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打柴舞的风格特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2
描述黎族打柴舞精神的成语有哪些

劳动光荣、勤劳之美、丰收之乐、喜出望外
………………
求采纳!

 黎锦:“华南文化史的标本”令人惊叹的美丽

  






  黎锦经历了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它是黎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在黎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海南岛黎族地区考察的史图博,也曾用非常专业的眼光记叙黎锦。他对黎族的织锦情有独钟!所到之处,“狂”买黎族妇女的服装;对于服装艺术的描绘,笔触特别细腻动人。他称赞:“妇女服装在海南岛土著居民中,最有艺术性和最美丽的纺织与刺绣,技术特别发达。”他从研究人类学的角度,重视黎族妇女服饰中的创造艺术,因为黎锦是黎族写在服饰上的无言的历史。连同黎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就这样一点一滴地记下上世纪30年代黎族的人文生态。

  黎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黎锦的传承是母女之间口耳相传,在传授技术的同时也传授了优秀的人伦美德。黎锦是黎族历史从远古到现代所形成的独特风格的艺术表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民俗内涵和民族特有的哲理。黎锦运用海南的生态材料进行艺术创造,完全使用手工制作所织的黎锦,“粲然若写”。

  黎锦源于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表现形式十分丰富。这是黎族妇女以她们卓越的智慧所创造的独具黎族文化特色和民族审美魅力的服饰文化,并在历史上不断地积累和创新,逐渐形成了传统的纺、染、织、绣技艺,成就了光彩灿烂的黎族织锦。(文:周伟民、唐玲玲)


山栏酒——黎家人的“茅台酒”



山栏稻是一种山地旱稻,是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筛选出来的适宜干旱地带种植的稻种。有关资料记载,山栏米“其粒绝白”,“一家煮山栏饭全村香”,营养丰富,是黎族迎接贵客的珍品。用山栏米酿的酒称为山栏酒,由于具有独特醇厚的芳香,有“黎家美酒”的美誉。山栏稻虽好,但种植却不易,需经过砍伐树木、焚烧、下种、看护、除草、收割等一系列的生产过程,属于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利用焚烧的方法,将地面的草木烧为灰烬作为作物生长必需的肥料,同时也使地表接近10厘米的土壤变得疏松,有利于耕作,而且也能烧死地表的害虫。所以,种植山栏稻不但是黎族的特色,更体现了黎族人在与大自然的共存中表现的智慧。然而这种耕作方式是以破坏大片的森林,改变土壤结构为代价的。在地广人稀的时候森林可以通过演替慢慢恢复,到了近现代人口增多给森林和土地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了。现在政府更是明令禁止砍伐森林,山栏稻种植的面积也不如以前广泛。清香扑鼻的山栏米饭、香醇的山栏米酒也就日显珍贵。


黎族纹身:纹在脸上的文化

  纹身的工具比较简单,多是就地取材。主要有藤刺、拍针棒和染料。藤刺多用白藤刺。白藤在黎族地区生长较多,白藤密生利刺,有单生和互生两种,单生的要求刺要锋利,刺必须整齐地排列在藤枝同侧的轴心线上;互生(即对生)的两行刺要排列整齐,刺要等长,间距相等,一般取一至两组。手握部分长短随意。剥去外皮,仅留木骨。要保持藤刺清洁,以免施文后感染生病。在没有白藤的地方,可用其他植物坚硬而锋利的荆刺为工具。拍针棒是文身用来拍打藤刺的工具,或竹或木,也有用筷子的。染料是在文身时用来绘染花纹图案用的。多用当地所生树木的炭木合植物油、水,或植物叶、茎、果的汁液。不同地方所用的树木也不同。如苦子大炭合油、麻枫树籽灰合水、色坎木灰合棕油、象斑树果灰合油、松明子灰合象斑树合油等。这些树木均是当地黎族的叫法。  纹身的工作都由上了年纪的有经验的妇女担任。多是被文者的亲戚,祖母、母亲、姐姐、姑母、姨母等担任。在文身的过程中,首先要选定吉日,由主文师举行仪式,杀鸡摆酒设祭品,向祖先鬼报告受文者的名字,求保佑平安。主文婆用树叶在施文场上扫一番,说是赶走“凶魂”,并把树叶挂在门上,以表示忌讳,不许外人内进。参与施文程序的人员,除了主文婆和受文者母亲外,还得邀请二三个已完成文身的妇女参加。施文成功之后,要煮龙眼树叶水洗身,受文者的父母要杀鸡或猪,摆席请酒,庆贺主祚赐予受文者美丽的容貌。主文婆的报酬甚丰,有的是两块光洋,大米一箩,有的交一头牛作为酬谢。如施文失败,归咎于鬼魂捣乱,受文者家要敲锣打鼓,杀牲祭祖先鬼,祈求祖先赐于文身者美丽的容貌。

