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1.得到,获得。如:虽不得鱼,无后灾。2.心得,体会。如:古人之于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3.必须,应该。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4.合适,正确。如:于彼计则得。


文言文中一般读作dé
一、作动词
得到,获得
找到
得知
捕获
成功;完成
适,合
具备
同“德”,恩惠,感恩
助动词。能,能够
得意,满足
看到
二、作名词
收获,心得
德,道德,有德之人
三、作副词
必须,应该
四、作形容词
合适;正确
得dé
一、【动】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得,行有所得也。——《说文》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释文:“本或作必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佳婿难得。——《世说新语·假谲》卖炭得钱何所营。——唐·白居易《卖炭翁》工之侨得良桐焉。——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得职(获得官职);得情报;得钱;得奖
找到知得而不知丧。——《易·文言》虑而后后能得。——《礼记·大学》。注:“谓得事之宜也。”至德不得。——《庄子·秋水》既而得其尸于井。——《聊斋志异·促织》
得知
故无术者得于不用。——《韩非子》
礼得其报则乐。——《礼记·乐记》。注:“谓晓其义。”
武王得之矣。——《吕氏春秋·义赏》。注:“犹知也。”
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亦指被捕获;被逮捕。又如:得俊(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
成功;完成
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红楼梦》
又如:得算(计谋成功);得策(谋略得当)
适,合
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陶渊明《饮酒》
具备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同“德”,恩惠,感恩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告子上》
地广而不得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盐铁论·击之》
助动词。能,能够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进退不得,为之奈何?——《吴子·应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史记·项羽本纪》
得意,满足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
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世说新语·文学》
又如:洋洋得意
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名】1.收获,心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开郑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潜传》
2.德,道德,有德之人
尚得推贤不失序。——《荀子》三、【副】
必须,应该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四、【形】
合适;正确
于彼计则得。——马中锡《中山狼传》
历古今之得失。——《汉书》五、【叹】
1.用在口语中表示同意或禁止。如: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得也么(算了吧;又作答应之词)
2.用在口语中,瞧。在情况变坏时表示无可奈何。如:得,又搞错了;得,全完了

文言文常一词多义,要在例句里理解
得 dé 【动】得到,获得。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得 dé 【名】 收获,心得。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得 dé 【副】 必须,应该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得 dé 【形】 合适;正确。于彼计则得。——马中锡《中山狼传》



得到 能够

“及”在文言文中的字义如下:
1、用作动词,意思是:赶上;追上。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释义: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
2、用作动词,意思是:至;到;到达。
出处: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释义: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
3、用作动词,意思是:遭遇;遇到。
出处:春秋·佚名《叔向贺贫》:“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
释义: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
4、用作动词,意思是:推及;涉及。
出处:先秦·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释义: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
5、用作动词,意思是:来得及。
出处:汉·刘向 《荆轲刺秦王》:“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释义: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及召来侍卫。
6、用作动词,意思是:赶得上;比得上。
出处:先秦·佚名《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释义: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7、用作介词,意思是:等到;到了。
出处: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释义: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8、用作介词,意思是:趁着。
出处:先秦·左丘明 《子鱼论战》:“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释义: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
9、用作介词,意思是:跟,与。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屈完及诸侯盟。”
释义:后来,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
10、用作连词,意思是:和,与。
出处:魏晋·李密 《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释义: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

  • “的、地、得”在文言文中有何用法?
    答:如:紧张地注视着前方、仔细地看、快乐地笑、用力地踢等。“得”用法结构一般为:动词或形容词+得+形容词。比如:红得发紫、乐得合不拢嘴、笑得多甜啊等。3、“的、地、得”三字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是现代汉语中高频使用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在语音上没有区别都读“de”。
  • 文言文得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答:1. “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一般读作dé 一、作动词1. 得到,获得2. 找到3. 得知4. 捕获5. 成功;完成 6. 适,合7. 具备8. 同“德”,恩惠,感恩9. 助动词。 能,能够10. 得意,满足 11. 看到 二、作名词1. 收获,心得 2. 德,道德,有德之人 三、作副词 必须,应该 四、作形容词 合...
  • 获在文言文的解释
    答:1. “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一般读作dé 一、作动词1. 得到,获得2. 找到3. 得知4. 捕获5. 成功;完成 6. 适,合7. 具备8. 同“德”,恩惠,感恩9. 助动词。 能,能够10. 得意,满足 11. 看到 二、作名词1. 收获,心得 2. 德,道德,有德之人 三、作副词 必须,应该 四、作形容词 合...
  • 文言文送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答:1. “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一般读作dé 一、作动词1. 得到,获得2. 找到3. 得知4. 捕获5. 成功;完成 6. 适,合7. 具备8. 同“德”,恩惠,感恩9. 助动词。 能,能够10. 得意,满足 11. 看到 二、作名词1. 收获,心得 2. 德,道德,有德之人 三、作副词 必须,应该 四、作形容词 合...
  • 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答:得部首笔画部首:彳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五笔86:TJGF 五笔98:TJGF 仓颉:HOAMI笔顺编号:33225111124 四角号码:2624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F97目录[隐藏]读音部首笔画得dé基本字义详细字义常用词组得děi基本字义详细字义常用词组得de基本字义详细字义翻译读音 部首笔画 得dé 基本字义 详细字义 常用词组得děi...
  • 因得的文言文
    答:·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得职(获得官职);得情报;得钱;得奖 [2]找到 知得而不知丧.──《易·文言》 虑而后后能得.──《礼记·大学》.注:“谓得事之宜也....
  • 文言文中得无的确切意思
    答:两句中的“得”作副词,是“必须;应该”的意思。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翻译——您老人家听了我这样的话,该不会讨厌我的刻板固执吧!高帝曰:“得无难乎?”翻译——高第说:“该不会 像过去那样的烦琐难行吧?”
  • 文言文凡得学者得什么意思
    答: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2. 邴原泣学 文言文字词解释,如凡得学者的得,故泣尔的故...
  • 文言文神童中的得是什么意思
    答:得:获得。朱天锡以神童得官:朱天锡因参加“神童”考试而获得将来做官的资格。【注】神童:唐朝实行科举考试,特设“神童科”,年龄在10岁以下的,只要读通一本儒家经典著作,经过考试合格的,就给予“出身”,即做官的资格。宋朝一度废除“童科”,但后来又恢复了。
  • 帮帮忙讲解一下文言文中的“道”字和“得”字的意思,越详细越好
    答:道 1、路。《史记 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活用为动词,意为赶路。如:《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晨夜兼道。)2、路程:《荀子 修身》:道虽迩(近),不行不至。3、方法,措施。《论语 里仁》:(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占有)也。 韩愈《马说》:策之不以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