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禅定,关键怎么样才能入定?我主要是想知道怎么对付妄想妄念。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5
我禅定的时候,妄想不断,定下来后身上汗若晨凝露珠,请问大德是怎么回事?如何办法进入正确的禅定?

1、 入 出 息 念

南 传 上 座 部 佛 教 把 修 习 止 的 方 法 归 纳 为 四 十 种 业 处 。 禅 修 者可 以 选 择 其 中 一 种 适 合 自 己 的 禅 修 业 处 来 作 为 入 门 的 方 便 。 然 而 , 在 四 十 种 止 业 处当 中 , 最 为 禅 修 导 师 们 推 崇 与 教 导 的 应 该 是 入 出 息 念 4。

佛 陀 於 《 大 念 处 经 》 等 诸 经 中 教 导 入 出 息 念 的 修 行 方 法 。 佛 陀 於 该 经 中 说 :

「 诸 比 库 , 於 此 , 比 库 前 往 林 野 , 前 往 树 下 , 或 前 往 空 闲 处 , 结 跏 趺 而 坐 , 保 持 其 身 正 直 , 使 正 念 现 起 於 面 前 。 他 只 念 於 入 息 , 只 念 於 出 息 。

1、 入 息 长 时 , 了 知 : 『 我 入 息 长 。 』

出 息 长 时 , 了 知 : 『 我 出 息 长 。 』

2、 入 息 短 时 , 了 知 : 『 我 入 息 短 。 』

出 息 短 时 , 了 知 : 『 我 出 息 短 。 』

3、 他 学 : 『 我 将 觉 知 全 身 而 入 息 。 』

他 学 : 『 我 将 觉 知 全 身 而 出 息 。 』

4、 他 学 : 『 我 将 平 静 身 行 而 入 息 。 』

他 学 : 『 我 将 平 静 身 行 而 出 息 。 』 」

开 始 修 行 时 , 可 以 先 找 个 安 静 、 少 干 扰 、 少 噪 音 且 适 合 禅 修的 地 方 , 以 舒 适 、 自 然 且 能 持 久 的 姿 势 坐 著 , 上 身 保 持 正 直 , 然 后 闭 上 眼 睛 , 将 正念 安 住 於 禅 修 的 目 标 ——呼 吸 。 应 尝 试 觉 知 经 由 鼻 孔 而 进 出 身 体 的 气 息 ( 呼 吸 时 的 鼻息 ) ; 只 应 借 助 在 鼻 子 的 正 下 方 ( 人 中 ) 或 鼻 孔 出 口 处 周 围 的 某 一 点 来 感 觉 气 息 的进 出 , 而 不 要 跟 随 气 息 进 入 体 内 或 出 到 体 外 。 如 果 跟 随 气 息 进 出 , 将 难 以 成 就 禅 定。 反 之 , 只 是 在 气 息 与 皮 肤 接 触 最 明 显 的 那 一 点 觉 知 气 息 , 将 能 培 育 及 成 就 禅 定 。

不 要 注 意 气 息 的 自 相 或 共 相 。 自 相 是 指 气 息 中 地 、 水 、 火 、风 四 界 的 个 别 特 徵 , 如 : 柔 软 、 流 动 、 冷 、 暖 等 。 共 相 是 气 息 的 无 常 、 苦 、 无 我 的性 质 。 同 时 , 也 不 要 注 意 气 息 擦 过 皮 肤 的 感 觉 , 因 为 皮 肤 的 感 觉 属 於 触 所 缘 , 而 不是 入 出 息 念 的 所 缘 。

只 需 觉 知 入 出 息 的 本 身 。 入 出 息 的 本 身 才 是 入 出 息 念 的 所 缘, 也 即 是 必 须 专 注 以 培 育 定 力 的 对 象 。 如 果 禅 修 者 在 过 去 世 曾 经 修 行 过 此 禅 法 , 累积 相 当 的 巴 拉 密 , 他 将 能 轻 易 地 专 注 入 出 息 。

如 果 心 无 法 轻 易 地 专 注 於 入 出 息 , 《 清 净 道 论 》 建 议 用 数 息的 方 法 协 助 培 育 定 力 , 在 每 一 呼 吸 的 末 端 数 : 「 入 、 出 、 一 ; 入 、 出 、 二 ; 入 、 出、 三 ; ……入 、 出 、 八 」 。

至 少 应 数 到 五 , 但 不 应 超 过 十 。 通 常 鼓 励 禅 修 者 数 到 八 , 因为 它 提 醒 禅 修 者 正 在 培 育 八 圣 道 分 。 禅 修 者 应 该 下 决 心 在 数 息 期 间 不 让 心 漂 浮 到 其他 地 方 , 只 应 平 静 地 觉 知 气 息 。 如 此 数 息 时 , 能 使 心 专 注 , 平 静 单 纯 地 只 觉 知 气 息。 当 心 变 得 专 注 、 单 纯 且 少 妄 念 时 , 则 可 放 弃 数 息 , 只 是 觉 知 入 出 息 本 身 。

能 如 此 专 注 至 少 半 小 时 后 , 禅 修 者 可 以 对 入 出 息 的 长 短 培 育觉 知 。 只 应 觉 知 经 过 鼻 孔 接 触 点 之 气 息 进 出 的 时 间 长 短 , 觉 知 有 时 入 出 息 的 时 间 长, 有 时 入 出 息 的 时 间 短 。 但 自 始 至 终 只 应 专 注 於 自 然 的 气 息 , 而 不 应 故 意 使 气 息 变长 或 变 短 。

对 於 某 些 禅 修 者 而 言 , 禅 相 可 能 会 在 此 阶 段 出 现 。 然 而 , 若能 如 此 平 静 地 专 注 约 一 小 时 , 禅 相 仍 然 未 出 现 , 禅 修 者 则 可 以 觉 知 呼 吸 从 头 到 尾 的整 个 过 程 ( 全 息 ; 息 之 全 身 ; 息 之 初 、 中 、 后 ) 。 如 此 修 行 时 , 禅 相 可 能 会 出 现 。如 果 禅 相 出 现 , 不 应 立 刻 转 移 注 意 力 至 禅 相 , 而 应 继 续 觉 知 气 息 。

