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火烧阿房宫一事是否属实?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5
项羽是否真的火烧了阿房宫,有什么证据吗?

现代有人专门为项羽做了一次澄清,说他并没有火烧阿房宫,因为当时的阿房宫并没有建成,项羽的一把火再厉害也不可能会烧那么久也不灭掉。可是项羽火烧阿房宫这件事被传了2000多年,听的人自然不会相信。个人觉得项羽是烧了阿房宫,但火烧三个月不熄灭却是夸张之谈。

项羽是秦末汉初的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刚传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人会夺得天下,会推翻秦朝的暴政,可惜的是连项羽自己也想不到会输给一个刘邦。据说当时的项羽带着他的大部队入关之后,就看到了秦始皇劳民伤财建造的阿房宫,因为愤恨秦始皇的奢侈,就将阿房宫一把火烧掉了。

据说这场大火连续烧了三个月都没有熄灭,虽然夸张了点,也可见阿房宫的建造多么豪华,而这所大型建筑秦始皇生前并没有造完,秦二世上位后接着造也没有造完。所以有人称阿房宫的存在是秦始皇的一个梦,是他心目中的王国,就如他去蓬莱仙岛寻找仙药一样,没有找到就自己创造出一个仙境。

那么项羽为何要烧毁阿房宫呢?仅仅是它太过奢侈了?其实不然,项羽当时看到阿房宫他起过心思,可他不能和秦始皇一样贪恋这些繁华,如果他住进去很可能会引起民愤,让人觉得他和秦始皇没什么区别,为了安抚人心,他才放火烧掉。再加上阿房宫本来就没有建好,项羽又没钱继续造,还不如烧掉,这样也不会便宜别人。

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了约两千年,但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阿房宫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只发现了几处红烧土遗迹。专家认为,这表明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

阿房宫“前殿”首现清晰“轮廓”

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考古工作者日前基本搞清了秦阿房宫遗址“前殿”的型制、范围和基本结构,首次向世人展现出其清晰的“轮廓”。

专家认为,这次重大发现为解开这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之一的诸多谜团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建了秦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截至目前,已经勘探约二十万平方米,试掘面积则达一千平方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阿房宫联合考古队领队李毓芳说,根据勘探和试掘资料,考古史上首次对阿房宫“前殿”遗址有了较准确的了解: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为12米;夯土层的厚度一般为5至15厘米,夯窝的直径约5至8厘米;夯土的总面积达541020平方米。这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夯土基址。由于阿房宫“前殿”遗址的东西两端已经覆压在村庄房屋之下,考古勘探与发掘主要集中在遗址的南北两面。

李毓芳说,通过几条探沟的试掘,发现‘前殿’夯土台基北边缘由三段组成。中间一段长323米,由两层台面构成,其中第二台面南侧有夯筑土墙遗迹,墙宽15米,现残存高度2.3米;同时,该墙南侧有大量建筑倒塌堆积,以板瓦和筒瓦残片为主。东段和西段的长度,分别为286米与661米,皆有三个台面构成,夯墙南北两侧均有大量建筑倒塌的瓦片堆积。

对于阿房宫“前殿”遗址南部边缘的情况,考古工作者也勾勒了明确轮廓。南部台基除较北部为矮之外,略呈向南倾斜的坡状,其南沿现存高度为2.8米。贴台基南边沿还发现一条现长285米的东西向壕沟,其内出土大量汉代瓦片和三枚唐代开元通宝,当为后代所挖,或为驻军之防御设施。

项羽烧的是秦咸阳宫

西安文物园林局副局长、秦阿房宫考古队副领队孙福喜说:一年的时间里,考古人员勘探的面积超过了2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也有1000平方米,但是发现的红烧土只有少量的几块。如果说是大面积的火烧三个月(此为史料所载)的话,红烧土应该遍地都是。除了红烧土外,还应有大量的草木灰。

“项羽火烧的是秦咸阳宫。这从后来的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秦咸阳宫遗址曾发现大片的红烧土遗迹。阿房宫之所以没有被烧的解释是,阿房宫14平方公里内有六十余处夯土基址,一些地方建成了,一些地方尚未建成,包括这个前殿是否建成也属存疑之事。”孙福喜说。据了解,阿房宫由两大处建筑群构成,一是阿房宫前殿建筑群,《史记》记载其“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另一处是上天台建筑群,因其破坏严重,考古工作者曾对其进行过调查勘探,但未有多少重大发现。

