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无意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理论?

心理学:什么是二元心理学

无意识在心理学上有两个解释,第一个通常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第二个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概念。这个学说认为人的心理主要分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对立部分。无意识即本能冲动,可以暗中支配意识;意识“压抑”本能冲动,使之只能得到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而且,按照弗洛伊德的见解,意识对本能冲动的“压抑”,有时出是无意识的;所以他们认为无意识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动机、意图的源泉。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把人的基本心理态度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心灵分为主观意识(心理)、个人无意识和客观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三层。认为无意识的力量可以通过梦境、幻想和错觉的象征作用,显现于意识之中,从而可以解决心理冲突。
最新的《知觉生长模型》理论推翻了他们的结论,认为依据兴奋与抑制能量强弱的状态,可以划分出六个层次的结构:第一层是意识层,是兴奋程度最高的层次。第二层是中等强度的兴奋层,称为“兴奋网络层”。知识结构是由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知觉单元”组成的庞大的网络结构。扩散的兴奋能量,只能沿着网络通路前进,所以,从意识层扩散、传送出来的兴奋能量,只能进入“与之相联系”的、巨大的网络系统中,故称兴奋网络层。第三层是“兴奋渗透层”,兴奋能量无法灌满连接的知觉单元,即兴奋能量只能占据或多或少的区域,好象水量少,只能向泥土下渗透,无法湿润整块土块一样,故称“渗透层”。第四层是弱抑制层。第五层是中等程度的抑制层。第六层抑制能量最强,传承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这层可称为“潜抑层”。
依据兴奋能量与抑制能量的相互状态来划分,则可以将意识的层次简化分成四层:即意识层、兴奋网络层、兴奋渗透层和潜抑层。采用四层的分法可以更简单更清晰地表达意识的结构。

第一层叫意识层,它有5个特点:

⒈反映的信息最清晰,例如看见一个人,他的形象最清晰;我们在回忆,想象,推理,灵感等思维过程中,也只有最清晰的部分才能被人所意识到。

⒉反映的内容最重要最及时,即与感知觉和思维同步。

⒊人人相同的信息。例如看见同一个人,那么,不管什么年龄,性别,智力,民族和知识水平差异等,就只会是这个人,不会不同。

⒋反映的信息永远不变。例如一只酒杯,天天看它,不会改变,几十年后再看见它,还是没有改变。又如默诵同一首诗,它也是什么时候都能清晰地反映在意识层中。

⒌扩张知识结构的能力。

第二层叫兴奋网络层,也有5个特点:

⒈没有清晰的表象。例如看见同学,就知道他的姓名、性别等,这些知觉的知识都不可能象视觉表象那样清晰。

⒉综合知识经验的舞台。这里有许多“知觉单元”,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

⒊人人不同的知识经验。

⒋反映的信息可以改变。例如看见同学,可以联想起他的趣事,也可以记起他家里的摆设或儿女等等,是随时会变化的。

⒌层次变化。即这里的信息可以上升为意识层或下降为兴奋渗透层的信息。

第三层叫兴奋渗透层,也有4个特点:

⒈反映信息更模糊。

⒉层次变化。即这里的信息可以上升为兴奋渗透层或下降至潜抑层。

⒊对外联系广泛。

⒋瞬间变化、难以预料。

第四层叫潜抑层,有3个特点:

⒈没有兴奋能量。

⒉百宝箱作用。

⒊动态变化与不变。

知觉生长模型的意识层次学说明确指出了各层次不同的、鲜明的、无法替代的特点;指出了各层次动态变化的规律;指出了只要有意识,那么各个层次都是同时存在,协同完成任务的──即各个层次是不可分割的、分工明确的、统一的。文章后面还专门讨论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的错误。这里由于篇幅问题,只能作出上述提示,有兴趣的朋友请登陆百度→文库→输入书名《心理现象全新解释·知觉生长模型》→阅读或下载第十章意识与意识流相关内容。



