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7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位于山西省洪洞县的大槐树是著名的寻根之地。1991年4月起,洪洞县政府举办了首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每年都有大规模的寻根祭祖活动,涉及18个省500个县市的812个姓氏。

这是因为据史料记载,在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的50年间,山西省洪洞县组织了1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八项移民活动规模涉及18个省、500个县市、812个姓氏。以下是家谱中记载的100个主要姓氏。
如此大规模的移民也应该从政策出台的原因说起
由于中原地区水灾、旱灾、蝗灾和各种规模战争等天灾人祸,繁荣昌盛的中原已成为一片荒芜之地,人民群众难以生存。因此,中原人民需要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
历史上,山西由于地形等因素,处于战乱影响较小的地区,成功地吸引了大批中原人迁往山西。因此,山西省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人口流入大省。

明朝初年,江山渐稳,统治者以平衡各地区、开发中原的思路,采取了引进官方移民的方式。
那么,作为人口大省,山西自然是人口外流的第一地。

根据统治者的意图,移民活动可以开拓领土,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促进整体繁荣稳定。然而,对于即将离开故土的乡亲们,特别是几千年来深受落叶返乡强烈思想影响的中国人来说,他们不得不承受特殊的痛苦代价。因此,寻根祭祖活动起步较晚。
而且,当时的移民政策是不人道的,几乎没有人性。
同姓同族的移民不得迁往同一地点。如果一个家庭有四个人,一个人不会搬家;如果一个家庭有六个人,就剩下两个人;如果一个家庭有八个人,就剩下三个人,依此类推。这种移民状况突然拆散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使骨肉分离,非常痛苦。
老百姓抗拒不了官方意志,即使不想面对,也无法抗拒。
当他们即将离开时,他们的亲戚在大槐树下痛哭,并警告并同意他们的家人,如果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他们会以大槐树为标志,慢慢寻找。因此,对于那些搬出去的人来说,“大槐树”是家的方向和象征,这一直是一种强烈的现实感。
当时大家一致同意的第一代大槐树,在清朝汾河洪灾中被毁3次。现在人们看到的是已经有400年历史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刺槐。

作为第一代大槐树的后代,他们继承了第一代古槐树与人之间的协议,指引着812个姓氏的后代回家。因此,“大槐树”自然成了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18个省份的“根”之源。
从大槐树上流放出来的812个姓氏的人无疑在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客观地说,他们促进了南北、东西方的交流,加强了后世民族团结的局面,为各种无脑的“地区黑”提供了坚实的防御墙。他们的贡献值得尊重。

不少影视剧中都会有这样一段场景,来访者问村民从何处来,村民回答自己的祖先是从大槐树下一路迁徙到这个地方安家落户的。
这里的大槐树便是象征人口大流动的聚积之所,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洪洞县。华北地区就曾有一首歌谣这样诉说着大槐树的故事:“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究竟大槐树下曾经发生了多少事情呢?为何大槐树会成为寻根祭祖的必去之地呢?

洪洞县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始于元末明初,作为两个朝代的串联阶段,最显著的特点便是战乱频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只能不断流离失所、奔走异乡。但这次的迁徙较前代有些不同,便是山西竟成了收容来自全国各地流民的大本营。
原来当时的经济重心已然在了江南地区,原本人口众多、富饶繁华的江南受到战争的打击,最终元气大伤,全然没有了往日的风采,农民起义愈演愈烈,浪潮翻涌最浓烈的便是淮南一带,红巾军与元军、地方割据势力互相倾轧、厮杀多年,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百姓的日常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由此没有战乱延伸、风平浪静的山西洪洞县成为了迁徙的主要输入地。据不完全统计,这场声势浩大、牵扯甚广的移民洪流涉及了大约200个姓氏,毫无夸张的讲,是全国范围。