首次出土完整秦宫铺瓦屋顶

中国考古工作者还在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发掘出一大片保存完整的秦代板瓦和筒瓦。这是中国首次出土保存完整的秦代宫殿铺瓦屋顶,在考古史和建筑史上均具重大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阿房宫联合考古队领队李毓芳介绍,这处铺瓦的屋顶遗迹是在距离前殿夯土台基南壁3米处发现的。

残留的铺瓦及瓦片范围东西长3.06米,南北宽3米,距地表1.04米。屋顶铺瓦由西向东存有筒瓦6行、板瓦5行。筒瓦通长为46至54厘米,厚1.2至2厘米;板瓦通长58至62厘米,宽44至51厘米,瓦厚1至1.8厘米。这些成行、平铺的筒瓦与板瓦均为秦瓦,其中板瓦是目前所见最大的。

在这处铺瓦的屋顶遗迹之北,是一片凌乱的从屋顶倒塌下来堆积在一起的碎瓦片,其中还发现有少量的汉代筒瓦。李毓芳说:“从整体情况看,这儿是一座独立于前殿建筑之南的附属建筑。因其屋顶所用板瓦和筒瓦以秦瓦为主,兼有少量汉瓦,故而该房屋建筑应为秦代建筑,汉代沿用并有修缮。”

多少年来,关于火烧阿房宫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

有人说被当地的村民挖掉了,有人说被项羽一把火烧尽了,也有人说是《史记》记载错了,还有人说阿房宫根本就不存在——

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几个地方拥有超过3000年的繁华,西安就是其中之一。生长在这里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华美的宫殿。20世纪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建的阿房宫考古队来到西安古城。这次,由权威考古专家组成的工作队,就是为了要寻找被累累黄土尘封了两千多年的阿房宫……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是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句子。所以,考古队此次西行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找到那一片被大火焚毁的宫殿遗迹。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陕西省考古工作者的建议,考古队顺利地找到了传说中阿房宫前殿的遗址,但接下来,挖掘的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

是不是项羽烧的阿房宫?

会不会因为2000多年过去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侵袭,已经把大火留下的痕迹抹去了呢?

为了更确切地了解被焚毁的遗址究竟是什么样子,阿房宫考古队来到了汉代长乐宫的遗址,这里曾经是汉朝首都长安城中最为华美的宫殿之一,是汉武帝母亲的居所,相传2000多年前,长袖善舞的阿娇就在这里遇到了年轻的汉武帝刘彻成就了“金屋藏娇”这样一段流传千载的风流韵事。然而,东汉末年,长乐宫也和汉代其他宫殿一样,逃不过被焚毁的命运,2000多年过去了,火烧过的痕迹仍然历历在目。

阿房宫考古队的队员张剑峰把两处遗址做过仔细的比较之后,心中越来越忐忑不安,因为在他看来,阿房宫一点也不像是经历过一场大火的样子。

如果同样是被烧毁,这两座年代相差并不遥远的建筑为什么看起来如此的不同呢?张庆峰在汉代宫殿中徘徊着,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却不敢说出口来。

阿房宫被项羽烧毁,这个故事在中国已经流传了2000年,被无数的文人墨客引用为典故,在考古界也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事情,所以尽管当时几乎每个阿房宫考古队的成员心中都有相同的念头———阿房宫没烧!可是没有一个敢说出口来。

是不是挖掘的面积太少,而错过了被烧的那部分?

是不是由于挖掘的地方太少了,而且刚好错过了阿房宫被烧的那一部分?几百个日子过去了,找不到焚烧过的痕迹,领队李毓芳开始心焦,就像2000多年前的那场大火烧在她的心里。

经过反复考虑之后,李毓芳决定改进方法,用大面积密探来证实这片土地究竟有没有遭遇大火,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很快的探查到地面以下数十公分的情况。为了寻找那场2000多年前的火灾,阿房宫考古队在遗址范围内每一平方米内打了5个探测孔,然而结果还是令他们失望了。这个时候李毓芳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她认为掀开谜底,说出真相的时候到了。

“阿房宫根本就没有烧过”,2000年来人们相信的传说其实是一种误会,这一论点刚提出就引发了中国考古界的争论,有人毫不客气地指出:是不是你们把地点搞错了,挖了半天根本就不是阿房宫?

会不会是《史记》记载错了?

