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定血糖自我监测时间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7
如何挑选血糖仪

除了小孩、年龄过大或视力不佳的患者应在家属帮助下进行监测外,一般都可自行使用,非常方便。不过,在挑选血糖仪时,有四点必须注意。作为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的核心内容,自我血糖监测对控制病情可谓必不可少。在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中,简单、便携的血糖仪犹如人的眼睛,快捷且比较准确地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了解血糖水平,继而调整饮食、活动、药物治疗并判断疗效。除了小孩、年龄过大或视力不佳的患者应在家属帮助下进行监测外,一般都可自行使用,非常方便。不过,在挑选血糖仪时,有四点必须注意。第一,准确性。由于检测方法不同,采用指尖全血测试的血糖仪的测试值与医院采用生化仪对静脉血的测试值之间是有差距的。一般来讲,血糖仪的检测精度要比生化仪差一些。但血糖仪不是诊断糖尿病的工具,主要用来了解血糖的变化趋势和大致的控制水平。但是,血糖仪的检测结果,一般对同一份血的检测误差要小于0.6毫摩尔/升,最低可测定的血糖值应大于1.1毫摩尔/升。看血糖仪的准确性关键是要看血糖仪是否有较强的抗内外干扰能力。比如在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海拔较高地区、磨损及跌落后等情况下的准确度。实际上,选购血糖仪时,患者不需要专门研究上述数据。只要看说明书上是否注明血糖仪通过专门的机构,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证就可以了。第二,便捷性。多数血糖仪都具有操作容易、轻便而容易携带的特点。此外,还要看采血针使用是否便利、采血的方便程度、会不会有明显痛感;看是否需要调码,即每次更换新试纸时需要将仪器上的代码调到与新试纸代码一致;取血量的多少(有的血糖仪仅需要2微升血,有的需10微升,但这两种血量对最后的结果没有什么影响);数值出现的时间;数值的单位(毫克/分升还是毫摩尔/升);显示屏的大小与清晰度;是否为中文显示;电池更换方便与否等等都需要考虑。此外,现在有些血糖仪中预先可以装十几张试纸,不需要每次都插入新的试纸,对于平时工作比较忙的、不愿在公众场合透露病情的人来说比较方便。第三,看价格。目前的血糖仪都具备监测血糖的基本功能,可以选购经济型种类,但不能以牺牲血糖仪的质量为代价。有些血糖仪还能够储存多次检测的数据,甚至可将这些数据转移到电脑上分析,但价格较贵,应根据需要来选择。第四,看售后。即了解血糖仪的售后服务和试纸的供货情况等。要确定血糖仪生产商是否留有24小时免费客户服务电话,以便出现问题随时电话咨询。还要看看试纸的供货情况。最常见的尴尬情况是,患者从国外买了很高级的血糖仪,回来却发现买不到相应的试纸。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千万要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

判断有无糖尿病,可根据相关症状进行初步判断,必要时可通过血糖监测明确自己的判断。血糖显著升高后,尿中葡萄糖浓度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会产生“多尿”的症状;“多尿”导致人体丢失大量水分,饮水需求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多饮”;由于人体的血糖未得到有效利用,导致外周组织器官处于相对“缺糖”状态,故会出现食欲增加,导致“多食”;即使食欲增加,但依然存在葡萄糖的利用障碍,导致脂肪、蛋白质等组织分解增多,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下降”。
因此,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又称为“三多一少”,若出现了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糖尿病,建议进一步检查明确病情。



虽然“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并非所有糖尿病的患者都会出现“三多一少”,且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通常无症状,因此,血糖监测是筛查糖尿病的有效手段。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若空腹血糖达到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达到11.1mmoll/L,应考虑糖尿病,建议完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明确诊断。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通常会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主要表现,如呕吐、腹痛、脱水、嗜睡、昏迷、呼气有烂苹果味等,此时需高度警惕,有可能是1型糖尿病,这类患者由于绝对缺乏胰岛素,故需要早期给予胰岛素控制病情,避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判断有无糖尿病,可根据“三多一少”作为筛查线索,但血糖监测是筛查糖尿病最可靠的手段,包括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青少年应注意1型糖尿病的相关症状。
如果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有糖尿病,还需要到医院检查,如果血糖异常程度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1)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加上随机血糖监测大于等于11.1毫摩尔/升;或加上(2)空腹血糖监测大于等于7.0毫摩尔/升;或加上(3)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检测大于等于11.1毫摩尔/升;(4)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以明确诊断。
虽然不能评自我感觉判断自己是否有糖尿病,但是在糖尿病初期,很多患者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这时候不能够大意,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看是否为糖尿病引起的症状。

还有一些患者在患病初期并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是会出现乏力、头晕、嗜睡、脚像踩在棉花上的异常感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也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血糖,看是否为糖尿病引起的。
很多人知道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用于评估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波动,但其在我国不可作为糖尿病诊断。由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不可用于糖尿病诊断。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范围在4%~6%之间,当一个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大于等于6.5%,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此时需要检测血糖,以明确诊断。