如 果 平 静 地 觉 知 每 一 次 呼 吸 时 从 头 到 尾 的 整 个 过 程 持 续 约 一小 时 , 禅 相 仍 然 没 有 出 现 , 则 应 下 定 决 心 使 气 息 平 静 下 来 , 然 后 持 续 不 断 地 专 注 於每 一 次 呼 吸 从 头 到 尾 的 整 个 过 程 。 不 应 刻 意 使 用 任 何 方 法 使 气 息 变 得 平 静 , 因 为 这样 做 将 使 定 力 退 失 。 在 这 阶 段 , 所 需 要 做 的 只 是 下 定 决 心 使 气 息 平 静 下 来 , 然 后 持续 不 断 地 专 注 於 气 息 。 以 此 方 法 修 行 , 气 息 将 变 得 更 平 静 , 禅 相 也 可 能 会 出 现 。

在 禅 相 即 将 出 现 之 时 , 许 多 禅 修 者 会 遇 到 一 些 困 难 。 大 多 数禅 修 者 发 现 气 息 变 得 非 常 微 细 而 不 能 清 楚 地 觉 知 气 息 。 如 果 这 种 现 象 发 生 , 禅 修 者应 保 持 觉 知 的 心 , 在 之 前 还 能 注 意 到 气 息 的 那 一 点 等 待 气 息 重 现 。

禅 相 (nimitta)是 修 行 止 业 处 时 心 专 注 的 对 象 , 是 心 的 影 像 或 概 念 。 禅 相 一 般 上 基 於 色 法 而 产 生 , 所 以 取 此 相 为 所 缘 而 达 到 的 禅 定 属 於 色 界 定 。

修 行 入 出 息 念 所 产 生 的 禅 相 并 非 人 人 相 同 。 不 同 的 人 会 生 起不 同 形 态 的 禅 相 , 因 为 禅 相 从 「 想 」 而 生 。 像 棉 花 一 样 纯 白 色 的 禅 相 大 多 数 是 「 取相 」 (uggaha-nimitta), 因 为 取 相 通 常 是 不 透 明 、 不 光 亮 的 。 当 禅 相 像 晨 星 一 般 明亮 、 光 耀 和 透 明 时 , 那 就 是 「 似 相 」 (pañibhàga-nimitta)。 当 禅 相 像 红 宝 石 或 宝玉 而 不 明 亮 时 , 那 是 取 相 ; 当 它 明 亮 和 发 光 时 , 那 就 是 似 相 。

达 到 这 阶 段 时 , 很 重 要 的 是 不 要 玩 弄 禅 相 , 不 要 让 禅 相 消 失, 也 不 要 故 意 改 变 它 的 形 状 或 外 观 。 若 如 此 做 , 定 力 将 停 滞 且 无 法 继 续 提 升 , 禅 相也 可 能 因 此 消 失 。 所 以 , 当 禅 相 还 不 稳 定 时 , 不 要 把 专 注 力 从 气 息 移 到 禅 相 。 若 禅相 出 现 在 禅 修 者 面 前 远 处 , 则 不 要 注 意 它 , 而 只 是 继 续 专 注 於 经 过 接 触 点 的 气 息 ,慢 慢 地 禅 相 就 会 自 动 地 移 近 并 停 留 在 接 触 点 上 。

若 禅 相 在 接 触 点 出 现 并 保 持 稳 定 , 而 且 似 乎 禅 相 就 是 气 息 ,气 息 就 是 禅 相 , 此 时 就 可 以 忘 记 气 息 , 只 专 注 於 禅 相 。 保 持 注 意 力 於 禅 相 时 , 它 变得 越 来 越 白 , 当 它 白 得 像 棉 花 时 , 这 便 是 取 相 。 保 持 平 静 地 专 注 於 白 色 的 取 相 一 小时 、 两 小 时 、 三 小 时 或 更 久 , 它 会 变 得 清 澈 、 明 亮 及 光 耀 , 这 就 是 似 相 。 到 了 这 阶段 , 禅 修 者 应 下 定 决 心 及 练 习 保 持 心 专 注 於 似 相 一 小 时 、 两 小 时 或 三 小 时 , 直 到 成功 。

在 这 阶 段 , 禅 修 者 将 达 到 近 行 定 (upacàra)或 安 止 定 (appanà)。 近 行 定 是 进 入 禅 那 之 前 非 常 接 近 禅 那 的 定 ; 安 止 定 就 是 禅 那 ( jhàna心的 完 全 专 一 状 态 ) 。

这 两 种 定 都 以 似 相 为 对 象 , 二 者 的 差 别 在 於 : 近 行 定 的 诸 禅支 尚 未 开 展 到 强 而 有 力 。 由 於 这 缘 故 , 在 近 行 定 时 「 有 分 心 」 ( bhavaïga生 命 相 续流 ) 还 能 生 起 , 而 禅 修 者 可 能 会 落 入 有 分 心 。 经 验 到 这 现 象 的 禅 修 者 会 说 一 切 都 停止 了 , 甚 至 会 以 为 这 就 是 「 涅 盘 」 。 事 实 上 心 还 未 停 止 , 只 是 禅 修 者 没 有 足 够 的 能力 察 觉 它 而 已 , 因 为 有 分 心 非 常 微 细 。

为 了 避 免 落 入 有 分 心 , 以 及 能 够 继 续 提 升 定 力 , 禅 修 者 必 须借 助 五 根 : 信 (saddhà)、 精 进 (vãriya)、 念 (sati)、 定 (samàdhi)、 慧 (pa¤¤à)来 策励 心 , 并 使 心 专 注 、 固 定 於 似 相 。 信 是 指 相 信 修 入 出 息 念 能 够 证 入 禅 那 ; 精 进 是 指致 力 於 修 入 出 息 念 至 禅 那 的 阶 段 ; 念 是 指 不 忘 失 入 出 息 念 的 所 缘 ; 定 是 指 心 毫 不 动摇 地 专 注 入 出 息 念 的 所 缘 ; 慧 是 指 明 了 入 出 息 念 的 所 缘 。

