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果皮增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3
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哪些?具有哪些主要作用?

①生长素类:常用的有2,4-D,2,4,5-T萘乙酸,吲哚乙酸等。在柑橘上,用100~250mg/kg2,4-D处理可有效地防止果柄端离层的形成,使果蒂保持鲜绿,阻止蒂腐病、黑腐病病菌侵入果实,大大地减少腐烂。
②激动素:在采后水果处理上用得最多的是6-苄基腺嘌呤(6-BA),特别对绿色水果有突出的防腐保绿作用。
③赤霉素:赤霉素有抑制瓜果叶绿素分解的作用。处理柑橘果实延迟了叶绿素消褪、胡萝卜素显现,并能增加果皮硬度和厚度。
④比久(B9):采前用比久处理苹果,既可防止采前落果,采后又能有效地保持果实硬度,降低呼吸,所用浓度为1000~4000mg/kg。
⑤乙烯利:乙烯利是可以释放乙烯的物质,为液状。在稀释或pH大于4的情况下,分解放出乙烯。将配好的溶液喷洒或浸蘸香蕉,处理后自然晾干,一般存放3~4天便成熟。乙烯利用于柿子脱涩,在250~500mg/kg乙烯利溶液中加入0.2%展布剂,喷洒或浸果,经4天左右即可脱涩成熟。
⑥脱氢醋酸钠:脱氢醋酸钠处理草莓等果实,可抑制呼吸酶的活性,从而延迟果实的成熟。它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微生物抗剂,低浓度就有防腐效果且不留异味,它的防腐作用随pH而变化。
⑦乙烯吸收剂:一般采用乙烯吸收剂吸附组织释放出来的乙烯。常用的吸附剂有溴化活性炭、0.5nm分子筛、焦炭分子筛及含有饱和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蛭石、泡沫砖等,在香蕉、苹果等气调贮藏中,乙烯吸收剂的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1、胺鲜酯DA-6
胺鲜酯DA-6不仅能有效提高植物过氧化物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还能提高植物叶绿素的含量,加快光合速度,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根系发育更健壮,调节体内的养分平衡。
2、复硝酚钠
复硝酚钠具有高效、低毒、适用作物范围广等特点,其属于强力细胞赋活剂,与植物接触后能够快速的渗透进植株体内,加快生根的速度,促进生长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的现象出现。
3、芸苔素
芸苔素是公认的高效、无毒植物生长调节剂,渗透力强,植物吸收快速,即使在很低的浓度下,植物的营养体生长也能显著增加,还能够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氯吡苯脲
氯吡苯脲是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的应用于农业、果树和园艺,具有促进细胞分裂、扩大生长的效果,能有效增大果实体积,提高作物产量。
5、赤霉素
赤霉素属于一种植物激素,其品种繁多,大多被用于农业生产,不仅有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效果,使作物提前成熟,还有减少花、果实脱落的效果,提高果实的结果率。

一、促进或延迟芽的萌发

果树生产上,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生长调节剂,如使用赤霉素(GA)可以打破某些树种的种子或芽体的休眠,促进萌芽,缩短对种子的处理时间,由此提前萌芽时间和提高发芽率。使用萘乙酸甲酯等生长调节剂也可以延长芽体的休眠时间,从而抑制或推迟芽的萌发,可以应用于果树种子或接穗的贮存。

二、促进果树的生根

果树生产上,用适当浓度的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等生长素类的植物调节剂处理接穗或苗木,可以促进果树的生根,增加根的数量。生产上主要应用于刺激插条生根,促进移植后的植株生根和用于压条生根。由此提高枝条扦插、幼苗移栽、嫁接和压条的成活率。促进果树的生根,吲哚乙酸效果比较好,但是价格比较贵,生产上多使用萘乙酸。

