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学研究就只需要关注人的教?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1
什么叫教育学?

教育学主要学习教育理论基础,尤其掌握心理教育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在中国,只要孩子进入学校,面对的就是整整齐齐的课桌、成摞的厚重书本,和排得满满当当的课程表。可即便如此,大多数家长还会在课余及校外时间为孩子安排大量课程。这挤压了孩子的放松时间,也抑制了孩子的天性。
相较而言,作为全世界产生最多科学家和科创人才,包揽了一半诺贝尔奖的国家,德国在幼儿教育方面远远出色。
那么这些德国家长又是如何做的呢?

德国幼儿园的自然教育
1、自由探索森林
在这里,孩子们的玩具都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用大自然的原材料制作的。
孩子们可以雕刻木头或者做小手工,也可以学到读书、绘画、舞蹈、唱歌等技能,内容和城市幼儿园类似,但更充满自由度与创意度,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与自由发展的空间。不受空间限制,也不受大人限制,孩子们可以在安全范围内凭借兴趣与好奇充分探索森林。

2、以兴趣为导向,探索式学习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森林幼儿园同样秉承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在切实可行的操作与实践中增长知识与经验。
每个孩子的兴趣与擅长点都不一样,学校不作具体规定。孩子们可以跑跳、抓泥巴、种植花草。其中涵盖了众多可研究的课题: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社会学、生态学、天气学、力学等;还有生活技能:冲突解决,善意、同情、同理心的发展,身体运动能力,更好的平衡和灵活性。

3、观察植物,了解各种小生物
小朋友们对花草树木有着天然的兴趣,但与每天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比起来,森林幼儿园的孩子们与更多的机会与自然亲密接触。在森林幼儿园的孩子可以了解到哪些草可以做茶叶,哪些昆虫是益虫,甚至知道哪些草能够驱蚊。这是很多成年人都不知道的科普知识,但孩子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轻松习得。
由此可见,德国人能够在科学领域获得如此成就,与其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孩子们都学到了什么呢?

孩子在自然教育中学到了这些本事
超强的动手能力曾荣获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尼尔斯 玻尔,他在科学研究中的表现出的敢思、敢说、敢干精神和自信、顽强的态度与他在童年所受的家庭训练,以及他从小热爱手工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孩子们在森林幼儿园里可以挖泥巴做蛋糕、亲手栽植花草、将小动物与昆虫作为观察对象,这将孩子的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增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开发了孩子的创作型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幼儿获得表现创造力的机会,还可以使他对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足够的信心,养成他敢说敢干的精神和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

创造力、专注力、协作能力以及社交能力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毕加索曾说过:“学会像6岁孩子一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
由此可见,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是无穷的,甚至可以让大师都羡慕不已。在幼儿教育初期,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保留孩子的这一特性。而在自然教育中,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搭建建筑、把泥巴捏成不同的形状,这些都有益于孩子的心智开发与挖掘潜在的创造力。

专注力缺失是学龄儿童最常见的行为问题。依《心理异常诊断统计手册》的报告,约有3-5%的儿童患有专注力缺失。但流行病学的资料显示,3-5%的数字可能要往上修正,目前以5-7%来估算。目前的研究证实,儿童专注力缺失是普遍存在的,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但自然教育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一点,试想,如果孩子在幽静空旷的大自然中听到悠扬的歌曲,他会不会凝神认真地去倾听呢?如果孩子在搭建木屋的过程中看到有一个蚁巢,他会不会蹲下来认真观察呢?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对于事物的专注度。

科学探索的能力在蒙特梭利幼儿教育方法五大步骤中曾提及:给孩子绝对的自由,“自由”是蒙氏“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简单地说,蒙氏认为强制的“教”法,对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儿童,有害无益,非把孩子的头脑解放出来,否则这些民族幼苗的发展不会健全,同时,蒙氏认为“自由”是与生即具有的基本人权。
而且儿童表现在外的行为往往是内在需求的反应,尤其是幼儿时期会在某一阶段对某种需求有特别的“敏感期”。如果能掌握这一时期的需要而予以教育,对孩子的启发效果将是事半功倍的。

自然教育法则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在孩子的探索中给予充分的自由度,找到孩子的敏感之地,让他自己在舒适区找到感兴趣的科学探索的方向与方式,这比大人生硬的将知识灌进孩子大脑中强得多。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我们的教育学研究不仅要关注人的教,还有学生的学。教和学过程里面出现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纯的教学

  •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学研究就只需要关注人...
    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我们的教育学研究不仅要关注人的教,还有学生的学。教和学过程里面出现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
  •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活动。教育学研究人类的本质、特征、能力和发展规律,包括个体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通过研究这些因素,探索人的智力、思维和行为的形成过程及其变化规律。教育学关注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的设计和实施情况。
  •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教育学是一门以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教育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是教育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中等师范学校、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教育学是...
  • 简述什么是教育学
    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
  • 论述教育学是不是科学,有没有规律
    答:是科学,有规律。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
  • 教育学原理
    答:1.教育现象:上课、师生之间谈话交流、自学、考试(可以被人类感知)2.教育学研究对象:人类关注成为焦点 3.教育科学:运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诸多学科的总称 (定性定量的研究相结合)4.集体教育:学生、老师、教室固定、教育内容、目的、时间固定 5.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人的教育活动是复杂的 人的...
  •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可以是猫吗?
    答:这个是不可以的。因为人是高等生物,其思想等等。与其他的动物有很大的不同,其脑容量也比很多动物更大。因此不能以猫为研究对象。
  • 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科学
    答: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社会基础: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为教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
  • 为什么说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答:因为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
  • 教育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2、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