
    答: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3.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
  • 道德经4字口诀
    答:道德经4字口诀如下:《道德经》是讲修道的,那如何修道,老子告诉我们修道要重视心法。道德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
  • 四字成语道德经
    答:不要做过头之事,要有一份仁慈的心,以人为本,以和为贵。8、知足不辱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
  •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是什么意思?
    答:八卦与八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象征着"三生万物"。可以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对太极八卦图的解说。太极八卦是《易经》的核心,它浓缩了宇宙生成论、阴阳生克原理以及科学的术数体系。而《易经》所揭示的阴阳生克原理。太极载道,八卦寓德。太极八卦,合为道德。《易经》和《道德经》,其思想...
  • 老子道德经每章四字标题谁知道、?例如:第一章是:众妙之门
    答:第一章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朱子云:“道犹路也,人之所共同也”。其实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理,故谓之道。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悬于太空;天地既辟以后...
  • 看透受益,道德经的人生智慧,都藏在哪四个字里?
    答:应该是功成身退这4个字,因为在这个年代,半君如半虎,没有人能一直站在最高处,不管是生活还是事业,我们都不要太骄傲自满,要学会珍惜,不要有贪念,才能走得更远。
  •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原文如下: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怎么理解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如下: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译文: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
  •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有哪些?
    答:四、天长地久 [ tiān cháng dì jiǔ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一样长,形容永久不变(多指爱情)。出处:《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译文: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能够长久。五、目迷五色 [ mù mí wǔ ...
  •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答:众人所“恶”之地,看似低下平庸,然而正是这样,它才可以包容一切。2、“处众人之所恶”也就是谦虚为下、行众人不愿去效行的事的意思,“故几于道”就是接近“道”了,这个“道”就是真理的意思。3、出自《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