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在文言文中的多种意思.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有道理,有规律,有所作为,有什么。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
基本字义:

1、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表示大、多:~学问。
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1、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
2、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
3、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4、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
6、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7、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
8、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
9、古同“已”,已经。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以,用也,从反巳。贾侍中说,巳,意巳实也。象形。
白话版《说文解字》:以,使用。字形采取反写“已”的方法来造字。贾侍中说,已,表示想法已落实。是个象形字。
近义词:有因、有为、有何
1、有因:有缘故。
《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 顾夫人 ﹞请了几个有因的道士,在 青城山 老君庙 里建醮,祈求仙方,保护少府回生。”
白话释义:[顾夫人]请了几个有根据的道士,在青城山老君庙里建醮,祈求仙方,保护少府起死回生。
2、有为:有作为。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七:“他羡慕 东阳 与 瑞丰 的官运,同时也羡慕他们的年轻有为。”
3、有何:有什么。
《水浒传》第五三回:“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躬身禀复:‘我师有何法旨?’”如:有何不可;有何难哉。

【1】正确:与非相对。《陶潜·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2】指示代词:这、这个、这样。《荀子·王霸》:“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又)这样看来,由此看来。《韩非子·孤愤》:“是明法术而逆祖上者,不僇于吏诛,必死于私剑矣”。[是以][是故]因此。《韩非子·五蠹》:“是是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3】系词。王充《论衡·死伪》:“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①得到,获得。 卖炭得来何所营?《卖炭翁》
②能够,可以。 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基本字义
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 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 3. 满意:~意。扬扬自~。 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详细字义
〈动〉 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get;obtain;gain] 得,行有所得也。——《说文》 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释文:“本或作必有。”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佳婿难得。——《世说新语·假谲》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工之侨得良桐焉。—— 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3. 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得职(获得官职);得情报;得钱;得奖 4. 找到 [discover;obtain;find out] 知得而不知丧。——《易·文言》 虑而后后能得。——《礼记·大学》。注:“谓得事之宜也。”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既而得其尸于井。——《聊斋志异·促织》 5. 得知 [hear of;learn about] 故无术者得于不用。——《韩非子》 礼得其报则乐。——《礼记·乐记》。注:“谓晓其义。” 武王得之矣。——《吕氏春秋·义赏》。注:“犹知也。” 6. 捕获 [catch]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亦指被捕获;被逮捕。又如:得俊(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 8. 成功;完成 [succeed] 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红楼梦》 9. 又如:得算(计谋成功);得策(谋略得当) 10. 适,合 [fit;befit;suit] 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陶渊明《饮酒》 11. 具备 [have;possess]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12. 同“德”,恩惠,感恩 [be grateful;feel grateful]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告子上》 地广而不得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盐铁论·击之》 13. 助动词。能,能够 [can]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进退不得,为之奈何?——《吴子·应变》 沛公军 霸上,未得与 项羽相见。——《史记·项羽本纪》 14. 得意,满足 [be proud of;revel in]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 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世说新语·文学》 15. 又如:洋洋得意 16. 看到 [see]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名〉 1. 收获,心得 [what one has learned]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开郑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潜传》 2. 德,道德,有德之人 [virtue] 尚得推贤不失序。——《荀子》 〈副〉 1. 必须,应该 [must]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形〉 1. 合适;正确 [suitable;right] 于彼计则得。——马中锡《中山狼传》 历古今之得失。——《汉书》 <叹>

  • 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答:1、得到,获得。如:虽不得鱼,无后灾。2、心得,体会。如:古人之于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3、必须,应该。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4、合适,正确。如:于彼计则得。5、得到,获得。 卖炭得来何所营?《卖炭翁》。6、能够,可以。 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
  • 文言文中“得”的意思、例句与出处
    答:“得”在文言文中,一般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作名词:心得;收获。如《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作动词:1、获得;得到;取得。与“失”相对。如《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垓下之战》:“汉皆已得楚乎?”2、贪...
  • 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答:6、上古前期西周以前上古前期,“得”字是“获得”的意思,只作动词用我国最早的文献甲骨文里,“得”字已经出现了甲骨文中的“得”字从又持贝,纯属“获得”的意思甲骨文中的“获”字亦作从又持佳“得”“获。7、原文“若以君之灵,得返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退避三舍”这是晋文公说...
  • “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答:(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得,行有所得也。——《说文》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释文:“本或作必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
  • “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答:文言文常一词多义,要在例句里理解 得 dé 【动】得到,获得。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得 dé 【名】 收获,心得。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得 dé 【副】 必须,应该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得“在文言文中的多种意思.
    答: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get;obtain;gain] 得,行有所得也。——《说文》 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释文:“本或作必有。” 缘木...
  • 文言文得的意思是什么
    答:1. 文言文里 得 什么意思 详细字义〈动〉1. (会意。 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 本义:得到,获得)2.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get;obtain;gain]得,行有所得也。——《说文》三人行必得我师焉。 ——《论语》。
  • 文言文得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答:在情况变坏时表示无可奈何。 如:得,又搞错了;得,全完了。 2. 者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常见含义[2]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代词[3]1.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1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③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④...
  • 文言文得的用法
    答:得 dé 【形】 [15]合适;正确 于彼计则得。──马中锡《中山狼传》 历古今之得失。──《汉书 2. 而在文言文中得用法 而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
  • 的、地、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用法?
    答:1、勤勤恳恳地工作。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2、默默无闻地工作。默默无闻:不出名;不为人知道。3、孜孜不倦地工作。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4、披星戴月地工作。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