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释词义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6
我国传统训诂学在词义训释方面有哪些方法

训诂就是为古籍的字(词)释义(注解).注解的形式有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专书注解”——就是把对某典籍的注解专门成书.你问题中“传、笺、注、训、诂、说、解、诠、释、记、通、学、述、订、正、微、隐、书、义、义书、正义、音义、章句、集解、补注” 等等……,都是注解的方法.这样多的名称,其实可以归结为两类:(一),只解正文的“注”;(二),除了解正文之外,还解释 注文 的“疏”. 注、疏是自成一家的理论,另外还有汇集各家之言的“集解”、补充别人理论的“补注”. 常见的注解名称: 传 就是“以今言传古言”,例如《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释《春秋》的. 说 解 说明解释词语.如《诗》有《鲁说》、《韩说》,都是注释《诗经》的. 训 诂 也是注书的方法.如:《鲁诗故》(故同诂),《尚书训》. 注 把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体会记载在原文下面.例如我们熟知的《水经注》. 笺 和“注”相似,是把原文中隐晦和太过简略的,加以补充. 音义 (也称音训、音诂、音注、音释)辨音释义,通过对字的读音的辨析来推测字义.如 《尔雅意义》、《资治通鉴音注》 章句 分章析句来解说古籍的大义.如:《楚辞章句》 集解 一类是跨典籍注解(两部书合起来注解),一类是集合各家之言对同一部典籍的注解. 后者如《庄子集解》. 补注 补充前人的注的缺失.举例:《楚辞补注》. 疏证 通会古籍的义理,再加以补充、校正、考证和阐释. 你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应该归结为“训诂在学术上的地位和贡献”.因为前面提到的“传、证……”,只是训诂的方法. 那么,训诂学在学术上的的地位和贡献是什么呢? 简单说,训诂(主要指前人的训诂工作)是在古人和今人、古文和今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训诂工作对古籍的注疏释训补,不仅使古籍无障碍地传承,而且也更加丰富了古籍的内涵.没有训诂工作,没有训诂学,古与今之间就会出现断层,中国文化的历史就会被撕裂.这是我对训诂的地位作用的理解. 一、形训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形训的作用在于探求文字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1.恰当地运用形训的方法,可以把有些字的意义解释得更清楚.2.在揭示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形训还可以探明词的引申义,从而整理出各词的词义系统.3.通过字形结构了解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还可以进一步识别假借字. 形训的局限和条件:形训必须结合语音来加以分析,所以形训的作用是有一定的局限的. 1.形训的局限:第一,在历史长河中,汉字的形体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字形已经失去了表义作用,所以形训必须借助于古文字的资料和研究成果.第二,在汉字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字义和词义之间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所以在确定字的本义时,字形分析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第三,形声字的形符只能揭示其意义范畴,而不能指明其本义 2.形训的条件:第一,只有本义才直接和字形切合,近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只能见其端倪,而远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则是模糊不清的.第二,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第三,只有“笔意”才能与意义切合,“笔势”大部分已经游离了字义. 二、声训又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声训的方式有:1.利用形声字.2.利用音同或者音近字.3.利用同形字. 声训的作用:1.寻求本字.本字是对借字而言的.古人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字与它所记录的词的词义毫无联系,只是声音相同或者相近而已,所以,训诂时应该破除借字,寻求本字.而寻求本字的途径只能从声音入手.利用声训可以说明通假,寻求本字,防止望文生义,还可以纠正某些注释和解说上的失误.2.推求语源.语源是就根词和赖以产生的派生词之间的关系而言的.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因而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者义近音同的词,叫做同源词.所谓推求语源,主要是从同源词中广泛系联派生词,即确定同源派生词之间的渊源关系.运用声训的方法系联同源词,首先是指文字上同声符的.其次,因为汉语的同源词并不总是用同样的谐声偏旁表示,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字形的束缚,辗转系联其他音同、音近的字,以确定它们的语源义.探求名物的来源是声训的一种特殊作用.总之,探求语源,往往能突出词义的特点,有助于对词义的理解;还有助于探讨词义引申和语音变化的规律. 声训应注意:1.所谓音同或者音近,是指古音相同或者相近;如果以今天的读音来进行声训,当然是不可靠的.所谓古音相近,是指声韵都相近.2.要有文献语言为佐证. 三、义训 义训,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的方法.1.同义相训:是用同义词解释词义,是义训中常见的方式.包括同训、互训、递训.2.反义相训: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词义的分化可能是构成反训的一个重要原因.词义的发展由一个方面向它的对立面演变,是构成反训的又一原因.3.歧训:为避免训释词产生歧义而再加一个训释,使词义更加明确. 1、注疏的名称:(1)传:西汉时诂与传有区别,诂以解释词义为主,传以交代史实为主.后世注、诂、传等已经不再有区别.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集传、补传之分.内传是与经义相比附的注解.例如《毛传》.外传是与经义不相比附的注解.例如《韩诗外传》.大传是撰其大义.例如《尚书大传》.小传与大传相对,是不贤识小,是一种谦词.例如《七经小传》.集传与集注相同,补传与补注相同.(2)解的本义是剖析、分析.(3)笺:注书叫笺,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笺有补充、订正的意思.(4)注:训释叫注,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注是训诂中最通行的名称.(5)校:考核古书叫校.一是考辨源流,一是校改文字脱误.(6)义疏:疏通其义的意思,又称义注、义章、义赞、正义、讲义等.(7)音义:辨音的书叫做音,释义的书叫做义,合起来叫做音义,又称释文.(8)章句:一种注解形式,意思是离章辨句,其特点是不以释词为主,而主要在于串讲句意、章意、篇意. 2.注疏的类别:(1)注和疏:从训诂的对象来说,注和疏应分属两类.专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疏”.(2)他注和自注:从训诂的作者来说,有他人所注和作者自注两类.他注起源于先秦,盛行于两汉.章学诚说自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自明宗旨,二是区分纲目,三是举要考异.已经有自注的书,如果后人再加以注解,那么其自注便称为本注或者原注.自注又名子注或者注中注.(3)集注和补注:从注解之间的关系来说.集注,又称集解.它有两种:一是兼解经和注的,一是采集各家解说,再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补注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补原文的阙略,一是补旧注的遗漏. 二、训诂的术语要掌握:1、曰,为,谓之:用来释义,还用于辨析同义词或者近义词,被释词放在它的后面.2、谓:和“谓之”不同,被释词放在它的前面,有时,它也用于串讲句意.3、貌:被释词往往是解释表示某种性质或者状态的形容词.4、“之言”、“之为言”:是用来表示声训,有时也说明通假字.5、读为,读曰,读若,读如:“读为”、“读曰”往往是用本字用来说明通假字,“读若”、“读如”一般是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破通假字.6、当为,当作:用于纠正误字.7、声:用来指明象声词.8、辞,词:指明被释词是虚词.9、之:表示被释词用为动词.10、乙:校勘文字,表示将原文词序上下倒置.11、浑言、析言;散文,对文:辨析同义词,“浑言”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浑言”,又称为“统言”、“通言”、“散文”、“散言”;“析言”,又称为“对文”、“对言”.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对文”,不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散文”.“对言”,就是相对地说,“散言”就是不相对地说.“浑言”、“散文”,是异中求同;“析言”、“对文”,是同中求异.互言,互文,互辞:表示修辞,就是文章前后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传统训诂学解释词义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形训:通过文字的形体结构来分析。如“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从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属皆从木。”
二、音训:用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词义。如“天,颠也”“户,护也”
三、义训:直接说明词的含义。如“阻、艰,难也”
汉字的造字法不同,适合不同的解释方法。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训诂 2、训诂学 3、六经

