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家校如何有效协同开展育人工作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双减背景下,家校有效协同开展育人工作如下:

一、搭建家校沟通平台,更新育人观念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许多家长确实感受到了时间和经济上的放松,但内心的焦虑却加重了。部分家长仍秉持着片面的教育观,引导孩子一味追求分数,这样的唯分数论观念是家长感到焦虑的根源。只有打破这种错误观念,才能真正为学生减压减负。

家长的观念是长期形成的,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帮助,才能实现思想的转变。

搭建“家校联合”沟通平台,确保家长能够获取准确而科学的教育信息,才能及时消解家长对中学教育变革的恐惧和疑虑感。

其中,定期举办家长会、开展家庭教育方法讲座等,在帮助家长重新树立育人观念、提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技能等方面,往往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比如,学校因疫情防控实行线上教学期间,利用教师与家长线上沟通较多的便利,适时、适量地提供有关“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方法、教育策略等文章供家长阅读。

不少家长在细细阅读后深有启发,对学校“双减”工作的配合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学校与家长在“双减”工作上的信息沟通,线下、线上结合,实现了教育学生和引导家长的双重效果。

二、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实施“双减”政策后,学生拥有比较充裕的自主时间。为使这些时间不被荒废,学校与家长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个人兴趣的激发。

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学习基础、学习潜能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多层次的教学与作业,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学校还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教育自主权,引导家长在配合学校教师工作的同时,主动开发孩子在学校教育范围之外的兴趣与技能,不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的高下与优劣,从满足孩子的需求出发,鼓励其个性发展。

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到学校、家庭在实现“双减”工作上的两位一体、共同发力,才能为培养未来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笔者所在学校,为了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专门成立了器乐、书法、朗诵、体育等多种多样的课后兴趣班,让学生自由选择。经过不到四个周的时间,学生在这些兴趣班上,不仅成长很快,而且还充分展示了个人的特长。这种做法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个方面的一致好评。

三、重视学生获得感,增强学习动力

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细腻,情感波动也会对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教师与家长需要不断地自我完善。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教授不能脱离当前社会现实,教师要赋予知识“时效性”,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家长在课后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与课堂知识相结合。通过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知识获得感,并引领学生体验社会生活以及个人成长的正向情绪。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个人成长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如在语文课上,教师把当下的一些热点事件适量地渗透到课堂的讲解上,让学生在关注社会事件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既可以开阔视野,还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获得感,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考验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家庭的教育智慧。只有家校联合、携手共进,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 双减后教育如何做好加法
    答:双减后教育做好加法的方法如下:1、改变家长(社会)的认识误区与“剧场效应”的影响。政府、学校和社会通过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逐步纠正家长极端强化性养育的认识误区。2、转变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要规范校外机构的健康发展,就要下大力气扭转这种教育模式。3、家校共同开展个性化教学和素质教育。
  • 双减政策落地学校措施
    答:6.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与家长共同合作,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解决问题。7.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导他们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可以组织学习讲座、开展学习技能培训等活动,帮助学生...
  • 双减 政策
    答:11.提高课堂效率。深入推进有序、有趣、有效,具有笑声、掌声、辩论声的“三有三声”课堂建设,提高课堂效率,为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腾出时间。(五)强化家校协同合力 12.推进家长学校建设。统筹推进线上、线下家长学校建设,倡导家长学校实施学分制、毕业制,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和...
  • 推进双减工作的认识
    答:二是系统治理。不仅聚焦在作业和校外培训两个方面,在加强课后服务、减轻考试压力、完善质量评价、营造良好生态等方面同样作出部署,系统推进、全链条推进“双减”工作。三是综合治理。建立“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统筹,集中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形成有效工作合力,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形成三...
  • 镇海区教育局关于落实双减政策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答:镇海区教育局关于落实“双减”政策的若干措施一、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措施优化完善课后服务体系小学:1.保障校内课后托管时间。工作日每天下午课后开展托管服务,结束时间一般为企事业单位下班时间后15分钟。对个别家庭确有接送困难的,可通过学校集中照护等形式适当延长服务时间。2.提升服务质量。以“五育...
  • 家长对学校“双减”想法和建议简短怎么写?
    答:家长对学校“双减”想法和建议简短怎么写如下:一、家校沟通方面 1. 家长授课活动:学校组织的两次家长授课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建议增加此类活动,让家长更深入理解学校教育。2. 家长反馈:通过视频了解学校的特色活动,家长反响良好。建议保持这种方式,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动态。3. 家长委员会:建议学校...
  • 双减落地-家长应该怎么样做好家庭教育?
    答:02做好指导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示范,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且是永远的老师,必须在孩子的习惯养成、品德形成、情绪控制、心态调适、精神塑造、毅力锻造等方面,给予孩子及时的引导、开导和指导,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03做好督促 “双减”后,减少书面家庭作业,但并不等于没有家庭作业。老师们通常...
  • 2022年双减政策下的幼小衔接新举措
    答:比如,江苏省提出组建联合教研共同体,要求各地成立由一名小学教研员和一名学前教研员共同牵头负责的联合教研小组,定期组织有效衔接专题教研和现场教研活动。 又如,北京市朝阳区构建区、片、园校三级双向联动教研机制,分层开展联合调研、教研、培训、研究、家园校共育等活动。在区域层面,朝阳区教科院学前教育教研部和小学...
  • 双减工作试点
    答: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规定,对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法律依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第四条 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学校...
  • 双减政策
    答: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规定,对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第三条 工作目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