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更多的农村教师不再热衷于调到县城工作?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我是农村老师,即便是每年都要通过考试的途径进县城学校,我也不是很愿意。原因有三:

一是进县城的老师必须和县教育局签订协议。协议的核心是必须降低使用岗位,意味着如果是一级(中级)教师按照二级(初级)教师使用,本来工资不高还要降工资。降低了岗位一个月得少四五百多,很不愿意。县城学校僧多粥少,即便考进去了,还不知道得等多少年才能又再次按照中级教师使用。

二是县城学校班额大,人数多,学生难教,说不定会碰上那个局长啊,县长啊什么的公子哥不好对付。再说即便到了县城学校还得从头再来,不管你四十了还是五十了,课时是最多最重的,还不能犟嘴,你得学会忍辱负重。

三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别看是好像很公平的招考,其实水分大的很。一个县城学校一个科目就招一个两个的,有背景的早已经打好了招呼,利用合法的方式进入县城学校,其他的说白了就是陪太子读书,白搭!

四是虽然农村学生在逐步减少(城市化大势所趋,不是老师不敬业),学生少了,但是工作反而比县城轻松一些。只有一点不好,那就是打架斗殴的多了,随时处理纠纷。再者职称相对县城好评一些,毕竟政策就放在那。

五是岁数不饶人,孩子也大了,家里需要我管的事不是太多,早晚上下班跑一跑感觉也不是太大问题,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家里和学校。乡村补贴就当是赞助石油公司了。

交流三年去了乡下,一个学期下来,深有感触。首先,乡下没有各种繁琐的检查,学校规模小,领导也不多,并且都是担任课程的,大家相互之间有教学交流,没有太多的官僚主义,同事之间关系和睦。其次,在这种和谐环境下工作,心情好,没有各种检查,自然有心思去做一些自己想参加的比赛。前面几年,在城区每天忙于学生之外还有各种检查,自己的科研反而没有时间静下来心去想,去做。下乡的半年,写的文章比我前面五六年写的都要多,质量也高。还有就是在教师工资方面,由于有乡下补贴,乡下的工资反而比城里高。在乡下由于同一所学校教师数量少,因此竞争小,机会反而多,晋升反而更容易。当然,也有不好,乡下教学设施资源比城里差,问题学生相对多,成绩要差一些。还有一点就是,在乡下学生家长更好相处,来自家长的压力也小不少。不过对于一个年轻教师,无论在哪里都要努力工作,不能放松自己专业成长。三十而立,三十以前完成了学业再深造,生了两个宝宝,三十岁以后的日子希望自己能珍惜,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别人的孩子,抓好自己的专业成长……

县城教师有时候是一种尴尬的存在,特别是在当下。你说它属于乡村吧,好像还没有这样的规定,你说它属于城市,好像大城市的那些福利也不存在。以前,农村教师纷纷找人托关系往县城调,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当今,甚至出现了,县城的教师往农村调动的反常现象。县城教师不在是香饽饽,其原因:

1、县城教师的工资未必有农村教师高。农村教师按照教龄,有多少不等的农村补贴,比如在我所在的农村教龄满25年,每月补助为440元。根据离县城的远近还有其它的补助。在同等职称下,农村教师高县城教师一个级别。

以前县城教师通过课外补习辅导,可以说捞得盆满钵满,县城学生家长这种补习辅导的欲望更强烈,农村家长不太重视,你免费补,不一定有人来。听说,某个县城教师一个暑假,补习赚到二三十万。现在,严禁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补课的少了,即使有,也没有先前的火暴了,也没有先前的一夜暴富了。

2、晋升职称的变化。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对农村教师高级职称的评定也相应的倾斜,农村教师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并且县城教师优秀教师多,竞争激烈,有的不能出人头地的教师,好多年过去了,还是二级教师。有的教师评定一级教师以后,已经放弃了高级教师的评定。同等条件下,在农村评上高职,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的。

3、县城教师的工作压力更大。农村学校,班容量越来越少,有的班级十几个,或者二十几个人,而县城学校班容量,最少也得50人。

同时,在县城工作,学生家长的素质高,有背景的家长也不少,工作中不能有半点马虎,稍一出点差错,家长就一个电话打向了教育局。费心费力,有时候还不讨喜。

4、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和县城学校相差无几,教师的办公食宿也有很大改善,这也让那些农村老师更坦然于农村工作。随着交通工具的改变,私家车走入寻常百姓之家。距离县城几十里,或者更远的,完全可以自己开车解决上下班的困难。这样一来,谁还有心往县城跑呢?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在农村任教快20年,我是男教师,从开始的一门心思想要借调到行政单位,到后来去了又回来。为什么又回来呢?一直解决不了编制问题,解决不了身份问题。干的多,收入没增加,提拔也没我的份,干了好几年了,觉得没前途,于是又回教育上,回到原来的学校。

