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隋炀帝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传统观点认为,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其罪行罄竹难书。他营建东都、开通运河、巡游江南、三征高丽,他黄淫无耻、残忍毒辣、祸国殃民,他最终葬送了短命的隋王朝。所有这些劣迹在《隋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书中都可以找到明证。
但是,由于《隋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的作者们写书的目的就是要其帝王以史为鉴、以隋炀帝为鉴,所以把炀帝盖棺定论,冠以暴君之恶名,再加上旧史家、文学家对炀帝的丑化,隋炀帝就似乎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后人很难认识到他的真实面目。
炀帝做了很多伟大的事。比如:修运河、见东都是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和东盛西衰的趋势;西巡东征、巡游江南很大程度上是在实施发展统一国家的战略,在国土开发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等等。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都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唐太宗贞观时代远不及他大业前期的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事唾骂的恶名。
这一方面说明隋炀帝与秦始皇、唐太宗一样功勋卓著,但另一方面又有矫枉过正之嫌,不免拔高了炀帝的形象。我认为,隋炀帝是个有作为的皇帝,虽然他有骄奢淫逸、穷兵黩武的一面,但瑕不掩瑜,他的许多措施无论是决策还是客观效果都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不难看到,在贞观之治中,唐太宗是跟在隋炀帝之后亦步亦趋的,不仅以隋为镜,而且以隋为师,隋炀帝是唐太宗美誉名垂青史的垫脚石。这里,评论隋炀帝的功过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探索造成其“过”的历史原因。
时势造英雄,同样,时势也造就暴君。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近400年分裂割据的局面,进入了封建社会后期的转型时代,历史正处于大发展的趋势下。但是,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成就了隋炀帝,他却有轻易地毁掉了历史继续前进的势头,转型期的新旧矛盾击垮了他,阻碍了他一展宏图的心愿。
隋朝的建立,没有经过农民战争的洗礼,这一方面说明北周的社会矛盾还并不十分尖锐,但另一方面就使得隋统治者看不透社会存在的问题,将各种矛盾全盘继承下来。魏晋以来的世家大族势力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仍尾大不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这种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南北文化的差异造成南北地主的分裂。钱穆《国史大纲》中这样认为:“炀帝的多欲政治是他的夸大狂,一面反映出当时国力之充实,一面是炀帝已深深染受了南方文学风气之熏陶。”南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南北地主的分裂,而隋炀帝不能把南方的文学与北方的吏治、武力绾合,造成更高、更合理的政权,终于重蹈了秦始皇的覆辙。另外,南方文学,实则“变相贵族之产物也”,“ 炀帝雄才大略不如始皇,而同为带有极度的贵族气分,故两人皆不能恤民隐”,一味滥用民力,涸泽而渔,导致王朝的覆灭。
第二,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的矛盾。汪钱《隋唐史杂记》分析了隋政权的阶级基础,其中之一就是开始兴起并发展的庶族地主。隋统治者并没有明确它是代表普通地主利益的,但一方面国家与世家大族有矛盾,另一方面,普通地主要发展,就要削弱士族地主,这是历史的进步,因而隋政权客观上代表了他们的利益。在这种自觉与不自觉中,地主阶级内部矛盾就比较激烈。而隋炀帝没有很好地处理好这些矛盾,用人不当,这也是隋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隋朝的灭亡不仅仅是因为隋炀帝的“过”,隋炀帝“过”也不只是他个人的错。《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论》认为隋文帝的聚敛财富,恰好支撑了炀帝的挥霍奢靡。唐太宗也说过“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每一个皇帝都有贪婪、贪图安逸的一面,当条件充分时,便明显地暴露出来。贞观初年、汉文景之治中,皇帝提倡节俭,这并非是皇帝艰苦朴素,实则是遭受动乱之后,社会经济萧条,没有这个条件供皇帝去奢靡,在要享乐还是要江山之间,稍微有点理智的皇帝肯定会选择后者。贞观后期,社会经济恢复,唐太宗也是“锦绡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帐烦劳”。可见,炀帝与太宗被传统史家称为一暴君、一明君,实在也是时势造就,他们本人实属一丘之貉。难怪胡戟提出了“如果隋炀帝早死几年,秦始皇、唐太宗多活几年,他们的历史评价是否要掉个个儿”的假设!
综上所述,炀帝的过失是时势造就,隋的短促而王也是各方面综合因素造成。我们不能以胜者王败者寇的狭隘眼光去审视隋炀帝。隋炀帝的很多政绩都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的,但是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历史的发展本是曲折的,人类的进步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的。隋炀帝正好是处于历史长河迂回处的皇帝,他失败了,但他走过的这段弯路,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以他当时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惨重代价开创了历史前进发展的势头,为封建盛世的到来拉开了序幕,历史长河又浩浩荡荡地向前奔去!

