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术养生之道,在于养气修心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元术养生之道,在于养气修心。

元术为中华文化正本清源,为企业发展固本培元,为个人健康调神益气!智慧养气修心之道,以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为基。

道家起源于夏、殷商,有书籍《黄帝四经》、《黄帝铭》等。春秋末年,以老子的《道德经》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完全成型。兴盛于汉朝,并造就了“文景之志”的盛世。在汉武帝时期,国家内忧外患,儒家董仲舒积极变通,推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他把道家、法家等相结合,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几千年来,道家的养生思想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我们智慧的先民推崇“赞天地之化育”,重视生命本身,爱气养神。追求“天人合德”,返璞归真的境界。而元术正是主张,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回到原始、单纯、淳朴、本真的状态。

让人生回到最初的状态,为什么要这样呢?

老子通过对世间万物的观察,发现新生的东西虽然柔弱,但却是生命力最富有的阶段。随着事物的不断强大,它也会不断衰老,所以为了避免过早衰老,道家提出返璞归真。

原属创始人廖家福先生解释,人之本初,为最接近先天大道之时,道家相信人人皆口含先天元炁而生。但随着人的生长,先是先天元炁逐渐苏醒滋润本身,人的灵识慢慢壮大。直到人成年以后,受后天浊气影响,先天元炁慢慢消耗,直至人的死亡。元术修习正是感应自然,融入自然,借自然之力平和人的内心,借自然之气调理人的元炁,让先天元炁减少消耗乃至得到补足,以达到养生之果。

《周易参同契》利用阴阳五行理论阐述了这一观点:“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遂借天符之进退,阴阳之屈伸,设为火候,法象示人。盖天地俨如鼎器,日月乃药物也。日月行乎天地间,往来出没,即火候也。人能即此,反求诸身,自可默会火候进退之妙矣。”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人在自然界产生, 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变化。

刘伯温刚满60岁,即看透世事,归隐山林,给自己身心一派绿水青山,实现了返璞归真,怡养天年。去过那“能诗能酒总神仙”的无拘无束轻松愉快逍遥自在的日子。

如今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戚戚于富贵,汲汲于名利。精神的空虚和物欲的膨胀,都时时影响着我们。猝死、过劳死、抑郁、失眠、三高、焦躁、早衰等等身体和心理上的疾病层出不穷,可谓身心俱疲。我们看似享受了更好的物质生活,反而失去了更多。

面对不断膨胀的物欲,或许我们更需要颗简单宁静的心。如同廖家福先生描述的元术修习,修一颗自在的心,宠辱不惊,静看世间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保持身心的平静,努力做到淡泊无为、少私寡欲、返璞归真。

  • 元术养生之道,在于养气修心
    答:元术养生之道,在于养气修心。元术为中华文化正本清源,为企业发展固本培元,为个人健康调神益气!智慧养气修心之道,以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为基。道家起源于夏、殷商,有书籍《黄帝四经》、《黄帝铭》等。春秋末年,以老子的《道德经》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完全成型。兴盛于汉朝,并造就了“文景之志”...
  • 怎么样才算有效的养生之道,饮食和调节心理
    答: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33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34 风寒阴阳暑湿...
  • 中医至理名言30句:养肾,养心,养生
    答:(《备急千金要方》) 解读:孙思邈认为,修心之法,贵在中和,切忌过度和猛烈。有深爱的事物,切忌过分投入,同样,心有很厌恶的事物,也不要厌恶久恨,这样都是有损心性和心神的。 2 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 解读:历代医家首列寡欲养神为养生学之第一要义,认为...
  • 什么是养生之道
    答:4大养生之道 养身 养身便是从物质基础上养护生命,注意的方面:服食,饮水,运动,休息…… 养气 暂时的理解还是呼吸吐纳,使人体内在小气场和外在大气场和谐共振,共生。 养心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
  • 古代养生诗句
    答:18)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19)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元·罗天益《卫生宝鉴》20) 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明·王文禄《医先》21) 心要常...
  • 让你中气十足的小方法——真正的内家拳(四)
    答:强身之法,关键在于固精、养气、养心,内三宝是人体力量的源泉。养心,即净化心灵,去除杂念,坚定毅力,尤其在断除色欲上尤为重要。心如静水,欲火不燃,肾水自固,这就是内家拳中“铸剑”般的修炼过程,也是修心的至高境界。内力的提升,是身体强壮的根基。精气神是人的生命三宝,充足精气神意味着...
  • 治气养心修身自强是什么意思?
    答:《中国道家养生·内丹修炼学》讲得更明白:“宇宙和人的生命都是在一动一静中生化,生化的尽头必然是死亡。”没有空灵的极点,人也不可能炼成纯阳之体。“虚一而静”是指人通过修炼进入空灵大法的通明境界。养生修炼就是人高于动物的自我调控修心养性、怡情养气的能动性。荀子论“治气养心”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