考古队员孙宏福认为根据史书记载:为了修建阿房宫,秦始皇曾经请来无数的巫师,寻找了咸阳附近的风水宝地,最后他认为在周朝两个都城之间的地方最为合适。根据前人所做的工作和阿房宫考古队这一次的亲身经历,考古队认为目前的发掘地是惟一的可能。

尽管考古队自认为证据确凿,但他们还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原因很简单,因为有些学者认为,如果承认阿房宫没有被烧过,那么就是《史记》错了。千百年来《史记》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研究古历史的最佳典籍,甚至有些人认为推翻《史记》就等于动摇了中国的古代史。对此,孙宏福认为该动就得动。

孙宏福回忆,十几年前人们破译殷商历史的时候,也碰到过相似的情况,据《史记》记载,残暴的殷商拥有近千年的统治,这使他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王朝。然而根据人们的考古发现,商灭亡的时代比司马迁所记述的早得多,这其中的谬误足足有500多年,这一次在阿房宫的问题上,《史记》会不会也发生了错误呢?

与其他史书一样,司马迁也是希望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处于这个目的,他会不会虚构了2000年前的那场大火呢?

经过仔细分析史料,孙宏福为《史记》中“烧火秦宫,三月不灭”的句子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了验证孙宏福的说法,张剑峰专程去了一趟咸阳,在咸阳清理出的堆积物中,他明明白白地看到了大火的痕迹。

看到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的那场大火真的发生在咸阳,那么又是谁把这场火灾移到了阿房宫?或者说2000多年曾经有过两场大火?

明确地指出阿房宫被大火焚毁过,最著名的人要算是唐代的大诗人杜牧,直到今天还有些学者以他的《阿房宫赋》为依据,坚持说李毓芳的结论有误。

但仅仅以杜牧是个文学家为理由,否定考古队的观点是不足以服众的。

是不是烧过的阿房宫被村民挖掉了?

2003年底,阿房宫考古队在阿房宫的北墙上发现了大量的碎瓦,这让李毓芳颇为振奋。大量的汉代瓦片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会出现在秦代的建筑上呢?

难道阿房宫一直沿用到汉代吗?这个可能让专家们兴奋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西安考古所的专家们都说阿房宫没烧,信息传开,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对阿房宫又有了新的兴趣,他们说这楚霸王项羽为什么放过了阿房宫?这里面一定有着什么奇事儿?一时间,阿房宫一带比2000多年前还要热闹。

让人费解的是项羽为什么要放过阿房宫?就连考古队的专家们也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他已经烧掉了咸阳宫,兵马俑等秦代瑰宝,又为什么在阿房宫这儿高抬贵手呢?正在李毓芳为2000多年前那位古人绞尽脑汁的时候,那些来看热闹的农民却为她提供了一条线索,81岁的杨怀山老人回忆说,他记得70年代的时候,附近几个村子曾经在这片遗址附近动过土,会不会是那时候他们无意中把烧过的那层阿房宫挖掉了。

杨怀山老人所说的事情在当地叫做“大会战”,那时候几个村子甚至几个乡的村民集合起来,挖土填庄子。如果这片阿房宫前殿遗址在当时被挖去了2米多深,那么一切都没有了。但从这裸露在外的阿房宫城墙,考古队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时代的地层,秦代在下,汉代在上,农民怎么可能绕开上面的地层只挖去了下层的约20万平方米的一大片黄土呢?

领队李毓芳抛出爆炸性的观点——阿房宫根本就没有建到2004年初的时候,“阿房宫没有烧过”终于成了考古界的一个结论,这时,几乎每天都有成群的老乡到现场来看,都有人问,挖出什么宝贝没有?因为历史上很多文人都描绘过阿房宫藏宝。相传秦灭六国,统一中原之后,把六国收藏的宝贝都搬到了阿房宫。一时间,阿房宫的宝贝何时出土成了当地人们最爱聊的话题。就在这个时候,考古队的领队李毓芳又抛出一个爆炸性的观点———阿房宫根本没有建。这让等着看宝贝的老乡们大失所望,也使整个考古界大为吃惊。

当我们对“项羽烧没烧阿房宫”论战不休时,其实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被忽略———那如诗幻般的阿房宫,真的有过吗?阿房宫传说两千年,凭什么断定它的存在?

阿房宫存在与否的铁证只能是当时的文字记述或实物。然而,阿房宫考古队的领队李毓芳坦言,迄今没发现任何这样的史物实证。如果宫殿建成,无论怎样焚毁,都应像秦咸阳宫遗址那样,有一米多厚的瓦砾堆积遗存,而阿房宫遗址没有。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如果宫殿建成,金银财宝会被洗劫,可怎么连一个破碗片都不见呢?

