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究竟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7
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究竟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这个官方没有记载,只有民间传闻,据传闻所说在民超期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出来的姓氏足足有812个。其实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出来的人,在当时都是有官方人员进行登记的,但是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流逝,当初留下来的第一手历史资料早就已经没有了,剩下的一些描述基本上都是从民间搜集一些资料,然后再根据官方遗留的资料进行编纂的。目前在山西洪洞大槐树当地是有姓氏登记的,但是哪怕如此,在当地流传的姓氏数量也是不同,有说800多的,有说1200多的,还有说400多的、600多的,总之时间已经过去太久了,现在流传的信息已经很难分辨出来其真假。

山西洪洞大槐树不是“流放”,而是“迁移”,这一点很重要。所谓的“流放”在古时候是指流放犯人,但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出来的人,都是正常的移民,而且是官方支持的移民。据说在元朝的时候,那个时候朝廷是蒙古族,天下不服从“外人”的管理,因此而大乱。这种“大乱”并没有随着元朝的建立而消失,反而越演越烈,从元朝建立开始,到元朝灭亡,中间民间的起义力量就没有消失过。

前期元朝朝廷的力量强大,能够镇压民间的起义力量,但是后来朝廷的力量越来越弱,因此民间的起义就彻底的掀翻了朝廷。可是哪怕全国因此乱了几百年仍然有人不喜欢战争,或者说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喜欢战争,这些人都是追求生活安稳的老百姓。

于是这些人就主动往战争少的地方去迁移,到了明朝建立,元朝彻底被灭之后,全国的人都集中在少数的几个地方,因此元璋同志不得不下令让人们都从这些地方迁移出来。而山西洪洞大槐树就是当时最著名的一个移民集合点。

在山西洪洞县有一个著名景区,名叫“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我国许多地区的人,尤其是河南、河北、山东、安徽人的祖先,有不少都是从此地迁出的,所以此处可以说是很多国人寻根祭祖的必经之地。那么究竟有多少姓氏是由大槐树下流放出来的呢?
首先就得从大槐树的原住民向外迁徙的背景讲起了。
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初时期,元朝统治者暴虐腐败不堪,许多农民阶级被压迫得十分严重,再加上天灾的原因,饱受压迫的平民,尤其是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的人开始奋起反抗,发动了多次起义。
后来在明朝建立以后,明朝统治者就认为相比起山西的繁荣发展、人丁兴盛,国内许多其他地区都可以说是积贫积弱,发展滞后。于是,明朝统治者就开始有偿性要求山西的百姓外迁,而山西洪洞县的人口最为兴旺,所以不少洪洞县的原居民便开始向全国各地扩散了。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洪洞县居民具体的迁出情况。
据悉,在明朝洪武到永乐年间,洪洞县就有八次大规模外迁活动,其中所迁徙落户之处涉及了十八个省份五百个县城,之后数百年里还有断断续续几十次的迁徙活动。有专家特地研究过,约有八百多个姓氏的人从洪洞县移出。而且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这些迁出者的后人早已遍布全国各个省份,甚至远走海外。
其三,我们再来讲讲洪洞县居民迁出的特点。
明朝刚刚要求洪洞县的居民移出时,就明文要求过,无论是几口之家都必须有人向外迁徙。另外,政府还给那些愿意迁出的人家给出了不少奖赏,于是,在每家每户都有人迁出的情况下,山西当年的人口迁出总数十分可观,达到了五百多户人家。
在当时那个各地都人烟稀少,五百多户人家迅速在各地成家。拥有来自发达地区发展经验的的洪洞县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外地安身落户,家族繁荣昌盛。但是远走他乡的居民又怕自己找不到回乡的路,就以大槐树为标记,作为自己回乡祭祖的标志。
那么事实上真的有那么洪洞县大槐树的后人吗?
许多人往往都以脚的小指头是否有两瓣来辨别自己是否是洪洞县的后人,甚至还有人认为河南、河北等地的居民都是洪洞县的后人。但其实这是他们一厢情愿的说法。
虽然在当时的确有不少人从洪洞县迁出,但真正论起户数来,也不过五六百户人家,是绝不可能在区区百年内就繁衍出数亿后代的。而在许多家族中,假如没有详细的先祖资料,就会认为自己的祖辈就是来自洪洞县大槐树的。但是 实际上,真正的大槐树后人绝对没有人们说出来的那么多。
最后,我们可以知道,虽然有很多姓氏自称发源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但实际上从洪洞县迁出来的人口绝对没有那么多。有说法是总共有一千二百多个姓氏流放自洪洞县,但就专家研究可能只有八百多个姓氏。不过无论如何,洪洞县大槐树的确是许许多多国人的真正故乡,值得很多人一拜。