纹身对于黎族来说,是一项神圣的人生生活内容,所以,文身的仪式与过程自然也深受黎族人的重视。可以说,文身过去是每一个黎族妇女生命礼俗中的成年礼,因此,文身的礼俗、仪式与禁忌也十分复杂。

动作样式
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打柴舞由平步、磨刀步、槎绳小步、小青蛙步、大青蛙步、狗追鹿步、筛米步、猴子偷谷步、乌鸦步等九个相对独立的舞步组成。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或打到头,持竿者便用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倒,并群起而嘻笑之。相反,善跳的小伙子在这时,往往因机灵敏捷,应变自如而博得姑娘的青睐。打柴舞节奏强烈有力,动作古朴粗犷,生动形象,艺术感染力强,有很强的娱乐性,是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较好方式。1957年晋京参加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被誉为五指山艺术之花;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时,又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
表演方式
第一式:打平柴式。打柴者将小圆木放到大圆木上平行打击。跳柴者列队在小圆木分合的间隙中逐竿踩踏而过。节奏为“分-合-分-合……”
第二式:跳跃式。跳柴者的步伐与节奏同第一式;打柴者的打柴方式有变化,一、三对柴分时,二、四对柴合。跳柴者要在柴的空隙中跳过,每一步要跨过两根柴,难度比第一式有所增加。
第三式:编结儿式。跳柴者的节奏和步伐仍与前面相同;打柴者将小圆木抬高距离大圆木10厘米左右的位置在空中交叉击打后再平放到大圆木上轻击。跳柴者需要跳得高些才能顺利通过此式,否则容易被柴绊倒。难度比前两式又有所增加。因交叉击打木柴形似妇女编织打结,故此得名。
第四式:小青蛙(树上的腿长凸眼青蛙—笔者注)式。跳柴者的步伐和节奏在此时都与前面有所变化。节奏为三拍,每一条要跳过两根柴;打柴者的打法更为复杂,将小圆木抬高到距离大圆木10厘米左右的位置向下垂直敲击大圆木三下,再将小圆木紧贴大圆木平行向中间敲击两下,一、三对柴的打法与二、四对柴相反。据村民说,这一式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木柴的敲击声很像当地小青蛙的叫声。
第五式:大青蛙(田里的大田鸡)式。跳柴者的跳法与第四式相同;打柴也与第四式基本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当小圆木平行向内侧敲击时,男子打柴的一侧要将两根小圆木交叉敲击。
第六式:(狗追)鹿式。打柴者蹲式将一小圆木垂直于大圆木方向高举过自己的头部,来回向下敲击另一个小圆木;跳柴者在两根小圆木间模仿鹿跳的动作,伏地而跳。据说,应该是打柴者两两相追逐而跳,前者扮鹿、后者扮狗,但我们当时看到的该村能跳这个动作的只有一位61岁的老人,年轻人都不会跳这个舞式,所以自然也看不到两两追逐的镜头。
第七式:米筛式。跳柴者的舞步与节奏都和第一式相同;打柴者的打法也和第一式相同,但柴的摆放队形有很大变化,先将一对小圆木取下,将余下的三对小圆木等距放置于大圆木上面,再将取下的那对小圆木垂直平行放置在中间一对小圆木上,这时木柴呈现的整体形状——“井”字形,很像一个筛米的筛子,故此得名。此式打柴者只需要4人,两两相对,分别执中间的一对小圆木相对击拍。
第八式:猴(偷谷物)式。柴的摆放与第七式完全相同,只不过从地面搬到人们肩上,打法不变。由一人手执稻穗(或其他物品)在“井”口上方按逆时针方向摆动,诱惑 “猴子”,扮猴者在“井”的下面频频伺机想偷吃“谷物”,当“谷物”移到“井口”时,扮猴者奋力跳起抢吃“谷物”,被关合的柴夹到头或脖子者会引来大家哄堂大笑,能够用手撑住柴,不被夹到头和脖子的人,就是一只成功的“猴”了。
第九式:乌鸦式。这一式中,打柴和跳柴都与前面8时有很大的变化,打柴者不用打“柴”,跳柴者不用跳“柴”。而是要将一舂米的木臼平放在晒谷场中间,两对小圆木按照井字形放在臼口,再在“井”的四个外角处分别斜插4根小圆木,中间还要垂直再插一根。为了将此造型固定住,小圆木周围要有人坐上或用手扶着。打柴者们要在不损坏柴整体造型的情况下逆时针旋转。跳柴者由一人攀到竖着的圆木顶端,以腹部顶着木头,张开四肢,模仿乌鸦展翅高飞状,同时还模仿乌鸦“呱呱”的叫声。至此,打柴舞在高潮中结束。
以上九式跳时的顺序不能颠倒,而且只能在停尸的第三天起跳,一直跳到出殡的前一天止。用来敲击的柴作为舞具是一次性的,出殡时把其作为抬棺材的工具,下葬后弃于公共墓地中,不能带回活人住的村里,以免把“鬼”引回来 。
艺术特点
打柴舞又叫竹竿舞,表演时场地上平放两根相距2-3米的长木杆,上面 再横放上4-5对细木杆,相应人数的妇女在长杆两边对面跪坐,两手握住细木杆的两端,在统一的节奏中,合击双手中的杆,或用它即击地面上的长杆,发出规律的声响。过去,舞者均为男子,在细木杆开合的间隙,合着节拍,避开夹击,轻盈起舞,还边跳过模仿青蛙、猴子的动态,趣味横生。舞至高潮,妇女们起身,木杆也随之横于空间,舞者依然不受夹击,轻松地腾越而过,惊险美妙。如今女子也进场与男子同舞,更为别致。而且木杆也多改用竹竿,使音响更为动听,并搬上舞台演出。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跳舞时将两条垫木相对隔开2米左右平行摆放于地面上,垫木上架数对小木棍。木棍两端分别由数人执握,两两相对,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击,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舞者跳入木棍中,来往跳跃、蹲伏,模仿人类劳动状况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 。