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孙福喜:《史记》记载得很清楚:秦二世即位时,阿房宫“室堂未就”,因始皇“崩”,便停工,将70万劳力全赶去修秦陵。等到这年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陈胜吴广就反了。前后就这么点时间,显然建不成阿房宫。

在历史之中,阿房宫没有建成,更没有被烧毁过,它只是秦始皇一个未尽的梦想,它那过分的美丽与奢华加剧了秦王朝的噩运,这使它成为一座骂名昭著的宫殿,秦之后,近两千年中国历代君王再也没有兴起相似念头。(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

多少年来,关于火烧阿房宫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

有人说被当地的村民挖掉了,有人说被项羽一把火烧尽了,也有人说是《史记》记载错了,还有人说阿房宫根本就不存在——

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几个地方拥有超过3000年的繁华,西安就是其中之一。生长在这里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华美的宫殿。20世纪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建的阿房宫考古队来到西安古城。这次,由权威考古专家组成的工作队,就是为了要寻找被累累黄土尘封了两千多年的阿房宫……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是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句子。所以,考古队此次西行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找到那一片被大火焚毁的宫殿遗迹。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陕西省考古工作者的建议,考古队顺利地找到了传说中阿房宫前殿的遗址,但接下来,挖掘的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

是不是项羽烧的阿房宫?

会不会因为2000多年过去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侵袭,已经把大火留下的痕迹抹去了呢?

为了更确切地了解被焚毁的遗址究竟是什么样子,阿房宫考古队来到了汉代长乐宫的遗址,这里曾经是汉朝首都长安城中最为华美的宫殿之一,是汉武帝母亲的居所,相传2000多年前,长袖善舞的阿娇就在这里遇到了年轻的汉武帝刘彻成就了“金屋藏娇”这样一段流传千载的风流韵事。然而,东汉末年,长乐宫也和汉代其他宫殿一样,逃不过被焚毁的命运,2000多年过去了,火烧过的痕迹仍然历历在目。

阿房宫考古队的队员张剑峰把两处遗址做过仔细的比较之后,心中越来越忐忑不安,因为在他看来,阿房宫一点也不像是经历过一场大火的样子。

如果同样是被烧毁,这两座年代相差并不遥远的建筑为什么看起来如此的不同呢?张庆峰在汉代宫殿中徘徊着,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却不敢说出口来。

阿房宫被项羽烧毁,这个故事在中国已经流传了2000年,被无数的文人墨客引用为典故,在考古界也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事情,所以尽管当时几乎每个阿房宫考古队的成员心中都有相同的念头———阿房宫没烧!可是没有一个敢说出口来。

是不是挖掘的面积太少,而错过了被烧的那部分?

是不是由于挖掘的地方太少了,而且刚好错过了阿房宫被烧的那一部分?几百个日子过去了,找不到焚烧过的痕迹,领队李毓芳开始心焦,就像2000多年前的那场大火烧在她的心里。

经过反复考虑之后,李毓芳决定改进方法,用大面积密探来证实这片土地究竟有没有遭遇大火,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很快的探查到地面以下数十公分的情况。为了寻找那场2000多年前的火灾,阿房宫考古队在遗址范围内每一平方米内打了5个探测孔,然而结果还是令他们失望了。这个时候李毓芳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她认为掀开谜底,说出真相的时候到了。

“阿房宫根本就没有烧过”,2000年来人们相信的传说其实是一种误会,这一论点刚提出就引发了中国考古界的争论,有人毫不客气地指出:是不是你们把地点搞错了,挖了半天根本就不是阿房宫?

会不会是《史记》记载错了?

考古队员孙宏福认为根据史书记载:为了修建阿房宫,秦始皇曾经请来无数的巫师,寻找了咸阳附近的风水宝地,最后他认为在周朝两个都城之间的地方最为合适。根据前人所做的工作和阿房宫考古队这一次的亲身经历,考古队认为目前的发掘地是惟一的可能。

尽管考古队自认为证据确凿,但他们还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原因很简单,因为有些学者认为,如果承认阿房宫没有被烧过,那么就是《史记》错了。千百年来《史记》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研究古历史的最佳典籍,甚至有些人认为推翻《史记》就等于动摇了中国的古代史。对此,孙宏福认为该动就得动。

孙宏福回忆,十几年前人们破译殷商历史的时候,也碰到过相似的情况,据《史记》记载,残暴的殷商拥有近千年的统治,这使他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王朝。然而根据人们的考古发现,商灭亡的时代比司马迁所记述的早得多,这其中的谬误足足有500多年,这一次在阿房宫的问题上,《史记》会不会也发生了错误呢?

