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位太监被梁启超点赞作传,称得上是一代英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2

历史上出名的太监,大都是“恶名”、“臭名”,或专权作乱,或变态残暴,或搜刮钱财,等等。正直清廉、忧国忧民且能留下姓名、留下好名声的太监,实在不多。像我们熟知的发明造纸术的东汉宦官蔡伦、七下西洋的明朝航海家郑和,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航海事业作出了贡献,所以声名远扬、名垂青史。真正忧国忧民、忠义刚烈,为了国家富强,不惜舍身成仁的太监,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在清朝,就有这样一位太监,他年龄不大、职位不高,却饱含爱国之心,面对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卖国行径,他冒死上谏,直面斥责慈禧太后,最终舍生取义,从容赴死,堪称史上绝无仅有的“义烈英宦”(梁启超语)。这个太监就是寇连材。



寇连材1868年生于河北昌平县南七家庄。15岁结婚,23岁时父亲因为输了官司,含恨离世。为给父报仇,寇连材独身来京,后因走投无路,不得已净身入宫当了太监。因其谈吐文雅,聪明伶俐,被慈禧看中,派他到奏事处伺侯光绪皇帝。说是伺侯,实际上是暗中监视光绪帝,以便随时向慈禧太后汇报光绪帝的举动。

其时,大清国正值内忧外患。内部,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正与政治相对开明的光绪帝暗中联系,以推行变法,富国强民。外部,国外列强对大清国虎视眈眈。光绪帝被慈禧软禁,慈禧太后独揽朝政,置国家和民众疾苦于不顾,摆台唱戏,大修园林,骄奢淫逸,挥霍无度。

深明大义的寇连材,目睹这一切,忧心忡忡,对光绪帝的处境也更加同情,慢慢就和光绪帝越走越近,成了光绪帝和维新派之间的联系人,暗中帮助光绪进行变法维新运动。期间,他曾仗着慈禧太后对他的宠信,“屡次讥谏”,要求慈禧变法图强。但慈禧以为他进宫不久,可能是不懂规矩,每次只是“呵斥而已,不加罪。”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纷纷上书,要求推行变法。为清除“内患”, 慈禧打算废光绪、清君侧,另立新帝以便继续把持朝政。

生性刚正、爱国忧民的寇连材得知后,思谋良久,决定以死进谏。这天早上,慈禧刚起床,早已准备好的寇连材就跪在了床前,痛哭流涕地说:“老佛爷,眼下国家如此危难,您不为老祖宗的江山着想,也应该为自己的名声、为天下黎民百姓想想。这样下去,不怕发生变乱吗?不要难为皇上,让他施展抱负吧。”慈禧大怒,将他斥责一通,轰了出去。



几次进谏不成,寇连材愁眉不展。他决心再做一次努力,哪怕是丢掉性命。这一次,他知道凶多吉少,专门请了五天假,回到了昌平老家,最后看一眼家人,还把之前自己平时写的《大内日记》交给哥哥,让他妥善保管。回京后,又把手头的积蓄分给了身边朝夕相处的小太监们。安排好这一切后,他关好房门,静下心来,写了一份谏书。

第二天他把这份谏书呈给慈禧。谏书共有十条谏议,主要内容是:请太后勿揽朝政,归政皇上;请勿修圆明园,不要幽禁皇上;太后不顾国内遭受水灾,却动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导致倭寇来侵、抵御不力;应赎回被日本占领的台湾等地,宁可赔款,不可割地;不宜罢免忠直之臣而任用阿谀奉承之人。等等。这些谏议都是正直朝臣平时想说却不敢说的,慈禧看完谏书,顿时勃然大怒,厉声质问:“大胆奴才!你不知道祖宗家法,内监言国事是死罪吗?”

寇连材从容应答:“如果怕死,我就不上奏了!”西太后看看谏书,又看看寇连材,怎么也不相信这些国家大事,是一个奴才能写出来的。就问道:“你说实话,这个折子是谁背后指使你写的?如实回答,饶你不死!”,寇连材面不改色地回答:“确是奴才一人所为。”

慈禧不相信,让他背一遍,寇连材立刻一字不差地背了一遍,慈禧这才相信了,然后下令将寇连材关在内务府刑慎司。两天后,慈禧以“私通宫外,泄露宫事”为名下诣处斩,时任内务大臣、工部尚书怀塔布为其求情未准,只好照办。



寇连材临刑前,神色非常镇静。他整了整衣冠,朝宫殿拜了九拜,又遥向父母叩了头,把自己佩戴的一块玉佩及金表赠给来送行的同事,又把手上戴的一只碧玉戒指送给了刽子手,然后说了句“如此足以千古了!”