当 五 根 得 到 充 分 培 育 时 , 定 力 将 超 越 近 行 定 而 达 到 安 止 定 。 达 到 禅 那 时 , 心 将 持 续 不 断 地 觉 知 似 相 , 并 可 能 维 持 数 小 时 , 甚 至 整 夜 或 一 整 天 。

心 持 续 地 专 注 於 似 相 两 小 时 或 三 小 时 之 后 , 禅 修 者 应 尝 试 辨识 心 脏 裏 意 门 (bhavaïga有 分 识 , 有 分 心 ) 存 在 的 部 位 , 也 就 是 心 所 依 处 。 若 如 此一 再 地 修 行 多 次 , 能 辨 识 到 依 靠 心 所 依 处 的 意 门 以 及 呈 现 在 意 门 的 似 相 后 , 应 尝 试逐 一 地 辨 识 寻 、 伺 、 喜 、 乐 及 一 境 性 这 五 禅 支 , 一 次 辨 识 一 禅 支 。 持 续 不 断 地 修 行, 直 到 能 同 时 辨 识 所 有 五 禅 支 。 初 禅 的 五 禅 支 是 :

1. 寻 (vitakka): 将 心 导 向 及 投 入 於 似 相 ;
2. 伺 (vicàra): 保 持 心 持 续 地 注 意 似 相 ;
3. 喜 (pãti): 喜 欢 似 相 ;

4、 乐 (sukha): 体 验 似 相 时 的 乐 受 或 快 乐 ;

5、 一 境 性 (ekaggatà): 对 似 相 的 一 心 专 注 。

它 们 个 别 分 开 来 说 称 为 禅 支 (jhànaïga), 但 整 体 合 起 来 则 称为 禅 那 。 刚 开 始 修 行 禅 那 时 , 应 练 习 长 时 间 进 入 禅 那 , 而 不 应 花 费 太 多 时 间 辨 识 禅支 。 同 时 , 也 应 练 习 初 禅 的 五 自 在 :

1、 转 向 自 在 : 能 够 在 出 定 后 把 心 转 向 於 诸 禅 支 ;

2、 入 定 自 在 : 能 够 在 任 何 想 入 定 的 时 刻 入 定 ;

3、 住 定 自 在 : 能 够 随 自 己 预 定 的 意 愿 住 定 多 久 ;

4、 出 定 自 在 : 能 够 在 所 预 定 的 时 间 出 定 ;

5、 省 察 自 在 : 能 够 辨 识 诸 禅 支 。

熟 练 地 掌 握 了 初 禅 之 后 , 可 以 进 而 次 第 地 修 习 第 二 禅 、 第 三 禅 与 第 四 禅 , 以 及 它 们 的 五 自 在 。

禅 修 者 的 定 力 将 随 著 修 行 四 种 禅 那 而 增 强 , 呼 吸 逐 渐 变 得 愈 来 愈 平 静 。 在 进 入 第 四 禅 时 , 呼 吸 完 全 停 止 。

禅 修 者 修 行 入 出 息 念 达 到 第 四 禅 , 并 修 成 五 自 在 之 后 , 当 禅定 产 生 的 光 晃 耀 、 明 亮 、 光 芒 四 射 时 , 他 可 以 随 自 己 的 意 愿 继 续 修 行 三 十 二 身 分 、十 遍 ( 地 遍 、 水 遍 、 火 遍 、 风 遍 、 青 遍 、 黄 遍 、 红 遍 、 白 遍 、 光 明 遍 、 限 定 虚 空 遍) 、 四 无 色 定 ( 空 无 边 处 定 、 识 无 边 处 定 、 无 所 有 处 定 、 非 想 非 非 想 处 定 ) 、 四 无量 心 ( 慈 心 修 习 、 悲 心 修 习 、 喜 心 修 习 、 舍 心 修 习 ) 、 四 护 卫 业 处 ( 慈 心 修 习 、 佛随 念 、 不 净 修 习 、 死 随 念 ) 等 其 他 止 业 处 , 也 可 以 转 修 观 业 处 。

缅 甸 帕 奥 禅 师 (The Most Venerable Pa-auk Tawya Sayadaw)所 教 授 的 禅 法 为 例 , 来 探 讨 上 座 部 佛 教 的 止 观 禅 法 。

从您所说的情况来说可以给您两种建议。 1. 身体没有足够的放松,心还没有完全的平静下来。建议您可以在禅修之前做一些放松准备。 比如说念经,洗澡,拉筋等等。 2.您面对您的心太过强硬。 其实当专注的‘业处’跑掉的时候,只要轻轻的把‘业处’来回来即可。别忘了,禅修之前要‘放松’以及‘放下’所有对未来,现在以及过去的任何事物,包括任何想法。这样的话,随着禅修的进步,妄想就会减少很多。