与其他史书一样,司马迁也是希望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处于这个目的,他会不会虚构了2000年前的那场大火呢?

经过仔细分析史料,孙宏福为《史记》中“烧火秦宫,三月不灭”的句子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了验证孙宏福的说法,张剑峰专程去了一趟咸阳,在咸阳清理出的堆积物中,他明明白白地看到了大火的痕迹。

看到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的那场大火真的发生在咸阳,那么又是谁把这场火灾移到了阿房宫?或者说2000多年曾经有过两场大火?

明确地指出阿房宫被大火焚毁过,最著名的人要算是唐代的大诗人杜牧,直到今天还有些学者以他的《阿房宫赋》为依据,坚持说李毓芳的结论有误。

但仅仅以杜牧是个文学家为理由,否定考古队的观点是不足以服众的。

是不是烧过的阿房宫被村民挖掉了?

2003年底,阿房宫考古队在阿房宫的北墙上发现了大量的碎瓦,这让李毓芳颇为振奋。大量的汉代瓦片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会出现在秦代的建筑上呢?

难道阿房宫一直沿用到汉代吗?这个可能让专家们兴奋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西安考古所的专家们都说阿房宫没烧,信息传开,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对阿房宫又有了新的兴趣,他们说这楚霸王项羽为什么放过了阿房宫?这里面一定有着什么奇事儿?一时间,阿房宫一带比2000多年前还要热闹。

让人费解的是项羽为什么要放过阿房宫?就连考古队的专家们也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他已经烧掉了咸阳宫,兵马俑等秦代瑰宝,又为什么在阿房宫这儿高抬贵手呢?正在李毓芳为2000多年前那位古人绞尽脑汁的时候,那些来看热闹的农民却为她提供了一条线索,81岁的杨怀山老人回忆说,他记得70年代的时候,附近几个村子曾经在这片遗址附近动过土,会不会是那时候他们无意中把烧过的那层阿房宫挖掉了。

杨怀山老人所说的事情在当地叫做“大会战”,那时候几个村子甚至几个乡的村民集合起来,挖土填庄子。如果这片阿房宫前殿遗址在当时被挖去了2米多深,那么一切都没有了。但从这裸露在外的阿房宫城墙,考古队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时代的地层,秦代在下,汉代在上,农民怎么可能绕开上面的地层只挖去了下层的约20万平方米的一大片黄土呢?

领队李毓芳抛出爆炸性的观点——阿房宫根本就没有建到2004年初的时候,“阿房宫没有烧过”终于成了考古界的一个结论,这时,几乎每天都有成群的老乡到现场来看,都有人问,挖出什么宝贝没有?因为历史上很多文人都描绘过阿房宫藏宝。相传秦灭六国,统一中原之后,把六国收藏的宝贝都搬到了阿房宫。一时间,阿房宫的宝贝何时出土成了当地人们最爱聊的话题。就在这个时候,考古队的领队李毓芳又抛出一个爆炸性的观点———阿房宫根本没有建。这让等着看宝贝的老乡们大失所望,也使整个考古界大为吃惊。

当我们对“项羽烧没烧阿房宫”论战不休时,其实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被忽略———那如诗幻般的阿房宫,真的有过吗?阿房宫传说两千年,凭什么断定它的存在?

阿房宫存在与否的铁证只能是当时的文字记述或实物。然而,阿房宫考古队的领队李毓芳坦言,迄今没发现任何这样的史物实证。如果宫殿建成,无论怎样焚毁,都应像秦咸阳宫遗址那样,有一米多厚的瓦砾堆积遗存,而阿房宫遗址没有。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如果宫殿建成,金银财宝会被洗劫,可怎么连一个破碗片都不见呢?

