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隆中真是在种地吗,为何说《出师表》骗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诸葛亮在《隆中对》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话的意思是说:诸葛亮说自己是一介平民,在南阳郡亲自耕种田地,进行农业劳作。这并不是骗人的,而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中国古代一直都是农业社会,农民的地位仅次于士,比商人、小手工业者,所谓的士农工商就是这个道理,以农业为本,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或者是一国之君,都是重视农业的,而且皇帝在每年耕种季节,还全亲自下地种田,虽然只是示范做下样子,但足以说明当时人对农业的重视。

农业生产在当是国之根本,皇帝亲手示范,所谓上行下效,下面的达官贵人当然也会做做样子,包括诸葛亮,但诸葛亮有些特殊,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宦之家,诸葛亮的祖先诸葛丰做过西汉末年的司隶校尉,他的父亲当过泰山郡丞,但诸葛亮3岁丧母,8岁丧父,从小就过得很苦。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当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襄阳投靠刘表后,就开始在隆中耕地和读书,诸葛亮并不是做样子,因为他的叔父也去世了,16岁时就要承担起家族的重任,就必须得从事劳动生产和农业生产,但是诸葛亮显然不是单纯的农民,靠种地为生。

看看诸葛亮在荆州的关系网就会知道,诸葛亮的大姐退给了襄阳豪族蒯祺,蒯祺与蒯越和蒯良是同族兄弟,诸葛亮的二姐退给庞统的堂兄、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家也是襄阳名士,诸葛亮本人娶了襄阳名士黄承彦的女儿,黄承彦与荆州牧刘表是连襟,两人的妻子是亲姐妹,诸葛亮岳母有个弟弟叫蔡瑁,这是荆州襄阳最大的豪族。

诸葛亮跟襄阳上流社会的人都有亲戚关系,他用得着下地干活吗?当然不用,就凭这一层关系,诸葛亮也有自己的生活来源,根本不用去亲自去种地来养活自己和一家人,他只有偶尔种一下地陶冶一下情操而已,更多的时间诸葛亮是云游四方交朋友,了解天下局势而已。

所以诸葛亮在隆中对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诸葛亮还说自己”苟求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呢,但话显然是说诸葛亮只想在乱世中避难,不期望在诸侯中成名,这显然也是客套话和谦虚话,诸葛亮一个自比管仲和乐毅的人,怎么会不希望在诸侯中成名呢?

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有很多礼节,尤其是谦虚,出师表中很多话是谦虚的说法,并不是欺骗人的,这就像现在的人打招呼一样,比如说你遇到某人说:有空到我家玩。虽然这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但你能说人家是骗你的吗?这是一样的道理。



  • 诸葛亮在隆中真是在种地吗,为何说《出师表》骗人?
    答:诸葛亮在《隆中对》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话的意思是说:诸葛亮说自己是一介平民,在南阳郡亲自耕种田地,进行农业劳作。这并不是骗人的,而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中国古代一直都是农业社会,农民的地位仅次于士,比商人、小手工业者,所谓的士农工商就是这个道理,以农业为本,无论是平民百姓,还...
  • 诸葛亮在隆中真的是在种地吗?
    答: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出师表》虽然是千古名篇,但关于其中所讲到的诸葛亮的出身问题,大家可千万不要轻信。事实上,诸葛亮不仅不是种地的农民,反而是出身高贵的贵族。首先,诸葛亮有一个身世显赫的祖先。《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的很清楚,他的祖先名叫诸葛丰,是西汉时期的司隶校尉。司隶校尉负责京...
  • 没遇到刘备之前,诸葛亮在隆中真的是在种地吗?
    答:答案是肯定的,他绝对会种地,但是仅仅是爱好,并不是职业农民。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他属于“官三代”,而且诸葛家是琅琊地区的望族。他的先祖诸葛丰,就是高官,汉元帝时,曾授其为司隶校尉,继而长为光禄大夫。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的叔父诸葛...
  • 诸葛亮在襄阳种田,为何却说躬耕南阳?
    答:对此,诸葛亮也可以说自己是襄阳郡人。而诸葛亮之所以没这么说,直接原因就是表达自己拥护汉朝、反对曹操的立场。四 最后,进一步来说,东汉时期的南阳郡,是汉朝朝廷所设立的。而襄阳郡则是曹操设立的。诸葛亮在蜀汉建立后称自己躬耕于南阳,无疑表达了自己对汉室的支持态度,也即不认可曹操所设立的襄阳...
  • 诸葛亮躬耕地学术界早有定论,为何总有人胡编乱造?
    答:当时的人们肯定不会搞错诸葛亮定居之所,隆中是诸葛亮隐居之地确凿无疑。但是,大约从元代开始有人认为诸葛亮隐居之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争论随之而来,坚持此说者最大的依据是诸葛亮《出师表》里的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其实《出师表》的“南阳”与今天的南阳...
  • 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处-古隆中,到底在现在的哪里?
    答:但是,襄阳说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东晋的时候有一位史学家名叫习凿齿,他在《汉晋春秋》中说诸葛亮隐居地是在“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那么诸葛亮到底在哪里隐居呢?确切的答案是襄阳。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南阳卧龙岗一带归曹操管辖,刘备绝对不敢接连好几次跑到...
  • 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对吗?
    答:五、元代以前,今南阳市区没有任何有关诸葛亮隐居的历史文献记载。而襄阳隆中自晋时期就有记载,且记载一直延续未断。晋武帝还派人去襄阳寻访孔明故居。按照“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点,离当事人越远的时代记载越不可信。因此,襄阳说更让人信服。六、诸葛亮躬耕地望问题,在古今中外史学界,是一个...
  • 诸葛亮在南阳的时候,真的要亲自扛着锄头种地吗?
    答: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只是诸葛亮一种自谦的说法,并真的要亲自扛着锄头种地。因诸葛亮本身并不是农民,他的家族就是山东的名门望族诸葛氏,一个名门望族,养出一个农民也是不太可能的。虽说家里没有太出名的名人,但是当官的可是数不胜数。西汉时期的光禄大夫诸葛丰就是他家族的人,兖州泰山郡郡...
  • 刘备三顾茅庐前,诸葛亮在隆中做什么?
    答:按这个说法,诸葛亮说他自己在隆中亲自耕地,给人的感觉就是说诸葛亮自己在种地养活一家人,其实这只是诸葛亮谦虚的说法,要知道诸葛亮出身名门望族,他会不会种地都是个问题,再说了种地可是个力气活,像诸葛亮这样的书生能种地吗?我认为诸葛亮虽然家世没落了,但肯定是有家底的,况且他跟着带官的诸葛...
  • 《诸葛亮传》通篇没有襄阳,为什么现在说诸葛亮“躬耕于襄阳”呢?_百度...
    答:诸葛亮为什么不说“躬耕于隆中”而非要说“躬耕于南阳”? “襄阳说”认为,“隆中得名应在诸葛亮躬耕之前,决不会是附会之名。也就是说,陈寿著《三国志》的时候无疑也是知道隆中的”。是啊,我们也奇怪,如果诸葛亮和陈寿都知道隆中,为什么非要说“躬耕于南阳”而不说“躬耕于隆中”呢?对此,“襄阳说”专家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