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时,忽觉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气息徐徐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为初禅天定;然此禅定中,尚有觉观之相,更摄心在定,觉观即灭,乃发静定之喜,是为二禅天定;然以喜心涌动,定力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于是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以发,此为三禅天定;然乐能扰心,犹未彻底清净,更加功不已,出入息断,绝诸妄想,正念坚固,此为四禅天定。
禅定的种类很多,《瑜伽》卷十一《三摩多地》中归纳为四类,即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静虑
静虑,为梵语“禅那”之汉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之意。静虑有四种,通常所说的四禅。
(一)初禅,离生喜乐。即离欲界诸恶不善法(身恶、语恶),有寻有伺,于寻伺未见过患,及有对治欲界诸恶之善寻伺。喜乐者,已获得所希求之色界初禅定境,内心喜悦,于喜乐未见过失,一切粗重(身心不自在性)皆得远离,得广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性。此初禅具足五支:寻、伺(为取所缘)、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定(心一境性,为禅所依。)。《瑜伽》卷十一中说,由断除五法、修满五法而证此定。所断五法者:(1)欲所引喜,于妙五欲,或见或闻,或曾领受,忆念欢喜。(2)欲所引忧,即于妙五欲若求不遂,或得已便失,多生忧恼。(3)不善所引忧,即由忧苦的心情而行杀业,乃至起邪见。(4)不善所引喜,即由喜乐的心情而行杀业,或生邪见等。(5)不善所引舍,如任由部属造杀业等,或放任自己,思惟作恶方便,或于诸恶放任不断;又不善现前,随顺而行。所修五法者:(1)欢,因清净持戒,生起无悔,心意适悦。(2)喜,由正修方便,心生欣悦。(3)安,谓离粗重,身心调适。(4)乐,由离身心粗重故,于诸(欲界)烦恼而得解脱。(5)定,即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专一境。
(二)二禅,定生喜乐。有四支:内等净(为取所缘)、喜、乐、定。即于初禅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舍,于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对快速变化的所缘境界能正远离,于较为稳定的境界中安住其心,内心一味寂静,乃至极寂静。这种舍念正知,离寻伺乱,就是内等净。定者,超过初禅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喜乐者,由超越寻伺,离初禅地诸烦恼品所有粗重,有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于彼喜相未见过患。
(三)三禅,离喜妙乐。有五支:舍、正知、念(三者均为取所缘)、乐、定。舍者,于前喜相深见过患,于喜离欲,由离寻、伺、喜故,名之为舍。由有舍故,安住所有正念。正知者,若由失念,或有前喜俱行想及作意现行,立即以慧觉知,方便弃舍。乐者,由离令心踊跃之喜,内心寂静,便唯有乐受及轻安乐。
(四)四禅,舍念清净。有四支:舍清净、念清净(二者为取所缘)、舍受、定。入此第四禅者,进一步舍断第三禅中之乐。至此,一切寻、伺、喜、乐、入息、出息都断尽无余;心住无动,一切动乱皆悉远离,故说舍念清净。

解脱
“解脱”类定,包括了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三种,略说如次:
(一)八解脱:(1)有色观诸色解脱——已离欲界得色界定者,为于欲界色(如死尸等相)得观想自在,而于欲界诸色以光明相专注思惟,而成就观想。(2)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已离色界欲,无色界定不在前,又不思维彼想光明相(属于色界),于外色(属欲界)而作观想。(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于第四静虑解脱诸障,令得根本圆满。净,即第四禅中离诸障而舍念圆满清净;解脱者,能解脱净不净变化生起烦恼障;身即意身(体);作证,由于智断而证;具足住,第四静虑根本圆满,为圣所住。(4)空无边处解脱——于彼空处已得离欲,即于虚空思维观想。(空无边处定者,即心除遣诸色、想之后,起无边虚空观想而安住之。)(5)识无边处解脱——于彼识处已得离欲,即于此识思维观想。(识无边处定,这是先舍前虚空无边处想,即于能观之识起无边行相。)(6)无所有处解脱——于无所有处已得离欲,而于识无边思维观想。(无所有处定者,从识无边处求上进时,离其识外,更求余境,都无所得,由此令心安住。)(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于非想非非想处已得离欲,即遍于想可生处,应作观想。(非想非非想处定,它是从无所有处求上进时,超过无所有处之想,及识处以下有所有想,名非有想;非无想者,谓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得自在故。)(8)想受灭(即灭尽定)解脱——修习暂背弃受想,令离定障。
(二)八胜处:(1)内有色相观外色少——以色界定观于欲界有情诸不净相,及少分资具之好、恶、胜、劣,于彼诸相能随意隐蔽、自在回转(改变),得如实相。(2)内有色相观外色多——以色界定观欲界广大之外色(如宫殿、房舍等),令得清净。(3)内无色相观外色多——无色相,即离色界欲,得无色界定。(4)内无色相观外色少。(5至8)内无色相观外色青、黄、赤、白。此八胜处,体即是前三解脱。初二胜处,由初解脱出;次二胜处,由第二解脱所出;后四胜处,由第三解脱所出。由三解脱故,得胜定自在。此以解脱为因,胜处为果。又此八胜处与修三种缘色解脱作所依止,此即以胜处为因,解脱为果。要之,前解脱中得观想自在,今于胜处得制伏自在。
(三)十遍处:即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无边、识无边十种遍处。于所观想之事,能成就普遍广大之境,故名遍处。初八遍处,唯从第三解脱流出,后二遍处,即是空无边、识无边二种解脱。对前八色遍处修习纯熟,能引贤圣观想神通,乃于诸事转变神通,其所变事,堪有所用。由识遍处修习纯熟,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由空遍处修习熟练,于一切物随其所欲,皆能转空。
修观行者,由解脱—→胜处—→遍处,次第而进。因先于所缘得思维观想自在,次能制伏,后即于此遍一切处,则能如其所欲而作观想。遍处、胜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是故此三,如是次第。

