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背诵口诀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道德经背诵口诀:

道天不道,天谷天上, 持载三五,宠视古致, 太大绝绝,孔曲希企, 有重善知,将以夫道, 知大执将,道为上篇。 上昔反上,道天名大, 天不为圣,出道天使, 善含知以,其治治大, 道为其古,江天善用, 吾知民勇,民民人天, 天和小信,德为下篇。

《道德经》里面有许多精华和智慧,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是白岩松则说:“四分之一部《道德经》就可以治天下”。所以说,我们要想多多增长智慧,再忙也要抽时间读读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共81章,文意深奥,很多人没有耐心读完或者读不懂。其实,要想读懂《道德经》,悟透这3句口诀就可以了。因为老子的《道德经》思想精华都浓缩在这3句口诀上!

1、静生道;

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佛家说: “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儒家也认为“静能生慧”。总而言之,儒家、佛家、道家都认为,“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

人只有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学习悟透很多道理,深刻体会大自然的奥秘。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说:我们要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2、谦生德;

“不争”在 《老子》 中共出现 8 次, 分布在7章之中,其中第八章出现2次。为什么老子如何看重“不争”的思想,就是因为他想告诫大家做人要谦虚。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人之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他认为:品德最善的人就好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人也应该效仿水的谦下品德,谦虚低调做人,最后福气和品德反而更加深厚,正所谓是“水低成海,人低为王”!

3、俭生福;

人生的福气和祸患是互相转换的,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好事可以变为坏事,坏事可以变为好事。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遵循“物极必反”的规则,如果你骄傲自满了,就容易招致祸患;如果你奢侈浪费了,就会让福气偷偷溜走。

因此,老子在《道德经》第67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所说的第二宝“节俭”不仅可以“俭以养德”,还可以“节俭生福”,因为德行好了,勤俭持家,开源节流,才能让福气越聚越多,细水长流。

做人,要懂得求缺惜福,“花未全开月月未圆”是最佳境界,也是最智慧的处世之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有福不可享受殆尽,有势力不可依仗殆尽,凡事多留有余地,才能避免招致老天的妒忌,最后保全更多福气。



  • 道德经背诵口诀
    答:道德经背诵口诀: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e)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 道德经背诵口诀
    答:道德经背诵口诀:道天不道,天谷天上, 持载三五,宠视古致, 太大绝绝,孔曲希企, 有重善知,将以夫道, 知大执将,道为上篇。 上昔反上,道天名大, 天不为圣,出道天使, 善含知以,其治治大, 道为其古,江天善用, 吾知民勇,民民人天, 天和小信,德为下篇。《道德经》里面有许多精华和智...
  • 道德经4字口诀
    答:《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
  • 仙剑3里面徐长卿创建的建言剑什么?
    答:嗯,是剑法,口诀是《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德经”中的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眛。进道如退。夷道如纇。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媮,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形,道...
  • 大道至简六句口诀
    答:大道理都是很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明白。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有很多大道至简的生动例子。宇宙中的事物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但无一例外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或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产生。宇宙的表象是复杂的,但本质是非常简单的。也许以后科学进一步发展了,发现质子、中子、...
  • 道德经打坐口诀
    答:闭目观心守本命,清净无为是根源。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黄婆其间为媒灼,婴儿姹女两团圆。美不尽,对谁言,浑身上下气冲天。这个消息谁知道,哑子做梦不能言。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大中元。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己不成丹。心要死,命要坚,神光...
  • 民国时期会怎样说我是谁谁谁这句话?
    答:《道德经》:本身就是金丹。 《金刚经》:"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不住就生心,此两个心就是人心死道心生。就是金丹。 《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逍遥游者。就是金丹。 《孟子》:"集义生气,吾养吾浩然正气"。生养的此正气,就是,人之精气神,万物之灵气,大道本源能量。就是金丹。 《列子》:神凝形...
  • 百家争鸣背诵口诀
    答:百家争鸣背诵口诀1 1、春秋圣孔儒德治,仁礼门第著论语; 2、战国亚圣孟子善,仁政民本生忧患; 3、战末荀子性本恶,朴素唯物人胜天; 4、西汉仲舒罢百家,三纲五常是大家; 5、南宋朱熹理学家,儒学大家灭欲芽; 6、南宋九渊心学祖,陆王心学唯心主; 7、明代阳明传习录,心外无理又无物; 8、春秋老子本李耳,道家朴素...
  • 人徒知枯坐息思为进德之功
    答:这句话是金庸小说里的武功口诀, 九阴真经内容是来自各类道家书籍。金庸并不算抄袭,小说也写到黄裳是根据跟书籍的道理写出的九阴真经。里面也有不少是用了其他典籍的道理,但并没有直接照搬,只是意思相近。其采用的不止是道德经而已。像大智若愚就出自《词源》人徒知枯坐息思为进德之功,应该出自释家...
  • 一听:精读《道德经》
    答:《道德经》本来是一部很安静的经典,但它难以避免被金句化、口诀化、口号化。在热闹、夸张地谈论中,《道德经》的精彩很可能是“白日焰火”,彰而不显,显而不见。多年以前,我在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中,读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一个初春的日子,管理学家彼得·圣吉一行人在郊外划船。他们突然看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