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弦戏的艺术特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丝弦戏的唱腔特点是什么?

1、丝弦戏唱腔特点:
丝弦唱腔,除有《山坡羊》、《桂枝香》、《锁南枝》、《歌南子》等到散曲之外,还有官调与越调两个板丝弦戏式变化系统,是混合唱腔体制的剧种。丝弦唱腔以真声唱字,然后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级下行。因而激越悠扬、慷慨奔放,时而有如怒涛旋转翻滚,时而又如瀑布急泻直下。

2、丝弦戏表演特色:
丝弦原由木偶变为真人登台,并在山区、农村扎根,因此,表演既有朴实、敦厚和浓郁的乡土特色,又有夸张、刻板和直线条的木偶动作遗风。此外,还有耍牙、耍碗、耍鞭,以及耍帽翅等特殊表演技巧。

历史上丝弦有名的戏班很多,曾涌现出著名演员有驰名太行山麓的“四红”:刘魁显(正定红)、何凤祥(赵州红)、王振全(获鹿红)、封广亭(平山红)等一批著名演员。丝弦传统剧目约有500出,常演的剧目有《赶女婿》 、《白罗衫》、《花烛恨》、《审姚达》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7年6月8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丝弦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同治七年(1868),井陉白花村出现了丝弦班社;光绪七年(1881)廊坊地区文安县太保庄创办了丝弦老调同乐会;光绪十六年霸县出现了韩大仓老调丝弦班。同、光时期,丝弦再度兴起,韩大仓等率班进入北京演出。光绪初年,东路丝弦老调艺人吕洛脆,张洛栋,穆坏旦等,到井陉白花班搭班,遂将老调剧目、音乐、表演等传入丝弦班,开丝弦与老调同台合演先例。自此,石家庄地区的丝弦主要伴奏乐器由弦索(土琵琶,状小)、三弦等弹拨乐器改为板胡、曲笛、笙。 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中路丝弦便与老调戏同台,使老调戏的剧目、音乐传入丝弦。丝弦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也由弦索(月琴)、三弦改为板胡、曲笛、笙。清末民初,出现了既唱丝弦又唱老调、河北梆子的三合班。
打击乐器也由“京家伙”改用“苏家伙”。后又从昆曲、京剧吸收大量营养充实自己,“京家伙”、“苏家伙”并用。丝弦戏音乐有官、越两个腔调,全部音乐分弦索腔曲牌、板式变化系统、无过门曲牌、器乐曲和打击乐五部分。清末民初,丝弦不仅与老调同台演出,还曾与河北梆子组成过三合班,有的甚至还兼唱京剧、乱弹成为五腔班。丝弦的打击乐器,此时也由南到北,一改原来使用的高腔锣鼓(俗称广家伙),而采用京、梆剧种所用的苏家伙。 丝弦有了较迅速的发展,涌出现许多班社和知名艺人,特别是出现了李凤仙、张小刁、张小绵等丝弦第一代女艺人;张桂良、张连甲等于民国七年(1918)在北京演出《冯茂变狗》、《十八扯》,受到观众赏识,扩大了丝弦戏的影响;农村子弟会、同乐会等业余演出团体遍及各地,民国十年高阳县杨佐庄出现了戴面具演唱丝弦戏,丰富了丝弦的演出形式;丝弦与老调、梆子长期同台演出,互相影响,丰富了丝弦的剧目,以及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 丝弦表演追求热烈、火爆,各行当都有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程式动作。除甩发、水袖和各种台步外,还有一些特殊技巧,如耍髯、耍帽翅、耍手帕、耍牙、耍鞭、耍碗等。各行当表演均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旦崇尚技巧,表演细致;花脸动作夸张,粗犷豪放;丑角幽默诙谐。 丝弦唱腔,还有官调与越调两个板式变化系统。
丝弦剧目相当丰富,约500余出。其中既有生活小戏,表现民间情趣;也有袍带大戏,反映宫廷斗争。
丝弦剧著名演员有驰名太行山麓的“四红”:正定红刘魁显,赵州红何凤祥,获鹿红王振全,平山红封广亭。还有著名花脸朱永米,著名须生张永甲和王永春,著名青衣花旦杜雷有等。
解放前丝弦戏濒临绝境,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扶植下,传统剧目和音乐得到了抢救、发展与革新,从而获取得了新生。



