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0
隋炀帝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传统观点认为,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其罪行罄竹难书。他营建东都、开通运河、巡游江南、三征高丽,他黄淫无耻、残忍毒辣、祸国殃民,他最终葬送了短命的隋王朝。所有这些劣迹在《隋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书中都可以找到明证。
但是,由于《隋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的作者们写书的目的就是要其帝王以史为鉴、以隋炀帝为鉴,所以把炀帝盖棺定论,冠以暴君之恶名,再加上旧史家、文学家对炀帝的丑化,隋炀帝就似乎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后人很难认识到他的真实面目。
炀帝做了很多伟大的事。比如:修运河、见东都是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和东盛西衰的趋势;西巡东征、巡游江南很大程度上是在实施发展统一国家的战略,在国土开发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等等。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都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唐太宗贞观时代远不及他大业前期的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事唾骂的恶名。
这一方面说明隋炀帝与秦始皇、唐太宗一样功勋卓著,但另一方面又有矫枉过正之嫌,不免拔高了炀帝的形象。我认为,隋炀帝是个有作为的皇帝,虽然他有骄奢淫逸、穷兵黩武的一面,但瑕不掩瑜,他的许多措施无论是决策还是客观效果都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不难看到,在贞观之治中,唐太宗是跟在隋炀帝之后亦步亦趋的,不仅以隋为镜,而且以隋为师,隋炀帝是唐太宗美誉名垂青史的垫脚石。这里,评论隋炀帝的功过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探索造成其“过”的历史原因。
时势造英雄,同样,时势也造就暴君。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近400年分裂割据的局面,进入了封建社会后期的转型时代,历史正处于大发展的趋势下。但是,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成就了隋炀帝,他却有轻易地毁掉了历史继续前进的势头,转型期的新旧矛盾击垮了他,阻碍了他一展宏图的心愿。
隋朝的建立,没有经过农民战争的洗礼,这一方面说明北周的社会矛盾还并不十分尖锐,但另一方面就使得隋统治者看不透社会存在的问题,将各种矛盾全盘继承下来。魏晋以来的世家大族势力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仍尾大不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这种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南北文化的差异造成南北地主的分裂。钱穆《国史大纲》中这样认为:“炀帝的多欲政治是他的夸大狂,一面反映出当时国力之充实,一面是炀帝已深深染受了南方文学风气之熏陶。”南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南北地主的分裂,而隋炀帝不能把南方的文学与北方的吏治、武力绾合,造成更高、更合理的政权,终于重蹈了秦始皇的覆辙。另外,南方文学,实则“变相贵族之产物也”,“ 炀帝雄才大略不如始皇,而同为带有极度的贵族气分,故两人皆不能恤民隐”,一味滥用民力,涸泽而渔,导致王朝的覆灭。
第二,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的矛盾。汪钱《隋唐史杂记》分析了隋政权的阶级基础,其中之一就是开始兴起并发展的庶族地主。隋统治者并没有明确它是代表普通地主利益的,但一方面国家与世家大族有矛盾,另一方面,普通地主要发展,就要削弱士族地主,这是历史的进步,因而隋政权客观上代表了他们的利益。在这种自觉与不自觉中,地主阶级内部矛盾就比较激烈。而隋炀帝没有很好地处理好这些矛盾,用人不当,这也是隋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隋朝的灭亡不仅仅是因为隋炀帝的“过”,隋炀帝“过”也不只是他个人的错。《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论》认为隋文帝的聚敛财富,恰好支撑了炀帝的挥霍奢靡。唐太宗也说过“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每一个皇帝都有贪婪、贪图安逸的一面,当条件充分时,便明显地暴露出来。贞观初年、汉文景之治中,皇帝提倡节俭,这并非是皇帝艰苦朴素,实则是遭受动乱之后,社会经济萧条,没有这个条件供皇帝去奢靡,在要享乐还是要江山之间,稍微有点理智的皇帝肯定会选择后者。贞观后期,社会经济恢复,唐太宗也是“锦绡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帐烦劳”。可见,炀帝与太宗被传统史家称为一暴君、一明君,实在也是时势造就,他们本人实属一丘之貉。难怪胡戟提出了“如果隋炀帝早死几年,秦始皇、唐太宗多活几年,他们的历史评价是否要掉个个儿”的假设!
综上所述,炀帝的过失是时势造就,隋的短促而王也是各方面综合因素造成。我们不能以胜者王败者寇的狭隘眼光去审视隋炀帝。隋炀帝的很多政绩都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的,但是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历史的发展本是曲折的,人类的进步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的。隋炀帝正好是处于历史长河迂回处的皇帝,他失败了,但他走过的这段弯路,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以他当时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惨重代价开创了历史前进发展的势头,为封建盛世的到来拉开了序幕,历史长河又浩浩荡荡地向前奔去!