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孙福喜:《史记》记载得很清楚:秦二世即位时,阿房宫“室堂未就”,因始皇“崩”,便停工,将70万劳力全赶去修秦陵。等到这年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陈胜吴广就反了。前后就这么点时间,显然建不成阿房宫。

在历史之中,阿房宫没有建成,更没有被烧毁过,它只是秦始皇一个未尽的梦想,它那过分的美丽与奢华加剧了秦王朝的噩运,这使它成为一座骂名昭著的宫殿,秦之后,近两千年中国历代君王再也没有兴起相似念头。(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了约两千年,但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阿房宫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只发现了几处红烧土遗迹。专家认为,这表明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

阿房宫“前殿”首现清晰“轮廓”

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考古工作者日前基本搞清了秦阿房宫遗址“前殿”的型制、范围和基本结构,首次向世人展现出其清晰的“轮廓”。

专家认为,这次重大发现为解开这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之一的诸多谜团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建了秦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截至目前,已经勘探约二十万平方米,试掘面积则达一千平方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阿房宫联合考古队领队李毓芳说,根据勘探和试掘资料,考古史上首次对阿房宫“前殿”遗址有了较准确的了解: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为12米;夯土层的厚度一般为5至15厘米,夯窝的直径约5至8厘米;夯土的总面积达541020平方米。这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夯土基址。由于阿房宫“前殿”遗址的东西两端已经覆压在村庄房屋之下,考古勘探与发掘主要集中在遗址的南北两面。

李毓芳说,通过几条探沟的试掘,发现‘前殿’夯土台基北边缘由三段组成。中间一段长323米,由两层台面构成,其中第二台面南侧有夯筑土墙遗迹,墙宽15米,现残存高度2.3米;同时,该墙南侧有大量建筑倒塌堆积,以板瓦和筒瓦残片为主。东段和西段的长度,分别为286米与661米,皆有三个台面构成,夯墙南北两侧均有大量建筑倒塌的瓦片堆积。

对于阿房宫“前殿”遗址南部边缘的情况,考古工作者也勾勒了明确轮廓。南部台基除较北部为矮之外,略呈向南倾斜的坡状,其南沿现存高度为2.8米。贴台基南边沿还发现一条现长285米的东西向壕沟,其内出土大量汉代瓦片和三枚唐代开元通宝,当为后代所挖,或为驻军之防御设施。

项羽烧的是秦咸阳宫

西安文物园林局副局长、秦阿房宫考古队副领队孙福喜说:一年的时间里,考古人员勘探的面积超过了2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也有1000平方米,但是发现的红烧土只有少量的几块。如果说是大面积的火烧三个月(此为史料所载)的话,红烧土应该遍地都是。除了红烧土外,还应有大量的草木灰。

“项羽火烧的是秦咸阳宫。这从后来的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秦咸阳宫遗址曾发现大片的红烧土遗迹。阿房宫之所以没有被烧的解释是,阿房宫14平方公里内有六十余处夯土基址,一些地方建成了,一些地方尚未建成,包括这个前殿是否建成也属存疑之事。”孙福喜说。据了解,阿房宫由两大处建筑群构成,一是阿房宫前殿建筑群,《史记》记载其“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另一处是上天台建筑群,因其破坏严重,考古工作者曾对其进行过调查勘探,但未有多少重大发现。

首次出土完整秦宫铺瓦屋顶

中国考古工作者还在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发掘出一大片保存完整的秦代板瓦和筒瓦。这是中国首次出土保存完整的秦代宫殿铺瓦屋顶,在考古史和建筑史上均具重大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阿房宫联合考古队领队李毓芳介绍,这处铺瓦的屋顶遗迹是在距离前殿夯土台基南壁3米处发现的。

残留的铺瓦及瓦片范围东西长3.06米,南北宽3米,距地表1.04米。屋顶铺瓦由西向东存有筒瓦6行、板瓦5行。筒瓦通长为46至54厘米,厚1.2至2厘米;板瓦通长58至62厘米,宽44至51厘米,瓦厚1至1.8厘米。这些成行、平铺的筒瓦与板瓦均为秦瓦,其中板瓦是目前所见最大的。

在这处铺瓦的屋顶遗迹之北,是一片凌乱的从屋顶倒塌下来堆积在一起的碎瓦片,其中还发现有少量的汉代筒瓦。李毓芳说:“从整体情况看,这儿是一座独立于前殿建筑之南的附属建筑。因其屋顶所用板瓦和筒瓦以秦瓦为主,兼有少量汉瓦,故而该房屋建筑应为秦代建筑,汉代沿用并有修缮。”
回答者:zhangteng0375 - 魔法师 四级 11-17 18:55
应该是真的吧!!!