就从容就义,年仅28岁。在场的人,无不为他的壮烈义举而感动流泪。寇连材就义后,光绪帝痛哭流涕,数日不进饭食。晚清维新变法倡导者梁启超先生在《戊戌政变记》一书中,专门为其立传,附在“戊戌六君子”传之后,并称其为“义烈宦官”。 内阁中书汪大燮、直隶总督王文韶、福州将军裕禄 国史馆总纂恽毓鼎等朝臣大员无不为之惋惜,可见其影响之大。后人为纪念这位义正刚烈的太监,自发集资在京西百花山上修建了寇连材公祠,每逢他的忌辰,纷纷前去祭奠。



  • 历史上哪位太监被梁启超点赞作传,称得上是一代英烈?
    答:在清朝,就有这样一位太监,他年龄不大、职位不高,却饱含爱国之心,面对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卖国行径,他冒死上谏,直面斥责慈禧太后,最终舍生取义,从容赴死,堪称史上绝无仅有的“义烈英宦”(梁启超语)。这个太监就是寇连材。寇连材1868年生于河北昌平县南七家庄。15岁结婚...
  • 哪个太监的传记是梁启超写的,这个忠烈形象是真的吗?
    答:寇连材何许人也,梁启超称他为烈士,野史笔记和民间传说都称他为忠义爱国之士,他因直言上疏被慈禧斩首;梁启超,清流党、维新派都纷纷称赞他的忠烈之举,更有人将他比作大明朝的直臣杨继盛。他真如传说中的那样正义敢言吗,如果你相信了,那你就太天真了。抛妻弃子入宫为太监,成了慈禧当红眼线 寇连材...
  • 哪一忠良太监被赞“烈宦”,舍身取义直谏慈禧?
    答:提起太监,人们莫不嗤之以鼻。殊不知太监中也有舍身取义的忠良之士。被梁启超誉为“烈宦”的寇连材就是其中的一位。寇连材(1868-1896)是直隶昌平州(今北京市昌平县)南七家庄人。23岁那年,“净身”后入宫侍奉慈禧太后,成为梳头房太监。后被慈禧调到奏事处当差,去监视光绪。但深明大义、忧国忧民的...
  • 东北黑老大清朝时被称为“猛官”的人?最后结局如何?
    答:他死后,当时的政治家梁启超极力赞扬他,称他为“猛官”。他对国家的忠诚令人钦佩。这个人就是太监寇连才,死时才18岁。寇连才,直隶常平人,15岁在慈禧太后的梳房当太监。由于他的聪明和口才,深受慈禧的喜爱。历史称他为“西方慈禧太后非常得力的仆人,慈禧太后对她深为倚重”,他成为慈禧太后的心...
  • 因摄政被慈禧杀害的太监,为何被梁启超称为烈士?
    答:在清朝后期,有一位太监是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此人非常爱国忧民,敢于抗争腐朽的封建势力 ,最后因敢于谏言参与讨论国家大事,被慈禧太后派人拉到菜市口斩立决。爱国革命家梁启超还为他写了一本《烈宦寇连材传》 的书籍来纪念他,更称赞他为烈士。他就是清朝太监寇连材 。寇连材,原名寇成元,虽然出生...
  • 太监寇连材因干政被慈禧太后处死,梁启超为何称他为“烈士”呢?_百度知 ...
    答:遭到呵斥。于是寇连材给慈禧上交了一份奏折,请太后不要揽政权,归政于光绪;不要修圆明园,幽禁光绪……等等。这些内容说出了当时许多人决不敢说的话。寇连材一个太监居然写进奏折,直接送给慈禧,可见他抱定了一死的决心。所以梁启超非常敬佩他,称他为“烈士”,他的确无愧于这个称号。
  • 清朝太监寇连材为何会被慈禧太后处死?他到底做了什么事?
    答:《烈宦寇连材传略》是梁启超写的。在这篇论文中,寇连才被描述为一个正直、爱国、直言不讳的大臣。清廷和维新派都对他大加赞赏,梁启超本人就是维新派的领袖。相信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有了反应。这其实是个文人游戏,目的是慈禧。寇连才的形象越正面,越能体现慈禧的独断、愚昧、奢侈、卖国行为,是...
  • 晚清太监寇连材因干政被慈禧太后处死,为什么梁启超称他为“烈士”?_百...
    答:话说寇连材15岁进宫后,由于机灵人又长得俊俏,慈禧就把他留在了身边,和安德海、李莲英一起成了慈禧“御用”梳头师。寇连材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很聪明。看到大清黑暗腐败,上层勾心斗角。慈禧专权误国,荒淫奢侈无度,他就劝谏慈禧要以祖宗大业为重。以国事为重。慈禧提拔他当了奏事房的太监,派他...
  • 清朝太监寇连材为何会被慈禧太后处死?他到底做了什么事?
    答:寇连材何许人也,梁启超称他为烈士,野史笔记和民间传说都称他为忠义爱国之士,他因直言上疏被慈禧斩首;梁启超,清流党、维新派都纷纷称赞他的忠烈之举,更有人将他比作大明朝的直臣杨继盛。他真如传说中的那样正义敢言吗,如果你相信了,那你就太天真了。抛妻弃子入宫为太监,成了慈禧当红眼线 寇连材...
  • 秦朝赵高是什么样的人
    答:赵高是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