起初,回到原来学校,还想着进城里学校,住在县城。后来,国家对乡村学校有了补贴,从最初300/400;到现在的1000以上,再加上城里学校学生多,任务重,谁还想着去城里教书!还有最重要一点,就是年龄都40岁了,心劲没原来大了,心气也不高了,随遇而安的生活也挺好。[马思纯的微笑][马思纯的微笑]

一、农村学校工作轻松、县城工作压力大。农村学校学生少,班额小,工作轻松。县城班额大,工作繁杂,要求严格,工作压力大。

二、工资无差别。原来调往县城是为了办补习班,多挣钱。现在国家严禁假期办补习班,所以你到县城教学,增加了工作量,不多挣一分钱,到县城已无意义了。

三、农村办学条件提高。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学校投资加大。一座座教学楼、宿舍楼拔地而起。校园绿化,硬化,图书、仪器等条件都得到改善。与县城学校条件基本相同,所以去不去县城都无所谓了。

四、农村学校教师少,易于晋级。职称评定乃教师愿望,评上高职称名利双收。农村教师少,县城教师多,相对来说:农村学校易于晋升职称,县城竟争激烈,晋级难度太大。

五、农村学校学生比县城好管理。现在,农村学生家长都外出打工了,是爷奶在家看护孩子,家长很少给老师找麻烦,学生好管理。而城里学生家长有钱有势,有背景的多,独生子女多,家长又护短,有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家长就会对老师兴师问罪,甚至把状告到教育局。在个别家长那里,没有尊师这一说,你的地位像孙子一样低下。当然大多数家长还是尊重、理解教师的。

……

综上所述,谁还挤破头往县城学校调呢?

县城是一个尴尬的存在,既没有城市教师的待遇,又要承受城市教师的压力。乡村教师就不一样了,一个班级也没有几个学生,没有工作压力,待遇不比县城老师差,还有乡镇补贴,最主要晋升职称特别快,唯一的也就是交通不便,子女教育受限呗,但老教师的子女一般都有工作能力了,年轻的教师一般都各显神通回到城市了,县城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

主要是现在农村的一些政策更加吸引人,使得不少老师愿意留在农村工作。

以前的农村学校因为教学环境落后、交通不便、评定职称困难等因素,让不少到那里工作的老师心生退意,纷纷抓紧机会逃离乡村,到县城或者城市去,所以调到县城学校工作的名额竞争异常激烈,现在,随着国家对工作在农村的教师逐步实施了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在农村工作的老师能专心工作,扎根农村,教师的人员流失逐渐少了,这样的举措也有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但我身边的一些人还是愿意调到县城里工作,这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子女将来的学习考虑,农村学校虽然对自己的发展有利,但毕竟在硬件设施、学习环境等方面与县城有很大的差距,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孩子的技能培训,也没办法让孩子接触到更大的世界,所以搬到县城也是很自然的事。

现在实习绩效工资,工资的组成与教龄和职称有关,跟你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没有关系的。

在农村教书,班级的学生比较少,多数家长的期望不高,现在的义务教育,不排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小学老师只有保证不出安全事故,绩效是不少的,相当于每天到学校去一趟,工资又不会少。

在农村教书,国家有补贴,以距离国道或者省道的距离为标准,越偏远补贴越多。

现在国家提倡乡村振兴政策,首先得益的是农村教师,国家会重视农村教育,农村的办学条件会得到好转。

现在农村的道路越修越好,车也越来越便宜,农村教书,城里生活,日子真好。

现在中小学评职称,要有薄弱学校任教经历,而农村学校就没有这个要求。

现在是信息时代 ,自媒体时代在网络上挣钱相对容易,如果农村老师坚持写网络小说,做自媒体等收入也不错。

当然农村学校也有缺点,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农村学校是不行的,教学相长,天天面对差的学生,教学水平是提不高的。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农村学校高级职称的指标是很少的,要就职称很难的。

这就是我的理解,希望能帮到你!