  • 黎族舞蹈打柴舞,为何被称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答:因为节奏明快、气氛活泼而广受欢迎,被称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 黎族民间舞蹈主要有哪几种
    答:黎族民间舞蹈 黎族民间舞蹈有显著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在结婚、盖新房、欢庆佳节或农闲娱乐时,都要成群结队地跳起民间舞。在众多的舞蹈中,大致可以分为祖先舞、生活舞和生产舞三种。前者有捉鬼舞(即“驱鬼舞”)、招福舞(即“招魂舞”)、年舞(即“平安舞”)、打碗舞(即“跳娘舞”)等;...
  • 民族表演中什么是打柴舞?
    答:1. 打柴舞,在黎族语言中被称为“转刹”,是黎族文化中一种古老且广受欢迎的舞蹈形式。2. 这一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崖州黎族的丧葬仪式中。3. 随着时间的推移,打柴舞的传统在黎族社群中得以保留并逐渐演变。4. 如今,它已经转变成了结合民族文化特色和健身功能的活动中,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传播...
  • 黎族打柴舞
    答:聪明的黎族人,直接把乘坐的小舟翻过来,在上面盖一些茅草和竹子,离地面差不多有30cm的距离,当房子住,这就是船型屋最初的雏形。每当下雨的时候,竹竿就会飘落下来,为了避免竹竿戳到他们,他们就跳啊跳的,然后他们发现,咦,这个动作好看啊,就慢慢的变成了一种舞蹈。事实上打柴舞,是黎族文体结合...
  • 黎族舞可以梳小辨子吗?
    答:经过舞台艺术加工后的打柴舞,舞具用青翠的竹竿代替了红色的红铃木柴,名称也由“打柴舞”改称为“竹竿舞”、“ 跳竹竿”等,同时,“女打柴男跳柴”的习规变成了“男女混合打柴跳柴”的形式。[3]黎族打柴舞 20世纪80年代,原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文宣处朱庆元对打柴舞进行了编排,打柴舞的跳...
  • 打柴舞主要价值
    答:在艺术价值方面,打柴舞独具特色,拥有完整的舞步和独特的名词术语。在黎族的所有舞蹈中,唯有打柴舞拥有系统的舞蹈内容、跳法和专门术语,这使其在艺术形式上独树一帜。在竞技价值和健身价值上,打柴舞的独特性质使其成为了一项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舞者需在挥动粗大木棍的过程中,展现高度的配合、默契、...
  • 竹竿舞是哪个民族的?海南有没有这个民族。
    答:竹竿舞,亦称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这种舞蹈已有数百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竿舞作为海南最富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同传承、共同发展的精神内涵,是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载体。海南黎族竹竿舞在庆祝三月三等重要节日时尤为常见,...
  • 黄家近打柴舞
    答:在黎族的文化遗产中,打柴舞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是最原始、最古老的民间舞蹈之一,起源于葬礼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社区活动中的广场舞蹈,被誉为罕见的健美操典范。黄家近,这位充满活力的传承人,自十岁起便跟随长辈黄亚县(现年90岁)学习打柴舞,通过不懈的努力,他不仅成为了这一舞蹈的编导,...
  • 竹竿舞是哪个民族的
    答:5. 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是黎族最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之一。跳竹竿时,舞者随着竹竿的张合,两脚不断上跳下踏。6.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之一,黎语称“转刹”或“太刹”。7. 竹竿舞最初是海南黎族跳的,现在在海南已成为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8. 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语意为“跳...
  • 黎族打柴舞的传承现状
    答:黎族打柴舞,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舞蹈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变发展。曾经,这种舞蹈主要是由女性表演,男性观看的习俗,但现在,它已经演变成男女共同参与的活动,成为了黎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每年的“三月三”黎族山恋节上,跳竹竿成为了节日中的一项重要活动,青年们借此机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