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为什么做出来发粘?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我烤出的面包发粘是为什么?

  面粉发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你发面的时间不够,或者酵母的量太少。
  一、揉面
  用一般甜面包的配比来做例子吧,因为这个方子可以做很多变化,只要加不同的馅料,就是不同口味的面包。
  高筋粉210克,低筋粉56克,奶粉20克,细砂糖42克,盐1/2茶匙克,干酵母6克(需按照不同酵母和面粉的牌子做少许调整),全蛋30克,水85克,汤种84克,无盐发酵奶油22克 。
  1.混合除了酵母之外的所有干性材料。
  2.加入蛋液和汤种,稍微搅拌使面结团。
  3.把酵母完全溶于水里,加入面团。
  4.揉面团。这一步的重点在不断折叠、挤压面团,直至面团筋性出现,不再有颗粒感。
  5.分次加入黄油,继续摔打揉面。目标是扩展阶段:拽下一小块面团,可以拉开稍稍透明的薄膜,并且破洞为锯齿状。没有加入黄油前的面团非常粘手,属于正常情况,不要多加面粉。黄油一定要分次加入,每次都要揉匀了再加。等面团有了油份会慢慢变得很光滑,不再粘手。
  二、基本发酵
  1.把面团收成一个光滑的球状。这步只要把面团放在桌上,用双手围着在桌上绕圈,并同时往面团底部使力,就能收成一个很漂亮的球球了。
  2.找一个大碗,往里面抹一层油,薄薄的就可以了,以免面团发酵后不好拿出来。
  3.盖上盖子或用保鲜膜封口。
  4.找一个条件尽量达到温度28度,湿度75度的环境让面团发酵至2倍大。大约需要45分钟。可以把烤箱或微波炉开30秒,关掉,伸手感觉稍稍温暖就可以了。如果室温已达28度,要放杯水以增加湿度。
  三、分割松弛
  把面团取出,按需要的分量切割。切割的时候要一刀完毕,不可以贴贴补补,所以要尽量切得一样大。分好后把每小份面团滚圆。同样是放在桌面上,双手围着,指尖边向球底方向用力边旋转收紧。然后铺上保鲜膜松弛10分钟。
  四、整形
  整形前一定要排气!这一步就是把松弛过的小面团拍扁,把气体排出。然后就可以按照要求进行整形了。面包整形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辫子面包,花形面包等等等等,也可以自己发挥想象力。
  五、最后发酵
  最后发酵的条件为温度38度,湿度85度,面团同样要再发成2倍大。可用一大碗装满开水,还不到35度,不过也可以了。时间大概在30到45分钟。最后发酵完成后就可以预热烤箱了(按不同的烤箱预热15-25分钟不定)。在面团表面刷上一层全蛋液,随喜好撒上果仁粒或粘上椰子粉等等,即可入炉烘烤。
  六、烘烤
  一般是180度上下火,放下层烤15-22分钟,但不同的面包会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烤箱温度也不是全一样。一烤好必须立刻取出面包,不可以利用烤箱余温烘烤。这样会造成面包的水分流失过多,口感大打折扣。等面包冷却到大概38度,用手摸着还有些暖暖的时候,就可以密封保存了。

面包发粘的原因

1.烤的时间不够长

面包冷却之后还是粘粘的话,那可能是因为面包烤的时间不够长,没有烤熟就会导致面包粘粘。也有可能是面包没有充分的醒发起来。温度也不能太高,温度太高,烘烤时间又很短的话,面包是很难烤熟的,就会造成面包外面颜色很好看,结果里面还是没有熟透的。我们做做面包一定要细心,把烘烤的时间和温度都掌握好了,也可以做面包之前做做功课,多了解一下做面包的知识,这样做出来的面包也是最好的。



2.水放太多%

我们在发酵面包的时候一定要把湿度控制好,一般是不超过温度的80%的。水也不要放太多,各个面粉的吸水性是不同的,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不要一次性放入很多的水,我们可以在后面根据情况来慢慢加水和加入别的调料,以达到面包的最佳的效果。这样做出来的面包可以是口感最佳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面包太热,刚做出来的面包是很热的,而热的面包吃起来是有一点口感发粘的,这样我们等放凉一点再吃就好了。刚烤出来的面包最好是用底部有晾网的烤盘,这样面包的热气会从底部的气孔挥发出去,湿气不会闷在底部也不会进入面包里面,形成底部发粘等状况。