转眼到了明朝,从朱元璋到永乐时年间,洪桐县共组织过8次大型搬迁活动。这里笔者不禁有个疑问,迁徙通常是在战乱年间才会有的举动,历史上著名的两次大型人口迁徙活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两宋时期,无不是由于当时战乱不断。
原来,朱元璋虽然同统一了全国,但饱受战乱的百姓和百废待兴的国家现状实在是不容乐观,百姓仍处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中,生活的质量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为解决这样的困境,朱元璋决定进行山西洪洞县的人口迁徙,将这块人口相对密集且集中的地区进行有目的、有规模、定期的迁徙。但中华民族自古都有“安土重迁”的思想,所以其实早已安家乐业的当地百姓非常不愿意迁徙,但碍于政令,不得已为之,但如何铭记自己的住所呢,他们想出了以洪洞县的大槐树作为印记的方法,约定这棵大槐树即为自己的故乡的象征,即使日后身处他乡,也时刻不能忘记自己最初的家乡。发展到现在,大槐树就变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最深刻的眷恋与永世不忘的铭记。

但其实来自底层百姓的不愿迁徙的意愿非常强烈,政府硬要推行迁徙遇到的阻碍实在是难以解决,于是统治者想出了一个办法以解决这样空前的压力。首先要知道阻力为何如此之大,原来当时的统治者制定的迁徙政策是这样的:
那该如何解决呢?政府这样姓氏:凡是在迁徙名单的百姓在大槐树下进行登记后便可以领到一些金钱补偿。但这种金钱诱惑绝对不可能拥有触动所有百姓迁徙的魔力,那些家境殷实的家庭不缺钱,定然不会愿意离开扎根之所,一切从头开始,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需要进行迁徙的对象进行了进一步细分,那便是没有收入的流浪者,他们拥有了一笔数目较为可观的财产,这样从别的地方白手起家不能不说不失为一件好事,于是迁徙遇到的阻力削减了不少。且伴随这些弹性原则外还有明文规定,在法律的约束下,迁徙工作还是有条不紊地持续进行了下去。

最终在统治者的协调管控下,洪桐县的人有条不紊地迁徙往全国各地,东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全国各个省份都可见到洪桐县人的足迹,据悉从洪桐县迁徙出来的姓氏大约812个姓氏。
如今,山西洪洞县早已成为一种思乡情感的寄托,那个伫立着的大槐树坚定执着地向世人诉说着自身的故事,那些纷乱的时光、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同时也对漂泊在外的游子表达了祝福,尽管异乡,不论何处,要始终相信,家乡永远都在。

在山西洪洞县有一个著名景区,名叫“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我国许多地区的人,尤其是河南、河北、山东、安徽人的祖先,有不少都是从此地迁出的,所以此处可以说是很多国人寻根祭祖的必经之地。那么究竟有多少姓氏是由大槐树下流放出来的呢?

首先就得从大槐树的原住民向外迁徙的背景讲起了。

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初时期,元朝统治者暴虐腐败不堪,许多农民阶级被压迫得十分严重,再加上天灾的原因,饱受压迫的平民,尤其是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的人开始奋起反抗,发动了多次起义。

后来在明朝建立以后,明朝统治者就认为相比起山西的繁荣发展、人丁兴盛,国内许多其他地区都可以说是积贫积弱,发展滞后。于是,明朝统治者就开始有偿性要求山西的百姓外迁,而山西洪洞县的人口最为兴旺,所以不少洪洞县的原居民便开始向全国各地扩散了。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洪洞县居民具体的迁出情况。

据悉,在明朝洪武到永乐年间,洪洞县就有八次大规模外迁活动,其中所迁徙落户之处涉及了十八个省份五百个县城,之后数百年里还有断断续续几十次的迁徙活动。有专家特地研究过,约有八百多个姓氏的人从洪洞县移出。而且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这些迁出者的后人早已遍布全国各个省份,甚至远走海外。

其三,我们再来讲讲洪洞县居民迁出的特点。

明朝刚刚要求洪洞县的居民移出时,就明文要求过,无论是几口之家都必须有人向外迁徙。另外,政府还给那些愿意迁出的人家给出了不少奖赏,于是,在每家每户都有人迁出的情况下,山西当年的人口迁出总数十分可观,达到了五百多户人家。

在当时那个各地都人烟稀少,五百多户人家迅速在各地成家。拥有来自发达地区发展经验的的洪洞县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外地安身落户,家族繁荣昌盛。但是远走他乡的居民又怕自己找不到回乡的路,就以大槐树为标记,作为自己回乡祭祖的标志。

那么事实上真的有那么洪洞县大槐树的后人吗?