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了约两千年,但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阿房宫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只发现了几处红烧土遗迹。专家认为,这表明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

阿房宫“前殿”首现清晰“轮廓”

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考古工作者日前基本搞清了秦阿房宫遗址“前殿”的型制、范围和基本结构,首次向世人展现出其清晰的“轮廓”。

专家认为,这次重大发现为解开这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之一的诸多谜团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建了秦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截至目前,已经勘探约二十万平方米,试掘面积则达一千平方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阿房宫联合考古队领队李毓芳说,根据勘探和试掘资料,考古史上首次对阿房宫“前殿”遗址有了较准确的了解: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为12米;夯土层的厚度一般为5至15厘米,夯窝的直径约5至8厘米;夯土的总面积达541020平方米。这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夯土基址。由于阿房宫“前殿”遗址的东西两端已经覆压在村庄房屋之下,考古勘探与发掘主要集中在遗址的南北两面。

李毓芳说,通过几条探沟的试掘,发现‘前殿’夯土台基北边缘由三段组成。中间一段长323米,由两层台面构成,其中第二台面南侧有夯筑土墙遗迹,墙宽15米,现残存高度2.3米;同时,该墙南侧有大量建筑倒塌堆积,以板瓦和筒瓦残片为主。东段和西段的长度,分别为286米与661米,皆有三个台面构成,夯墙南北两侧均有大量建筑倒塌的瓦片堆积。

对于阿房宫“前殿”遗址南部边缘的情况,考古工作者也勾勒了明确轮廓。南部台基除较北部为矮之外,略呈向南倾斜的坡状,其南沿现存高度为2.8米。贴台基南边沿还发现一条现长285米的东西向壕沟,其内出土大量汉代瓦片和三枚唐代开元通宝,当为后代所挖,或为驻军之防御设施。

项羽烧的是秦咸阳宫

西安文物园林局副局长、秦阿房宫考古队副领队孙福喜说:一年的时间里,考古人员勘探的面积超过了2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也有1000平方米,但是发现的红烧土只有少量的几块。如果说是大面积的火烧三个月(此为史料所载)的话,红烧土应该遍地都是。除了红烧土外,还应有大量的草木灰。

“项羽火烧的是秦咸阳宫。这从后来的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秦咸阳宫遗址曾发现大片的红烧土遗迹。阿房宫之所以没有被烧的解释是,阿房宫14平方公里内有六十余处夯土基址,一些地方建成了,一些地方尚未建成,包括这个前殿是否建成也属存疑之事。”孙福喜说。据了解,阿房宫由两大处建筑群构成,一是阿房宫前殿建筑群,《史记》记载其“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另一处是上天台建筑群,因其破坏严重,考古工作者曾对其进行过调查勘探,但未有多少重大发现。

首次出土完整秦宫铺瓦屋顶

中国考古工作者还在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发掘出一大片保存完整的秦代板瓦和筒瓦。这是中国首次出土保存完整的秦代宫殿铺瓦屋顶,在考古史和建筑史上均具重大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阿房宫联合考古队领队李毓芳介绍,这处铺瓦的屋顶遗迹是在距离前殿夯土台基南壁3米处发现的。

残留的铺瓦及瓦片范围东西长3.06米,南北宽3米,距地表1.04米。屋顶铺瓦由西向东存有筒瓦6行、板瓦5行。筒瓦通长为46至54厘米,厚1.2至2厘米;板瓦通长58至62厘米,宽44至51厘米,瓦厚1至1.8厘米。这些成行、平铺的筒瓦与板瓦均为秦瓦,其中板瓦是目前所见最大的。

在这处铺瓦的屋顶遗迹之北,是一片凌乱的从屋顶倒塌下来堆积在一起的碎瓦片,其中还发现有少量的汉代筒瓦。李毓芳说:“从整体情况看,这儿是一座独立于前殿建筑之南的附属建筑。因其屋顶所用板瓦和筒瓦以秦瓦为主,兼有少量汉瓦,故而该房屋建筑应为秦代建筑,汉代沿用并有修缮。”

应该没有
司马迁《史记》上有:“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寝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这常常被认为是烧过阿房宫的证据。但是司马迁并没有写明是阿房宫,并且当时的史料也没有提到过火烧阿房宫。
有段时间媒体说考古学家在咸阳第一、第二和第三号宫殿建筑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宫殿遗址被大火焚烧的痕迹。并以此渲染项羽火烧阿房。
但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地方在咸阳城而不是阿房宫。因此也有可能是《史记》上说的“宫室”。但是肯定不是阿房宫。

史书只记载项羽“焚秦宫室”,并没有指明就是阿房宫。最近的考古发现倾向于阿房宫仅建起夯土层就停建,根本未曾建成。后世所谓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多是受了《阿房宫赋》的影响。

