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大乘观心与小乘心念处的问题?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9-11
如何用七觉支修行法念处

您说的是“双运七支菩提心法”吗?

双运七支菩提心法:大悲我母菩提心和菩萨应照菩提心。
于大悲我母菩提心修法中发大悲之心,修知母、念恩、报恩、慈爱、慈悲、舍贪、断执。
菩萨应照菩提心法七支为:一支,自他平等菩提心;二支,自他交换菩提心;三支,自他轻重菩提心;四支,功德回向菩提心;五支,无畏护法菩提心;六支,强导正修菩提心;七支,舍我助他菩提心。www.tbdchq.org此佛法出自《什么叫修行》。希望能够为您解惑,阿弥陀佛,祝您吉祥!

与 名可名非常名,是一个意思。即:
心,只是有名字,给它取了这么个名字,但是,一有名字就离性远了。
性,见性成佛的性。

善友有智慧!多少“大师”都没有弄懂这个,或者根本不想弄明白差距在那里,念起既觉,一照既空的那种观心不是大乘的真实的观心,大乘所谓观心被观那个心不是生灭性的意识心(意识心就是你看我打字,思想分别的这个),大乘观心观的那个心是本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众生各个皆有的阿赖耶识也叫如来藏心,这个心不是那个生灭性的意识心!所谓观心,就是用这个能够思想的意识心去亲证那个人人皆有但是极少人亲证的实相心,因为亲证了这个实相心,所以现观如来藏的中道性,发起了智慧就叫得到般若也叫开悟,也就是大乘所谓的观心,通过这样的观心实证如来藏生起万法,实断尽阿赖耶识中埋藏的无记染污业种。
因为这个心实际上是蕴处界包括这个意识心升起的根本,好比河流依河道流,阳光依太阳有,这些生生灭灭的无常的事物皆是本来不动的自心如来藏所生,所以大乘观心(开悟)远远殊胜于小乘。
再说小乘的修行,他们都是在变化的生灭的感受,思想,身体,物质,行为等上面观察这些是无常,是苦,是空,是无我的,这个就是他们所谓的四念处修行,但是这些都些生灭性的表相,他们的修行并没有涉及到表相下面的真实,所以怎么可能有大乘殊胜哪?他们得到了无常苦空无我的定见就断了我见,乃至断尽见惑(我见)思惑(对于三界的贪爱),此世受报之后就灭除掉十八界,入无余涅槃了,永远离开三界了,然而涅槃中无觉观的,我既然没有,如何有人证涅槃哪?所以小乘阿罗汉涅槃是方便说。
然而大乘因为亲证了这个实相心如来藏还需要不断的亲证他生万法的性相体用乃至因为无数世修行断除阿赖耶识中埋藏的染污习气,无记变异最终成就一切种智名佛,常,乐,我,净,究竟涅槃,成就了不转异的真我(大般涅槃经),大乘之涅槃才是真正之涅槃。
可怜现在末法时代众生连这些起码的不同都搞不清楚了,可怜那些'表相大师人人都把这个意识心当真心来观,按照他们的说法佛说大乘岂不多于吗?近百年来大乘被喇嘛教格鲁应成派六识论邪见侵淫日久怎不让人扼腕叹息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大乘观心与小乘心念处 本质是一体 都是离一切相 灭除我执我妄】
区别在 大乘观心会升起慈悲 少有神通感应
小乘最高境界尚有微弱的我执 有神通感应
一般先要有小乘的基础 才能做到大乘 即念起即觉 一觉即空

【【【说说而已】】】

法无有高下

大乘观心和小乘四念处是一样的,只是停留在修观上

你可以理解为这都是在修禅定

你所谓的小乘有禅定的基础,这是个伪命题,是不存在的,那没有基础的人,通过四念处也可以打基础,也可以修禅定,最初的禅定又是通过什么得来的呢?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而大小乘之所以有高下之分,主要是发菩提心,发愿渡世人,小乘不发这个心,所以小乘的修法很难断我执,自然很难达到佛果

换言之,发菩提心也是一个修行的法门,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证到究级果位,这就是区别

禅定不止于定,重要在开慧,在在处处,时时刻刻,衣食住行,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小乘要再向上一着,不以得定为最终目标,也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就可以了。但说回来,真得定了,那也是圣人的果位,无比的殊胜;比嘴皮功夫进行比较,不可同日而语,阿弥陀佛。若达圣境,有何分别?