有才干,有胆识,但性子过急,不尊重客观现实,功在千秋,弊在当代。整体评价要肯定他一定的能力和远见,但整体一定要持批评态度。

隋炀帝是一个汉武帝型的急躁,希望有作为的皇帝。但他的国家不是经过多年黄老之学富足的汉,他的将军们也不是霍去病和卫青这样的英才。

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他军政全能,统军灭陈、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浑,统一了全国,而且注重民族融合,非常有远见的开科取士(中国科举制度从此开始,打碎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官位封锁,激活了知识分子的活力)、修隋朝大运河(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后世所有朝代都受益无穷)

但他的问题也很严重,主要是不注重客观条件,急功近利,导致国家灭亡,百姓民不聊生,官员离心离德

1常年征战:统军灭陈、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浑,又征讨高丽失败,常见征战使得民生凋敝,百姓和官员厌战情绪高涨,国家财力极大下降。随着征高丽失败,军力,军心,民心也大大下降。

2科举离心官员阶层:古代士族权力很大,因为古代是举荐制度,都是士族举荐,有才能的寒门学子没有晋升途径,大士族积年累月的把握人才晋升的渠道。隋炀帝开放了科举,是断了士族们的特权,士族当然不甘,从此官员和他离心离德,为隋朝崩坏留下重大伏笔。

3工程扰民:京杭大运河对于古代中国,堪称南北的生命线,非常的重要和高效。但在当时,对老百姓是一个极大的压力,古代的科技水准下百姓开河是非常血腥和疲惫的事情,直接导致百姓离心,而且连续爆发起义。

征战,科举,水利。任何一件事情,都对国家来说是非常好的长期规划目标,但隋炀帝却无视隋朝刚建国,刚打完仗,百姓和官员厌战情绪高涨,大士族把持朝政不可轻碰,国家缺乏财政的客观条件,强行三路齐下,妄图一举成功。结果官员和百姓都和他离心离德,国家灭亡也在情理之中。

隋炀帝过于急躁,无视客观现实的行为让他吃到了大苦头。但他的三个工作重点却给后世留下了无穷的好处。之后的王朝依然重复着他的道路,并在三者中不断收益。他是个过于急功近利的人,是个汉武帝型的开拓之君,却无视了汉武帝前几代皇帝苦心经营的积累。这教育了我们:决策无所谓好坏,要尊重客观现实来行动



隋炀帝是隋文帝和鲜卑族女子所生之子,出生于公元569年,他二十岁时被任命为江南征伐军统率,成功地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此后来10年,他一直担任江南的地方官吏,再后来,他陷害了其兄,自立于皇太子。

三十五时杀父继位,成为隋朝的第二代皇帝。洛阳从西周起,陆续有九个王朝在此建都,因而被誉为九朝古都。隋炀帝继位后立即在此建立新都,这是隋炀帝所筑城墙的遗址。新都是一座七平方公里见方的大都市,建好后,其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迅速发展,中央和地方政治组织各具规模。

隋炀帝登上皇帝宝座后,特别注重从中原到江南广集贤财,并积极推进民族大融合。在6年时间内就完成了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最雄伟的一条人工运河。隋朝打破了各地民族间的壁垒,完善了建立统一大国所必备的各种国家制度,例如,将土地全部分配给农民,对其征税的均田制均以实行,将数目庞杂的法律归纳为五百条的《律》,以及行政法令中《令》的制定,用律宜刑以防犯罪,以律采运营政治方针,这两者是国家的两根基础支柱。确立于隋的这一套《律》《令》此后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炀帝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他雄心勃勃,雷厉风行,把隋文帝废止的学校全部恢复起来,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上,开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举制。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隋炀帝为了使行政区域的划分摄制四海,慕秦王而重设郡县制,大大扩大了郡的辖境。除了整治内部隋炀帝还把目光投向扩展和巩固疆域。

