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训诂学在词义训释方面有哪些方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教育孩子学习的方法

我们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无论是旁观者也好,还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下面介绍下怎样正确教育孩子。

可以通过手机APP,电脑登陆官网网校,微信小程序(搜索铂瑞思教育)三种形式都可以。千万别忘了采纳阿.

训诂就是为古籍的字(词)释义(注解).注解的形式有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专书注解”——就是把对某典籍的注解专门成书.你问题中“传、笺、注、训、诂、说、解、诠、释、记、通、学、述、订、正、微、隐、书、义、义书、正义、音义、章句、集解、补注” 等等……,都是注解的方法.这样多的名称,其实可以归结为两类:(一),只解正文的“注”;(二),除了解正文之外,还解释 注文 的“疏”. 注、疏是自成一家的理论,另外还有汇集各家之言的“集解”、补充别人理论的“补注”. 常见的注解名称: 传 就是“以今言传古言”,例如《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释《春秋》的. 说 解 说明解释词语.如《诗》有《鲁说》、《韩说》,都是注释《诗经》的. 训 诂 也是注书的方法.如:《鲁诗故》(故同诂),《尚书训》. 注 把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体会记载在原文下面.例如我们熟知的《水经注》. 笺 和“注”相似,是把原文中隐晦和太过简略的,加以补充. 音义 (也称音训、音诂、音注、音释)辨音释义,通过对字的读音的辨析来推测字义.如 《尔雅意义》、《资治通鉴音注》 章句 分章析句来解说古籍的大义.如:《楚辞章句》 集解 一类是跨典籍注解(两部书合起来注解),一类是集合各家之言对同一部典籍的注解. 后者如《庄子集解》. 补注 补充前人的注的缺失.举例:《楚辞补注》. 疏证 通会古籍的义理,再加以补充、校正、考证和阐释. 你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应该归结为“训诂在学术上的地位和贡献”.因为前面提到的“传、证……”,只是训诂的方法. 那么,训诂学在学术上的的地位和贡献是什么呢? 简单说,训诂(主要指前人的训诂工作)是在古人和今人、古文和今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训诂工作对古籍的注疏释训补,不仅使古籍无障碍地传承,而且也更加丰富了古籍的内涵.没有训诂工作,没有训诂学,古与今之间就会出现断层,中国文化的历史就会被撕裂.这是我对训诂的地位作用的理解. 一、形训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形训的作用在于探求文字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1.恰当地运用形训的方法,可以把有些字的意义解释得更清楚.2.在揭示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形训还可以探明词的引申义,从而整理出各词的词义系统.3.通过字形结构了解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还可以进一步识别假借字. 形训的局限和条件:形训必须结合语音来加以分析,所以形训的作用是有一定的局限的. 1.形训的局限:第一,在历史长河中,汉字的形体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字形已经失去了表义作用,所以形训必须借助于古文字的资料和研究成果.第二,在汉字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字义和词义之间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所以在确定字的本义时,字形分析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第三,形声字的形符只能揭示其意义范畴,而不能指明其本义 2.形训的条件:第一,只有本义才直接和字形切合,近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只能见其端倪,而远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则是模糊不清的.第二,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第三,只有“笔意”才能与意义切合,“笔势”大部分已经游离了字义. 二、声训又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声训的方式有:1.利用形声字.2.利用音同或者音近字.3.利用同形字. 声训的作用:1.寻求本字.本字是对借字而言的.古人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字与它所记录的词的词义毫无联系,只是声音相同或者相近而已,所以,训诂时应该破除借字,寻求本字.而寻求本字的途径只能从声音入手.利用声训可以说明通假,寻求本字,防止望文生义,还可以纠正某些注释和解说上的失误.2.推求语源.语源是就根词和赖以产生的派生词之间的关系而言的.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因而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者义近音同的词,叫做同源词.所谓推求语源,主要是从同源词中广泛系联派生词,即确定同源派生词之间的渊源关系.运用声训的方法系联同源词,首先是指文字上同声符的.其次,因为汉语的同源词并不总是用同样的谐声偏旁表示,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字形的束缚,辗转系联其他音同、音近的字,以确定它们的语源义.探求名物的来源是声训的一种特殊作用.总之,探求语源,往往能突出词义的特点,有助于对词义的理解;还有助于探讨词义引申和语音变化的规律. 声训应注意:1.所谓音同或者音近,是指古音相同或者相近;如果以今天的读音来进行声训,当然是不可靠的.所谓古音相近,是指声韵都相近.2.要有文献语言为佐证. 三、义训 义训,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的方法.1.同义相训:是用同义词解释词义,是义训中常见的方式.包括同训、互训、递训.2.反义相训: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词义的分化可能是构成反训的一个重要原因.词义的发展由一个方面向它的对立面演变,是构成反训的又一原因.3.歧训:为避免训释词产生歧义而再加一个训释,使词义更加明确. 1、注疏的名称:(1)传:西汉时诂与传有区别,诂以解释词义为主,传以交代史实为主.后世注、诂、传等已经不再有区别.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集传、补传之分.内传是与经义相比附的注解.例如《毛传》.外传是与经义不相比附的注解.例如《韩诗外传》.大传是撰其大义.例如《尚书大传》.小传与大传相对,是不贤识小,是一种谦词.例如《七经小传》.集传与集注相同,补传与补注相同.(2)解的本义是剖析、分析.(3)笺:注书叫笺,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笺有补充、订正的意思.