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韩信没领过军队打过仗一出手却连项羽都不是对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8
韩信没领军队打过仗,怎么出手连项羽都不是对手?

韩信唯一一次与项羽的正面交锋,是在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围,当时韩信手下有100万左右的大军可供指挥,项羽麾下只有10万军队。据史书记载,楚军被包围在垓下后,项羽还主动出击了一次,结果被韩信击败,于是就让军队龟缩在壁垒里。
当时楚军粮食不足,人数远远比不过汉军,士气又很低落,虽然如此,楚军的战斗力仍是不可低估的。
楚汉相距五年,双方打过的大小战役有一百多场,汉军常常败北,兵员更换频繁,在垓下之围时,大部分军士都是临时征调过来的。而楚军在战场上一直占据优势,遭到失败的次数极少,保留的精锐较多,楚军大部分由久经沙场的老兵组成。


如果指挥得当,楚军可以打出李陵五千精锐击残十余万匈奴人的战绩。
韩信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没有强攻楚军壁垒,他令军队包围楚军,又让麾下的楚国人齐唱楚歌,楚军壁垒的四面八方都响起了楚歌声。
楚军最后的失败,不是因为主力被汉军击溃,而是斗志被楚歌击垮。楚军士卒听到四面八方的歌声,都潸然泪下,一同咏唱起来。此时,他们已不愿再拿起武器战斗,只想卸甲归田,重新与家人过安宁的生活。
项羽见士卒已不可用,就率领800铁骑突围而逃,最终命丧乌江岸边。
有的将领用兵,重视排兵布阵,追求正面战斗的胜利;有的将领用兵,重视谋略,追求庙算胜敌。纵观项羽、韩信两人一生的军事生涯,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项羽属于前者,韩信属于后者。


韩信征战一生,用过的战术都大致相同
韩信的能力,不是后天磨练的,是先天就拥有的。
公元前205年,刘邦令韩信攻打魏国,在四个月前汉军还在彭城被项羽击溃,韩信拿到的军队是由一群残兵败将和老弱组成的。
想要拿下魏国,就得先渡过黄河天险,魏王豹早已在临晋的渡口屯驻了大军。若是选择强行渡河,战事必然会旷日持久且损耗巨大。
魏国在临晋屯驻了大军,其国都安邑必定防守薄弱。韩信选择避实击虚,一边大张旗鼓在临晋附近造船,一副要强渡黄河的样子;另一边让伏兵在夏阳附近用木桶渡河。


一夜之间,韩信就率领着一支大军渡过了黄河,并向安邑扑去。魏王豹见国都不保,大惊失色,率领军队仓促驰援安邑,攻击韩信的军队。汉军以逸待劳,在大战中将魏军击溃,并俘虏了魏王豹。
韩信独自带兵灭了四个国家,在这期间共打了三场大战,每场战役使用的战术都不同,却又都相同。万变不离其宗,韩信指挥艺术的核心,就是避实击虚和攻心。
从灭魏之战到垓下之围,韩信使用的战术 的本质都相同。
以背水一战举例,韩信的三万军队何以全歼赵军二十万大军呢?韩信令主力在水边固守,赵军全军出动,前来攻击而不能取胜。此时汉军埋伏已久的奇兵伺机而动,占领了赵军大营,将大营的赵旗帜都换成了汉赤帜。


赵军将士发现大营丢失,以为赵王和主将陈余都已经被俘虏,将士们军心动摇,然后溃不成军。汉军全军出击,追胜逐北,俘虏了赵王和陈余,两人被俘,赵国丧失了主心骨,仅两月就被韩信平定。
垓下之围,韩信也用了攻心的战术,他对楚军的打击,不是刀兵相见时的斩草披靡,而是心理上的催折,楚军几乎是不战而败。
天赋异禀
韩信一直都是个孤高自傲的人。
一个人若是没有能力,他高傲得起来吗?
韩信当初向一个漂母乞食,一连被接济了两个月,有次他的感激之情涌上心头,不禁当场对漂母夸下海口:“将来我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