隋大业七年,连年征发天下之兵,三次亲征高丽,劳民伤财,这也是造成隋政权颠覆的一个重要原因。隋炀帝致力于建设新国家,但是隋朝建立后不足三十年就灭亡了。

  • 历史上的隋炀帝是什么样的人?
    答:隋炀帝杨广,众人皆知,他因为修建大运河,三征高丽引起民变,最终被部下所杀,隋朝历二世而亡,成为可与秦朝并肩的短命王朝。历史上关于隋炀帝的野史及各类作品很多,其中包括著名的《隋唐演义》和《说唐》,这些无一例外,都说隋炀帝好色、虚伪,害死父亲,霸占母妃,好大喜功,纵欲无度,纯粹是个败家...
  • 隋炀帝杨广是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是不是暴君
    答:隋炀帝杨广确实是一个暴君。理由:杨广虽然很有战略眼光,打破了关陇贵族集团“关中本位”的惯性思维,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涿郡——洛阳——江都——余杭),重用江南士人,西巡河西走廊,使其父隋文帝草创的科举制度成为定制;但是他严刑峻法压迫平民,性格喜怒无常爱滥杀无辜,对民众横征暴敛,役民...
  • 暴君杨广究竟是个什么人啊?
    答: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腐化的昏君。杨广自幼狡猾奸诈,以种种假象迷惑父亲隋文帝杨坚和皇后独孤氏,并取得他们的欢心,继而将心爱的女人香娘作为诱饵对太子施美人计,致使太子失宠,从而夺取太子位。取得太子位后,杨广迫不及待地凶狠地谋杀了父皇,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上了皇帝的杨广...
  • 隋炀帝究竟是个怎样的人?隋炀帝是明君还是暴君
    答:昏庸无道,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的无能等等说的就是隋炀帝杨广了,正所谓三人言市有虎,说的人多了自然就相信了。那么隋炀帝杨广是不是暴君呢?隋炀帝杨广究竟是明君还是暴君?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今陜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
  • 如何评价隋炀帝呢?
    答:在大多数人眼中,隋炀帝杨广是一个荒淫的富二代,是个昏庸的亡国之君:他弑兄奸母,残害忠良;他巡游无度,靡费奢侈;一生乱用民力,征发数千万人次,民不聊生。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他还有另一张面孔——雄才大略的实干家:他平定陈朝,统一天下;他修建东都,迁都洛阳;他修建大运河,功在当代,利...
  • 隋炀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隋炀帝是个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又有很大的缺陷的人。他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他登基后,对于国政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三征高丽等。“修通运河”、“西巡张掖”、“开创科举”、“开发西域”、“东征...
  • 我眼中的隋炀帝,小论文200字?
    答:写作思路:可以将隋炀帝在众人眼中的形象,在说出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正文:有人说:“隋炀帝是个暴君。为了征句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顾客观条件,不顾老百姓的生死,把国家和百姓都拖进了灾难中。所以称他为暴君。”也有人这样说:“隋炀帝聪明多智,广学博闻,是有大功的人。”而我认为,隋...
  • 隋炀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揭秘他与京杭大运河的恩恩怨怨
    答:历史上的隋炀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隋炀帝杨广,堪称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在大多数历史记载和影视剧的描述中,杨广是一个荒淫的富二代、昏庸的亡国之君: 弑兄奸母,残害忠良、靡费奢侈、荒淫好色、滥用民力……在后人眼里,隋炀帝是"天下第一荒淫皇帝",此评价千百年来几乎已成定论。 人们习惯称杨广为隋...
  • 隋炀帝是不是个好人拜托各位大神
    答:但大隋是有能力平定起义、叛乱的,这一点可以从他的手下李渊的军队后来平定叛乱可看出。 【战功显赫的皇子】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这和后来编写史书的人的观点有关,加上对他的谥号"炀"是最贬义的一种,所以,后来的人们都认为杨广和秦二世胡亥一样,是最坏的皇帝。其实,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
  • 隋炀帝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2、好学,善属文,深沉严重。初学虞信,为晋王时,引才学之士柳鈇、虞世南等百余人师友待之。《全隋诗》收录其诗四十余首,可从现存一首《夏日临江》可见其才华: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逍遥有余兴,怅望情不终。3、崇尚儒教,信奉佛教,尊重道教。杨广崇敬儒教和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