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测几次血糖或尿糖,应根据每个患者病情而定,例如在饭后1或2小时测定血糖,可了解所食食物种类或量对血糖的影响;而测定夜间2点或3点及早餐前的血糖可了解夜间血糖控制情况,以下原则可供参考。

(1)在下述情况下,测定血糖的次数应在每天4次以上:每天注射胰岛素2次以上或使用胰岛素泵者,尤其是在调整胰岛素剂量、调换胰岛素种类、改变胰岛素注射时间等情况下;改变饮食计划、运动方案或药物时;血糖控制不稳定者;糖尿病妊娠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患其他疾病如感染、心肌梗死、中风等;手术前后;老年患者或其他无法察觉低血糖的患者,如严重的神经病变者。

通常,每天测定血糖时间定在早、中、晚三餐前和晚上睡觉前。

有时为能更准确地了解血糖波动情况,在三餐后2小时和凌晨2点到4点之间也应各测血糖一次。当出现血糖过高或低血糖症状者,应随时测定。

(2)如果血糖较为稳定、不用胰岛素即可控制血糖者,不必每天测定血糖,可按上述方法每月抽查2~3天即可。

(3)如果无血糖仪,应该测定尿糖,监测时间表与血糖相似。



  • 血糖监测必须知道这几点
    答:自我监测血糖时间点: 空腹、午餐前、晚餐前、三餐后2小时、晚10时、凌晨3时、有低血糖症状时、剧烈运动前。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 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每天4 7次,直到病情稳定。病情稳定或 已 达血糖控制目标: 非胰岛素治疗者一般每周3天,每天2次 ;胰岛素治疗者监测频率随治疗方案各有不...
  • 糖尿病人血糖监测记录表Ơ
    答:餐前血糖:即进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第一口进食开始计算时间的早、中、晚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一般指21-22点的血糖。凌晨血糖:凌晨2-4点血糖。随机血糖:除以上指定监测时间以外的任意时间血糖。血糖监测的原则:(1)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通过血糖监测了解...
  • 自测血糖怎么测测几次
    答:(3)早餐后2小时、
  • 妊娠糖尿病要怎样自我监测?
    答:第一段尿是指早餐后至中餐前这一段时间内排出的全部尿液;第二段指中餐后到晚餐前的尿液;第三段指晚餐后至睡前的尿液;第四段指睡后至第二天早餐前的尿液。以每段尿中取一杯测定尿糖,所得的结果是四段尿糖。如每段尿糖在微量和“+”之间,说明糖尿病控制好。当出现低血糖反应(出汗、头晕、...
  • 做胰岛抗体实验喝糖后血糖监测时间应该间隔多长时间??
    答:血糖自我监测的间隔时间可根据糖尿病的类型和病情来定。(1)胰岛素强化治疗、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或在改变治疗方案时:每日检测三餐前和睡前血糖,必要时测凌晨3时和餐后2h血糖。(2)稳定的1型糖尿病:每日检测1―2次空腹或餐后2h血糖。(3)有低血糖症状者应随时测定。(4)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者:每周...
  • 糖尿病人如何进行自我监测
    答:凌晨2-3时血糖:此时的血糖是人体24小时中血糖的最低点,利于发现夜间的低血糖或高血糖。血糖/控制程度理想(mmol/L)尚可(mmol/L)差(mmol/L)空腹血糖4.4-6.1≤7.0>7.0非空腹血糖4.4-8.0≤10.0>10.0血糖,尿糖,每天至少应该监测一次。以下情况应严密监测(一天测3-7次):1....
  • 如何科学安排血糖监测时间和频率
    答:血糖监测时间 许多有经验的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监测空腹或餐前、餐后2小时血糖,但具体的做法他们并不十分清楚。首先应明确:①空腹血糖: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取血测定的血糖值。而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②餐前血糖:指早、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③餐后2小时血糖:指早、中、晚餐后两...
  • 如何掌握血糖的自我测试?
    答:其指早、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③餐后2小时血糖。其指早、中、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注:从吃第1口饭开始计时);④随机血糖。其指一天中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如睡前、午夜等。3.血糖监测的频度多少为宜 对于血糖控制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时间间隔可以较长。但对新被确诊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
  • 血糖监测 | 糖友为什么要测不同时间段的血糖?
    答:不同时间段的血糖监测值代表各个不同阶段血糖控制情况,便于糖友及时了解身体状况。也是为指导糖友合理饮食、运动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血糖监测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严格地讲,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饮水除外)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通常不超过...
  • 什么时候测量血糖最准确?空腹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医生告诉您_百度知 ...
    答:那么什么时候测量血糖最准确呢?  其实,对于监测血糖没有最准确的时间一说。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糖浓度是存在一定规律性轻微波动的,特定的时间点都有自己的正常范围。血糖监测的时间点主要可以分为空腹、餐前,餐后两小时、睡前和随机血糖。    各个时间点的血糖都有什么意义呢?  空腹血糖: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