等持
梵语三摩地,汉译等持,平等持心之意。此通摄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亦通散位定,如欲界定。有关三摩地(等持),《瑜伽》卷十二中说有十种,略解如下:
(一)三三摩地:即空、无相、无愿三种等持。解有二种:
1.行境别相。空三摩地——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即空离蕴“我”,而心住一缘。空性略有四种:一观察空,谓观察诸法空、无常、无我、无我所;二彼果空,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三内空,谓于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执;四外空,谓于五欲空无欲爱。初观察空是有学圣者所修,后三空是无学圣人所行。无愿三摩地——于五取蕴思维无常、苦,无所愿欲,心住一缘。无相三摩地——于五蕴灭思维寂静,心住一缘。2.行别境同相,即依一真如观,而具三义:空性三摩地——即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无愿三摩地——即所观空,无所希愿。无相三摩地——观此远离一切行相。
(二)有寻有伺等三摩地:1.有寻有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相应者,如初禅。2.无寻唯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唯伺相应者,如中间禅(初禅以上,二禅之近分定)。3.无寻无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二种俱不相应,于寻伺心生弃舍,唯由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观想,又唯一味平等显现。此如二禅至有顶(非想非非想处定),唯除无漏诸三摩地。
(三)大、小、无量三摩地:小三摩地者,或由观少色故小,或由思维的范围狭小,如小信、小欲、观想的区域狭小,此属于欲界定。大三摩地者,由观多色名大,但所观色又非无边无际;或由上信、上欲及想诸天光明而令显现等,此属色界定。无量三摩地者,由于无量无边无际观诸色等而名无量定;或由无量无边信、欲等名无量定,如四无量心。
(四)四无量三摩地:即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所缘之定。四无量心,解释分二:
建立所依及行相:有情有三种,即不苦不乐者、有苦者、有乐者。于不苦不乐者思维与乐——慈,于有苦者思维拔苦——悲,于有乐者思维其乐不相离而生随喜——喜,又即于前三欲与乐等,思维令不坚执、不染污(离贪或嗔)——舍。又于一切众生无怨(离恶念头)即慈,无敌(离现乖争)即悲,无恼即喜,不害(离不饶益)即舍。
无量之义:指慈相应等心,即欲利益、安乐之饶益相,一切无量之所显示:所缘广大,利益安乐思维最殊胜,极为纯熟,且能得无量果。要之,以强盛之心力,于所观慈等相令圆满、普遍、清白,而且专注,即四无量心。又圣者修四无量心达至极境相应之定:修慈者,极于遍净(第三禅);忆念空无边处,修习悲心最为第一;修喜定者,以识无边处为最胜;修舍定者,以无所有处为最胜(因无所有处是无漏心地最为后边故)。
(五)喜、乐、舍俱三摩地:喜俱者,它是初、二禅;乐俱者,是第三禅;舍俱者,是第四禅以上诸定。
(六)四种修定:(1)为得四现法乐住(即四根本禅)修定。即为得四根本定故,修近分定(近于根本定之定),或为令根本定清净圆满之所修习。(2)为得智见(天眼)修定。以四根本定修天眼,故修四根本定及前加行、无间道(即将证根本定之无间断惑之道)所有修定皆属之。修者应先于光明相殷勤恳切审谛而取。修成后于诸色境能照能观,即见;能知天等诸趣名字、种类等,名智。(3)生分别慧修定。见道前诸心或四无碍解(于法、义、辞、乐说四种无碍智),名分别慧。即为得见道修诸加行道或为得无碍解修四禅,皆属于此。(4)为尽诸漏修定,即是为证阿罗汉所修金刚喻定及加行道。
(七)五圣智三摩地
1.自体智:即法智,在见道前断除烦恼,令定清净,这是圣(善、无漏)、无染、无执。
2.补特伽罗智:即类智,是见道入无相位所得圣定。
3.清净智:即尽智是一来、不还圣者所得之定,能损减贪等烦恼,断尽欲界诸惑。此非世间道(欣上厌下)、寂静(烦恼寂静)、微妙(于自地烦恼不生爱味)。
4.果智:即是无生智,通不还及阿罗汉所得之定。此得安隐道(所得之道无退转),证心一趣(已得无寻无伺地),现安乐(能得现法乐住),后乐异熟(能引无余涅盘)。
5.入出定相智:即道智,唯在无学位,常处无相心。这是正念而入(善取能入定相无忘失),正念而出(善取能出定相无忘失)。 此五种定,其体是一,而行相分五,故说五行相智。又唯善、无漏,名五圣智。
(八)圣五支三摩地:即四根本禅中所有圣贤心一境性及安立审谛观察,名圣三摩地。四根本定立为四支,依审谛观察法并为断除余结缚,立第五支。
鸠摩罗什译《成实论》中所立圣五支三摩地又与上不同:初、二禅之喜乐合为一,第三禅离喜之乐别为一,第四禅中清净心为第三,依前三支能生明相、观相为二。后观相、明相为因能坏裂五阴。观五阴空,名为观相。能证涅盘,说名为圣。
(九)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指八正道中,前七道支能与圣正三摩地为因、为具。
定因者,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与正三摩地为前导次第。次第义者,这是说先了知世间实有阿罗汉圣者,便于出离深生希求,获得正见;次当思维如何出离居家迫迮等;从出家后,受学尸罗(正语、正业),修治净命(正命)。
定具者,正见、正精进、正念能为正三摩地作资具。依正见等五,配合闻、思、修,如实了知正见、邪见,乃至正命、邪命。为欲断除邪见等,及为圆满正见等,发勤精进。若由精进,能断所治,集能治法(正见等)令其圆满,即是正念。此正念也即是正三摩地部分。
此三摩地因为是善、无漏,故名圣。舍邪见等令得不生,修正见等令得圆满,因此名正。
(十)金刚喻定:断除有顶(非想非非想处)惑,最后加行道生,最细惑之观行、种子已灭。最后无间道生,最细随眠(烦恼种子)已灭,总此二名金刚喻定。此定是定中之尊,因为能断惑集善,成办无学之果,于有学圣者之修道行中是最尊最胜;又极坚牢,上无烦恼能摧伏之,而能摧伏一切烦恼,犹如金刚,能摧坏一切,而不为其所摧坏,由此得金刚之名。