三、调节营养生长

果树生产上,用生长延缓剂如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等可以延缓或抑制新梢生长,导致植物体表现出生理性矮化,而不损伤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也不影响植物的发育过程。有效的控制树体过旺的营养生长,使节间缩短,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叶片加厚,侧枝增多,根系生长发达。可以用于矮化树体,也可用于调整树形。近年来,随着果树设施栽培的兴起,利用抑制营养生长的生长调节剂来使树体矮化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如6-苄基氨基嘌呤(6-BA)可促进侧芽萌发并形成副梢,也可以促进已经停止生长的枝条重新生长,从而可以控制果树的顶端优势,调节果树的营养生长,调整树形,以达到矮化和丰产的效果。

四、调节花芽分化和开花时期

在桃等多个树种中使用多效唑(PP333)、乙烯利等生长调节剂可以明显的抑制树体过旺的营养生长,促进花芽的形成和分化,提高花芽分化数量,促进成花,从而使果树提前结果和提高坐果率。在果树的花形成的各个时期使用赤霉素(GA)可以有效地减少花芽形成的数量或抑制花芽的分化,达到疏花的目的,节省大量劳动力,克服果树结果的大小年问题,平衡产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调节花的性别分化,在板栗等果树的雌花分化期施用适当浓度的GA3,可以显著提高雌花的分化率,降低雄花和雌花的比值。若使用适当浓度的乙烯利,则会提高雄花的分化率,提高雄花和雌花的比值。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果树的花的性别,从而调节果树的坐果率,提高果树的经济效益。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调节果树的开花时期,使果实提前或推迟开花,从而使果期提前或者防止早春开花的果树被冻坏。

五、调节果树的坐果率

在果树的花前或花期喷施赤霉素(GA)、二氯苯氧乙酸(2,4-D)、比久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多种果树的坐果率。在果实采前一定的时间施用适宜浓度的萘乙酸(NAA)可防止仁果类、核果类、枣等多种果树的采前落果,提高果树的产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坐果率,也可以用于疏果,生产上常用萘乙酸(NAA)、乙烯利等作为疏果剂,疏除过多的果实,克服果树结果的大小年问题,平衡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六、提高果实的品质

果树生产上,经常会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提高果实的品质。在幼果期使用GA3或细胞分裂素类物质,促进果实个头增大或拉长果实。

在果树开花到果实成熟的不同时期施用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多种果实的果形指数、着色指数、营养物质的含量,使果形美观,营养丰富,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

果实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促进剂,有生物和化学两种,以肥料和药剂两种制剂形态存在。生物果实膨大剂主要成分名称叫生物菌,属于生物活性物质,农业上通用种类有多酶蛋白和光合酶。作用是促进物质富集和营养分配。化学果实膨大剂的主要成分化学名称叫细胞激动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中文通用名为氯吡脲、硕果灵、膨果龙,英文通用名FORCHLORFENURON,英文简称6-BA、CPPU(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属苯脲类物质,主要是刺激细胞分裂素的物质。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很广泛,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其对人体无害。
生物制剂以有机生物和营养基为功能性物质,通常又被称作仿生物(模仿生物本身功能)制剂,是植物体内本身所含有的,如:多酶蛋白,有机酸类,多以肥料的形式制成,作用温和高效,通常情况下许多植物本身生物物质的含量不能充分发挥固有的优秀品质,就像人体没有足够的胃酶,再多食物也难以消化利用,补充生物制剂有利于充分发挥基础营养,迅速膨大果实。化学制剂以调节剂和诱导因子为功能性物质,通常被称作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本身就有的,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而在不良的环境下,植物就会产生较少的生长素,是生长减缓,甚至产生比较多的脱落酸,让部分叶片和果实脱落,这是植物本能地对自己的保护。人们就是利用这种特性,外施一些生长调节剂,让植物能够保持生长膨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生物制剂和化学激素都得以充足的氮磷钾和有机营养为基础,才能生长膨大。