有一定雄才大略,但是不能体会民生疾苦,且脾气很大一意孤行,导致他表现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直接把还很鼎盛的隋王朝,开翻了车。
客观的讲,无论是进攻来犯的高句丽,还是开凿交通全国的大运河,都不能算是坏事。可是偏偏这位不能合理的做事,导致征讨高句丽失败,损失惨重。开凿大运河,劳民伤财。最后终于天下纷乱群雄并起,他最终也死于自己宠信的奸臣之手,也是很可悲了。

隋炀帝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转载▼

在影响力巨大的隋唐演义中,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暴君,突出的事迹就是弑父杀兄,欺妹霸嫂,还收了自己父皇的妃子。小时候听评书,对他也是深恶痛绝,但是后来大了,就想不通了,人真的可以坏到这种程度吗?而这些事却不见于《唐书》,而只是存在于人们的口耳相传。
589年,20岁的杨广作为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0万隋军灭南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虽然南方人文弱,在军事上自古就打不过北方人,但是好歹也算是正规军队,所以杨广的军事成就比他那个指挥精锐部队平定各路农民起义与割据的小军阀,玄武门残杀兄弟逼父亲退位的表侄显著多了。经过将近300年的民族融合,当年扰乱中华,险些使中华民族灭亡的胡人的后代,成为了华夏正统的统治者。
即位之后,杨广做了几件大事:大败契丹,西巡张掖,开创科举,开发西域,修建东都,挖掘运河,远征高丽。哪一样拿出来都算得上是杰出的功绩了,特别是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沟通南北运输,在之后的一千年里都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动脉,这可比修长城有意义多了,有人说他开凿运河是为了去扬州看琼花,评书说的你们也信?即便如此,运河的客观效果还是摆在那。做的都是好事,但问题在于不能同时做,杨广在位只有14年,却同时开展几项重大的工程,而三次远征高丽给人民带来的负担成为了隋末天下动荡的直接原因。杨广本来应该也是要做个杰出的君主的,只是没有成功而已,这时,曾经满怀抱负却弄得人心离叛的杨广已经心灰意冷,无心再管朝政,让李渊监国,自己跑去扬州了,他最后的几年一直生活在扬州。其实在我看来,这是虽然天下大乱,但是如果杨广有心平定天下而不是躲去扬州,以隋朝的强大国力,并不难做到,从后来李氏在隋炀帝死后夺得天下来看确实是可以的。据说隋朝国库里的粮食够天下人吃60年,但是37年就亡国了,唐朝的前20年吃的都是前朝留下的粮食....单看国家强大这一点,来看隋的强盛罕有其匹,也就本朝可以与前隋相媲美,但是大隋建国37年就灭亡了(我只是说隋朝的事,真的没有别的意思,真的),传说中的国富民弱吗。
以此强大的国力,再依靠朝中的忠臣良将平定农民起义不是难事,比如李家,虽然有被功高盖主的重臣夺权的可能,就像他老爸取代北周一样,但是以李氏国亲的身份也不好在杨广还活着的时候就下手。

杨广出身于关陇贵族八大柱国之一的名门,隋取代北周,灭南陈,这一过程中没有经历过农民起义,所以杨广没有意识到人民的巨大力量,所以才会急功近利用民过重,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统治后期,长期居于扬州,疏远忽视了关陇贵族集团的利益,也是亡国的重要原因。而李渊,李世民则是团结了这一强大的力量才能夺取天下,并且为日后唐朝的稳固统治打下基础。李老二和他有很多共同点,区别就在于那小子很幸运的成功了。

关于后世对杨广的抹黑,一是他确实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而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习惯于抢占道德的制高点,对那些出现的坏人坏事会群起而攻之,以彰显自己的道德高尚,对事实会以讹传讹夸大其词。还是那句话,你是不是好人根本不重要,别人说你是好人你才是,可能他也是因此而心灰意冷的。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杨舟月,不愿生归驾六龙。

