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于南阳(郡)的诸葛亮,真是布衣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那么诸葛亮是布衣吗?首先明白什么是布衣?布衣原指平民百姓穿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后来引申为普通老百姓,也就是说布衣是指普通的老百姓。

诸葛亮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吗?当然不是。先看诸葛亮的出身。诸葛亮祖籍是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诸葛氏是琅邪当地的名门望族,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 是监督京城 和地方的监察官,二千石的高官,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郡丞是太守的佐官,相当于今天的副市长。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曾是荆州牧刘表手下的属吏,后被袁术上表为豫章太守,结果因为朝廷安排他人上任,诸葛玄就带着诸葛亮兄弟和诸葛亮的两个姐姐一起到荆州刘表处投靠。

也就是说诸葛亮出身名门望族,根本就不是普通的老百姓。再来看一下诸葛亮在荆州时的人际关系网。当时刘表主政的荆州治所在襄阳,诸葛亮到荆州后不久,其叔父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带着自已的两个姐姐和弟弟在襄阳隆中耕读。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祺,蒯祺是南郡中卢人,荆州当地名门望族,与协助刘表平定荆州的蒯良、蒯越两人是兄弟,蒯祺官至房陵太守。

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山民是庞统的堂兄弟,庞德公是襄阳人,是当时荆州的名士,与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都非常熟悉,庞德公还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评价,曾评价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诸葛亮的妻子是黄月英,黄月英是黄承彦的女儿,黄承彦是襄阳名士,当地世家大族,还是南郡名士蔡讽的女婿,蔡讽是蔡瑁的父亲,蔡氏是荆州最大的名门士族,在荆州势力非常大,刘表单骑入荆州,就是得到蔡家的支持才成功平定荆州。 蔡讽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刘表,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岳父和刘表是连襟。

换句话说,诸葛亮和荆州大大小小的士族名士或多或少都有些亲戚关系,甚至和荆州最高主政者刘表也能扯上点亲戚关系,这样一个人能是普通布衣,当然不是。在东汉末年,士族与士族是可以通婚的,但士族一般不与普通百姓通婚,诸葛亮能有这么多错综复杂的高层关系,本身就足以说明诸葛亮不是布衣出身,而是标准的士族出身。而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自已是布衣,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 躬耕于南阳(郡)的诸葛亮,真是布衣吗?
    答: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那么诸葛亮是布衣吗?首先明白什么是布衣?布衣原指平民百姓穿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后来引申为普通老百姓,也就是说布衣是指普通的老百姓。诸葛亮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吗?当然不是。先看诸葛亮的出身。诸葛亮祖籍是...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山前只是一介布衣吗?
    答: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讲述了自己的身份。他说,“我是本就是布衣大臣,在南阳耕种。我将在困难时期度过我的一生。”。诸葛亮在只是用了一句非常谦虚的话,诸葛亮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父亲诸葛亮是泰山的总督,他的叔叔诸葛玄是张羽的提督,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嫁给了襄阳贵族郐和庞,襄阳蔡仍然是他...
  •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答:之所以会出现襄阳与南阳的“躬耕地”之争,是因为诸葛亮既曾生活在襄阳,又与南阳有着不解之缘,他是先随叔父到襄阳投奔刘表,又因叔父病亡自己不愿投靠刘表,转入南阳并躬耕于此,所以襄阳有诸葛故宅,南阳则为躬耕之地,三顾茅庐的事就发生在卧龙冈上。 隆中原本属南郡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明确无误地说:“臣本布...
  • 诸葛亮在隆中真是在种地吗,为何说《出师表》骗人?
    答:诸葛亮在《隆中对》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话的意思是说:诸葛亮说自己是一介平民,在南阳郡亲自耕种田地,进行农业劳作。这并不是骗人的,而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中国古代一直都是农业社会,农民的地位仅次于士,比商人、小手工业者,所谓的士农工商就是这个道理,以农业为本,无论是平民百姓,还...
  • 诸葛亮在没有出山之前,是一个布衣吗?
    答: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说自已本来是布衣百姓,在南阳郡隆中务农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在这里,诸葛亮只是一种非常谦虚的说法,诸葛亮肯定不是布衣,但他肯定是知识分子、读书人,两汉的读书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多有识之士有一...
  • 诸葛亮在南阳的时候,真的要亲自扛着锄头种地吗?
    答: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只是诸葛亮一种自谦的说法,并真的要亲自扛着锄头种地。因诸葛亮本身并不是农民,他的家族就是山东的名门望族诸葛氏,一个名门望族,养出一个农民也是不太可能的。虽说家里没有太出名的名人,但是当官的可是数不胜数。西汉时期的光禄大夫诸葛丰就是他家族的人,兖州泰山郡郡...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躬耕地在哪?南阳,新野,邓州,襄阳?
    答:诸葛亮在成都给后主刘禅上奏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句话中的“南阳”,指的是郡名,因为汉代人说自己出生地、成长地、工作地或劳动地,习惯用郡名,就像我们现在人们习惯用省名一样。既然是南阳郡,那到底具体指哪里呢?有人说是南阳邓县隆中,又有人说是南阳宛县卧龙岗。如何确定呢?...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答:意思是: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出处: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 三顾茅庐文言文版
    答:文言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翻译:我本来是平民,亲自在南阳种田,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谋求在...
  • 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十年的时间里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答:在诸葛亮最著名的《出师表》里有这么一段话,中国人估计很少有不知道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