当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究竟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说到在山西洪洞县,人们第一印象就会想到大槐树,而大槐树又是很多人寻根祭祖目的地,也就是说,很多人的老祖先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像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苏等地人的祖先都是从这里走出的。从历史角度来看,曾经确实有过多次大规模移民迁徙活动,而这些移民之所以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其他地方,或许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原因,如有的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还有一些是当时响应朝廷的号召或安排,尤其在明朝初年,大槐树这里就曾经有过多次向外移民的活动,查阅史料之后得知,这里走出去的姓氏大约有1200多个,而这些姓氏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响应朝廷的政策还往外迁徙的。

从史料当中能够看出,元末明初的时候,元朝统治者欺压百姓腐败不堪,许多地方的农民都被压迫得很严重,再加上当时又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天灾,导致大量平民挨饿受冻,这就激起了大量平民的反抗和愤怒。而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苏等地更是发动了数次大规模起义。这样一来又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直到明朝建立之后,很多地方都是人烟稀少,甚至有些败落不堪,明朝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繁荣发展,繁荣昌盛,就选择有偿性要求山西的百姓外迁,以此来填补一些地方的人口。而山西洪洞县的人口最为兴旺,所以,当时就有不少洪洞县的原居民响应朝廷的政策开始向全国各地移民。



明朝洪武年间,当时的朝廷便开始组织大量的移民,直到永乐年间,洪洞县就有过8次规模较大的迁移活动,其中,所迁徙落户之处涉及了多达18个省份,500多个县城,十八个省份五百个县城,之后的几百年间,大槐树下陆陆续续又有过几十次的迁徙活动,经过几百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如今很多地方的人都是大槐树移民的后裔。而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也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

如果要问大槐树下的移民次数,恐怕没有人能回答的清楚,但从历史资料当中能够明确查出的,明洪武至永乐两朝就组织过大小迁移活动10多次,如洪武六年也就是公元1373年,从山西及河北正定府移民至安徽凤阳垦荒。洪武九年十一月,再从山西及正定府移民至凤阳垦荒。因为是冬天,政府发给移民过冬的棉衣。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百姓张从整等116户自愿外迁屯田,户部给予奖励,让他们回沁州招募居民。


永乐二年九月,也就是公元1404年9月,从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移民1万户,充实京师。永乐五年五月,朝廷命户部从山西的平阳、泽、潞及山东的登、莱等州,招募了5000户到京师的上林苑监,牧养栽种。而当时朝廷之所以组织大规模迁移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向人烟稀少的地方填补人口,以此来更加均衡的发展,又经过数百年时间的繁衍生息,如今大部分地区人们的老祖宗可能都是来自于洪洞县大槐树下。



大家都知道山西有个旅游景区,相信很多人都去过,就是“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据说是全国寻根和祭祖的圣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山西大槐树流放出多少姓氏,可谓是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要说流放出多少姓氏?

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里曾经发生过多次官方移民事件,根据历史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期间50年的时间移民8次,迁徙地高达18个省份,准确地点足足500个县市。

现如今经过600多年的时间,各地繁衍生息,大槐树移民的后裔早已经遍布中国或者世界各个角落,其姓氏之多,有心人统计过大约有1230个姓氏,虽说没有切确数据,但是无论是何姓,大多都是以洪洞大槐树处为祖宗之根。国多地流传着歌谣“咱是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的人”,甚至有人说但凡小脚趾甲是两瓣的就是大槐树移民的后人。

那么山西洪洞大槐树为何要移民?

