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壮劳动外流,有些人不愿从事农业种植是为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农村青壮年开始外出务工,农村人口迅速下降,农村形成一种老人、妇女、儿童为主要构成的人群。农村人口外流在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农业农村的发展缺乏务农劳力的“农民荒”以及相应的一系列问题,那么为什么农村的青壮年要外流而不愿意从事农业种植呢?


1、农业成本高、收益低

近十年来,农业的基础条件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突出反映为劳动力、土地、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机械作业等农业成本均有大幅攀升。但农产品的价格却没有太大变化。

有人算过一笔账,种一亩地的玉米,产量按1000斤算,玉米按1元钱算,一亩地的收益就是1000元,但旋地钱、种子钱、浇地钱、化肥钱、打药钱、请收割机钱……基本快650块了,按每亩卖1000元,也就是说剩不下400块钱,而且一切人工还不算!如果算上人工肯定赔。辛辛苦苦种一料庄稼,还不如打工2~3天挣的多,谁还愿意种地。

所以留在村里种地的,都是年龄大一点的村民,他们都经历过困难年代,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不愿意忍受心理上的折磨,不会让土地撂荒,所以才会选择继续种地。

2、农村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

农民外出务工虽有复杂的经济社会背景,但很多时候也是无奈的选择。

①婚姻的巨大开支。年轻人要结婚,就要面对数额庞大的彩礼和买房的压力。现在的农村女孩很多已经不满足于在农村拥有一座房子,他们更希望在城里安家,一起打工,赚钱,生儿育女,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②教育的巨大开支。另外孩子上学也是个巨大的家庭经济负担。现在的人对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动辄就报好几个补习班。有些农村家长,为了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还把孩子转到了县城,甚至由母亲专门陪读。

③老人的赡养的费用。农村的老人都没有退休金,虽然国家有一定的补贴,但太少了,还是要靠儿女赡养,老人年龄大了,病也就多了,因此赡养老人也需要一笔收入来支撑。

因此,只有选择外出打工,才能有效的保障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和未来的预期支出。



3、农村农业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有些人曾戏称农村为“386199”部队,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粮食却出现了连年产量增加的情况,这就依赖于农业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和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幅提高,劳动强度大幅降底,从耕地、播种到收获均能实现一条龙服务,种田比以前更轻松了,已经不需要太多的劳力。

4、土地流转给农村青壮劳力创造了机会

随着土地改革的逐渐深入,土地的流转,给青壮年外出打工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不仅有土地上的收入,还能从土地里解脱出来,安心地出外打工。

以上回答纯属个人观点,可能写的不是很全面,欢迎朋友们留言补充。一起交流学习,同时也欢迎点赞,转发加关注。谢谢!



因为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觉得农业这个是最低等的行业,收入比较低,所以人们都想出去打工。

  • 农村青壮劳动外流,有些人不愿从事农业种植是为什么?
    答: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农村青壮年开始外出务工,农村人口迅速下降,农村形成一种老人、妇女、儿童为主要构成的人群。农村人口外流在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农业农村的发展缺乏务农劳力的“农民荒”以及相应的一系列问题,那么为什么农村的青壮年要外流而不愿意从事农业种植呢?1、农业成本高...
  • 农村青壮劳动外流,有些人不愿从事农业种植是为什么?
    答:因此,相较于外出务工,种地收益较低,导致青壮年更倾向于外出工作。2. 农村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农民外出务工往往是出于无奈。婚姻、教育、赡养老人等家庭开支巨大。农村青年结婚需承担高额彩礼和购房压力。现今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不惜投入重金报补习班,甚至陪读。老人无退休金,医疗费用高昂,家庭...
  • 老人农业详情
    答:在中国,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老人农业”现象日益显现。这一现象带来了三个主要问题:首先,农业生产进度受到影响,由于缺乏年轻劳动力,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被“懒人农业”所取代,导致效率下降;其次,农民群体整体年龄偏大,知识水平有限,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面临困难...
  • 农村青壮年外流,种地的越来越少,粮食安全该如何保障?
    答:应该加大这方面的福利,这样粮食安全就能有所保障。
  • 农村劳动力流失情况调研报告
    答:这是走访群众中反映的,主要集中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群中。 (二)劳动力饱和。现有的土地资源有限,农用机械又在推广使用,加之,农业生产季节性强,不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人。农村青壮年认为,呆在家里无事可做又无收入,还不如选择外出务工。 (三)生产效益低。农业经营模式分散,生产周期较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
    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论是对流出地农村还是对流入地城市,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大量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农村,导致留守农耕的劳动力和种田质量下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抛荒弃耕现象。二是由于农村年轻人外出,农村老年人口比例明显上升,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
  • 农村怎么了?现如今农村的年轻人为何会越来越少了?
    答:农村依旧还是以前的样子,只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想要生活的更好,所以离开了农村。
  • 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年轻劳动力外流,以后的土地将由谁来种?_百度知...
    答:这个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国这么多年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根基,但是现在的中国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但是土地是集体所有制,国家通过修改土地法,让土地可以自由流通,这样有利于规模化农场化的生产,所以国家不怕年轻人去打工不守家。
  • 春节过后,城市“用工荒”严重,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答:第二,农村年轻农民依然还选择进城务工。在农村,年轻力壮的农民大多还是选择外出打工,这几年,农产品价格一直低迷,单纯依靠种植农作物根本无法养活一家老少,农民对农产业的价格低迷已经绝望伤心透顶了;如果不外出去打工,日子是没法过的,打工或许成了年轻农民唯一出路。同时,对于农村的年轻人来说,...
  • 为什么中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要拼命往城市涌?农村生活条件不是也不错嘛...
    答:其实真的是逼不得已呀 在外打工 又苦又累 遭人白眼 照看不了孩子 孝敬不了父母 这么大的代价 当然不可能是纯粹的想去大城市 要不是原来的地方太恶劣 其实大部分人是更愿意呆在自己出生的地方的 就是这样的 楼主 你们是沿海 是不能比的 中国的农民真的其实是很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