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有菩萨化身下凡度众生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古代高僧大德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出家这条路,做个在家居士,行菩萨道,普度众生,这不也满好的吗?

阿弥陀佛
既然家人反对
那就先不要做形式上的出家
但你可以心出家
所谓心出家
就是放下万缘,随缘安乐
放下随缘不是什么都不做
而是做而不做,不做而作
也就是我怎么样都可以
不执着我
只要家人、身边的高兴就好
我可以不吃肉
但他人吃我不议论,不说让其不高兴的话
如是你的心的真的大道场就如是逐渐成就啦
时时处处用正觉、平等、慈悲、清净观照自己在家出家与己无异
……

凡人能看到心吗?看到本质吗?世人看到的,永远都只是假相动相而已。菩萨无有相,菩萨非色相故。

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信顺说法。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为说法师。何等为十。一者修集佛法故说法。不见有佛法可得。亦复不见有所修集。二者修集波罗蜜多故说法。不见波罗蜜多可得。亦复不见有所修集。三者修集菩萨法故说法。不见有菩萨法可得。亦复不见有所修集。四者断烦恼故说法。不见有烦恼可得。亦不见断。五者厌离离贪寂灭故说法。不见有厌离离贪寂灭可得。六者为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故说法。不见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可得。亦不见果。七者为得阿罗汉果故说法。不见有阿罗汉可得。亦不见果。八者为得缘觉果故说法。不见有缘觉可得。亦不见果。九者断我执取着故说法。不见有我可得。亦不见执着。十者显示业报故说法。不见有业可得。亦不见报。何以故。如是等一切法皆无实体。但以假名宣说。名亦无所有。所以者何。文字无自性。法离文字故。但以世俗虚假施设于无名中。是故建立诸法名字。由彼名空本虚假故。胜义谛中无虚假名。无假名故。于胜义中无虚妄法。彼虚妄法者诳惑愚人故。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为说法师。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能顺观法性。何等为十。一者菩萨虽顺观法性而不坏色相。虽顺观法性不坏受想行识相。二者虽顺观法性不坏欲界相。三者虽顺观法性不坏色界相。四者虽顺观法性不坏无色界相。五者虽顺观法性不坏诸法相。六者虽顺观法性不见诸法随顺相。七者虽顺观法性不见有情相。八者虽顺观法性亦不堕断见。九者虽顺观法性而不失正道。十者虽顺观法性亦不离智慧方便。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顺观法性

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行般若波罗蜜多。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如是观。实有菩萨不见有菩萨。不见菩萨名。不见般若波罗蜜多。不见般若波罗蜜多名。不见行。不见不行。何以故。舍利子。菩萨自性空。菩萨名空。所以者何。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自性空。不由空故。受想行识空。非受想行识。受想行识不离空。空不离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何以故。舍利子。此但有名谓为菩提。此但有名谓为萨埵。此但有名谓为菩提萨埵。此但有名谓之为空。此但有名谓之为色受想行识。如是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见生不见灭。不见染不见净。何以故。但假立客名。别别于法而起分别。假立客名。随起言说如如言说。如是如是生起执著。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如是等一切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著。

有很多。不过都不会暴露身份,如果自己说自己是菩萨,或者有人吹捧他是菩萨,那都一定是假的。因为这是佛祖在《楞严经》上嘱咐的。以下是《楞严经》佛陀讲的一段经文,说明此事: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 霪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应该有,我们所处的地方称为凡圣同居土,圣人会以不同的方式应化,比如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也有现居士身的。
不过,在家居士的主要职责是外护,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如果这些事情做好了,也是在度众生。

当然有,而且大多数都是居士尤其我们现在这个邪师说法的时代,不过你要是和他不是特别有缘,你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他学佛。但是你要有佛法功底,仔细观察他生活作息就会发现。不过值得是正向示现的菩萨。如果是逆向示现的就另说了