听到这番话,漂母不但没高兴起来,反而十分愤怒地训斥韩信:“堂堂大丈夫,有手有脚的,却连饭都吃不上,我哀怜你才给你饭吃,还指望你报答我?!!!”
韩信当然是无地自容的,他虽然知道自己的贫困只是暂时的,但谁没有羞耻之心呢?谁听到这种话心里会好受呢?
韩信母亲死后,他没钱安排下葬,却还是找了处能安排一万户人家守墓的坟地,说将来要把母亲葬在那个地方。母亲的坟地能有万户人家守墓,那是王侯才能有的待遇,当时的韩信虽然贫困潦倒,他想成为王侯,似乎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但他清楚:自己有封王封侯、经天纬地的能力!


漂母饭信图
那个屠夫为何只侮辱韩信,不侮辱其他人呢?可能是因为:韩信谁都比不上,却又谁都看不起,这样的人当然是很讨人厌的。
韩信之所以要遭受胯下之辱,是因为他明明穷的一批却总把自己当成王侯;韩信之所以从胯下钻过去,是因为他坚信自己将来定能成为王侯。

现在很多人都奉韩信为兵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韩信打败了项羽,但是很多人就纳闷了,在韩信以往的历史中并没有过多的战绩,甚至领兵打仗的时间都很短,为什么能够打败堪称战神的项羽呢?其实这里面包含既有个人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韩信个人的天赋和努力
论打仗的天赋,个人认为韩信不如项羽,但是在大规模战略决策方面,韩信则比项羽要强。
韩信早期是项羽手下一个小将领,但是从来不得重用,正因如此,韩信才投靠了刘邦。韩信和项羽两人均与秦国上将军章邯有过交锋,并且都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表现出了极强的勇气和信心,一举击溃秦军,可以说项羽与章邯的交手过程中,胜在了气势上,并非战略谋略方面。而韩信与章邯的交锋,则是确确实实的胜在了谋略上。所以以此看来,韩信的战略天赋要比项羽强。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这个故事也从侧面说明了韩信的个人成长经历是极其坎坷和曲折的,韩信是从底层一路成长起来的,到三军统帅这一地步韩信经历了太多太多,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反观项羽,项羽出身楚国贵族,跟随叔父起兵,虽然楚国名义上的首领是楚怀王,但实际上项羽才是楚国军队的首领,项羽从一开始就统领三军,除了个人天赋之外,几乎很少有努力。所以韩信即使遭遇失败也不会一蹶不振,从头再来的勇气要大得多,而项羽则不然,从小没有努力过,没有经历过挫折,一旦遭遇失败就没有了东山再起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韩信能够战胜项羽的一方面原因。


第二、客观方面的原因
纵观整个楚汉战争,韩信与项羽之间的交手仅仅只有垓下之战,而其他的时间绝大部分都是刘邦率领汉军主要部队与项羽交战,而韩信则带领的另一支汉军在北方打野发育。
早在蜀地之时,韩信就制定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韩信运用此计策出兵关内一举击败了章邯、董医、司马欣三人,为刘邦出兵关内扫清了障碍。


自古以来得关中者得天下,占据了关中地区就几乎是统领了整个中原,所以韩信这一手直接使刘邦在楚汉争峰中立于上方。虽然项羽兵力充足,武力强大,但是刘邦民心所向,也有一定实力与项羽争雄。更何况当初楚怀王制定“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刘邦本来就应该是关中王,但是项羽却把其封在了偏僻的汉中,这一来就失了民心。
项羽打败秦国军队之后坑杀秦国军队士兵20万人,刘邦攻入咸阳之后,则秋毫无犯,刘邦的仁义也深得民意,所以在与项羽的争霸中,才能够逐渐由弱变强。韩信也是借了这一契机,沾了刘邦仁义的光,最后才能在垓下打败项羽。