1、面粉的吸水性不同,如果不确定,不要一次性加入水、鸡蛋、黄油,慢慢调整到合适的量。

2、发酵过程中出现问题,面团表面湿度过大也会很黏。

3、揉搓的不均匀,材料没有混合好,也会粘手。

【制作方法】

材料:高筋面粉400克、牛奶200克、细砂糖45克、鸡蛋50克、盐4克、酵母4克、黄油30克

1、把所有原料除黄油外放入面包桶,启动和面程序。

2、程序结束后放入黄油,继续揉制。

3、揉至能拉出粗膜,即扩展阶段。

4、保鲜膜覆盖,进行一次发酵。

5、发酵至原来体积的两倍或者两倍半大,手指沾面粉戳孔不回缩不反弹即可。

6、取出面团,挤压排气后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面剂子,团成圆形。

7、依次留出间距放入烤盘,保鲜膜覆盖,进行二次发酵。

8、二次发酵至两倍大。

9、放入上下管预热180度的烤箱中层,烘烤20分钟左右,烤至表面金黄。

10、烤好的面包取出后,直接食用即可。



这篇文章,介绍的只是最基本的面包的制作流程。而一些需要特殊方法制作的面包不在讨论之列。但是,它们的理论是相通的。

第一步、先从认识面粉开始吧!

做面包需要用高筋面粉,这是面包组织细腻的关键之一。高筋面粉指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特别高者,一般在11.5%以上,平均可以达到13%。有TX说在超市买不到高筋面粉,我的意见是去大型的超市找找,或者干脆网购。毕竟,做面包少不了它。

饺子粉不是高筋面粉——这点需要特别注意。我不知道关于“饺子粉就是高筋面粉”这个概念是从哪里来的,但我知道它深深植根于很多TX的头脑里。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饺子粉的蛋白质含量大多在10—11%之间,达不到高筋面粉的标准,仍属于中筋面粉的范畴。但是,它是中筋面粉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粉类,所以,是在没有高筋面粉的情况下,可以用它代替,作为权宜之计。

如何判断面粉的筋度呢?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抓一把面粉,用手捏紧成块状,松开手,如果面粉立刻散开,就证明筋度很高。如果面粉还保持为块状,则证明筋度很低。

第二步、最重要的步骤之一:面团的搅拌

有一个说法:面包制作过程中,正确的发酵影响了面包质量的90%。对此我深不以为然。在我看来,面团的搅拌与面团的发酵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影响着面包的成败。

注意了!对面包搅拌重要性的理解,有助于你制作出成功的面包!

搅拌,就是我们俗称的“揉面”,它的目的是使面筋形成,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概念,我必须说一下面筋形成过程以及它在面包制作中所起的作用:

面筋是小麦蛋白质构成的致密、网状、充满弹性的结构。面粉加水以后,通过不断的搅拌,面粉中的蛋白质会渐渐聚集起来,形成面筋。搅拌的越久,面筋形成越多。而面筋可以包裹住酵母发酵产生的空气,形成无数微小的气孔,经过烤焙以后,蛋白质凝固,形成坚固的组织,支撑起面包的结构。

所以,面筋的多少决定了面包的组织是否够细腻。面筋少,则组织粗糙,气孔大;面筋多,则组织细腻,气孔小。这也是为什么做面包要用高筋面粉的原因,只有高含量的蛋白质,才能形成足够多的面筋。

要强调的是:只有小麦蛋白可以形成面筋,这是小麦蛋白的特性。其他任何蛋白质都没有这种性质。所以,只有小麦粉有可能做出松软的面包。其他黑麦粉、燕麦粉、杂粮粉等等,都无法形成面筋,它们必须与小麦粉混合以后,才可以做出面包。有些烘焙师会使用100%的黑麦粉制作面包,但这种面包质地会十分密实,因为没有面筋的产生,无法形成细腻的组织。(有TX曾经问:我往中筋面粉里加点蛋白质,它会不会变成高筋面粉?现在你应该明白了:除非加入小麦蛋白,加入其他诸如大豆蛋白牛奶蛋白等任何蛋白质,都不会对面筋的含量产生影响。)

搅拌的过程:

揉面是个很辛苦的工作。为了产生足够多的面筋,我们必须在揉面上花大量的力气。从。不同的面包需要揉的程度不同。很多甜面包为了维持足够的松软,不需要太多的面筋,只需要揉到扩展阶段。而大部分土司面包,则需要揉到完全阶段。

什么是扩展阶段和完全阶段?

