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家校共育之我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双减”政策下的家校共育之我见

最近在读《大秦帝国》,其中商鞅的一段话很值得细品,“你说,变法究竟变甚?说到底,还不是改变旧的利害关联,建就一种新的利害关联?隶农得益最大,自然最高兴。富裕农户尚未得益,自然怨骂。你且拭目以待,三年以后,秦朝野定将对变法刮目相看。”历史证明:商鞅变法是顺天意顺民心,没有商鞅变法就没有后来的大秦帝国。其实,个人认为,“双减”政策的出台也是历史正确的选择,但是当下,在推进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一、老师日常教学中一些原来的常规活动被打破了

比如以数学教学活动为例,原来很多老师针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题海中的磨砺和变式训练中实践。“双减”政策下学生目前除了一本教材和一本教辅,别无他物,想从多做多练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急剧减少。我们要做的就是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努力从45分钟内要质量,毕竟大家都知道,“双减”减的是过重的负担而不是教学质量。这也就对学校健全教育管理,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我是从有效提问和精心辅导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从教师课堂中的有效问题引发学生产生对知识本质的探究,促进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有效问题进行学习中的再思考,通过精准辅导提升教学质量,精准辅导也包括,学生辅导和问题辅导两个方面。

二、学生原来的学习状态被打乱了

原来的学生依赖于老师的反复讲解,依赖于多种辅导资料的轮番轰炸,依赖于放学后的作业辅导班,依赖于周末和假期的辅导班,甚至依赖于家长安排的一对一辅导。这么多的学习机会,总有一个适合自己,总有一次能被听到,花了那么多钱或多或少总有些许效果。可是,现在一切都不存在了。有的孩子还保持在原来的学习状态肯定是不行的,如果不能改变,在一个月、两个月或不久的将来,肯定就会掉队的。

“双减”不仅对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学生、对家长也是,如果我们都不改变,还用老方法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关注课堂,家长不关注学生,学生不关注学习方法,被淘汰也只是早晚的事。这种状态下,学生该怎么做?

以我们的数序课堂为例,首先学生要学会预习,学会在预习时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其次在课堂上能够注意老师解决自己所存在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如果老师忽略了自己的问题,要敢于大胆呈现自己的问题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精准表达出自己的困惑。再次要能够根据新掌握的知识解决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不仅要锻炼自己的学以致用的能力,而且还要有举一反三、推陈出新的能力,学会在变式训练中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家长原来的教育方式不可用了

“双减”之前的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教育推给了学校和辅导机构。孩子的教育,上课时间有学校的老师负责,非上课时间由辅导机构的老师负责。自己平时忙于其他,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也不懂和不会对孩子教育。“双减”的出台,不再是自己拿些钱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真真正正的把教书育人中的育人放在了首位,家长也许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首先,家长要在家做好表率。孩子离开辅导班,在家的时间自然会增多,与父母陪伴的时间自然会增多,如果家长不能积极学习、读书,沉迷于刷手机,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也不会高。其次,家长要对学生多关注。对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多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多关注孩子在校的表现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等,做到有问题早预防,有问题早解决。纵然“双减”给大家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总体来说,教育也是朝着越来越好的状态下发展的。所以,家长只要用心,在离开辅导班以后孩子的学习依然可以越来越好的。

总之,就像《大秦帝国》中商鞅在变法之初所言一样:你说,“双减”究竟减甚?说到底,还不是减去教育中过重的负担,建就一种简单的教育模式?学生得益最大,自然最高兴。家长也直接得益,减轻了家庭负担,只是教育孩子自己要劳心劳力了,自然纠结。部分老师可能也是在开始之初,需要过度,纵然迷茫,但不会太久。你且拭目以待,一段时间以后,举国上下将对“双减”政策刮目相看。

  • “双减”政策下的家校共育之我见
    答:“双减”政策下学生目前除了一本教材和一本教辅,别无他物,想从多做多练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急剧减少。我们要做的就是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努力从45分钟内要质量,毕竟大家都知道,“双减”减的是过重的负担而不是教学质量。这也就对学校健全教育管理,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学生提升学...
  • 双减背景下,作为家长应如何做,才更好地实现家校共有?
    答:“双减政策”减去的是过重的学业负担,不是减态度、减努力、减勤奋;“双减”减去了无效的刷题过程、重复的练习和课外培训,不是减去了家长的亲子教育责任;减去了家长过多的经济投入,不是减去精力的投入。孩子的自律、自主、勤奋学习的能力离不开家长的培养,在孩子成长中,最需要投入的是时间、精力、...
  • 双减背景下,家校如何有效协同开展育人工作
    答:双减背景下,家校有效协同开展育人工作如下:一、搭建家校沟通平台,更新育人观念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许多家长确实感受到了时间和经济上的放松,但内心的焦虑却加重了。部分家长仍秉持着片面的教育观,引导孩子一味追求分数,这样的唯分数论观念是家长感到焦虑的根源。只有打破这种错误观念,才能真正为学生...
  • "双减"政策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如何进行?
    答:“双减”政策是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也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双减”政策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相应做出如下几点调整。1.坚守教育的公益属性 学校教育中提供课后服务等,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免费保障,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相应的,家庭教育的支出成本能大幅降低。家庭教育不在趋向于逐利性,更好的...
  • 双减下,初三学生家长和学校如何合作
    答:新教育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 (一) 重视师德修养,赢得家长的信任与尊重 在家校共育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应用平等的眼光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必须做到正人先正己,接受教育,加强师德修养,能够以身示范,勇于奉献。做一名办事公正且心地善良、品德端正,具有渊博学识的教师,才会赢得学生与家长的爱戴。对于...
  • 双减政策下家长怎么做双减政策下家长如何做
    答:1、密切家校联系。积极参加家长会、家长学校,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状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家校联动教育方案,构建和谐家校关系。2、更新育儿观念。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提升自身育人素质和能力,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不盲目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3、融洽家庭氛围。细心关注孩子思想情绪...
  •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双减工作
    答: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园合作共育信息沟通平台,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子女放学回家及时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做好课业回顾与预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还应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和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家长朋友们做好以上三点要求,更有利于“双减”政策更快更好...
  • 双减政策下的家庭教育
    答:“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强调学校教育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能力,更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学习观,摆脱“功利化、短视化”等违背教育规律、盲目从众的教育行为,赋予家庭教育更具科学理性、更具反思觉察、更具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智慧。家庭教育要融入家校社协同教育...
  • 关于实行双减政策老师心得体会5篇
    答:关于实行双减政策老师心得体会【篇1】 昨天,学习了陈老师的““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才让我真正意识到优秀的作业设计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更喜欢数学。也使我们一线教师更加坚信:“课堂指向核心素养,课后指向更精准的作业评价,使学习目标与学习评价精准接轨,这其实就是学习过程教学评的有效性”;而作为一线...
  • 双减背景下对协同育人的再认识包括哪些内容
    答:双减背景下对协同育人的再认识包括的内容如下:首先,“学校回归教育主阵地”,家庭、社会的教育地位如何确证;其次,“学业外溢”是教育常态,家庭、社会的减负作用如何保证;最后,家校社教育行动离散,满足“双减”的协同育人如何可能。基于对义务教育“双减”、家校社教育、协同育人本质的深度思考,可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