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中的利弊与地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1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与流失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九品官人法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16至17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18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19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来源请求]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2]。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拻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䌸;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唐宋八大家都是进士出身;但到了明清两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明清以来中国社会的因循自封、人材的奴化,与科举考试内容的朿䌸有着相负相承的关系。

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宪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1、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从总体上来说,史学界对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它为唐统治者招揽了人才,为社会下层民众提供了新的上升通道,动摇了门阀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2、消极影响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
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考试科目:
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时务策(策问)、墨义、口试、贴经、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利:(一)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缓和社会地位差异带来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巩固吸纳全社会优秀人才,官吏选拔机制本应足够开放,但以往在官吏选拔制度上存在着血统、门第、财产等方面的限制,科举制的出现就克服了选拔渠道狭窄的弊病,打破了世家贵族对行政权力的垄断,以科考成绩为选拔依据,使得下层家庭出身的人也能通过科举考试这一相对公平的竞争程序踏入官僚队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得以实现。从而增进了社会阶层流动,缓和了长时期贵族垄断行政权力与士人得不到晋升阶层机会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统治稳定。
(二)为专制统治提供优秀人才,一定程度上保证官吏清廉,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历代君主笼络人才、驱策英才的有力工具。手段和巩固专制独裁统治的它注重真才实学,为历朝历代贡献出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保证了中国官僚体制在稳定中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官吏的选拔范围,克服了以往因选择范围狭小、任人唯亲、裙带之风盛行而致人才素质低劣的弊端,提高了官僚人员的素质,保障了人员数量上的需求,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提供了充足后备人才。大量有学识的士人通过科考进入官僚阶层,为统治者服务,满足了专制主义统治下对人才的渴求,而官吏选拔权在中央,于是又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出身贫寒的科举人士,往往对贪腐深恶痛绝,因此大都不肯随波逐流,这对于维护国家法纪、澄清吏治自然具有重要作用。腐败的嘉庆皇帝曾经也承认:“各省膺民牧者,多读书人,于吏治民生实有裨益”。
(三)统一社会价值观——“学而优则仕”,延续传世经典儒家文化,启发当代考试制度。科举制度考察范围主要是经典儒学文化,可以说科举制是保障儒家社会意识形态普及的关键手段。它是以文化知识为标准的选拔方式,能够激励学子们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知识学问,由此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崇文尚学的风气,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最看重文化教育的国家之一,从而也保护了对经典儒家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承传。当下“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标准已经深入人心,就是得益于科举制度。科举制为历代政权贡献了大批优秀人才外,还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给中华民族带来注重教育的导向,以至于有人深信“终古必无废科目之虞”。

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统治者对科考内容和形式进行严格限制,重新打造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士阶层,稳固其政权统治。到明清时期,考试形式日益刻板,考试内容愈来愈僵化,只限于“四书五经”,立论依据只限于朱熹的《四书集注》,不允许有丝毫独创;文体一律用“八股文”。这样的考试早已丧失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脱离,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而且严重地阻碍了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这样的“人才”自然也没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无力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局势,更别说提出什么治国安邦的良策。由此埋下了清末行政作风沿袭怠废、统治能力衰弱的祸根,致使清朝在东西方对抗上危在旦夕。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思想逐渐被国民了解,广大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的积弊进行了大胆的批判,清政府在1905年废除了行之千年的科举考试制。正因科举制度这些作用使其得以在中国古代社会上长期存在;又因后期积弊使得科举制度逐步走向衰落直至清末退出历史舞台。然而,考试选拔人才这种方式却一直承袭至今。有鉴于此,对科举制度进一步深入探究,取其精华,吸收其珍贵历史经验讲究真正的经世致用,对完善我国当下考试制度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平民百姓改变自己命运提供了机会,使有能力的人能够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弊端在于上千年不变的科举制度桎梏了新思维,人们总是要按照固定的模式去思考,使创新受到禁锢。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中的利弊与地位
    答: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历代君主笼络人才、驱策英才的有力工具。手段和巩固专制独裁统治的它注重真才实学,为历朝历代贡献出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保证了中国官僚体制在稳定中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官吏的选拔范围,克服了以往因选择范围狭小、任人唯亲、裙带之风盛行而致人才素质低劣的弊端,提高了官僚人员的素质,...
  • 科举制的优点与缺点
    答:一、科举制度的利 1、科举制度在政治方面: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增进了各方面人才的收集,代替了之前的世袭制,使得之前平民百姓也有机会进入官场。2、在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读书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度一起来掀起狂热的读书潮...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有利有弊请分别指出并说一说近代教育中可以得到哪些...
    答: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从...
  • 科举制有何利弊?
    答:4、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
  • 科举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利弊?
    答: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
  • 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利弊两方面怎么分析?
    答:积极影响: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消极影响: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到了明朝,八股取士,使得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清朝,由于文字狱的影响,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古社会的...
  • 科举制度有哪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答: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才,也是能够选出传统社会的真才并委以重任的。至于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之风,加上中国传统重术不重技术,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才是导致明清以后科学技术落后的真正原因。许多论者把科场上的作弊如挟带、替考、贿赂考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认为晚清科场作弊盛行说明科举...
  • 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影响
    答:1.从文化渊源上来看,科举制度是儒家所崇尚的“大一统”政策和精英治国的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2.从选才方式和原则来看,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核心,分设科目,面向广大读书人的公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3.就其发展轨迹和功能变迁而言,科举...
  • 科举制的利弊?
    答: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从总体上来说,史学界对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持肯定的...
  • 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从创立之初就不断饱受着历代文人学者和朝中官员的争议。虽然科举制度在其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被中断过,直至最终被废除,但是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其所具有的相对公平、客观、合理等特性,对中国古代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国家层面 (一)有利于选拔治国之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不论出身与门第,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