不做善事的话,念再多经懂得再多也不行的。说多念经就有无量功德是骗人的,不做好事功德从天上掉啊

  • 大乘如何抉择四念处,有何差别?
    答: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住。这是以智慧观察四个念处来破除四种颠倒。小乘修的内容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其中后者是指观察万法上没有人我。大乘超胜小乘,《辨中边论颂》上讲到,大乘的修法由所缘、作意、得果这三方面而超胜小乘。所缘上,大乘是以自...
  • 小乘的四念處,大乘的禪及密教的大手印,有何不同
    答:简单说也就是观身是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诸法无我。以达到破除我们执著的净、乐、常、我四个颠倒。破除四颠倒后,我们就不会有贪爱与忧愁烦恼痛苦。注重于四念处的修行方法在南传佛教叫内观,也就是禅,坐禅和禅修是大家共认的一种方法。无论南传佛教(所谓小乘)、北传的所谓大乘佛教、...
  • 关于小乘四念处与禅宗的观心法门的区别!
    答:我个人一点看法:心念处和观心同多异少。同者都是培养观的能力,然后见本性。可以说路子都是一个方向的。异者繁琐无用,不如忽略,大体就是一种。我认为心的觉受就是受念处,所以心念处不可能是心的觉受。第二个问题,破无我,连非想非非想处定都还有我,更别说还没有入定时方法的区别了,不...
  • 关于小乘四念处与禅宗的观心法门的区别!
    答:正宗的大乘禅法就是用菩提心,可以看二入四行禅法。据我所接触的小乘教徒来看,小乘佛法最适合现代人,这些教法要运用逻辑思维,逻辑判断,拐弯抹角最后入道。不论修什么禅法,最重要的是要发菩提心,一定要记住,发心要比打坐本身重要千百倍。禅法有很多,有行禅,有坐禅,有非行非坐禅。重要是的是找到...
  • 知道吗,小乘四念处和大乘四念处是不同的
    答:四念处就是在身、受、心、法这四个处所,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四法的正念,而生起智慧的观察,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达到破除我们执著的净、乐、常、我四个颠倒。破除四颠倒后,我们就不会有贪爱与忧愁,众生之所以有种种忧愁,有各种贪瞋痴,就是因为执著常、...
  • 《大乘心地观经》里观心的方法是什么?
    答:观心一法,是修心的要务,一切大乘经典所说的,处处不离般若,正是处处不离观照。由于我们平时不能一念回光来返照自性,终于使妄念象脱缰之马一般,奔驰不停。现在我们用自性来照于自心,是伐木断根的根本办法。所以《涅盘经》说:“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大乘心地观经》也说:“若能修习深妙...
  • 修行四念处的重要
    答:四念处能住持正法 就个人的立场而言,专心念阿弥陀佛得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心不散乱、颠倒,能成功地往生阿弥陀佛国,是极庄严的胜事。但是,此世界的佛法是什么情形呢?我认为现在的汉文佛教,已经开始灭亡了! 举例而言:近年来我们北传大乘佛教区域中,有马哈希的弟子及帕奥禅师等,弘扬南传佛教的修行方法。当然我承认...
  • 我觉得小乘佛教的教义太自私
    答:其实,生活中也是一样的,生活中的禅,才是真禅。小乘佛法中的四念处,及“念佛,念法...”等法,实为下功夫的着眼点。另外,总以为身是个不净物,不重视,可能修行心很净,但身体很差。自己觉得,修心外,还是要修身的。那些阿罗汉尚有不忍身病者,何况凡夫。所以小乘中有法门,如念安般息...
  • 原始佛教和中国佛教大致一样吗?
    答:大乘瑜伽行派是以观心为首务,然在论及主体心识上,有两套范畴体系,一是以阿赖耶识为主的染心缘起论,二是以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为主的净心缘起论。这两套范畴体系内在是相统一的。然中国真常唯心论则与净心缘起论有本质不同,它是对净心缘起论的误读和附会,在哲学性质上与婆罗门教哲学梵我论有一定相同性。印度外道...
  • 正(如实)念:有意识的觉察
    答:以正念来观察身、受、心、法,即是四念处,或称四念住。以正念来修行禅定,称为正定。正念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地觉察(On Purpose)、活在当下(In the Present Moment)及不做判断(Nonjudgementally)”。是意识不在虚拟的思维世界里发散、徘徊,而是专注于现实的事物。首先,正念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