所以说打败项羽也不是韩信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刘邦团队运作的结果,垓下之围项羽已经是强弩之末,再加上韩信、英布、彭越、灌婴等一大批优秀将领的围攻,才能够打败项羽。所以韩信能打败项羽这一说也许并不成立,因为韩信垓下之战的胜利算得上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如果让韩信和项羽一对一的决战,谁胜谁负还说不定呢。

天才并不是一日之功,后世看到的只是韩信没有打过仗,却没有看到韩信在未领兵之前究竟做了什么,韩信之所以一出兵就致胜的原因跟他的早期的经历和刘邦军队的配合有很大的关系。韩信早期是跟过项羽的,只是当时并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虽然没有得到重用,他却也在项羽这里学到了许多军事和战略上的经验和知识。

一、首战告捷

单说韩信战胜了项羽是不完全正确的,当时韩信之所以能够那么顺利,离不开刘邦的正面牵制,在两军对垒中,战略非常重要,但大军的配合也十分的重要,韩信最终能够成功的包围项羽,有个人原因,但也离不开人员上的优势和项羽的轻敌,对于项羽来说,他的对手是刘邦,所以在刘邦与他正面交锋的时候,项羽并没有把韩信放在心上。但很遗憾的是,他却被这个一直没有放在心上的小喽啰从各个薄弱处击溃,最后被歼灭了20万人,失去了自己最大的机动兵力。

二、一直在准备

早期的韩信十分坎坷,虽然一直都得不到重要,但他却并不气垒,他在逆境之中却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在积累经验,在充实自己,若不是因为他一直在学习,在积累,在后面遇到刘邦也不可能牢牢的抓住机会,最后真正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想要做好一件事,人的天分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如果一个人有好的天分,却不努力,就算有再好的机会也不能抓住。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需要扎实的基础的,万丈高楼也需要地基,地基不稳,再华丽的高楼大厦也经不起一点的波澜。自我的强大才是真实的强大,若是没有好的机会,不要着急,努力的学习和积累,以免有了机会却抓不住。眼睁睁的看着机会擦肩而过。



很多人是比较疑惑的,韩信在此之前是没有带过军队打仗的,为什么之后会如此的凶猛,连西楚霸王项羽都不是韩信的对手。可是实际上韩信并非是没有带兵打过仗,至于韩信投奔刘邦之后才有机会领兵作战这个想法一直都是错误的,虚假的。

韩信可以说是少有大志,因为家庭原因,在当时没有家贫的韩信是当不了官的,而为商他也不会,种田更是不会,于是只有选择到处蹭饭,甚至乞讨。可是即便是这样,他心中依旧没有放弃成为大将军的想法,即使被人嘲笑,被人羞辱,他也没有放弃过,他的意志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而韩信也并非是一开始就直接当上大将军的,在被刘邦重用之前,韩信也是先后投靠过项梁还有项羽。在《史记》之中也是有所记载的:“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意思就是韩信相当于就是项梁的秘书,一直跟着项梁身边。

即使这个时候韩信并没有亲自指挥过军队,但是他根本项梁耳濡目染,肯定是学了很多的军事知识的。要知道即便是无人能挡的项羽的师傅也是项梁,而韩信差不多可以说是项羽的师弟了。

在项梁死后,韩信就跟着项羽了。而韩信此时则是项羽的郎中,也就是项羽的贴身侍卫了。但是项羽对韩信的谋略是不太信任的,也就有了“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于是不受重视的韩信从项羽这里逃走了,逃到了刘邦这里。

由此可见,虽然说韩信没有领过军队打仗,但是他的军事能力是相当的不错的,而战场经验先是跟着项梁,后是项羽,都积累得非常丰厚了,再加上韩信自身的天赋是相当优秀的,所以在之后的作战中能够击败项羽,成为“兵仙“。