等至
梵语三摩钵底,译为等至,是等引(指胜定地,离昏沉、掉举等,平等能引诸功德)之果,故名等至。此通指一切有心、无心诸定位中所有定体,包括了五现见等至、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定(此三已如前说)、二无心定(无想定和灭尽定)等。这里侧重说明五现见等至和二无心定。
(一)五现见等至:是见道以上的圣者修习五种观行,能亲所见、明了见,故名现见等至。圣者于修道所断烦恼,制伏对治有二:初不净观,为令贪欲不生现行,以四念住(身、受、心、法四种念住)为依止,观察内身种种不净,即内身中毛、发、爪、齿,乃至泪、汗、屎、尿等,属内身污秽不净,此即是初现见等至。第二不净观,也以四念住为依止,观察外身(即死后)青瘀、脓烂等,是外身污秽不净。或观彩画、木、石、泥等所作骨锁(骨人之相),令诸贪欲不起现行,这便是第二现见等至。
圣者又于烦恼修断灭对治,也分二:或观生身展转相续,谓粗观察行缘识等(即十二缘起),这是第三现见等至。或观刹那心识生灭不断、展转相续,谓细观察有贪心、离贪心等种种心识异生、异灭,迅速流变。即是第四现见等至。
若观察圣者由断烦恼之深浅所得住于世间的情况,即是第五现见等至。观察初二果人,兼住此世、他世(欲界人、天);不还果人,唯住他世(上界色、无色处);阿罗汉都无所住。
(二)无想等至:即无想定,指已离遍净(第三禅)欲,未离上欲(第四禅),永出离想思惟为先,诸心心法灭。修者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入第四静虑,修背想思维,于所生起种种想中厌背而住,唯谓“无想”寂静、微妙。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渐离诸所缘,心便寂灭。于此生中,可入可出;若生无想天者,唯入不出,“想”若生起,即从无想天中死没。
(三)灭尽等至:即灭尽定,谓离无所有处欲,暂安住想思维为先,诸心心法灭。
若诸圣者,已离无所有处欲,或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于定:先于下地粗想及与无想深生厌舍,尔时唯微细想缘,无相境转,依于彼处思维为先,心求上进,求上所缘,竟无所得;因无所得,灭而不转,心便寂灭。或依灭尽相而入于定:即依无相定(于一切相不作思维),依此为依进趣所缘,因皆灭尽,心便寂灭。
入灭定时,次第灭三种行:即身行(出入息)、语行(寻、伺)、意行(受、想)。于初禅时,有寻有伺,至第二禅,无寻伺,名灭语行;第四禅无出入息,名灭身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心求上进,竟无所得,因无受想,名灭意行。
出灭定时,触三种触。触为受因,出灭定时,受想当生,故说触三种触。此三种触,由三境生:由有所缘以为境界,名由有境;于此境中无有我慢扰动其心,故说触不动触。由唯有事以为所缘,名由境境;于此境中无贪所有、无嗔所有、无痴所有,因此说为触无所有触。由无相界以为所缘,名由灭境;于此境中不思惟一切相,故说触无相触。
以上四大类型的禅定,其中四静虑是最基本的,它遍通于有漏无漏、大乘小乘,又是其它三类禅定的基础,其它禅定有些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如八解脱等),或依于它则容易成功(如三三摩地、四无量三摩地等),故习禅者应先以四禅为初课而次第修习之。

1.念佛的方法的好。你现在换别的法门等于有一个井挖了一半不挖了,又换一个地方重新挖。修行需要一门深入。
黄念祖居士:念佛四大秘诀——不求一心,不除妄想,不贪净境,不参是谁 (摘自《黄念祖老居士著作专集之莲宗妙谛——净语三则》)
‘谈玄说妙不相干,三字真传老实念’。口谈玄而心实未明,语高妙而行为卑劣,纵然口若悬河,著作传世,唤得佛学大师光荣称号,于人于己有何实益。对生死大事一丝毫也不相干。所知愈多,理障愈深。这比烦恼等事障更难排遣。总之是作茧自缚,欲升反坠。真实履践的人,必不肯这样务虚,而是奋发无上菩提之心,禀遵释尊慈教。于弥陀愿海之中,唯修念佛。在念佛妙法,唯修持名念佛。在持名念佛之中,唯有老老实实单念一句名号。不求一心,不除妄想,不贪净境,不参是谁(以上四者称为念佛四大秘诀)。只是南无阿弥陀佛一句接一句,这就是无上深妙禅。这才是释迦牟尼佛的真传,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蕅益大师说:‘一句佛号是释尊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唯有老实念佛才是一代时教的真传。