  • 常德丝弦的艺术特征
    答:常德丝弦的艺术特征如下:1、曲调优美、曲式简练:常德丝弦的曲调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曲式简练、口技娴熟,使得表演更具魅力。2、声音高亢、韵律优美:说唱者在表演中,通过高亢有力的声音、灵活多样的韵律,将情感、形象、节奏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经常惹人入魂。3、反映社会生活...
  • 丝弦戏艺术特色
    答:在表演方面,丝弦戏从最初的木偶表演发展到真人登台,深深扎根于山区和农村,因此,其表演风格既保留了朴素、淳厚和乡土气息,又继承了木偶表演中夸张、刻板和直线条动作的特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戏中融入了耍牙、耍碗、耍鞭等独特的表演技巧,以及耍帽翅等动作,增添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在剧目题材上,...
  • 丝弦戏的唱腔特点是什么?
    答:2、丝弦戏表演特色:丝弦原由木偶变为真人登台,并在山区、农村扎根,因此,表演既有朴实、敦厚和浓郁的乡土特色,又有夸张、刻板和直线条的木偶动作遗风。此外,还有耍牙、耍碗、耍鞭,以及耍帽翅等特殊表演技巧。
  • 常德丝弦的艺术特色
    答:常德丝弦的音乐与语言、旋律与调式调性等音乐诸因素都已自成体系,它的题材与体裁具有典型的说唱音乐的共性特色,更值得注意的、值得学习、值得研究的是:它的音乐结构完整、演唱方法独特、表演形式的灵活自由、伴奏手法的丰富多彩,是不少曲种所不能比拟的。这些因素,构成了常德丝弦的强烈的个性特色。音乐结构和演唱方法...
  • 石家庄丝弦的艺术特色
    答:丝弦是石家庄最具特色的土产。在戏台上,锣钹咚锵,板胡吱溜,有伴奏的丝弦,红红绿绿的晃荡一些生旦净末,是一个地方剧种,媲美保定老调;而在日常生活中,瓜棚柳伞下,田头水井边,手里忙着各色活计的人们,丝弦差似呼吸的节奏,填补着劳累吁喘的空当,伴随着汗珠的滴落,是清嗓喝咧的民间小调儿,...
  • 丝弦戏的艺术特色
    答:自此,石家庄地区的丝弦主要伴奏乐器由弦索(土琵琶,状小)、三弦等弹拨乐器改为板胡、曲笛、笙。 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中路丝弦便与老调戏同台,使老调戏的剧目、音乐传入丝弦。丝弦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也由弦索(月琴)、三弦改为板胡、曲笛、笙。清末民初,出现了既唱丝弦又唱老调、河北梆子的...
  • 丝弦是什么意思
    答:1、常德丝弦植根于湖湘文化沃土之中,是中国民族民间曲艺音乐艺术中影响较大的曲种之一。2、英虞湾的天光海色浑然相融,熠熠生辉。海面上漂浮着的珍珠筏银光闪闪,像钢琴的钢丝弦一样。3、老丝弦单唱、对唱均以八句为循环段,有起腔、青芽、鸡罩窝、山坡羊、三调弦、抱青羊、拨子、哭调等多种曲调。...
  • 滇剧艺术在音乐唱腔方面三大系统各有什么特色?
    答:秦腔唱腔中有“欢音”、“苦音”,滇剧丝弦“二流”中也有“甜品”、“苦品”之分。“甜品”带有喜剧色彩,“苦品”则含有悲剧格调。襄阳腔类似京剧中的西皮,在开朗、明快、流畅中又显出轻松、活泼,较多用于表现愉快、喜悦与激昂的感情。胡琴腔多显悲壮、激昂、肃穆,多为正剧、悲剧所采用。胡琴源于...
  • 丝弦戏简介
    答:丝弦戏,一种源于河北省的传统戏曲艺术,拥有深远的历史底蕴。在金元时代的璀璨文化背景下,作为北曲三大摇篮之一的真定,孕育了诸如尚仲贤、侯正卿、李文蔚、戴善甫等杰出的杂剧作家,为丝弦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随着历史的变迁,真定更名为正定,这里更是成为了丝弦戏,古称“弦索腔”的发源地和重要发展...
  • 丝弦戏艺术成就
    答:其中,太行山麓曾涌现出四位备受瞩目的红角儿:正定红刘魁显、赵州红何凤祥、获鹿红王振全以及平山红封广亭,他们的艺术造诣令人赞叹。此外,还有诸如朱永米这样的著名花脸,张永甲和王永春这样的杰出须生,以及杜雷有这样的青衣花旦,他们的表演技艺各具特色,为丝弦戏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丝弦的传统剧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