1、胺鲜酯DA-6
胺鲜酯DA-6是美国科学家于90年代最新发现,具有广谱和突破性效果的高能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提高植物过氧化物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加快光合速度,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促进根系的发育,调节体内养分的平衡。
2、氯吡苯脲
氯吡苯脲是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生物活性却较6-苄氨基嘌呤高10-100倍。广泛用于农业,园艺和果树,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扩大伸长,促进果实肥大,提高产量,保鲜等。
3、复硝酚钠
复硝酚钠(又名复硝基酚钠),是一种强力细胞赋活剂,化学成份为5-硝基愈创木酚钠、邻硝基苯酚钠、对硝基苯酚钠。与植物接触后能迅速渗透到植物体内,促进细胞的原生质流动,提高细胞活力。
4、芸苔素
芸苔素又叫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是公认的高效、广谱、无毒植物生长调节剂,渗透强、内吸快,在很低浓度下,即能显著地增加植物的营养体生长和促进受精作用。
能有效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根壮苗、保花保果;提高作物的抗寒、抗旱、抗盐碱等抗逆性,显著减少病害的发生;并能显著缓解药害的发生,使作物快速恢复生长,并能消除病斑。
5、赤霉素
赤霉素,是广泛存在的一种植物激素。化学结构属于二萜类酸,由四环骨架衍生而得。赤霉素种类至少38种,应用于农业生产,可刺激叶和芽的生长,提高产量。
图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对比:

扩展资料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等动物低毒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具有与天然植物激素相同或相类似活性的化学物质,由人工合成或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也可从生物体中直接提取,又称植物外源激素。
它们通过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和控制作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提早上市等目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时可发挥特效以解决某些生产问题,如大棚种植番茄由于缺少授粉蜜蜂而影响到座果,用其点花可代替昆虫授粉以提高坐果率,确保产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虽然属于四大类农药中的一类,但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相比,它们对高等动物的毒性较低,一般都是低毒。同时,它们的使用量较低,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残留污染影响也较小,并且生产上一般不会出现超量使用情况。
我国允许使用的3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中29种是低毒品种,仅4种是中毒,没有高毒品种。