二、简答

1、 为什么说训诂的本义不是词语解释,

2、 当代中国训诂学要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三、论述

1、 试述中国当代训诂学在当代语言学科体系中的学科地位。

2.如何理解“六经皆史”的命题,

思考与练习

, 一、名词解释

1( 声训

, 2(专著体

, 3(词类活用

, 4(双关

, 5(互文

二、简答

, 1、 训诂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请举例说明古人对词语解释的形式。 , 2、

, 3、 正文体的训诂包括哪几种词义训释方式,请结合例子予以说明。

三、论述

, 1、传统训诂学家们都会解释哪些语法现象,是如何解释的,请举例说明。

, 2、请举例说明训诂注释的文言修辞手法

, 3、请举例说明训诂学家是如何说明古书的体制和通例的。

思考与练习

, 一、名词解释

, 1( 五经正义

, 2(“三礼”注

, 3(《诗经故训传》

, 4(《说文解字》

, 5(《尔雅》

二、简答

, 1、 章太炎关于中国现代训诂学的学术主张是什么,

, 2、 中国当代训诂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 3、 王宁先生关于训诂学定义提出了哪几条原则, 三、论述

, 1、试述中国训诂学的分期及其各个时期的杰出代表。

, 2、中国现代训诂学给当代留下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 3、中国当代训诂学是如何继承传统训诂学的根本传统而大胆创新的,

,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本字

2、笔意

1/3页
3、笔势

4、通假

二、简答

汉字的形义关系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三、论述

请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三十韵部

,2(古无轻唇音

,3(声训

,4(同根派生词

,二、简答

,1(何为音近,何为义通,

,2(运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应遵循什么原则,

,3(简述汉语历史音变的大致线索。

,三、论述

,1(因声求义训诂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如何把握音近和义通的标准,

,2(如何理解“训诂之旨,本乎声音”这句话的含义, ,3(试对声训这种训释方式加以评述。

,四、选作题

1(运用音近义通的理论和因声求义的方法考释汉语中某一字词的词源义。

思考与练习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词义引申

,2(比较互证

,二、简答

,词义引申有几大类型,

,三、论述

,比较互证训诂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怎样运用汉语字词意义运动发展规律探求汉语词义,

