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一部经是详细解说十二因缘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求佛教的十二因缘详细解说



十二因缘主要体现在《阿含经》中。
比如:
增阿含四六--五经
(五)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说因缘之法。善思念之。修习其行。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因缘之法。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更乐。更乐缘痛。痛缘爱。爱缘受。受缘有。有缘生。生缘死。死缘忧.悲.苦.恼.不可称计。如是成此五阴之身。彼云何名为无明。所谓不知苦。不知习。不知尽。不知道。此名为无明。彼云何名为行。所谓行者有三种。云何为三。所谓身行.口行.意行。是谓为行。彼云何名为识。所谓六识身是也。云何为六。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识。是谓为识。云何名为名。所谓名者。痛.想.念.更乐.思惟。是为名彼云何为色。所谓四大身及四大身所造色。是谓名为色。色异.名异.故曰名色。彼云何六入。内六入。云何为六。所谓眼.耳.鼻.舌.身.意入。是谓六入。彼云何名为更乐。所谓六更乐身。云何为六。所谓眼.耳.鼻.舌.身.意更乐。是谓名为更乐。彼云何为痛。所谓三痛。云何为三。所谓乐痛.苦痛.不苦不乐痛。是谓名为痛。彼云何名为爱。所谓三爱身是也。欲爱.有爱.无有爱。云何为受。所谓四受是。云何为四。所谓欲受.见受.戒受.我受。是谓四受。彼云何为有。所谓三有。云何为三。欲有.色有.无色有。是名为有。彼云何为生。所谓生者。等具出家。受诸有。得五阴。受诸入。是谓为生。彼云何为老。所谓彼彼众生。于此身分。齿落发白。气力劣竭。诸根纯熟。寿命日衰。无复本识。是谓为老。云何为死。所谓彼彼众生。展转受形。身体无熅。无常变易。五亲分张。舍五阴身。命根断坏。是谓为死。比丘当知。故名为老.病.死。此名为因缘之法。广分别其义。诸佛如来所应施行起大慈哀。吾今已办。当念在树下露坐。若在冢间。当念坐禅。勿怀恐难。今不精勤。后悔无益。尔时。阿难白世尊言。如来与诸比丘说甚深缘本。然我观察无甚深之义。世尊告曰。止。止。阿难。勿兴此意。所以然者。十二因缘者极为甚深。非是常人所能明晓。我昔未觉此因缘法时。流浪生死。无有出期……

四《阿含》的分别编纂,主要依据于所收经典篇幅的长短以及形式上和法数的关系,同时也照应到各经所说的义理及其适用的范围。《长阿含》各经的篇幅最长,所说事实多涉及长远的时间(如过去七佛以及世界成坏劫数等),又有重点地简别外道异说以显示佛教的优越,故为宣教者所专习,《中阿含》各经的篇幅酌中,且常有成对的同类经典,所说义理合乎中道,又着重于深入四谛,辨析空理,破除痴惑,所以为学者所专习。《杂阿含》各经的篇幅短小,近于细碎,记诵较难(因此译者翻译经题为"杂"),所说由能、所、所为,三方面区别事类,各经即依其性质随类编次(因此译家也翻译经题为"相应"),此一《阿含》的重点在说各种善法,故为修禅者所专习。《增一阿含》各经大都和法数有关,从一到十或十一顺序编次,所说多为施、戒、生灭、涅盘,渐次趋入的道理,其侧重之处在于随世人的根机,由各方面而说一法,并收有种种因缘故事,所以为劝化者所专习。