无意识
我们通常将意识不到的心理活动称为无意识。情感、记忆、冲突、与他人发生关系的方式、自我知觉——所有这些都可以是无意识的,并且能够诱发思想和行为上的问题。重庆寸草心心理咨询解释无意识的思想和情感发端于一个人的童年,并混合了独特的早期经验和气质或遗传因素。我们将思想和想象排除在意识之外,是因为如果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就有可能使我们受到颠覆性的打击。  

它们可能过于刺激或令人恐慌;它们可能却未曾消失——它们仍旧充满活力并始终助推着意识层面的东西。它们的能量从无意识隐藏的角落影响着我们,竭尽全力影响我们思考、情感和行动的方式。希腊神话中一个很好的类比:  

年轻的天神宙斯不想再受制于泰坦神族,就将之囚禁在称为塔尔塔罗斯的地狱里。在深深的地下,泰坦神族无法再威胁宙斯的统治。是这样吗?虽然泰坦神族存在于视线之外,但是他们毕竟没有消失,并且他们的活动还被认为是造成地震和海啸的原因。  

由此可见,即便无意识的思想和情感从视野中隐藏起来,但是仍以它们自己的方式涌动着,通过不和谐的思想和行为来徒增烦恼和痛苦。

  •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无意识
    答:无意识在心理学上有两个解释,第一个通常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第二个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概念。这个学说认为人的心理主要分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对立部分。无意识即本能冲动,可以暗中支配意识;意识“压抑”本能冲动,使之只能得到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而且,按照弗洛伊德的见解,意识对本...
  • 心理学的分类
    答:\x0d\x0a\x0d\x0a在普通心理学的范围内,按照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还可分为感觉(视觉、听觉、触摸觉、运动觉、嗅味觉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注意心理学、思维心理学、言语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动机心理学、智能心理学、气质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分支基础学科。\x0d\x0a\x0d\x...
  •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答:2. 解释(个体因素、环境因素,解释因果关系。通过多个因素解释一种行为,或一个因素解释多种行为) 3. 预测(科学、精确的叙述,能够被检验或否定) 4. 控制(通过控制因来控制果) 基础心理学 :以 正常成人 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 最普遍、最一般规律 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 例: 孩子自控力和注意力...
  •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20200524
    答:这里所提出的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即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其实指的是意识域下。与弗洛伊德所提无意识不是一种概念。 课前“无意视盲”就是一种无意识。 人在活动时,有时候一些没有被察觉的事件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或多或少的的影响。有个实验...
  •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答:其实指的是意识阈下 。与弗洛伊德所提无意识不是一种概念。 常见无意识现象有: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盲视 无意视盲就真的是什么都没看见吗?Bank实验 专家为什么常常有“直觉” 心理学上的启示 :电影《头脑特工队》告诉我们,意识和无意识都很重要,如果总是鼓励积极情绪和事情,那消极情绪就会被压抑,会在...
  • 普通心理学知识笔记
    答:2、内隐记忆: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认知心理学按照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信息的编 码、储存和加工的方式不同,分了三个系统) 1、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记忆的是事物的形象。 2、短时记忆:对识记的项目加以识别,进入短时记忆。记忆广度...
  • 普通心理学(一)
    答: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规律 观察,描述,预测,调控 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普通心理学(正常成人)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格(倾向性特质(需要和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三观),个性心理特质(能力,气质,性格)),意识和注意——心理状态,有意识无意识 认知过程,情绪...
  • 普通心理学中记忆活动的几个阶段(识记,保持,回忆,再认)的特点_百度...
    答:三个“我”让我认识了佛洛依德,同时佛洛依德又让我了解到了一个概念——无意识——这也成为我第一个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学概念。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主要的无意识情况有:①确实没有意识到,...
  • 普通心理学笔记 彭聃龄版
    答: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自考本科心理学需要考哪些科目 自考心理学知识点?
    答:2001年开始执行(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心理学专业除3门政治课和“大学语文(专)”、“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公共必修课外,专业课程有11门,即“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二)、“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