  • 在家居士在家恭请无形众生听经闻法如法吗?
    答:你没有这个能力,不适合如此做,建议直接做功德回向给饿鬼道众生让他们断恶修善、离苦得乐。以下参考佛经内容:恶神恶鬼并恶风,一切诸难诸苦恼。但当瞻礼及供养,地藏菩萨大士像,如是山林大海中,应是诸恶皆消灭。 ——世尊(《地藏菩萨本愿经》)当求明师。得了了者。从受戒法。为除诸想。与经...
  • 为什么法布施以出家法师为主
    答:一、为什么法布施以出家法师为主 财布施主要是鼓励在家居士,上供寺庙、僧众,印制佛经、造佛塔、佛像等等,下施六道众生,其实是给在家居士一个善巧的方式来累积资粮。因为在家居士有能力、势力和财力,很适合做财布施。比如盖医院,盖学校,做一些慈善事业等等,都是很好的善行。法布施则是以出家法师为...
  • 维摩诘之美:十八条在家居士的榜样
    答:常有人说某某女士已经学佛了还打扮那么浓。这有什么奇怪?难道学佛就不顾形像,使一切众生不愿亲近你吗?你看观世音菩萨打扮多好看,头上挂的,手上拿的,都满了。菩萨要相好严身,不要使人讨厌,并不是为了漂亮。维摩居士也带珠宝,不是为了诱惑人,是要庄严这个色身。我们人的色身太脏了,把皮...
  • 达真堪布: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救度众生
    答: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佛法、代表着大圆满法、代表着上师。很多人都是通过我们的行为去看佛法、看大圆满法、看上师的。我们都是一颗能将佛法,能将大圆满法传播开来,能将大圆满法之火燃遍大地的火种。尽管我们还是凡夫,我们还不能像诸佛菩萨一样具足圆满的慈悲与智慧来救度众生,但是...
  • 居士在家可以听入菩萨行论呢1
    答:所以更应精进 来修 因为此法太殊胜了 不要放弃它 修学后你会尝到法味的 但暂时不要看不好的评论 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现在应护持你对入菩萨行论的信心 你可以看索达吉堪布的讲解 有讲记有视频 另外还可以看看益西彭措堪布的菩提道次第论 有视频 都很适合初学者 一定要对...
  • 做居士每天必须要做的是什么
    答:清朝的彭际清,编写一部在家佛徒的传记,也以“居士传”为命名。实际上,以居士称呼学佛的居家之士,固然没有什么不可,若以中国人的观念,以隐士的含意,来比附学佛的居家之士,那是不妥当的,甚至是意义相反的。因为,隐士是过独善其身、明哲保身的生活;而居家的学佛之士,应该是菩萨道的实行者,为度众生,可以不惜...
  • (佛教的)居士是怎样的?具体要做什么?和普通的信徒有什么不同吗?
    答:这同‘和尚’一词一样,是一个令人起敬的称谓,然而用得滥了便失去了其应有的尊严。不过这倒颇能反映汉族地区在家信众的实际,即无论是受过三归或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的还是未受过任何戒的,只要于佛教中行善积德的往往都被称为居士。因此佛教中居士的对象是比较广的,存在很大的差异,值得研究。当然本文所说...
  • 在家居士没有法师能受菩萨界吗?
    答:否则不算。即使你真见好相了,得戒了!可能没有人承认!因为你告诉别人你见好相了,没有一个人会相信!反而会被人诽谤为“想出名,想疯了”。因此,还是应该找一个出家法师给你传戒,有出家人给你传戒,任何人都不敢不承认!因为这是有经典依据的。《梵网菩萨戒经》:若佛子。佛灭度后。欲心...
  • 在家居士菩萨如何称呼众生
    答:那么这是在强化我执,一不小心就入魔。 当我们说我们是学佛人是居士时,不是意味着我们有多骄傲比众生优越,而是知道自己还需要像佛菩萨学习,修掉习气,慈悲一切。连印光大师还说自己常惭愧僧。至于菩萨,佛经里指的是十地菩萨,一般很少用于生活中某人的称呼。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弥勒菩萨 ...
  • 在家居士在家中施食 会不会有太多众生来家
    答:施食的对象是孤魂野鬼、得不到祭祀的鬼道众生,既然做蒙山施食,还怕服务的对象来的多吗?这个你就缺乏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精神了,佛弟子不能嘴上说的一套,然而做的却是另一套,不能搞叶龙好龙,要时刻不忘实施''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