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儒家和道家修身修心的句子,越多越好,最好来个总结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9
道家是如何修心和修心的~!

重庆缙云山白云观李一道长携弟子做客《天天向上》 这是我上个星期六在湖南卫视看到的,看了感触很深,我才明白道士都是好大夫,说的话句句在理,白云观很出名好多名人都去那里,据说辟谷很厉害,好多人都去那里做。有下去你去看看,肯定有用!不吃饭几天不感觉饿,他们都能做到,正常人去在他们的开导下也可以,==太多了,不要忘了给分啊!!!很需要

如果说作为一本心灵鸡汤的话还是值得一看的。
不过如果用于宗教学习的话,尤其是佛教修行的话还是不提倡的。

心静如山、性澄似水,常淡泊无为大道归、故神人无光圣人无名、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万愿尽随流水去、何俱六根扰我心、性海函养功德水、心田润生吉祥云。

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道家:清心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而无不为。。。

一、儒家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3、道,不同、不相为谋(正确断句)。
现代对这句话多用引申义:道不同,指人生价值观不同。论语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主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

二、道家
1、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
天地虽然很大,但它们的变化是均衡的;万物虽然繁杂,不过它 们各得其所,归根结底是同一的。
2、人有顺逆之气生于心,心治则气顺,心乱则气逆,心之治乱在于道德,得道则心治,失道则心乱。
人的气顺与逆都在心里,心平就气顺,心情不好就气烦,心的好坏又在道德之上,得道则心好,不得道就心烦意乱.积德就会有好报,造福苍生,积怨恨只会埋下祸根。
3、君子之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4、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
不淡定不能昭明贤德,不宁静不能达成远大目标,不宽容不能兼容并蓄,不仁慈宽厚不能心怀大众,不正直公平不能明断是非。
5、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 关于修心的诗句
    答: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4、小人以己之过为人之过,每怨天而尤人;君子以人之过为己之过,每反躬而责己。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
  • 关于道家修心的句子
    答:1:无欲无为,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这些都是强调内心的净化,与佛家的禅定一致。2:知足常乐,老子强调自足者富。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就是强调要知足,知足者常 乐。否则 老是与别人攀比,只会致悲伤消沉,所以知足对减轻心理负担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今物质欲,官欲 财欲高度膨胀的情况...
  • "修心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哪?是道家思想吗?
    答:是儒家经典思想。《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 道家关于修行的诗句
    答:3. 关于道家修心的句子如下: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
  • 有关于儒家道家的诗句
    答:2.求儒家和道家修身修心的句子,越多越好,最好来个总结 一、儒家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说:“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3、道,不同、不相为谋(正确断句)。现代对这句话多用引申...
  • 儒家治国,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的出处
    答:儒家所谓“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功夫自诚其意,自正其心开始,虽然其治国、平天下的承担好像其目的是为国君服务,治理国家,但是其实治国也是诚意,平天下也是诚意。孔子说过“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就不只是治国了,而是为人处世的态度与坚持。所以说儒家治国,未免过于...
  • 元术养生之道,在于养气修心
    答:元术养生之道,在于养气修心。元术为中华文化正本清源,为企业发展固本培元,为个人健康调神益气!智慧养气修心之道,以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为基。道家起源于夏、殷商,有书籍《黄帝四经》、《黄帝铭》等。春秋末年,以老子的《道德经》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完全成型。兴盛于汉朝,并造就了“文景之志”...
  • 关于道家健康的诗句
    答: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5.关于道家修心的句子 1:无欲无为,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这些都是强调内心的净化,与佛家的禅定一致。 2:知足常乐,老子强调自足者富。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就是强调要知足,知足者常 乐。否则 老是与别人攀比,只会致悲伤消沉,所以知足对减轻心理负担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今...
  • 有人说道家学做人,儒家学做事,佛家是修心对吗?
    答:1、一直以来都有“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以佛治心”的说法。2、道家追求自然无为、返璞归真,涤除玄鉴,潇洒旷达,体现了机敏做人的学问。不是追求阴谋诡计,也不是一味圆滑世故,而是一种智慧和谋略,它既防止别人伤害自己,同时也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广交人脉,左右逢源,事事畅通无阻。3、儒家讲究...
  • 儒修表道修身佛修心
    答:儒家崇尚君子之道,行君子所为,故修表,道家崇尚淡泊名利清净无为,不计较外遇浮华,故曰修身,佛家说人生不过一具皮囊,讲究功德,德行和内心的力量和修为,所以说是修心,个人见解可能有偏颇,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