思考与练习 ,

,一、名词解释

,1、对文

,2、异文

,二、简答

,训释词义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三、论述

,综合运用训诂的基本方法考证以下文字的词义源流:鬼、萑、雅、即、既、不、本

思考与练习

, 一、名词解释

, 1、中古汉语 2、近代汉语

, 二、简答

, 1、简述汉语史的分期

, 2、简述中古汉语研究资料的种类,并对每一类研究资料进行举例说明。

, 三、论述

, 举例说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

, 一、名词解释

2/3页
, 1、古书校勘 2、句读

, 二、简答

, 1、举例说明训诂学与校勘学有什么关系。

, 2、古书句读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 三、论述

, 词语注释与典籍校勘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校勘的成果对词语作出正确注释。

, 训诂学复习提示

,一、题型

,名词解释(10%),共5个。

,填空(10%)共5题。

,单选题(10%)共5题。

,简答(40%)共4题。

,论述(30%),共2题。

,考查形式:开卷考查,考查总用时:100分钟

二、考点提示

,概念:训诂的本义、训诂学、本字、笔势、笔意、音近义通、声训。其中,要求能理解“笔势”和“笔意”的概念,并能指出一个字的形体是属于它的笔势还是笔意。

, 一些重要的古代字书、辞书、韵书及训诂专书的名称、著者。《说文解字》、“五经正义”、《诗经故训传》等。

,绪论:训诂学的目的、对象与任务,训诂学发展简史。

,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汉字的整体结构特点、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声训、音近义通说、汉语历史音变的线索、研究周秦古音的根据、运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要遵循的原则。

,比较互证的训诂方法:汉语词义引申的类型、比较互证的训诂方法的定义、如何运用比较互证的训诂方法。

  • 培训原则有哪些
    答:通过反馈,可以了解参训者的学习情况和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确保培训效果和目标的达成。这一原则也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以上就是培训的主要原则。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应当遵循这些原则,以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 创一文学|通过句式解释词义(文言文)
    答:一.了解互训句式的特点来解释字词义。训,在文言中有“词义解释”的意思。互训,互相解释的意思,即用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分置前后(一般处于对应位置)的同义词,进行相互含义的训释,从而达到反复强调,加强语意及语势的作用。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句中处于对应...
  • 我国传统训诂学在词义训释方面有哪些方法
    答:训诂就是为古籍的字(词)释义(注解).注解的形式有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专书注解”——就是把对某典籍的注解专门成书.你问题中“传、笺、注、训、诂、说、解、诠、释、记、通、学、述、订、正、微、隐、书、义、义书、正义、音义、章句、集解、补注” 等等……,都是注解的方法.这样多的名称,...
  • 何为“词语训释”?
    答:就是解释词语的意思,你说的几种方法是指:①【互训】甲乙两词相互为训。《说文》:追,逐也。逐,追也。②【递训】一串词递相训释。遭,遇也。遇,逢也。 速,征也;征,召也。③【同训】几个词用同一个词训释。《说文》:排,挤也。抵,挤也。摧,挤也。 省,视也。相,视也。
  • 义训的类型
    答:“咽,嗌也;嗌,咽也。”3、 递训:即几个同义词传递相训。如煽,炽也;炽,盛也、《尔雅》咙,喉也;喉,咽也;咽,嗌也、4、 同训:即同一个词训释几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如“如、适、之、嫁、徂、逝,往也。”《尔雅》⑴古今语相释⑵通语方言相释⑶常用语与冷僻语相释⑷词义...
  • 决,缺,阙,崛,玦哪些是同源词,判断的
    答:决、缺、阙、玦是同源词学习词汇知识,主要是理解怎样辨别和分析词义.古汉语的词义分析,目前广泛采用的一般还是传统训诂学的理论和方法.传统训诂学训释词义一般都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入手,即所谓形训,音训,义训.形训就是从文字的形体结构训释词 ...
  • 《尔雅》的体例和训诂方法
    答:这也是后来解释古书词语的字书、辞书所通用的方式。《尔雅》主要使用了以下义训方法:(1)直训,直接用一个单词解释另一个单词;(2)同训,把一组同义词汇集起来用一个常用的词语进行解释;(3)递训,即为了说明词义,几个词辗转相训;(4)分训,对多义字的训释,或分条分别说明它们的意义,或...
  • 文眼的训释与主题的理解|训释
    答:课本下是这样训释其中的“夺”与“与”:“强取”、“给予”。按此,这几句话意为“楚怀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屈原的草稿还没定下来,上官大夫见到了就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他,于是他就诋毁屈原……”基于此意,屈原与上官大夫的根本矛盾可以理解为源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身为上官大夫靳尚公然要抢夺...
  • 什么是训释术语?
    答:主要用来解词,其训释格式为:被训释语+术语+训释语.被训释语与训释语往往词义相近.有以下四种情况:(1)解释近义词,同义词.无毁我室.郑玄:室犹巢也.(2)说明引伸义,临时义.又何间焉?杜预:间犹与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赵岐注:老,犹敬也.(3)用今语释古语.《说文》尔,丽尔.犹靡丽...
  • 训诂的词语释义
    答:训诂的具体方式分为以下三类:一、“形训”: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即拿词形来解释词义叫做形训。“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三类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直接关系,还有“形声字”的“义符”也可以标示它的意义类别。因此,分析字形对了解字的本义有重要的作用。在《说文》中,形训是最基本的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