通过不停的搅拌,面筋的强度逐渐增加,可以形成一层薄膜。取一小块面团,用手抻开,当面团能够形成透光的薄膜,但是薄膜强度一般,用手捅破后,破口边缘呈不规则的形状,此时的面团为扩展阶段。

继续搅拌,到面团能形成坚韧的很薄的薄膜,用手捅不易破裂,即使捅破后破口因为张力也会呈现光滑的圆圈形。这个时候的面团就达到了完全阶段。

关于什么样的面包需要揉到怎样的阶段,每个方子中都会有说明,根据方子进行操作即可。

如果用机械搅拌,则搅拌过度也会是一个常见的情况。面团揉到完全阶段以后,如果仍继续搅拌,面筋会断裂,面团变软变塌,失去弹性,最终会导致成品粗糙。因此应该尽量避免搅拌过度。

如果是手工揉面,有没有什么技巧?

有的。每一个人在揉面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技巧。以前没有搅拌机出现,那时候的面包师是将面团放在石台上,将身体贴近石台,用身体和臀部的力量帮助揉面,而那个时候的面包师体型也往往十分彪悍。家庭制作不需要揉那么大量的面团,会轻松许多。揉面的力度与速度是关键。加快揉面速度往往可以使揉面时间大大缩短。此外,还可以使用摔、打、擀等等方式。但总之,揉面是个力气活儿。

有些配方的面团含水量十分大,非常粘手,用手揉是十分困难的。这时候可以借助擀面杖来搅拌,但会非常费力气。因此,即使你喜欢并且坚持用手揉面,但买一个面包机帮助你也是必要的。

揉面的其他林林总总:

揉面的目的除了让面筋产生,还为了让酵母、油脂、糖等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混合材料也是揉面的一部分。关于这一点,有很多TX都在使用后油法,即先将除黄油以外的材料揉成面团,揉到起筋后,再加入黄油。事实上,先期加入黄油更有利于油脂在面团中的均匀分布,有一个方法可以一试:就像做奶香小酥饼使用的打发黄油方法一样,将黄油、糖、鸡蛋等材料先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分或其他液体材料,稍稍搅拌后,最后加入面粉和酵母,揉成面团。各种甜面包都非常适用这种方法,可以创造更均匀的乳化体系。

第三步、最重要的步骤之二——面团的发酵

发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的说,酵母分解面粉中的淀粉和糖分,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乙醇。二氧化碳气体被面筋所包裹,形成均匀细小的气孔,使面团膨胀起来。

发酵需要控制得恰到好处。发酵不足,面包体积会偏小,质地也会很粗糙,风味不足;发酵过度,面团会产生酸味,也会变得很粘不易操作。

一次发酵、中间发酵与二次发酵:

除非时间非常仓促的时候,我们可以搅拌好面团,整形进行一次发酵后烤焙,其他时候,都需要进行二次发酵。因为一次发酵的产品,无论组织和风味都无法和二次发酵的产品相提并论。

在专业领域,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有两个专门的词汇来体现它们的区别(Fermentation和Proofing),而家庭制作中,我们只需要知道,好吃的面包,是两次发酵做出来的就可以了。

长时间的发酵会增加面包的风味,因此有些配方使用冷藏发酵,通过低温长时间发酵,得到别具口感的面包。但冷藏发酵有一个缺点,就是发酵时间不易控制,容易导致发酵过度或者发酵不足。在现代这个缺点有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将冷藏发酵与中种法结合,单纯的冷藏发酵方法则不再使用。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会再详细做一篇关于中种法的博文。