‘只此即是长夜灯,苦海慈航斩魔剑。’只有老实念是众生长夜黑暗中的明灯,出苦海的慈航,斩除魔障的金刚王宝剑。关键在于老实,老实平常,世人轻忽。《净语》云:‘道在平常中,惜君未晓此。’《净语三则》全文较长,可到网上去搜。
2.关于妄念:
南怀瑾开示:如何对付妄念
摘自《如何修证佛法》
《圆觉经》的几句话,对于修持非常重要,是走大乘最好的路线,也是最难的: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在任何时间常不起妄念,如果你能“狂性顿歇,歇即菩提”就成功了。但是怎么叫作不起妄念?如果一个人没有妄念,什么念都不起,完全象木头一样,也并不是佛道。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对于自然来的妄想,并不勉强用个方法加以息灭,如果对于自然来的思想,想个方法加以灭除,这个加以灭除的方法,也是妄念;如果不加息灭的话,自然就清净了。
所以再进一步告诉你,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们做功夫最易犯的错误,就是对妄想境加以了知,尤其是学佛有一点基础的人,妄念一起就怕,然后拼命想办法除妄念,统统在了知的阶段。其实那个明明了了知道的,也是个大妄念,所以佛告诉我们: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自然而来的,会自然而去。
最后一句话,佛告诉我们: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假定我们到了无了知,明明了了都没有了,寂灭了,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到了这样境界,就不必要自寻烦恼,不要再自问这个对不对?或怕大概是顽空吧!最好不要再起分别。
还有一个重点:【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一切妄念都是幻想,当你知道是幻想,那个幻想已走了,不要另外用个方法,如观想啦、炼气啦等等,去除那个幻想,那些方法也是幻。为什么?因为做功夫才有,不做就没有,所以是靠不住的。【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知道是妄念,妄念早跑了,这中间再不必加一点,不增不减,那个寂灭清净同觉性。这里头没有初地、二地、初禅、二禅之分,把这个认识清楚就好办了。
真的认识清楚了这个,或者稍稍有点见地的人,悟后正好起修,才算是真正在修行。所以五祖对六祖说:不见本性,修法无益。
关于入禅定:
元音老人:(节选自恒河大手印)
什么是定呢?修行人都知道,要成佛得道,须打座入定才能开发智慧、圆证菩提。但定有多种,如来禅讲四禅八定,修行人由初禅定渐渐上升二禅、三禅直至四禅天顶为四禅定。再上,由空无边处而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而入非想非非想处,为四空天定。加上前四禅定,就是八种定,这是渐次法门修证的定。祖师禅则不然,祖师禅是顿修、顿悟,顿证的。他们不修这种定,而是以极高的智慧打开本来,亲证佛性而心贴贴地与定相应的。他们说:有出有入的定不是大定,对境不迷惑才为真定,对任何境界,心都不动摇,不为之迷倒、惑乱,才叫大定。不是看到美色就动心,看到金银就贪婪,而于打坐时能入定为定的。更有人认为能坐几天几夜,或多少年不动是大定,其实错了,那不是大定,只是灭受想定。他们的第七识法执现行不灭,但以不取外六尘境,妄计识灭耳。一旦出定,遇境反动胜过未入定前,这种不究竟的,不为大定,所以禅宗不主张修这种定。兹举一例,以证明之。昔日六祖遇卧轮禅师,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卧轮禅师夸耀他的禅定功夫高深,说他能一天到晚思想不动,任何境界来,都不动摇,菩提智慧一天天在增长。看起来这定功真了不起,其实不对。为什么?你住在定上不动,死在那里了。我们成佛,是成活佛,不是成死佛。是有活泼泼的妙用的,不是死坐在那里不动的,所以这不是正定。正定是没有出入而能起妙用的,你在那里有个“定功”的住执,坐着不动,不能起用,这个定有什么用?所以六祖救他说:“慧能没伎俩”,你有本事,我没本事。讲到本事,现在很多的修道人都执着“本事”,我有神通,“本事”很大,你无神通,就一点“本事”没有。他就不知道执在神通上,早就堕在窠臼里,死在那里了。修道人凡有所住,就被所住执的事物遮障了本性光明,不能见性成佛,所以尽管你有神通,非但不能成佛,将来成魔倒有份。要成佛必须心空净,毫无执着才行。所以六祖说:“慧能没伎俩”,我慧能没有伎俩,就是说你有本事,我没本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说有伎俩,早已有落处了,本性是净裸裸、赤洒洒,一法不立,一尘不染的,才说个有,早不是了,“慧能没伎俩”,正是拈卧轮的落处。“不断百思想”,我不把思想都断灭掉,为什么呢?我要起妙用度众生呀,佛是活泼泼、妙用无边的,不是死在那里不动的。佛出世说法,也要用思想的,他给我们说法,思想不动能说得出来吗?所以说:“不断百思想”。什么思想都不须断灭,因为我们还要它派用场呀!《圆觉经》曰:“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下接着就说:“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你要把妄心息灭掉,正念就没有了,就死掉了,因为妄心是从真心来的,就像波浪是从水起来的一样,波浪灭掉,水也就没有了。假如我们把妄心息灭掉,就变成土木金石了,你还能成道吗?那就成了大石头、大木头、大泥块了。所以,不要看某人入定一个礼拜,几个月。几年乃至上百年、千年,那没有用,欲证大道,必须开圆顿解,如实修行,在境界上不懈地锻炼,远离自心所现妄想虚幻境,方能相应。呆坐的功夫不行,那是死定,不能成道。
兹再举一个公案以证此说不虚。从前释迦佛在世时,有个女子坐在释迦佛边上入定了。文殊菩萨走来一看,这个女子怎么这样不懂规矩,在释迦佛身边入定?应该远远退到佛后面去才是。故在女子面前弹指,唤这个女子出定,但女子仍然纹丝不动,没有出定;文殊菩萨见女子没有出定,就显神通,把她举到三十三天,那女子还是不出定;文殊菩萨一看不行,又把她打入十八层地狱,仍不能使她出定。释迦佛说:“你不能叫她出定,下方有个罔明菩萨能叫她出定。”话才说完,下方的罔明菩萨来了,佛说:“你来得正好,你就叫这个女子出定吧。”罔明菩萨就在这个女子面前一弹指,这女子就出定了。这个公案很迷惑人,因为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是七尊佛的师父,智慧大得不得了,怎么不能叫这个女子出定呢?而罔明菩萨不过是下方的一个菩萨,他怎么一弹指就能叫这个女子出定呢?这个公案应从实质上来看,这个女子取相入定,已经是大错误。我们刚才讲了,你住在定相上,有所住,就不对,要成佛,要丝毫无粘住,活泼泼地起妙用,不可死住在定上。这女子住定先错,继而文殊菩萨呢?是代表大智慧的,大智慧不是很好吗?但我们的所谓智慧,是世智辨聪,不是般若大智。要成佛,是要将这妄智去除干净才行。你有聪明智慧呀,就是所知障,所知愚,障住你悟道之门,不得开悟。昔日孔老夫子去见老子时,老子和他讲:“掊击尔智”,就是叫他把聪明智慧取消打倒,心中空荡荡地一无所有,毫无所住,才能悟道。所以我们不要夸自己聪明,弄小聪明是一个大障碍,要大智若愚,心不动摇,无所住执,才能成大道。心定不动,无所住执,不是象木石般的不知道,不晓得,而是了了分明、清清楚楚的无舍无取无爱无憎的不动心,所以我们要明白,正定是对境不惑,无出无入的,不是死坐不动的。那么罔明菩萨为什么能叫她出定呢?罔明就是要把你的世智辨聪取消掉,罔而无知无着,则般若大智现前。所以这个公案是表法的,不是文殊菩萨真不能让她出定,更不是罔明高于文殊菩萨。
所以我们要成道,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时时心空如洗,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精勤锻炼,损之又损,方能成就。六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既然自性具足一切,无所不有;本来清净,与佛无二,我们果能心空无染,还有什么不成就的呢?后来大慧宗杲作了个偈子颂这个出定公案,他说:“出得出不得,是定非正定。”你在这里搞出定入定,你这个不是正定,是死定,真正的定是没有出入的,动也如此,静也如此,不是死坐在那里不动,而是妙用无边的,不是说话做事就不在定里,而是心无所住,动时不见动的。你假如住在静相上就不是正定。罔明与文殊二位大菩萨尚且在出定入定上做文章,就不免离开本位了。宗下说:“片时不在,便同死人。”离开本位就丧失了性命。所以大慧宗杲禅师的偈子最后结束说:“罔明与文殊,丧却穷性命。”这两位大菩萨、佛和女子演个戏给我们看,就是让我们知道用功怎么用法,这点非常重要,我们用功千万不要取死定,要活泼泼的一切无碍。懒融禅师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就是说正做事时,正说话时,我们的心还是无所粘染安住不动,不是坐在那里不动能定,事情一来就乱了,要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是啊,要入定必须克服妄念,对付妄念的方法不少,大多数是一念代万念的方法,比如念佛、观想、意守丹田,不过这都是有为法,最高级的是用无为法,就是什么也不计较,一切(皈依)交给大自然。
具体方法有:1是有妄念来了,关键是不能让妄念发展壮大,来一个灭一个,要知道念头起来了,不要跟着念头跑,这个法子虽然不高级但是适合初学者,就是大德也不可废之,也经常使用;二是念口诀,比如:烦恼本无,清净本来。三是对妄念不生不灭的方法,详见:《波若波罗密多心经》非常高级,还有老子《道德经》里面有入定的玄机不少,类似《心经》。三是佛陀的方法,结合圆满,自然入定,也不执著定,吃饭穿衣,讲经说话也不影响,动静一如。世人暂时不要模仿。