  • 《阿房宫赋》中描绘了阿房宫的壮丽景象,野史记载阿房宫被项羽烧毁了,这...
    答:其实阿房宫被项羽烧毁这件事情并不是真的,因为现在阿房宫遗址的挖掘现场爆出来的更多的史实证明,阿房宫并没有被烧,甚至都还没有修建完成,现在挖掘到的仅有一个地基。既然当时阿房宫还没有修建完成,那么项羽又在哪儿去烧它呢?其实野史记录的消息并不牢靠,因为野史一般都是靠人们口口相传的传说故...
  • 项羽烧阿房宫是对是错?
    答:阿房宫前殿遗址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有重要发现,除了发掘出大片秦瓦之外,还证实项羽没有如史载火烧阿房宫. 新华社报导,去年十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成立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截至目前,已经试掘面积达一千平方公尺. 大陆考古专家新发掘出一...
  • 项羽真的烧了阿房宫吗
    答:但《史记·项羽本纪》中只是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未提及阿房宫。考古发现所谓"项羽火烧阿房宫"是历史误传,当代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员也未发现焚烧的痕迹。相传阿房宫规模空前,气势宏伟,“离宫别馆,弥山跨台,辇道相属”,景色蔚为壮观,传说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
  • 火烧阿房宫是真的吗?
    答:在这里,司马迁并没有说项羽烧了阿房宫,但后人说阿房宫是被项羽放火烧掉的。我们的考古发掘证实,渭河以北的咸阳宫是被大火烧掉的,但地处渭河以南的阿房宫并没有被火烧掉。因为过去我们在发掘渭河以北的秦咸阳宫时,在一、二、三号宫殿地下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而这次发掘渭河以南的阿房宫时,我们...
  • 项羽是否真的放火烧了阿房宫?
    答:相传,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依据六国宫殿的样子在渭水南岸仿造成了阿房宫。后来被项羽入秦一把火烧毁了,大火三月不止。然而比起上学的时候,阿房宫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读音有所变化外,被烧毁的真相也是假的—— 阿房宫没建成,也没被火烧。2002年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考古学家们根据《...
  • 西楚霸王项羽根本没有烧毁阿房宫,这是真的吗?
    答:如果不是建起来的话,根本就没有火灾。而且,根本没有火的痕迹。因此,项羽一点火也没有。为什么人们说项羽烧了阿房宫?既然阿房宫从来没有建过,也没有火迹,为什么人们说项羽烧了阿房宫?其实,有一些原因。首先,解读《项羽史记》是错误的。据史料记载,这场大火在3月份在秦朝皇宫内燃烧时不会被...
  • 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
    答:项羽确实没有烧。阿房宫前殿确实未见任何火烧痕迹。主要论据是:其一,考古发掘中,到目前为止,发现一般地层自上而下为耕土层、扰土层、汉代堆积层、夯土台基夯土或为耕土层、扰土层、晚期堆积层、夯土台基夯土。其二,考古发掘中,汉代堆积层内出土了不少秦代板瓦片、筒瓦片,但是目前还未发现秦代宫殿建筑...
  • 到底是确认是项羽烧了阿房宫,历史真的是这样吗
    答:”但是《史记》中并没有明确说是不是项羽火烧了阿房宫。而且《史记》还说里说:秦二世即位时,阿房宫“室堂未就”,因始皇崩,阿房宫被迫停工,将七十万劳力全赶去修秦陵。等到这年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陈胜吴广就起义了。如此短的时间内显然建不成阿房宫。所以更有可能阿房宫就是个烂尾工程,...
  • 项羽火烧阿房宫一事是否属实?
    答:“项羽火烧的是秦咸阳宫。这从后来的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秦咸阳宫遗址曾发现大片的红烧土遗迹。阿房宫之所以没有被烧的解释是,阿房宫14平方公里内有六十余处夯土基址,一些地方建成了,一些地方尚未建成,包括这个前殿是否建成也属存疑之事。”孙福喜说。据了解,阿房宫由两大处建筑群构成,一是阿房宫...
  • 项羽烧毁阿房宫是对是
    答:“项羽火烧的是秦咸阳宫。这从后来的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秦咸阳宫遗址曾发现大片的红烧土遗迹。阿房宫之所以没有被烧的解释是,阿房宫14平方公里内有60余处夯土基址,一些地方建成了,一些地方尚未建成,包括这个前殿是否建成也属存疑之事。”孙福喜说。据了解,阿房宫由两大处建筑群构成,一是阿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