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家修心的句子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求儒家和道家修身修心的句子,越多越好,最好来个总结

心静如山、性澄似水,常淡泊无为大道归、故神人无光圣人无名、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万愿尽随流水去、何俱六根扰我心、性海函养功德水、心田润生吉祥云。

重庆缙云山白云观李一道长携弟子做客《天天向上》 这是我上个星期六在湖南卫视看到的,看了感触很深,我才明白道士都是好大夫,说的话句句在理,白云观很出名好多名人都去那里,据说辟谷很厉害,好多人都去那里做。有下去你去看看,肯定有用!不吃饭几天不感觉饿,他们都能做到,正常人去在他们的开导下也可以,==太多了,不要忘了给分啊!!!很需要

1:无欲无为,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这些都是强调内心的净化,与佛家的禅定一致。

2:知足常乐,老子强调自足者富。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就是强调要知足,知足者常 乐。否则  老是与别人攀比,只会致悲伤消沉,所以知足对减轻心理负担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今物质欲,官欲  财欲高度膨胀的情况下,有了知足观,就会什么事都要适度,过分往往事与愿违。过分会带来内心  紧张,所以只有知足才能有好的心态。

3: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的不争之道,就是告诉人们该争时要争,不该争时不争,现在有的人  事事必争,无形中导致了心理高压,所以对事业的成败及身体的健康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人的一生  要须知要做的事很多,策划好自己何时加何事,何时减何事,理应得到的就增加,不能求到的就坚  决减掉。这样才能保护心态好。

4: 道法自然 ,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 前进。不能违背  规律,否则就会引起心理不平衡,而影响了身体的健康。

拓展资料:

道家思想起始于上古时期,以伏羲为远祖、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陵为教祖,道历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

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评价古代道家为易行难知,事少而功多。

先秦各学派中,道家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所以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

参考资料:道家思想-百度百科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道教:讲真话'做真事'返本归真=>修成真人'(比如:太乙真人)...

道无处不在无所不是
平常之人无不在道之内
但也有 人专门研究 那就是我等修道之人
修道之人 只要一心向道 管他是做什么的 搞什么的
因为 道无处不在无所不是

你说他的不是道 那你的道就有拉局限
不符合老子的天下大道思想
也不符合时加磨立的无我无物思想

所以

修到脚指头上 是道
修成仙也是道
可以交流 互助
不可挣抢 划界

老子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之道!

  • 道家修心的诗句有哪些?
    答:四、养善心,行善事 应培养善良的本性,保持善良的心,行善事,与人为善,劝人行善。内外均存善,则德行兼备,人人行善,则邪恶自消,国泰民安。五、无境无我,无念无心 面对境界,心无所著;身处尘世,心不沾染;动念即无念,用心即无心;超越天地,超越自我。道家修心的最高境界,在于炼神还虚...
  • 修心的道友点
    答:无道者元心,有道者真心,觉道者净心,施道者凡心,修道者求心,寻道者诚心 。真道无心,元心使人俗,真心使人忧,净心使人乱,凡心使人欲,求心使人名,诚心使人早亡,纯自然以其无心,对不起,我施道了
  • 道家修心十句口诀
    答:行事时务必谨慎小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刻保持警觉,以免犯错。《诗经·小雅·小_》中的警句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责任感,因为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自身的境遇和目标的实现。通过这些道家修心的口诀,我们能理解到,修心并非只在表面,而是深入内心,通过实践与坚持,达到...
  • 道家关于修行的诗句
    答:满庭芳 无名氏 道教初兴,释门微显,一兴一废如然。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争财气,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丘公阐教,万朵金莲。上界群仙。在世诸魔,难道化才贤。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3. 关于道家修心的句子如下:...
  • 静室修心,云山养道,几个遇人传诀。钻攒八卦,鼎备三才,修建道家基业。阴...
    答:这是元朝得道神仙冯尊师的苏武慢词,写的很好很好,修仙养道怎样才能成功?冯夫子娓娓道来,诗浅显易懂说的是内丹修炼各层次的情况,用心体会,收获必丰
  • 关于道家的红尘炼心
    答:知得宗祖,降心应物,不为物迷,性自住,气自回,丹自结。三自字,在应物不迷处来。应物不迷,即是炼己之功。所谓炼己纯熟,还丹白结也。《了道歌》云:“未炼迈丹先炼性,未修大药且修心。性定自然丹信至,心静然后药苗生。”特以还丹最易,炼己最难。若炼已不炼到无己时,则性不定...
  • 修心养性的唯美句子
    答:5、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6、唯有获得心灵上的宁静,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拥有真正的生命。7、佛家说“明心见性”,愿拥有好心性;道家说“存心炼性”,愿天天好心情;儒家说“修心养性”,愿...
  • 修心当如何正心。
    答:可见古人所谓正心和诚意,都是为了要有所作为。如今那些修心养性的人,却想抛开天下国家,灭绝天性,做儿子的不把他的父亲当作父亲,做臣子的不把他的君上当作君上,做百姓的不做他们该做的事。孔子作《春秋》,对于采用夷狄礼俗的诸侯,就把他们列入夷狄;对于采用中原礼俗的诸侯,就承认他们是中国人。
  • 道家养生:如何通过修心、炼气和内丹达到长生?
    答:道家养生秘籍概览 卷一:明道养生 养生真谛: 回归生命关怀,自然养生法揭示生命与宇宙的【道】之本原。超感官领悟: 心灵深处体验大道,恍惚难识却充满信念,道的本质独立而真实。守一守中: 遵循大道,达致至虚至静的修道长生境界。卷二:修心养生 心身调养: 调整心态,从调心、静心到正心,诚敬与欢畅...
  • 修心净欲,万法常圆
    答:无法得道,只求爱我救我,不让我再掉入无尽深渊。看看我今日写的这些文字,还是像个不讲理的小孩子一般,真是自己都觉得幼稚得可笑。不管那些了,起码这一次我直面了自己内心,不找些乱七八糟的借口来搪塞良心。我觉得自己不坏——只是欲念太盛,心神动摇。因此还需修心净欲,希望能得个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