第一次发酵,怎么判断已经发酵好了呢?普通面包的面团,一般能发酵到2-2.5倍大,用手指沾面粉,在面团上戳一个洞,洞口不会回缩。(如果洞口周围的面团塌陷,则表示发酵过度)。

发酵的时间和面团的糖油含量、发酵温度有关系。一般来说,普通的面团,在28度的时候,需要1个小时左右即可。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则要相应缩短或延长发酵时间。

第一次发酵完成后,我们需要给面团减减肥。把变胖的面团排气,让它重新“瘦”下来,然后,分割成需要的大小,揉成光滑的小圆球状,进行中间发酵。

中间发酵,又叫醒发。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接下来的整形。因为如果不经过醒发,面团会非常难以伸展,给面团的整形带来麻烦。

中间发酵在室温下进行即可。一般为15分钟。

中间发酵完成后,我们可以把面团整形成需要的形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直接决定了你做出来的面包是不是够漂亮。每款面包的整形方法都不相同,可以根据方子来操作。要注意的是,整形时候一定注意将面团中的所有气体排出,只要有气体残留在面团中,最后烤出来就会变成大的空洞。

第二次发酵(又叫最后发酵),一般要求在38度左右的温度下进行。为了保持面团表皮不失水,同时要具有85%以上的湿度。

很多TX问我怎么保持这个温度和湿度条件。工业制作有专门的发酵箱。而家庭制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尽力创造类似的环境:将面团在烤盘上排好后,放入烤箱,在烤箱底部放一盘开水,关上烤箱门。水蒸气会在烤箱这个密闭的空间营造出需要的温度与湿度。

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当开水逐渐冷却后,如果发酵没有完全,需要及时更换。

最后发酵一般在40分钟左右。发酵到面团变成两倍大即可。

第四步、接近成功了——烤焙

烤焙之前,为了让烤出来的面包具有漂亮的色泽,我们需要在面包表面刷上一些液体。这些刷液有水、牛奶、全蛋液、蛋水液或者蛋黄液。根绝不同的刷液,出来的效果也不相同。比如水,主要用来刷硬皮面包的表面;而全蛋液,则适合大部分甜面包。具体的刷液,在方子中会给出来。

将最后发酵好的面团入炉烤焙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要用力触碰面团,这个时候的面团非常的柔软娇贵,轻微的力度也许就会在面团表面留下难看的痕迹,要加倍小心。

烤焙的时候,根据食谱给出的温度与时间即可。注意观察,不要上色太深影响外观。

第五步、面包的保存

很多TX可能都忽略了这一点。刚出炉的面包非常的松软,但是如果保存不当,就会变硬。——其实,只要经过正确的步骤做出来的面包,都能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松软,如果你的面包在几个小时以后就变硬了,也许该想想是不是制作方法上出了问题。

面包一般室温储藏即可。如果你想保留较长时间,可以放入冰箱冷冻室,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回炉烤一下即可恢复松软。但是——千万不要放入冷藏室!冷藏室的温度会使面包中的淀粉加速老化,极大缩短面包的保存期。

到这里,这篇文章也接近尾声了。关于面包,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有,而且,一定还不少!每一款不同的面包,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在掌握了基础理论后,学会分析每次出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做出和外面卖的一样,甚至更可口的面包,并不是很遥远的梦想。

第一:热的面包吃起来是有些发粘
第二:面包的水分大小无关,关键是发酵的时候湿度要控制好别超过温度80%
第三,面包烤出来的时候最好是取出烤盘,有晾网晾最好,因为烤盘底部不带孔的话面包的热气挥发不掉,湿气又进入面包里面,底部等等就发粘

简单的回答
1:烤好的热面包吃起来会发粘,需冷却
2:最后发酵是的温度是 38°-40°之间,湿度是75%-80%,时间也要把握好,是原体积的2倍就可以烤了
3:刚出炉面包要放在冷却网上冷却,或靠在烤盘让底部的热气散去
朋友还有什么要问的去 52cake.com/bbs
这个论坛有你要学的东西

应该是配方的问题 和发酵没关系
不知道楼主做大的是什么面包
但是考出来会发粘 我还真没见过
和完的面不能是沾手的!!沾手的面就不是面包了 那是粽子!!!!

