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感知觉的概念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感知觉的概念

一、什么是感觉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到“感觉”这个词,如“我对他的感觉不太好”’“我感觉完成这项任务挺困难的”等等,这里的“感觉”的意思是“觉得”,与心理学的专有名词“感觉”的意思并不相同。在心理学中,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客观事物具有许多个别属性,这些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就是感觉。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眼睛反映物体的颜色,这属于视觉;通过耳朵反映物体发出的声音,这属于听觉;通过鼻子闻一闻物体发出的气味,这属于嗅觉;通过皮肤接触感受物体的温度或软硬程度,这属于肤觉……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基础。

感觉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通过感觉,人们既能认识外界事物的颜色、明度、气味、软硬等属性,也能认识自己机体的状态,如饥、渴等,从而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借助于感觉获得的信息,人们可以进行更复杂的知觉、记忆、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世界。其次,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实验表明,在动物个体发育的早期进行感觉剥夺,会使动物的感觉功能产生严重缺陷;人类也无法长时间忍受全部或部分感觉剥夺。感觉剥夺会使人的思维过程混乱,出现幻觉,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还会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什么是知觉

1.知觉

任何一种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当我们把对事物的不同个别属性加以综合时,就产生了对事物的全面的反映,这就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意识到孤立的感觉,因为我们总是要把对事物的各种感觉信息综合起来,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解释事物。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是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例如,我们看到的红色,不是脱离具体事物的红色,而是红旗的红色,或红花、红衣、红车等等的红色;对于听到的声音,我们总是知觉为言语声、流水声或汽车声等有意义的声音。

2.观察和观察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人主动获得惑性认识的活动形式。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态,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

观察力指观察的能力,即通过观察活动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观察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学习要求发展儿童的智慧,那么,它也应当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纵然是复杂的,但普遍的特点之一是观察力差。良好的观察力也是从事科学研究、创造发明不可缺少的条件。德国的普莱尔、中国的陈鹤琴都曾通过观察自己的孩子,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三、感觉、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

感觉和知觉有相同的一面。它们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如果事物不再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那么我们对该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也将停止。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如果要想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光靠感觉和知觉是不行的,还必须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上进行更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记忆、想象、思维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多、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准确、越完整,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因为在知觉过程中还有人的主观经验在起作用,人们要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解释所获得的当前事物的感觉信息,从而对当前事物作出识别。

  •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 为什么说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答:比如,你即便没有看到衣服,却也可以在脑中思想着关于衣服主人的蛛丝马迹。因此,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相对于感知觉而言复杂的、高级的认知活动。不过需要说明,我们现在学的普通心理学,是基于当年冯特对这些心理因素的单独研究。但在他之后很快就有人诟病:这些因素根本不可能完全独立开来。比如,在知觉的...
  • 心理学入门之普通心理学(5)—记忆重构实验
    答:      记忆是我们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不同于感知觉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是信息的输入过程。记忆是信息输入后的处理过程。      曾经有人用“摄像机”来形容记忆,描述我们复述...
  • 心理学的分类
    答:\x0d\x0a\x0d\x0a在普通心理学的范围内,按照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还可分为感觉(视觉、听觉、触摸觉、运动觉、嗅味觉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注意心理学、思维心理学、言语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动机心理学、智能心理学、气质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分支基础学科。\x0d\x0a\x0d\...
  • 什么是普通心理学和基础心理学啊!
    答:总的来说,普通心理学和基础心理学在内容上并无明显区别,它们都研究心理现象的规律和机制。普通心理学更注重心理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以及应用层面的探讨;而基础心理学更关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为整个心理学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两者的关系密切,基础心理学为普通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普通...
  • 《普通心理学》:注意的概念
    答: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里的心理活动既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也包括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心理过程的出现,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质内容。认识活动有认识加工的对象,情感过程有所要表达的对象,意志过程也是有目的性地从事某种活动,朝向某个目标。这些心理活动...
  • 《普通心理学》 第七章 思维
    答:心理旋转实验 :结果表明当字母垂直时,反应时最短;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反应时也增加。当字母旋转至180°时反应时最长 表象和知觉是否具有相同的脑机制? 研究表明,表象和知觉可能具有相同的脑机制 1. 为概念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直观性接近于知觉,其概括性接近于思维。表象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摆脱了感知觉的局限性 2....
  •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答:近百年来,心理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与一些邻近学科相互影响,实际生活的需求。这些都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下面简单介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以及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1.普通心理学 这是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的一般规律,人的需要、...
  • 幼儿园管理专业普通心理学教学研究
    答:普通心理学是继教育学、管理学之后,幼儿园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有关心理学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现状,并结合幼儿园管理专业特性,提出幼儿园管理专业的《普通心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应从分析目标与对象、选择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内容入手,同时在建立课程资源意识、应用延展性意识、...
  • 心理常识方面的书
    答:3、《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美国 菲利普.津巴多 罗伯特.约翰逊 薇薇安.麦卡恩 广泛采用的普通心理学教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多教授主笔,教授心理学课程50多年,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形象与声音”。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以问题串联概念,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让学习更符合认知规律。 强调批判思维,总结6大批判思维技能...
  •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无意识
    答: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把人的基本心理态度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心灵分为主观意识(心理)、个人无意识和客观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三层。认为无意识的力量可以通过梦境、幻想和错觉的象征作用,显现于意识之中,从而可以解决心理冲突。最新的《知觉生长模型》理论推翻了他们的结论,认为依据兴奋与抑制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