除此之外,有阿毗达摩教法,主体即是阿毗达摩藏(亦作论藏);这是上座部佛教所承认的巴利三藏圣典的其中一藏,是佛教的权威性圣典。此藏是于佛陀入灭之后的早期,在印度举办的三次佛教圣典结集时所编。这些圣典被称为三藏:第一藏是律藏,包含了比丘与比丘尼的戒条,以及僧团运作的条规;第二藏是经藏,收集了佛陀在漫长的四十五年弘化期里,在不同时候所给予的开示;第三藏则是阿毗达摩藏或论藏,包含了佛陀上等或特别的教法。
后代的觉音论师所著的《清净道论》在南传上座部是具有权威性和公认的典籍,就是特别解说阿毗达摩藏中很多重要问题的。其中在缘起方面以贯通三世为其主要思想。
觉音论师的《清净道论》在解释"三世两重因果"时,约莫可归纳成以下的四大类,简列如下:
(一)二种有轮的三时:
1.有轮的根本:无明、渴爱
2.三时:过去、现在、未来
3.自性:
(a)过去时:无明、行二支
(现在时:有为最后的识等八支
?未来时:生、老死二支
(二)三连结四摄类:
1.三连结:
(a)行与结生识:一因果连结
(受与爱:一果因连结
?有与生:一因果连结
2.四摄类:
(a)第一摄:无明、行。
(第二摄:识、名色、六处、触、受。
?第三摄:爱、取、有。
(d)第四摄:生、老、死。
(三)二十行相的辐:
1.过去有五因:无明、行、爱、取、有。
2.今世有五果:结生为识、入胎为名色、净色为处、去触为触、
曾受为受。
3.今世有五因:爱、取、有、无明、行。
4.未来有五果:结生识、名色、处、触、受。
(四)三轮转
1.业轮转:行与有为。
2.烦恼轮转:无明、渴爱、取。
3.异熟轮转:识、名色、六处、触、受。

  佛说旧城喻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
  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众俱。

  尔时佛告诸苾刍言。苾刍。我于往昔未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独止一处心生疑念。何因世间一切众生受轮回苦。谓生老死。灭已复生。由彼众生不如实知。是故不能出离生老死苦。我今思念此老死苦从何因有。复从何缘有此老死。
  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今此老死因生而有。复从生缘而有老死。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生何因有。复以何缘有此生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生因有起。复从有缘起此生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有因何起。复以何缘起此有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有因取起。复从取缘起此有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取何因有。复从何缘有此取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取因爱有。复从爱缘有此取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爱何因有。复以何缘有此爱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爱因受有。复从受缘有此爱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受何因有。复以何缘有此受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受因触有。复从触缘有此受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触何因有。复以何缘有此触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触因六处有。复从六处缘有此触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今此六处何因而有。复从何缘有六处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而彼六处因名色有。从名色缘有六处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今此名色何因而有。复从何缘有此名色。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而彼名色因识而有。复从识缘有名色法。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识何因有。复以何缘有此识法。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如是识法因名色有。从名色缘有此识法。唯此识缘能生诸行。由是名色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是故一大苦蕴集。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以何因故得无老死。何法灭已得老死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若无生法即无老死。生法灭已老死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生法得无。何法灭已生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若无有法即无生法。有法若灭生法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有法不起。何法灭已有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若无取法有法即无。取法灭已有法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取法得无。何法灭已取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若无爱法即无取法。爱法灭已取法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得无爱法。何法灭已爱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受法若无爱法即无。受法灭已爱法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受法得无。何法灭已受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触法若无受法即无。触法灭已受法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触法即无。何法灭已触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六处若无触法得无。六处灭已触法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六处得无。何法灭已六处亦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名色若无六处得无。名色灭已六处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名色得无。何法灭已名色亦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识法若无名色即无。识法灭已名色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识法得无。何法灭已识法亦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行法若无识法即无。行法若灭识法亦灭。
  知此法已。又复思惟。何法若无行法得无。何法灭已行法得灭。作是念已。离诸攀缘定心观察。谛观察已乃如实知。无明若无行法即无。无明灭已行法亦灭。由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由是一大苦蕴灭。
  一一了知如是法已。又复思惟。我今已履佛所行道。已被昔人所被之甲。已到昔人涅盘之城。

  佛复告言。诸苾刍。譬如有人欲远所诣。即履昔人所行之道。又被昔人所被之甲。乃寻昔人旧所都城。或行深山或行旷野。行之不已到彼旧城。其城广大乃是往昔王之所都。而此都城严丽依然。池沼园苑皆悉殊好。人之见者心无厌舍。是人见已。即自思惟。我今回还诣于本国。具以斯事上奏于王。既至本国即奏王曰。大王当知。我被昔人所被之甲。乃履昔人所行之道或行深山或行旷野。行之不已到一旧城。其城广大。乃是往昔王之都聚。而彼城隍严丽依然。池沼园苑皆悉殊好。人所见者心无厌舍。大王。宜应往彼都止。王闻语已。即允所奏。乃与臣佐寻都彼城。而彼都城由王居止。转更严丽人民炽盛丰乐倍常。诸苾刍。我亦如是。履于诸佛旧所行道。被于诸佛所被旧甲。行诣诸佛涅盘旧城。
  诸苾刍。何谓旧道。何谓旧甲。何谓旧城。即是过去诸佛所行八正之道。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诸苾刍。此八正道。是即旧道是即旧甲是即旧城。先佛所行我亦履践。乃可得见彼老死集。是故我证得老死灭。乃至观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等皆灭。又观行集亦令行灭。行法灭已无明亦灭。无明灭已即无所观。是时我以自神通力成等正觉。
  诸苾刍。我所宣说如是正法。汝等精勤。应如是学应如是行。记念修习成诸梵行。天上人间宣布法化。广为众生作大利益。乃至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婆罗门外道尼干子等。亦应如是修习宣布。广为众生作大利益。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一切大众闻佛所说信受奉行。