植物内源激素传统分类有5大类,各自的功效如下:
生长素:简称IAA。 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生长,生长素还有促进愈伤组织形成和诱导生根的作用。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生长,特别是细胞的伸长,对细胞分裂没有影响。其次还有很强的调运养分作用。
赤霉素:简称GA。赤霉素最突出的生理效应是促进茎的伸长和诱导长日植物在短日条件下抽苔开花。它能代替某些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光照和低温条件,从而促进发芽;能诱导果蔬开花,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延缓果实衰老。
细胞分裂素:简称CTK。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细胞分裂素还有防止离体叶片衰老、保绿的作用,还可用于蔬菜保鲜,在组织培养工作中细胞分裂素是分化培养基中不可缺少的附加激素。细胞分裂素还可用于果树和蔬菜上,主要作用用于促进细胞扩大,提高坐果率,延缓叶片衰老。
脱落酸:简称ABA。脱落酸的生理作用主要是导致休眠及促进脱落。引起芽休眠、叶子脱落和抑制生长等生理作用,除促使叶子脱落外尚有其他作用,如使芽进入休眠状态、促使马铃薯形成块茎等。对细胞的延长也有抑制作用。可以刺激乙烯的产生,催促果实成熟,它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乙烯:简称ETH。乙烯可以促进RNA(核糖核酸,遗传信息的载体)和蛋白质的合成,加速呼吸作用。因而果实中乙烯含量增加时,已合成的生长素又可被植物体内的酶或外界的光所分解,可促进其中有机物质的转化,加速成熟。乙烯也有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的作用。
芸苔素内酯(简称BR)因其兼顾了前5大类激素的综合功效,被称为“世界第六大激素”。
下面将6大类激素在市面上的主要品种做一简介,并将使用过程中的突出效果和不良影响逐一列出来供大家分享。
@生长素类 IAA
1、吲哚乙酸,IAA
用途:植物组织培养
2、吲哚丁酸,IBA
用途:诱导插枝生根。作用特别强,诱导的不定根多而细长。
3、萘乙酸,NAA,相似的有萘丁酸、萘丙酸
用途:促进植物代谢,如开花、生根、早熟和增产等,用途广泛。
4、萘氧乙酸,NOA
用途:与NAA相似。
5、2,4-D,2,4-滴
用途:植物组织培养,防止落花落果,诱导无籽,果实保鲜,高浓度可当除草剂使用,能杀死多种阔叶杂草。
6、防落素,促生灵,番茄灵,PCPA,4-CPA
用途:促进植物生长;防止落花落果,诱导无籽果实;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等。常用于番茄保果。
7、增产灵,又称增产素,4-碘苯氧乙酸。相似的有4-溴苯氧乙酸
用途:促进植物生长;防止落花落果,提早成熟和增加产量等。
8、甲萘威,西维因
用途:干扰生长素运输,使生长较弱的幼果得不到充足养分而脱落,用于苹果的疏果剂。同时它也是一种高效低毒沙虫剂。
9、2,4,5-T
用途:与2,4-D相似。
10、吲唑酯,吲熟酯,丰果乐,IZAA
用途:疏花疏果、促进柑橘果实成熟和改善品质。
★生长素类物质不良效果:这类物质在较低浓度能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因此使用过程中浓度过大或者使用太频繁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赤霉素类,GA
1、赤霉酸,GA3,是应用最广的种类。工业上由赤霉菌液体发酵生产。
用途:使茎伸长,部分代替低温长日照,促进叶的扩大和侧枝生长,促进雄花形成,种子发芽,单性结实和果实形成,储藏保鲜,抑制成熟和衰老,抑制侧芽休眠和地下块茎形成。
2、GA1+2;GA4+7;GA4;GA7 其他不同结构式具有类似于GA3功能的赤霉素类物质。
★赤霉素类物质不良效果:过量和频繁使用会加速细胞的伸长,直接导致品质下降。如:莴笋出现提早抽苔开花;各种水果果皮变厚,果肉小而坚硬,汁液少,味淡;水稻制种过程中过度使用会对稻粒黑粉病和叶鞘腐败病有明显的诱发作用,并导致籽粒品质下降……
@细胞分裂素类,CTK
1、玉米素
用途:植物组织培养,防衰保鲜
2、激动素,6-糠基腺嘌呤,KT,KN,动力精
用途:与玉米素相似
3、6-苄基腺嘌呤,6-BA,BA,BAP,绿丹
用途:植物组织培养;提高座果率,促进果实生长;防衰保鲜。
4、氯苯甲酸,PBA,SD8839,ACCEL
用途:与BA相似,但活性高于BA
5、CPPU,4PU-30,KT-30,氯吡脲
用途:促进细胞分裂和器官分化,果实肥大,促进叶绿素合成,防止衰老,打破顶端优势,诱导单性结实,促进着果等。
6、三十烷醇
用途:促进光合作用,改善氮营养,增强抗逆性。
7、噻苯隆,脱叶灵,脱叶脲thidiazuron,Dropp

植物(下面主要说农作物)的整个生育过程,一方面受自身遗传基因的特性控制,同时也受植株自身体内生的植物激素调节。
所谓的植物激素,也叫内源激素,本质上是一种由作物内部器官分泌的微量有机物质,它量虽小,但价值作用很大,在运输到作物内各部位后,对作物各个环节的生长发育进行着生理调节,在作物体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据目前来说,对作物生长具有调控作用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五大类:赤霉素类、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类、脱落酸类,芸苔素内酯因为对作物生育具有明显综合调节功能,所以被第六类植物激素(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植物生理学会命名)。
而所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一种同样拥有植物激素效能的有机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到并进入到作物植株体后,会发挥出植物激素的功效,通过在株体内部对作物体内的植物激素的转化数量、速度进行刺激或抑制,进而从时间和空间上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对作物发挥着促进生长或控制生长的效果。芸苔素内酯就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种。