这不是谁想调县城就调的,要看你能力,过去管理不严格,送礼走后门就可以办成了,现在不同了,没有能力的还真不好办了

我热衷于言简意赅,反感长篇大论博取推荐量和阅读量。

1、学生方面。农村的学生都比较单纯,对待老师也很尊重。目前的现状,很多农村的学生都被转学到县城了,所以学生少,由此教师的压力也很低。

2、家长方面。农村的家长一般文化素质低,只要孩子在学校上学就行,不像城市的家长动不动称老师这个老师那个,我相信老师也是很反感的。有的城市学校老师打了学生一巴掌,家长立马报警,学校再追究老师责任,教育局也追究,老师被免职也是有可能的。

3、学校方面。虽然学校的各类设施硬件方面跟城市比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各类检查、各类考核也是少了很多,这就减少了教师的职业压力。

4、教师本人。农村老师评定职称要比城市容易得多,这也是国家对乡村教师的关爱。同时在农村学校的老师工资也要比城市的高很多。

农村与城市学校相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离家远,大多数老师都安家在县城或者市区,其他的方面都堪称完美。

  • 为什么更多的农村教师不再热衷于调到县城工作?
    答:1、县城教师的工资未必有农村教师高。农村教师按照教龄,有多少不等的农村补贴,比如在我所在的农村教龄满25年,每月补助为440元。根据离县城的远近还有其它的补助。在同等职称下,农村教师高县城教师一个级别。 以前县城教师通过课外补习辅导,可以说捞得盆满钵满,县城学生家长这种补习辅导的欲望更强烈,农村家长不太重视,...
  • 为什么更多的农村教师不再热衷于调到县城工作?
    答:一、城里学校的家长比农村学校的家长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一些,老师的压力相对更大一些。 私下里她告诉我们,城里学校只是说起来好听而已,没有农村学校自在。城里的家长更宠孩子,老师时时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不像农村学校,可以不让没有听懂,作业做错的孩子去上音体美,科道品。把他们留在办公室,给他们讲...
  • 为什么更多的农村教师不再热衷于调到县城工作?
    答:二、工作压力,当时我的小学在一个少数民族村,各种设施相对落后。很多年轻人在家里无事可做,就选择出去工厂打工,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照顾。有些老人根本不会读书,更不用说帮他们做作业了。他们能做的就是让他每天上学,放学有饭吃。他们从来不问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且因为学校情况特殊,期末考试平均...
  • 为什么现在很多乡镇学校的中年教师不再热衷于去县城学校工作?
    答:因为这些老师在成绩与网的过程当中已经习惯了相对学校的一些好处去往县城学校工作,其实竞争是更加激烈的,所以这些老师才不愿意去往现场工作的,而且在乡镇的学校是更接地气的,而且可以帮助一些贫困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这也是一种比较幸福的事情。一、乡镇学校的待遇也是比较不错的其实我们国家一直以来...
  • 如何看待末位淘汰制?
    答:由于城乡中学的收入差别,更多的教师受到物质利益的驱动,都想往福利待遇好的学校调入,事实上农村中学的教师呈一种单向流动的特点。在农村中学,师资相对不足,教师工作量往往很重,收入待遇差,自身发展机会少,子女受教育的环境又差,所以不用说实行末位淘汰制了,就是能“一个萝卜顶一个坑”上课就很不错了,哪里还...
  • 农村人不再热衷于办酒席,反而比较排斥办酒席,为什么?
    答:一、少办酒席这些份子钱以后都是要还回去的,所以大家在交份子钱之前都会做好登记。而过去农村大部分家庭条件不太好,许多人都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所以那个年代的份子钱也非常少。只要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就足够了,可是现在许多农村人通过大办酒席,主要是为了能够敛财能够在酒席上收到更多的...
  • 2024教师按职称领退休工资
    答:说白了,正是因为职称越高,薪资福利待遇越高、越有成就感,才使得教师热衷于评职称。倘若待遇福利方面不再与职称挂钩,那么肯定会降温,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可以放在教学上,也算是一件好事。 前段时间就传出,自2024年起,教师退休后的养老金不再与职称挂钩了。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职称热”的现状也能初步得以缓解。 但...
  • 《社戏》这篇课文该怎么讲?
    答:1.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民风淳朴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快乐自由的天堂。作者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小伙伴们对“我”无微不至地体贴照顾,“看社戏”一节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
  • 农村人为什么热衷于买车?它们买车之后到底有什么用?
    答:三、办事方便 车子本身就是便利的交通工具,这一点不仅仅农村人会买车,城市人也会买车。很多农村人自己家做生意,运输货物必须有一辆交通工具,而选择购入一辆车,不仅仅可以工作上使用,像家中遇到急事,并不能第一时间打车,就可以开着自己车出去,不再受限制。以上就是农村人为什么热衷买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