欲如禅定:
1:让身体先安定下来!不要乱动。除非身上痒货麻痛需要处理,其他不要管!
2:身体安定下来,呼吸就会慢慢安定下来!
3:当呼吸能细而均匀,精神才安定下来!
初学以上三步十分重要!
可以用念佛的佛号来替换出妄想,念佛的时侯要用心灵最深处更深处的那个心念佛号乃能替换出妄心!
若能用体会全身哪里还在动的方法也不错!

我觉得首先,楼主要明白什么是定
要有戒 才会有定 因为“戒 定 慧”三部曲,是不可能一下到第二部的。
然后,最重要的是入定的目的,好~~是对付妄念,那么再问自己,对付妄念的目的,这样一步步就可以发现自己的发心,这很重要,因为他决定了最终你的路的方向(只为自身清净而入定的发心很不好,因为修的是无记业,那么最后往生到长寿天变成一个只有生和死才有念头的石头一样的生命是很可悲的)。
最后,如果真正的修行者的禅定(我指的是有法脉传承仪轨的),是需要一定基础的,也就是加行,至少要明白“止观双运”,才可以慢慢接触和修行的。否则,简单的没有传承的修的欲界定,对我们真正修行的帮助可能也不大。

推荐一位大德关于“戒定慧”的开示:http://www.oceanwideinc.com/fofa/txt/2009kaishi07.html

上坐时不要动念---念动意散。对付妄念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应该做的---闭六门。不想再用念佛的方法了这说明是在进步。佛法如世间法。佛道---没有道怎么成就佛。道是道路。修出通往佛境界的道路来---否则皆为枉然。佛道是不能分开的。

  • 入定的技巧
    答:入定,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修行技巧,关键在于身心的和谐与专注。首先,确保在无五盖(五种阻碍禅定的因素)和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才能踏上这段旅程。入定的序曲,是轻安相的体验,那是一种身心俱悦,仿佛飘在云端的微妙感受。一旦达到初禅的五支标准——觉察、观察、喜悦、快乐和定力,便可确认已进入这个层...
  • 如何修习禅定?如何入定?需要多久可以入定
    答:1. 选择禅定方法:首先,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禅定业处,例如入出息念。不同的禅定方法会有不同的禅相表现。2. 业相的初始阶段:在修行的初期,禅修者可能会看到光、物品、山川、楼阁、人物或佛像等景象。这些是业相的初始阶段的表现。3. 业相的遍作定阶段:随着定力的提升,禅修者会在人中部位看...
  • 如何进入禅定?
    答: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觉受。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身心都很舒适,修法又很正确,那么,他要入定之前会产生轻安的现象。即全身非常舒服,一般人的感觉是全身轻飘飘。初学禅定的人,在入定前会有轻安现象:有些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大,甚至整个身体都在膨胀,大到他会觉得充满这个世间;有人会觉...
  • 如何修习禅定?如何入定?需要多久可以入定
    答:1、业相的初始阶段:修行到一定阶段,最先可能会出现光,出现物品、山川、楼阁、人物,甚至佛像等景象,有些禅修者会感觉眼前好像有一片像云、像烟一样的淡白色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好像有一层白雾笼罩着自己;有些禅修者感觉在额头、眼前或者脸前有光。这些是业相的初始阶段。2、业相的遍作定阶段...
  • 佛教问题:怎么样入定?怎么样算是入定?
    答:因为在禅定里面,有快乐的感受,呼吸很细,心念也很微细。就凭这三件事情,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你入定时,呼吸一定是从粗变细、心念从粗变细、身体从没有乐受变成有乐受。就是说,入定的过程中,至少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在变,你要小心观察它变化的过程。如何观察出入定时的三事变化 要什么时候观察这...
  • 禅定打坐入定秘诀
    答:打坐,指跏趺而坐,使心入定。是僧道修行坐禅的一种方法,即将双腿按一定姿势坐好,而双手结印,放在一定的位置上。打坐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打坐有好多种层次,普通人打坐,叫作静坐,目的在于养生,此可从身心的健康长寿为著眼。印度的瑜伽士打坐,目的...
  • 如何入定
    答:入禅定的条件 要离五盖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要离五盖。所谓五盖是:昏沉、掉悔、嗔、疑,还有贪欲。当这些烦恼没有现前的时候,如果修法正确,都有机会入定。如果...
  • 如何打坐入定,做到心静!
    答:因为在禅定里面,有快乐的感受,呼吸很细,心念也很微细。就凭这三件事情,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你入定时,呼吸一定是从粗变细、心念从粗变细、身体从没有乐受变成有乐受。就是说,入定的过程中,至少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在变,你要小心观察它变化的过程。 如何观察出入定时的三事变化 要什么时候观察这三件事呢?当你...
  • 怎么打坐入定
    答:2、在吸气时,应察觉到人中附近有一丝凉意。如果心念不够细腻,可能无法察觉到这种微妙的感觉。对于禅定初学者而言,专注于这种感觉是迅速入定的有效途径。即使是没有经过禅定训练的人,通过练习这个方法,也可能在几分钟内进入定境。3、入定是僧侣修行中的一种方式,表现为端坐闭目,心神集中。在佛教中...
  • 禅修者静座入定最快的法门
    答:你们定力特别差的人就用这个方法,从来没练过禅定的人,就用这个方法,最快。你想快速入定,只要练这个几分钟就会入定。不管什么人,你只要这样专注,就是专注在出息入息上,就是整个出息都看得很清楚, 然后停,然后再吸,呼,吸,呼...就是要专注,要练习一段时间。二):感受全身 后面是说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