  • 面包为什么做出来发粘?
    答:1、面粉的吸水性不同,如果不确定,不要一次性加入水、鸡蛋、黄油,慢慢调整到合适的量。2、发酵过程中出现问题,面团表面湿度过大也会很黏。3、揉搓的不均匀,材料没有混合好,也会粘手。【制作方法】材料:高筋面粉400克、牛奶200克、细砂糖45克、鸡蛋50克、盐4克、酵母4克、黄油30克 1、把所...
  • 面包手工揉面面团还是很粘??
    答:原因及解决方法如下:第一:水放多了,所以面团会很稀揉出来就很黏,这种情况下可以再向面团里加点干面粉。第二:鸡蛋多了,这个也可以再向面团里加点干面粉,这样就可以把面粉的粘性调节一下。第三:在揉面的时候不要一次性把水倒的太多,不然很难掌控水的多少,容易一不小心把水倒多,每次应该少...
  • 烤的面包为何里面发粘
    答:也可能是因为烤箱的温度太高,或者是烘烤时间太短造成的。1、醒发不充分nbsp; 烤的面包里面出现发黏的情况时,可能是因为面团没有充分醒发造成的,没有醒发的面团内部会非常紧密,在烤制过程中即便是外面一层烤熟了,里面也不会完全烤熟,因此面包里面就会出现黏黏的感觉。2、温度太高nbsp; 烤箱...
  • 做面包的面团为什么发粘
    答:1、水加的不够,面团不够柔软,水应加到面粉量的65%左右为宜。太少,就是面筋拉不开,太多的话,吸收不进去,做的时候很粘手。2、面粉的筋度不足,应当使用面包专用粉或高筋面粉来制作。3、揉的时间不足,或都揉过头了,这都会导致面筋不是最佳的完全扩展状态 4、回顾一下配料,如果糖加的不...
  • 面包发的太粘是怎么回事?
    答:面包发的太粘的原因:第一:热的面包吃起来是有些发粘;第二:面包的水分大小无关,关键是发酵的时候湿度要控制好别超过温度80%;第三:面包烤出来的时候最好是取出烤盘,有晾网晾最好,因为烤盘底部不带孔的话面包的热气挥发不掉,湿气又进入面包里面,底部等等就发粘。
  • 面包表面为什么会起泡?为什么打出来的面包面会发粘?
    答:滴落在面包上面,容易造成不均匀的水泡出现.第一:热的面包吃起来是有些发粘 第二:面包的水分大小无关,关键是发酵的时候湿度要控制好别超过温度80 第三,面包烤出来的时候最好是取出烤盘,有晾网晾最好,因为烤盘底部不带孔的话面包的热气挥发不掉,湿气又进入面包里面,底部等等就发粘 ...
  • 做面包面团粘手是怎么回事?我看面包店师傅做是不粘手的
    答:原因如下:1,配方的比例不对.潮性材料多了;比如说;蛋.水、面粉太少。2.面团搅拌失败;打过头了或者打的不过.3.操作的人本身的原因;不熟悉.刚学做时就是这样.4.做时搓太长时间了.把面搓死.筋度被破坏了.只要2.3下就好.5.发孝的时间不够.面打好刚做时都比较粘,多放几分钟就好了。
  • 做面包为什么会粘手?
    答:1、水加的不够,面团不够柔软,水应加到面粉量的65%左右为宜。太少,就是面筋拉不开,太多的话,吸收不进去,做的时候很粘手。2、面粉的筋度不足,应当使用面包专用粉或高筋面粉来制作。面包 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
  • 为什么我做的面包发粘发硬呢?
    答:两种情况:一是,你的面没发好,发粘是碱少了,发硬是没发到时候,需要继续发酵.二是,你的烤箱温度没控制好,温度过低或者中间你开箱次数过多.祝快乐安康!
  • 自己做的面包口感发粘是什么原因
    答:面包口感发粘原因如下:1.和制作面包使用的面粉蛋白质含量有关,可以选择更换一下信誉度高的高筋面粉。2.打面的时候不可以一次过把冰水全部投放进去面缸,因为每一批面粉的蛋白质含量不一,而且发酵时间也不一样。可以先放三分之二的冰水,等到面筋扩展的时候观察面团的软硬度,再决定还要加多少冰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