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称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5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1)方案一:称

(共12分)(1)使NaHCO 3 分解完全(2)①稀硫酸,防止外界CO 2 、H 2 O被装置C中的碱石灰吸收。 ②C(用字母表示);(3)①玻璃棒;②55.8%(保留一位小数)。(每空2分) 试题分析:(1)小苏打即NaHCO 3 ,加热易分解,故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使NaHCO 3 分解完全。(2)①盐酸易挥发,故分液漏斗中应该装稀硫酸,碱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 2 ,故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外界CO 2 、H 2 O被装置C中的碱石灰吸收。②A生成CO2气体经B干燥后到C中进行吸收,故还需称C装置前后质量的变化。(3)①过滤常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②发生反应Na 2 CO 3 +Ba(OH) 2 =BaCO 3 ↓+2NaOH,NaHCO 3 +Ba(OH) 2 =BaCO 3 ↓+NaOH+H 2 O.样品9.5g,干燥的沉淀碳酸钡质量为19.7g,物质的量为19.7g/(197g/mol) =0.1mol,令样品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xmol、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106x+84y=9.5,x+y=0.1,解得x=0.05,y=0.05.所以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mol×0.05mol=5.3g,所以碳酸钠质量分数为5.3g/9.5g×100%=55.8%。点评:以实验探究“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载体,考查学生对于实验原理与装置理解评价、实验基本操作、化学计算等,难度中等,题目涉及到的小苏打和纯碱的化学知识是多方面的,构成了一道多角度的探究题。

(1)该方案根据加热后残渣的质量来求解,要加热至恒重,以保证NaHCO3全部分解.故答案为:保证NaHCO3全部分解.(2)①该方案是要获得产生的CO2的质量,在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选择稀硫酸;D干燥管中的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C被吸收,减少误差.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稀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C被吸收;②根据所产生的CO2的质量及样品质量,分别求得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从而得出纯碱的质量分数,所以需称量C装置前后质量变化判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故答案为:C.③装置A、B中容器内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故答案为:装置A、B中容器内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3)①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用到玻璃棒引流.故答案为:玻璃棒.②试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少量滤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许,如无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沉淀完全;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许,如无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沉淀完全;③此时发生如下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而NaHCO3与BaCl2则不反应,产生BaCO3沉淀;样品21.2g,干燥的沉淀质量为19.7g,沉淀为碳酸钡沉淀,物质的量为19.7g197g/mol=0.1mol,碳酸钠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碳酸钠质量分数为0.1mol×106g/mol21.2g×100%=50%.故答案为:50%;

(1)保证NaHCO 3 全部分解
(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稀硫酸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 2 进入C管被吸收
②C
③A、B装置中存在较多的CO 2 ,未被C吸收
(3)①玻璃棒
②取少量滤液,再滴加BaCl 2 少许,如无白色沉淀说 明沉淀完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③55.8%



  •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己久的小苏打样品中...
    答:(1)该方案根据加热后残渣的质量来求解,要加热至恒重,以保证NaHCO 3 全部分解.故答案为:保证NaHCO 3 全部分解.(2)①该方案是要获得产生的CO 2 的质量,在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选择稀硫酸;D干燥管中的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
  •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NaHCO3和Na2CO3混合物中Na...
    答:解得y=0.15mol,则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0.15mol×84g/mol17.90g×100%=70.4%,故答案为:70.4%;③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不一定被C全部吸收,则需设计一个装置将A、B中的CO2全部吹入C中吸收,故答案为:缺少一个装置将A、B中的CO2全部吹入C中吸收;方案二:...
  •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
    答:(共12分)(1)使NaHCO 3 分解完全(2)①稀硫酸,防止外界CO 2 、H 2 O被装置C中的碱石灰吸收。 ②C(用字母表示);(3)①玻璃棒;②55.8%(保留一位小数)。(每空2分) 试题分析:(1)小苏打即NaHCO 3 ,加热易分解,故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使NaHCO 3 分解完全。(2)①盐酸...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1)铜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故答案为: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2)在B装置中过氧化氢会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故要检验二氧化硫还原性,实际要检验氧化产物硫酸的存在,可用稀盐酸和氯化钡...
  •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
    答:(1)保证NaHCO 3 全部分解 (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稀硫酸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 2 进入C管被吸收 ②C ③A、B装置中存在较多的CO 2 ,未被C吸收 (3)①玻璃棒 ②取少量滤液,再滴加BaCl 2 少许,如无白色沉淀说 明沉淀完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③55.8 ...
  •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Cu(OH)2受热分解产物及产物性质设计如下实 ...
    答: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0+2H+=Cu2++Cu+H2O,故答案为:Cu20+2H+=Cu2++Cu+H2O;(4)由图象1可知,加热过程中氧化铜先分解,说明氧化铜的稳定性差,氧化亚铜的稳定性强;由(3)可知,在酸性溶液中,氧化亚铜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铜稳定性较强,故答案为:Cu2O稳定;CuO稳定.
  •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1)甲...
    答:需要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硝酸,故答案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酸性越强;缺少在B、C之间连接一个装有饱和碳酸氢钠的洗气瓶;(2)因为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可以将比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从其盐溶液中给置换出来,高锰酸钾将浓盐酸氧化生成氯气,氯气将溴化钠...
  •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已久的NaHCO 3 样品...
    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空气中CO 2 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2)C(3)A装置中产生的CO 2 未全部被C装置吸收,有部分滞留在A装置中(4)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液面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净后重复操作两到三次(5)55.8
  •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
    答:(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硫酸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CO 2 进入C管被吸收 (2)C
  •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
    答:负极反应为Fe=Fe2++2e-,故答案为:;2H++2e-=H2↑;Fe=Fe2++2e-;方案Ⅲ:根据铁和铜的置换反应设计,设计方法如下: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Fe表面有红色的金属铜析出,即可以证明金属铁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铜的,反应原理为铁和铜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和二价铁离子,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