隋炀帝杨广(569~618) 隋朝第二代皇帝,诗人。隋文帝次子,一名英,小字阿嬷。母独孤氏。少敏慧,好学善诗文,仪容俊美。开皇元年(581),立为晋王。六年,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八年冬,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灭陈后,封太尉。开皇二十年(600),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七月文帝病逝于大宝殿,太子广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大业。为了使南北双方的联系加强,控制江南,南粮北运等,大业元年(605)兴修运河,南北四大水系也由此而沟通。庙号世祖,谥号明帝,唐时谥炀帝。《隋书·世祖本纪》中记载着隋炀帝:“上美姿仪,少敏慧”。这是史书上的记载。

  • 隋炀帝杨广真的那么坏?隋炀帝其实也做过好事
    答:首先史实对于隋炀帝杨广最贴切地描述首先高富帅,是真高、真富、真帅,而且资质绝好。史载:晋王广美姿仪,性敏慧,沉深严重;好学,善属文,敬接朝士,礼极卑屈;由是声名籍甚,冠于诸王。其父杨坚称帝的时候,杨广被封晋王,担任并州总管,次年14岁的杨广任武卫大将军、上柱国兼河北道行台尚书令。任上的杨广遍揽人才,...
  • 隋炀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揭秘他与京杭大运河的恩恩怨怨
    答:隋炀帝杨广,堪称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在大多数历史记载和影视剧的描述中,杨广是一个荒淫的富二代、昏庸的亡国之君: 弑兄奸母,残害忠良、靡费奢侈、荒淫好色、滥用民力……在后人眼里,隋炀帝是"天下第一荒淫皇帝",此评价千百年来几乎已成定论。 人们习惯称杨广为隋炀帝,其实"炀"是谥号,是杨广被缢杀...
  • 隋炀帝是个怎样的皇帝
    答: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坚的次子,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大体上是位积极、有进取心的人。对于国政,他也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主政后,他巡视边塞拓、开通西域、推动大建设。然而最终因人民负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穷兵黩武,遂以残暴留名于世。
  • 隋炀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隋炀帝是一个汉武帝型的急躁,希望有作为的皇帝。但他的国家不是经过多年黄老之学富足的汉,他的将军们也不是霍去病和卫青这样的英才。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他军政全能,统军灭陈、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浑,统一了全国,而且注重民族融合,非常有远见的开科取士(中国科举制度从此开始,打碎了上品...
  • 隋炀帝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2、好学,善属文,深沉严重。初学虞信,为晋王时,引才学之士柳鈇、虞世南等百余人师友待之。《全隋诗》收录其诗四十余首,可从现存一首《夏日临江》可见其才华: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逍遥有余兴,怅望情不终。3、崇尚儒教,信奉佛教,尊重道教。杨广崇敬儒教和孔子,...
  • 隋炀帝究竟是个怎样的人?隋炀帝是明君还是暴君
    答:要是问大家隋朝最有名或者是出名的人物都有谁,我相信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说是隋炀帝杨广了,一千多年来,人们提起隋炀帝总是会不约而同的人为隋炀帝是个暴君,是个像夏桀一样的存在。昏庸无道,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的无能等等说的就是隋炀帝杨广了,正所谓三人言市有虎,说的人多了自然就相信了...
  • 杨广到底是个怎样的皇帝?
    答:隋炀帝是大暴君,又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换言之,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他是个暴君。为了征讨高句丽,...
  • 隋炀帝杨广是个什么样的人?杨广的能力如何?
    答:秦末时期天下大乱,汉朝用四代人的时间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而隋末在经历乱世后并没有用很久就迎来了大唐盛世景象,这是因为隋朝时期厚重的家底并没有被破坏,李世民等于捡了一个便宜。因此历史对于隋炀帝杨广的残暴不仁、荒淫无度的评价并没有那么准确。只不过杨广统治表面上看成绩斐然,国家实力确实得到了...
  • 隋朝皇帝杨广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详细点
    答:但大隋是有能力平定起义、叛乱的,这一点可以从他的手下李渊的军队后来平定叛乱可看出。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这和后来编写史书的人的观点有关,加上对他的谥号"炀"是最贬义的一种,所以,后来的人们都认为杨广和秦二世胡亥一样,是最坏的皇帝。其实,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