许多人往往都以脚的小指头是否有两瓣来辨别自己是否是洪洞县的后人,甚至还有人认为河南、河北等地的居民都是洪洞县的后人。但其实这是他们一厢情愿的说法。

虽然在当时的确有不少人从洪洞县迁出,但真正论起户数来,也不过五六百户人家,是绝不可能在区区百年内就繁衍出数亿后代的。而在许多家族中,假如没有详细的先祖资料,就会认为自己的祖辈就是来自洪洞县大槐树的。但是 实际上,真正的大槐树后人绝对没有人们说出来的那么多。

最后,我们可以知道,虽然有很多姓氏自称发源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但实际上从洪洞县迁出来的人口绝对没有那么多。有说法是总共有一千二百多个姓氏流放自洪洞县,但就专家研究可能只有八百多个姓氏。不过无论如何,洪洞县大槐树的确是许许多多国人的真正故乡,值得很多人一拜。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812个姓氏。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出姓氏有: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蒋、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10. 大槐树上流放出来的812个姓氏的人们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促进了地区间的交流,加强了民族团结,为后世提供了坚实的防御。11. 这些人们的贡献值得尊重,他们的存在也为各种“地区黑”提供了坚实的反驳。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最后,我们可以知道,虽然有很多姓氏自称发源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但实际上从洪洞县迁出来的人口绝对没有那么多。有说法是总共有一千二百多个姓氏流放自洪洞县,但就专家研究可能只有八百多个姓氏。不过无论如何,洪洞县大槐树的确是许许多多国人的真正故乡,值得很多人一拜。
  • 当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究竟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明朝洪武年间,当时的朝廷便开始组织大量的移民,直到永乐年间,洪洞县就有过8次规模较大的迁移活动,其中,所迁徙落户之处涉及了多达18个省份,500多个县城,十八个省份五百个县城,之后的几百年间,大槐树下陆陆续续又有过几十次的迁徙活动,经过几百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如今很多地方的人都是大槐树...
  • 历史上的山西大槐树,究竟流放出来多少姓氏呢?
    答:从明朝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到五十多年里,朝廷总共组织了七次官方的向外移民政策。这七次移民涉及的省份多达18个省份,大概500多个县,可以说已经是遍布全国各地了。但是,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都去了山东、河北、河南、安徽。这就意味着——很多人自己祖先来自大槐树。那么,当年山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位于山西省洪洞县的大槐树是著名的寻根之地。1991年4月起,洪洞县政府举办了首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每年都有大规模的寻根祭祖活动,涉及18个省500个县市的812个姓氏。这是因为据史料记载,在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的50年间,山西省洪洞县组织了1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八项移民活动规模涉及18个省、...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山西有个非常著名的景点,因其历史而闻名于世,它就是“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山西洪洞县之所以闻名遐迩,据说是因为这里是全国祭祖的圣地。历史上曾记载,山西洪洞县曾发生过多次官方移民事件,从明朝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期中大概50年的时间总共移民8次,迁出地涉及区域高达18个省份,准确...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移民上路后不禁 频频回头,直到古槐树消失,使得洪洞的大槐树成为移民在家乡留下的最后印象,也成为移民后代关于家乡的记忆符号。据《明实录》记载,明初有18次迁徙,其中洪武时期10次,永乐时期8次。数百万人从山西迁移,主要是到河南、河北、安徽等中原地区。时至今日,移民的后代遍布全国各地和...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大槐树的移民就属于第二种,这一地区的大规模移民发生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大槐树的598户人家,迁徙到河南的开封、彰德。尽管在朱元璋以后,明朝还迁出了几次大槐树的老百姓,但人口数量都不多。根据目前的人口统计,河南省有人口9559万。大家可以动脑子想想,那么点迁出的人口...
  • 当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究竟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要说流放出多少姓氏?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里曾经发生过多次官方移民事件,根据历史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期间50年的时间移民8次,迁徙地高达18个省份,准确地点足足500个县市。现如今经过600多年的时间,各地繁衍生息,大槐树移民的后裔早已经遍布中国或者世界各个角落,其姓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