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劝谏周厉王所为何事

来源: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4

召公谏厉王弭谤记叙了什么事情
答: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可是阻塞老百姓的嘴,比阻塞河水还严重。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

召公劝谏厉王的原因是:厉王弥谤
答:召公劝谏周厉王的原因是厉王弥谤,也就是说厉王堵塞了言路,不允许百姓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召公认为,阻塞百姓的言论就像堵塞了河流一样,一旦决堤,会给国家带来很多伤害。认为国君应该倾听百姓的意见,将其视为及时雨般的润物之音。国君不能听取百姓的意见,就会自取灭亡。该话出自春秋时期左丘...

召公谏厉王弭谤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统治者如何对待百姓言论,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召公谏厉王弭谤》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文字简明,结构严谨,全文寥寥数百字,就扼要记述了召穆公劝谏周厉王停止“卫巫监谤”未成,终致国人起义、厉王被逐这一事件的始末,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厉王这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形象,...

开明君主听取良言的故事和昏君不听取良言得故事有什么啊?
答:夏桀杀关龙逢,商纣杀比干,最终亡国;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谏,吴国被越所灭;

邵公谏厉王弭傍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答: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

召公谏厉王弭谤周厉王拒谏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给今人留下怎样的历史教训...
答:显然,召公清楚地看到人民的巨大力量犹如奔腾而来的大水,任何东西无法阻挡它,任何堵的办法,只会招来更大的灾难。所以聪明的治水者“决之使导”,采用放的办法,疏通河道,使水流得欢畅,水自然地滋润了两岸的土地,养育了百姓,国富民泰,化水害为水利。故“决之使导”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上策...

召公是如何对周厉王进行劝谏的?
答:厉王派人止谤后,自鸣得意地对召公说:“我消除了诽谤,现在人们都不敢议论了!”召公是个有头脑的政治家。他见厉王如此倒行逆施,执迷不悟,便又一次劝说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把水堵上,一旦溃决,伤人更多。堵住人民的嘴巴也是一样的道理。治水的办法是疏导水道让它流畅,治民的办法也应广...

谁知道有关于周厉王的历史呀?
答:周厉王在位期间,重用奸佞荣夷公,不听贤臣周公、召公等人劝阻,实行残暴的“专利”政策,奴役百姓,不让他们有丝毫的言论自由,以至于行人来往,只能以目光、眼神来示意。于是周朝国势更加衰落,朝政更加腐败。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于是开始聚众起义,冲进王宫,试图杀掉厉王,史称“国人暴动”。厉...

《召公谏厉王耳弭谤》的翻译
答:因此,召公规劝周厉王不要抑制人民的言论。他认为,只有让人民有言论的自由,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君主也才能长治久安。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言论自由更是被视为一项基本权利。它不仅是人民表达自我、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应该...

求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
答:召公的劝谏,可谓用心良苦,但厉王却执迷不悟,最终落得了可悲的下场。召公的谏言不仅对周厉王有警示作用,对后世的统治者也有借鉴意义。只有广开言路,才能听到人民的真实声音,才能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否则,就会像周厉王一样,闭目塞听,闭目塞听,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败和灭亡。以...

网友看法:

商水15912073361: 古代君王纳谏成功的事例 -
新乐市季悦:: 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不停止.大臣弦章上谏说:“君王已经连喝七天七夜了,请您以国事为重,赶快戒酒;否则就请先赐我死了.”另一个大臣晏子后来觐见齐景公,齐景公向他诉苦说:“弦章劝我戒酒,要不然就赐死他;我如果听他的话,以后恐怕就得不到喝酒的乐趣了;不听的话,他又不想活,这可怎么办才好?”晏子听了便说:“弦章遇到您这样宽厚的国君,真是幸运啊!如果遇到夏桀、殷纣王,不是早就没命了吗?” 于是齐景公果真戒酒了. 启示:吃喝玩乐人人都喜爱,但是应该有所节制,要懂得适可而止.我们自己固然不能逾越分寸,看到别人如此,也应该想办法来劝阻他,不要怕得罪了人就什么都不说了.齐景公知过能改,肯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这种宽大的度量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商水15912073361: 召公谏厉王弭谤召公是怎样从正反两方面讲述危机的 -
新乐市季悦::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以“土之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比喻“口之宣言”,是前一个比喻的深入.即对待民“谤”不仅不能消极被动地“防”,更要积极主动地“宣”.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说:“前说...

商水15912073361: 《召公谏厉王弭谤》的出处?翻译? -
新乐市季悦:: 《召公谏厉王弭谤》见《国语 周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mǐ)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

商水15912073361: 贤臣讽君不纳谏的故事 -
新乐市季悦:: 1. 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 王珐回答说:“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