因为韩信这个人在打仗的过程当中并不按照套路出牌,因此项羽对于他的风格根本不了解,因此才会失败多次的

因为垓下之战,韩信率领了几乎超过了六十万的大军,而项羽只有十万人左右,韩信又设下了十面埋伏之计,项羽因此吃亏,最后败走。

因为他有这样的军事天赋,前面只是没有人给他提供可以施展的舞台而已。

  • 为何韩信没领过军队打过仗一出手却连项羽都不是对手
    答:韩信之所以一出兵就致胜的原因跟他的早期的经历和刘邦军队的配合有很大的关系。韩信早期是跟过项羽的,只是当时并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虽然没有得到重用,他却也在项羽这里学到了许多军事和战略上的经验和知识。
  • 韩信没领军打过仗,为何一出手连项羽都不是对手呢?
    答:第一、韩信个人的天赋和努力论打仗的天赋,个人认为韩信不如项羽,但是在大规模战略决策方面,韩信则比项羽要强。韩信早期是项羽手下一个小将领,但是从来不得重用,正因如此,韩信才投靠了刘邦。韩信和项羽两人均与秦国上将军章邯有过交锋,并且都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表...
  • 为何韩信没领过军队打过仗一出手却连项羽都不是对手?
    答:韩信之所以一出兵就致胜的原因跟他的早期的经历和刘邦军队的配合有很大的关系。韩信早期是跟过项羽的,只是当时并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虽然没有得到重用,他却也在项羽这里学到了许多军事和战略上的经验和知识。
  • 韩信从没领军打过仗,为啥一出手竟连项羽都不是对手
    答:此外,韩信极善谋略,所以,他的取胜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一、为什么韩信可以打败项羽韩信在和项羽对阵之前,是打过仗的,只不过属于“实习期”。但是因为韩信在做大将军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兵法常识,在行军打仗后增加了一些知识储备。在做了大将军之后,他又从身边的军事“大佬&r...
  • 韩信没领军打过仗,为何一出手连项羽都不是对手呢?
    答:韩信的能力,不是后天磨练的,是先天就拥有的。公元前205年,刘邦令韩信攻打魏国,在四个月前汉军还在彭城被项羽击溃,韩信拿到的军队是由一群残兵败将和老弱组成的。想要拿下魏国,就得先渡过黄河天险,魏王豹早已在临晋的渡口屯驻了大军。若是选择强行渡河,战事必然会旷日持久且损耗巨大。魏国在临晋...
  • 韩信从没领军打过仗,为啥一出手竟连项羽都不是对手?
    答:此外,韩信极善谋略,所以,他的取胜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一、为什么韩信可以打败项羽韩信在和项羽对阵之前,是打过仗的,只不过属于“实习期”。但是因为韩信在做大将军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兵法常识,在行军打仗后增加了一些知识储备。在做了大将军之后,他又从身边的军事“大佬&...
  • 韩信早期从未带过兵,为何却能战无不胜呢?
    答:首先跟韩信的天赋有关系,韩信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少有的领兵打仗的一个奇才。他的这种能力并不是一些所谓的大将军就能比的,韩信是那种帅才,是可以领导一群将军去作战的,而不是说带领一些虾兵蟹将去攻城略地。他做得更多的是那种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事情。其次就是韩信对于一场战争战机的把握是...
  • 从没领过军队打过仗的韩信为什么一出手就能打败项羽?
    答:因为韩信有很好的基础,饱读兵书,厚积薄发,经过不懈努力,才打败了项羽。
  • 韩信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为何打仗却如此厉害呢?
    答:我认为,韩信就是一个打仗的天才。他在战场上有天生的敏锐的把握能力,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三是韩信虽然没带过兵,但是他对战场是有观感的。他跟着项羽打了很多仗,因为是参谋,因此对战争做过很仔细的分析。接着又跟着刘邦打了很多仗。而且他为了努力推销自己。也做了很多功课。他做的这些功课,都...
  • 韩信没领军打过仗,为何一出手连项羽都不是对手?
    答:韩信在跳槽刘邦公司之前,并非没有领过兵,打过仗。只不过在项梁、项羽那里,他不是主帅罢了。韩信是有自己的成长过程的。韩信有天赋,善实战 如果没有一定的天赋,想在某一个领域做到顶尖的地位,不是不可能,但的确会非常艰难。而韩信在军事上,却颇有天赋。韩信作战从来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