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 政策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3
双减政策是什么

双减政策指的是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根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第二十四条规定,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控制作业总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鼓励布置介层、灵活、个性化的作业;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供学生自愿选择,加强和优化免费在线学习服务;促进区域内干部和教师的流动。小学一年级坚持“起点”教学,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分重点班和实验班。

中央双减少政策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同年8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拟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 。
2021年10月,全国人大表示:双减拟明确入法,避免加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11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坚决杜绝地铁、公交站台等所属广告牌、广告位刊发校外培训广告。
2021年3月,教育部颁布“睡眠令”,同年7月出台“双减” 政策。数据显示,睡眠令+双减政策后,六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睡眠时间增加2小时以上的达到9.41%;增加1到2小时的达21.66%;增加0到1小时的达28.88%。

法律分析: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措施

(一)优化完善课后服务体系

小学:

1.保障校内课后托管时间。工作日每天下午课后开展托管服务,结束时间一般为企事业单位下班时间后15分钟。对个别家庭确有接送困难的,可通过学校集中照护等形式适当延长服务时间。

2.提升服务质量。以“五育并举、丰富多彩”为原则,开展作业辅导、培优补短和体育、艺术、科技等兴趣小组活动及各类社团活动。

3.建立学伴小组。以小学同班级、同年级、同小区(村庄)等为主要考量因素,探索建立学生学伴小组,在周末开展自助互助学习或有意义的活动,时间一般为半天。地点可选择校外或校内,由家长或教师志愿者进行管理和辅导。

初中:

4.开设晚自习。2021年9月起,周一至周五(正常上课日),各初中学校开设晚自习,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复习预习、阅读学习,学校安排学科教师答疑辅导。晚自习时长约2小时,由各学校根据季节特点合理安排时间。

5.周六校园开放服务。2021年9月起,每周六在不上新课前提下,开展培优补短和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科技、阅读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周六课程鼓励探索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模式。

(二)建立作业管理机制

6.控制作业总量。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教研(备课)组、年级组统筹,以班级为单位调控作业总量、结构和难度,确保学生多数书面作业在校内完成,课后回家作业以安排学生自主阅读、背诵、查漏补缺、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为主。

7.布置分层、弹性作业。设置由易到难梯度性A、B、C组题。一般情况下,A组题立足基础,为面向全体的必做题;B组题立足能力培养,为面向大多数的选做题,学生可自主确定完成全部或部分作业;C组题立足学科拔尖生培养,为拓展型发展型题目,适合少部分学生选做。

8.严格作业批改管理。实施教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制度,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三)改变学生成绩呈现方式

9.实行成绩等级制。小学一至五年级和初一、初二年级所有考试、测评成绩均实行等级制,等级确定办法由各学校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自主制定,学校、任课教师不得发布或向学生和家长透露具体分数和名次。

(四)加强课堂教学

10.实施零起点教学。中小学校严格按课程标准落实零起点教学,消除家长顾虑,避免学生参加各类学科超前培训。

11.提高课堂效率。深入推进有序、有趣、有效,具有笑声、掌声、辩论声的“三有三声”课堂建设,提高课堂效率,为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腾出时间。

(五)强化家校协同合力

12.推进家长学校建设。统筹推进线上、线下家长学校建设,倡导家长学校实施学分制、毕业制,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和家庭教育理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