  • 怎么把芒果放熟
    答:乙烯利是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 *** 伤流,调节性别转化等效应。乙烯:乙烯为一种植物激素,由于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并在成熟前大量合成,所以认为它是成熟激素。生石灰:有商贩用生石灰催熟生芒果,原理可能是生石灰与水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导致水果变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果催熟。 2.青芒果...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的副作用有哪些
    答:使小年产量更低;虽能促进果实膨大,却不利于品质的提高,使果实风味变淡,产生畸形果,如有的调节剂应用在柑桔上,会使果皮变厚,降低果实品质。多效唑、缩节胺、矮壮素等抑制剂,主要是抑制亚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虽然能使茎杆粗壮,叶片浓绿,保花保果,防止倒伏,...
  • 柑橘打甜蜜素?“农民爆料”能信吗
    答:其实种植户说的“甜蜜素”极有可能不是食品添加剂的甜蜜素。在民间,XX素、XX精是一种通俗叫法,指的是高效、强力、速效的东西。因为能让水果变甜,所以被叫做甜蜜素,实际上它的学名是增甜剂、增甜素,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一种表面喷洒的叶面肥。它是欧美发达国家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在几十年...
  • 茄子畸形果的发生原因及如何预防?
    答:(2)双身茄 这类茄子一般为多心皮的畸形茄。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投入的肥料总量过多,或者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过高,或者开花期遇到低温。预防方法:一是合理施肥,定苗时浇清粪水提苗。坐果膨大期,每亩施清粪水500~1000千克加复合肥20千克。当茄子长到鸡蛋大时,每亩施沼液4000~6000千克或尿素15...
  • 怎么催熟生香蕉?
    答:水果催熟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方法(温度)和化学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SO2、熟石灰等)其中,化学催熟常用的药剂为乙烯利,学名:2-氯乙基磷酸,是一种低毒农药。乙烯是水果成熟的启动因子,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源乙烯,不同种类的水果产生的乙烯量不同。乙烯利溶水后,会释放出乙烯气体,外源乙烯...
  • 柑桔果实浮皮病是什么?
    答:(2)控制果实贮藏环境的湿度,减少和延缓本病的发生和为害。果实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宽皮柑桔类保持在80—85%,温度10—12℃;橙类相对湿度保持90—95%,温度3—5℃较为适宜。3.药剂防治 (1)桔类果实膨大期喷布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减少浮皮病的发生。在8、9、10月3个月各喷布1次赤霉素...
  • 秋季在柑桔上喷硫酸镁有没有效
    答:(1)促进花芽分化 有些品种在热区高温高温情况下常营养生长过旺,需要采取下列措施促进花芽分化:选择具有早结丰产性的砧木;适时放吐秋梢,培养大量健壮的结果母杖;花芽分化期适当控制水分;采用断根、环割、弯枝等技术措施;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在秋梢期喷施B1000-2OOOmg/L。或PP333500mg/L);适时分期采果;以及...
  • 柑橘树的果实增糖着色有哪些辅助措施?
    答:(3)食醋:因食醋含有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和甘油、醛类等化合物,用250倍液,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各喷1次,能增加果实重量,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增糖灵: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采前20天,喷洒600毫克/升增糖灵1次,能增加糖分,促进成熟。(5)缩节安(矮壮素...
  • 为什么猕猴桃放在米堆里熟得快些?
    答:利用其果实自身释放的乙烯催熟。还有人用电石来催熟水果。电石与空气中的水反应,会释放出乙炔。有研究发现乙炔也有一定的催熟能力,不过所需要的浓度要远远高于乙烯。乙炔本身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工业上使用的电石可能含有砷等有毒物质,所以这种“催熟剂”在很多国家是非法的。
  • 用什么可以让香蕉如何催熟?
    答:水果催熟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方法(温度)和化学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SO2、熟石灰等)其中,化学催熟常用的药剂为乙烯利,学名:2-氯乙基磷酸,是一种低毒农药。乙烯是水果成熟的启动因子,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源乙烯,不同种类的水果产生的乙烯量不同。乙烯利溶水后,会释放出乙烯气体,外源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