(4)注:训释叫注,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注是训诂中最通行的名称.(5)校:考核古书叫校.一是考辨源流,一是校改文字脱误.(6)义疏:疏通其义的意思,又称义注、义章、义赞、正义、讲义等.(7)音义:辨音的书叫做音,释义的书叫做义,合起来叫做音义,又称释文.(8)章句:一种注解形式,意思是离章辨句,其特点是不以释词为主,而主要在于串讲句意、章意、篇意. 2.注疏的类别:(1)注和疏:从训诂的对象来说,注和疏应分属两类.专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疏”.(2)他注和自注:从训诂的作者来说,有他人所注和作者自注两类.他注起源于先秦,盛行于两汉.章学诚说自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自明宗旨,二是区分纲目,三是举要考异.已经有自注的书,如果后人再加以注解,那么其自注便称为本注或者原注.自注又名子注或者注中注.(3)集注和补注:从注解之间的关系来说.集注,又称集解.它有两种:一是兼解经和注的,一是采集各家解说,再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补注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补原文的阙略,一是补旧注的遗漏. 二、训诂的术语要掌握:1、曰,为,谓之:用来释义,还用于辨析同义词或者近义词,被释词放在它的后面.2、谓:和“谓之”不同,被释词放在它的前面,有时,它也用于串讲句意.3、貌:被释词往往是解释表示某种性质或者状态的形容词.4、“之言”、“之为言”:是用来表示声训,有时也说明通假字.5、读为,读曰,读若,读如:“读为”、“读曰”往往是用本字用来说明通假字,“读若”、“读如”一般是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破通假字.6、当为,当作:用于纠正误字.7、声:用来指明象声词.8、辞,词:指明被释词是虚词.9、之:表示被释词用为动词.10、乙:校勘文字,表示将原文词序上下倒置.11、浑言、析言;散文,对文:辨析同义词,“浑言”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浑言”,又称为“统言”、“通言”、“散文”、“散言”;“析言”,又称为“对文”、“对言”.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对文”,不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散文”.“对言”,就是相对地说,“散言”就是不相对地说.“浑言”、“散文”,是异中求同;“析言”、“对文”,是同中求异.互言,互文,互辞:表示修辞,就是文章前后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 决,缺,阙,崛,玦哪些是同源词,判断的
    答:决、缺、阙、玦是同源词学习词汇知识,主要是理解怎样辨别和分析词义.古汉语的词义分析,目前广泛采用的一般还是传统训诂学的理论和方法.传统训诂学训释词义一般都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入手,即所谓形训,音训,义训.形训就是从文字的形体结构训释词 ...
  • 训诂学方法有哪些
    答:训诂学研究方法有: 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 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 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小土”,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
  • 汉语训诂学的研究内容
    答:进而言之,凡是一门学术必然有理论、有方法。前代许多研究训诂的专家在解释词义的实践中曾提出很多重要的见解。如词与词之间音义相比的关系,通语与方言同实异名的关系,谐声字声符与字义的关系,本义与引申义和假借义的关系等等。在理论上就有所谓右文说,字义起于字音说,音同义近说,一声之转说,...
  •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训诂术语有哪些,有何不同?
    答:“谓”有时也可以用来串讲句意,说明语句言外之意:出自幽谷,迁于乔木。郑玄:谓乡时之鸟。出从深谷,今移处高木。3.犹。主要用来解词,其训释格式为:被训释语+术语+训释语。被训释语与训释语往往词义相近。有以下四种情况:(1)解释近义词,同义词。无毁我室。郑玄:室犹巢也。(2)说明...
  • 训诂的释义
    答:比较归纳是指通过比较不同文献中的用例来归纳古词的通用意义;反义相释是指利用反义词来解释古词的含义;博观约取是指通过广泛阅读多种文献,再综合分析,得出结论。3、训诂意义 训诂学对于古代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解读和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
  • 文学训诂学是讲什么
    答: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也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
  • 训释词义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思考与练习 , 一、名词解释 1( 声训 , 2(专著体 , 3(词类活用 , 4(双关 , 5(互文 二、简答 , 1、 训诂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请举例说明古人对词语解释的形式。 , 2、, 3、 正文体的训诂包括哪几种词义训释方式,请结合例子予以说明。三、论述 , 1、传统训诂学家们都会解释哪些语法...
  • 什么叫训诂和训诂学?
    答:训诂是指用语言解释语言,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语言解释古代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训诂学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语言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义训为主要研究方式的传统语言学。训诂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关注对古代文献中的语言文字进行解释和阐明。在古代,...
  • 什么叫训诂和训诂学?
    答:训诂,为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就是解释的意思。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
  • 互训举例
    答:在训诂学中,有一种独特的解释方式,即两个词互相训释,也称为双向解释。这种方法通过一个词解释另一个词,同时又用另一个词来解释前一个词,旨在简化对词义的阐述,特别是在语言中存在大量同义或相近词汇时。例如,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运用这种手法,如“老”被解释为“考”,而“考”又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