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说过“明治维新”没有?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如果日本没有明治维新会怎样

像近代的中国一样,被西方列强入侵,落后于西方工业文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没有经历去发动二战什么的,应该是自顾不暇吧。

明治维新是日本的,中国当让没有,中国有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1] 。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历史背景:
幕末危机
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在此期间,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传播[2] 。
在日本明治维新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了。它的出现,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在商品经济形态的快速扩展下,商人阶层,特别是金融事业经营者的力量逐渐增强。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2]

黑船事件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MatthewCalbraithPerry)率领舰队进入江户(今东京)岸的浦贺,把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史称“黑船事件”(亦称“黑船开国”)。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又名《神奈川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函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日本封建阵营出现分化,中下级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势力,号召尊王攘夷。革新势力的代表人物有吉田松阴、高杉晋作、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横井小楠、大村益次郎等,主要集中在长州(今山口县)、萨摩(今鹿儿岛县)、土佐(今高知县)、肥前(今佐贺县和长崎县)等西南部强藩。这些藩国在历史上与幕府矛盾较深,接受海外影响较早,输入近代科学技术和拔擢中下级武士都比较积极。

改革派的建立
幕府末期,在经济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出现了所谓豪农豪商阶层。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联合与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强藩和皇室公卿等,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即: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进攻西方列强船只等。在此期间,尊攘派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要求,并受到幕府军队与西方列强的严厉镇压,最终失败。
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
1864年,高杉晋作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此后,长州在木户孝允(桂小五郎)的主持下进行改革,倒幕运动蓬勃发展。
武装倒幕的根据地又称为西南四强藩:长州,萨摩,土佐,肥前。

历史起因
19世纪中叶,日本仍处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天皇并无权威,大权掌握在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德川幕府手中。
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将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门死死关上。外国人中仅有中国和荷兰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开放口岸——长崎从事商业活动,国民没有信仰自由。
社会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困苦,幕府的统治者们却仍在加大盘剥和压榨。随着欧美侵略者的相继入侵,日本又陷入更为深重的民族危机。
国内外矛盾日趋激化,面临重重危机的日本,急需一场革命来摆脱这种困境。不堪忍受幕府统治和外国侵略者压迫的日本民众纷纷要求“富国强兵”。他们拿起武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4]

倒幕运动 
1863年6月,幕府被迫宣布攘夷,随之发生了美英荷法四国军舰炮击下关(下关战争),英国舰队进攻萨摩藩(萨英战争)的事件。1865年春,长州藩尊王攘夷派领袖高杉晋作提出开港讨幕的战略,决定不再提攘夷,转向武装倒幕,并与萨摩藩结成秘密军事同盟。与此同时,英国也权衡利害,改变策略,援助倒幕派。幕府方面则投靠法国,于1866年7月发动第二次征讨长州藩的战争。此时人民起义风起云涌,沉重打击幕府。长州藩联合倒幕势力英勇抗击,同年9月迫使幕府撤军。
1867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亲王(即明治天皇)即位,倒幕势力积极结盟举兵。11月8日,天皇下达讨幕密敕。9日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奏请“奉还大政”。1868年(戊辰年)1月3日,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8日及10日,德川庆喜在大阪宣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为非法。1月27日,以萨、长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5000人,在京都附近与幕府军1.5万人激战(鸟羽、伏见之战),德川庆喜败走江户。戊辰战争由此开始。天皇军大举东征,迫使德川庆喜于1868年5月3日交出江户城,至11月初平定东北地区叛乱诸藩。1869年春,天皇军出征北海道,于6月27日攻下幕府残余势力盘踞的最后据点五稜郭(在函馆),戊辰战争结束,日本全境统一。1877年,西南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是倒幕运动的尾声,也是日本资产阶级革命余波。随着西南战争中萨摩军的失败,由天皇操纵、主导政权的封建军国主义国家建立,标志着日本资本主义革命的结束。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19世纪日本的国策

  • 各位听说过“明治维新”没有?
    答: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1]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
  • 求解:日本明治维新前后详细资料
    答:明治维新前 政治: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下矛盾尖锐。经济:采用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外交上:幕府闭关锁国,使日本落后。国门被开,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文化教育:制度腐化,落后。明治维新后 政治:“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重建以天皇为核心的明治内阁,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1889...
  •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
    答:明治维新: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 戊戌变法: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 改革措施 政治方面 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戊戌变法: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 明治维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戊戌变法: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
  • 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问题,思想偏激者勿进!
    答:但明治维新具有不彻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后来,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政治领域,日本人都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只有这样,日本人才会感到安全。所以很大程度上,虽然明治维新是反对封建旧制的,但它最终能够成功是利用了日本民众对封建等级制的无条件遵从。 已...
  • 如何评价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民治维新?
    答:在中国,是洋务运动;在日本,是明治维新。应该说,中国和日本都花了很大的力气,来开展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中国的洋务运动,以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为标志,宣告破产;而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启动了近代化进程,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
  •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前后发生什么变化拜托各位大神
    答:经济改革上,明治政府实施了新的税制,所有地主也要按地价付3%的货币税,令明治政府国库收入增加,而且明治政府亦聘请外国专家为顾问,改良耕种方法,增加了农业产量。在经济上,日本亦十力发展工业,由以军事工业为重,此举是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由于重工业需要大量资金,故此只能由政府率先发展。除此...
  •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和同时期清末立宪失败原因
    答:首先,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国王长期都是傀儡,没有实权。美国军舰打开日本大门,长期把持日本政治权力的幕府承担了失败的责任,日本国王被抬到历史上的最高地位,明治维新便在日本国王的中央集权下,自上而下在全国展开。相比较而言,当时的清朝政府很难将鸦片战争失败的责任归结到皇帝头上,因此,无法形成...
  • 为什么明治维新成功?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会失败?
    答: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从表面上看大致有四点: 一、 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侵略野心迅速膨胀,而另一方面,战胜中国又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阳子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
  • ...帮忙啦,顺便列出重要改革的意义和影响拜托了各位 谢谢
    答:明治维新: 意义:明治维新后,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影响: 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日本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大。日本迅速崛起的同时,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
  • 比较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答: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能成功?有了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经验借鉴的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反而失败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科书的回答是:戊戌变法的失败“主观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方面,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阻碍变法。”也有专家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