  • 佛祖讲的"十二因缘"具体是哪些?
    答:十二因缘又是一个连环钩锁,相互牵连的关系。更有流转门和还灭门。上面所讲的就是流转门的十二因缘道理。辟支佛在小乘圣人中称为利根。他们听到佛说十二因缘流转门的互相关系,互为因果的道理,觉悟到无明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缘中间苦因苦果的总根源。无明一灭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缘就会一起断灭了...
  • 十二因缘经的佛经全文
    答:已有受便为有。已有有便为生。已有生便为老死。故人生取十二因缘。得十二因缘生。无因缘亦不生。万物亦尔。不断十二因缘。不脱生死。行三十七品经。为从是得道。十二因缘有五事。一者痴。二者生死精行。是前世因缘。三者识。从识受身生。四者名色。色身复成五阴。是今世因缘。五者六衰。复作生死精行种栽...
  • 十二因缘出自哪部佛经?
    答:阿含经,佛陀最初所说之法四谛十二因缘。
  • 十二因缘出自哪部佛经?
    答:妙法莲华经里有讲
  • 佛经中十二因缘每种因缘只是一两个字,看不懂什么意思,谁能帮我讲详细...
    答:十二因缘 ﹝出天台四教仪﹞谓无明等展转感果名因,互相由藉为缘,三世相续,无间断也。(三世相续无间断者,谓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感现在世识乃至受,五者为果;由现在果,起爱、取、有三者,为现在因;由现在因,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如是循环,无间断也。)[一、无明],谓过去世烦恼...
  • 请问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观十二因缘的经典出处?
    答:《杂阿含经》(三六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者毗婆尸佛未成正觉时,住菩提所,不久成佛,诣菩提树下,敷草为座,结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于十二缘起逆顺观察: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缘生有老死,及纯大苦聚集,纯大...
  • 有哪一本佛经是记载了创世界的?
    答:由于十二因缘的思维角度与基督徒《圣经》差异比较大,多数基督徒是看不懂由“十二因缘”而来的宇宙产生之根本原因的,这里从略。而《起世因本经》,是说地球上人类的来源。佛陀在巴利三藏、长部《起世因本经》,对世界初起的描述(节选)如下:其时,世尊言婆悉吒曰:“……婆悉吒!或经过相当长久时期之后,此世界有...
  • 佛教十二部经卷的内容是什么?
    答:譬喻:以譬喻来宣说法义,如《法华经》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本事:是叙述佛陀及佛弟子过去世的因缘事迹。本生:记载佛陀过去世种种大悲行。方广:宣说广大深奥的教义。希法:记载佛陀及诸弟子等希有殊胜之事。论议:记述佛陀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并分别明了法义,是一切论书的通称。三藏十二部的...
  • 佛教的12因缘是什么?
    答:在十二因缘里只有说及一法是另一法的缘,这么说是为了指出在一组缘当中最为主要的缘,以及指出它与一组果当中最为主要的果之间的关系。[2](一)缘于无明,行生起:无明(avijja)是痴心所,覆盖了对诸法真实性的觉知能力,就有如白内障阻碍看色所缘的视力。根据经教法的解释,无明是没有四圣谛...
  • 佛教的精髓是什么?
    答:具体说哪部经最能凸显出佛教的本质和精髓没办法回答,所有的经典都是枝叉,主干是四圣谛、十二因缘,但要想直接从主干入手困难可想而知,所以推荐选择一部经典深入再深入,直达主干您就成就了,建议您看看金刚经、心经、楞伽经,这些经是直指心性的;如果想修持建议您看看楞严经、禅秘要法经,如果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