元朝末期,因为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农民起义四起,而中原地区此时又发生天灾(水、旱、蝗、疫四大灾害),尤其是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后来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虽说兵灾已经结束,但是长年的积贫积弱、天灾影响,导致这些地方城市村庄都成为废墟,与山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山西没有天灾人祸,一直风调雨顺,连年丰收、人丁兴旺、经济繁荣,加上当时山西周边地区许多人都流入山西,所以人口就更加密集。

朱元璋登基后,认为山西富有,其余省份皆人烟稀少,于是想到将山西百姓移民到各个省份,增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山西又以洪洞县人口最为稠密,百姓外迁可谓是首当其冲。

《洪洞县志》以及洪洞县《大槐树志》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当地政府曾7次在大槐树左侧的广济寺集中了许多没有土地的农民前往全国各地,但凡迁移的百姓都登记在册,还可以领赏。”

具体怎么以,当时有移民条律“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这样做确实是最悲痛的,一家人几乎都要分离,被活生生拆开,很多百姓虽不情愿,但是也没有办法,最后只能在大槐树底下哭诉,告诫被迁出去的儿女或者其他家人,如果以后不认识自己家住哪里,就以这颗大槐树为标记,再慢慢寻找自己的家。

现如今看见的大槐树是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枝叶繁茂,高大威武。而槐乡的后裔遍布全国18个省份,姓氏囊括了几乎我们所有见过的姓氏,后也有专家考证,有足足812个姓氏从山西大槐树下被流放出来。



有说法是总共有一千二百多个姓氏流放自洪洞县,但就专家研究可能只有八百多个姓氏。

虽然有很多姓氏自称发源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但实际上从洪洞县迁出来的人口绝对没有那么多。有说法是总共有一千二百多个姓氏流放自洪洞县,但就专家研究可能只有八百多个姓氏。

大槐树祭祖堂统计为1230个姓氏,有专家统计了其中一至十号供橱迁民姓氏,共计812个姓氏(《迁民姓氏寻源》),详述了其姓氏来源以及迁徙方向。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1. 山西省洪洞县的大槐树是许多人的寻根之地。2. 自1991年4月起,洪洞县政府开始举办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每年都有大规模的寻根祭祖活动,覆盖了18个省500个县市的812个姓氏。3. 历史记载显示,在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的50年间,洪洞县组织了18次大规模移民,这些移民活动波及18个省、500个县市...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最后,我们可以知道,虽然有很多姓氏自称发源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但实际上从洪洞县迁出来的人口绝对没有那么多。有说法是总共有一千二百多个姓氏流放自洪洞县,但就专家研究可能只有八百多个姓氏。不过无论如何,洪洞县大槐树的确是许许多多国人的真正故乡,值得很多人一拜。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812个姓氏。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出姓氏有: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蒋、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
  • 当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究竟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而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也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如果要问大槐树下的移民次数,恐怕没有人能回答的清楚,但从历史资料当中能够明确查出的,明洪武至永乐两朝就组织过大小迁移活动10多次,如洪武六年也就是公元1373年,从山西及河北正定府移民至安徽凤阳垦荒。洪武九年十一月,再...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这里的大槐树便是象征人口大流动的聚积之所,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洪洞县。华北地区就曾有一首歌谣这样诉说着大槐树的故事:“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究竟大槐树下曾经发生了多少事情呢?为何大槐树会成为寻根祭祖的必去之地呢?洪洞县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始于元末明初,作为两个朝代的串联阶段,...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现代流行着一种说法: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汉人祖先的源头,很多地区的老百姓都是从那里迁出来的。因此,如果要落叶归根,就必须魂归大槐树。那么,这种说法有依据吗?山西洪洞,大槐树到底流出来多少个姓氏?事实上,这种说法没有历史依据可言,纯属一种文学性的想象。自古以来,大槐树的对外移民都是非常少...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朱元璋登基后,则利用山西区域上的优势,通过外迁的方式,带动其他区域发展,所以外迁无可避免。《洪洞县志》和《大槐树志》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当地政府曾7次在大槐树左侧的广济寺集中了许多没有土地的农民前往全国各地,但凡迁移的百姓都登记在册,还可以领赏。” 这也是当时如此多百姓外迁...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因为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大槐树迁移出去的。 不过,很遗憾的是,当年的那一棵大槐树已经没有了。 现在山西洪洞县,我们今天能看到的那棵大槐树,就是在当年生长大槐树的地方,重新植入了一棵。只不过这棵大槐树,不是真的大槐树,而是观赏性的。它主要是有钢筋水泥制作而成的。 真正的那棵大槐树,...
  • 洪洞县大槐树的历史来历
    答:根据《洪洞县志》的记载,这棵大槐树曾位于城北的广济寺左侧,是当年明朝政府组织山西民众向北方、山东、河南等地迁移时的集合地点。传说中,广济寺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发放迁移证明和路费。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树已不存在,据推测可能毁于战火。在明初,由于连年战乱导致中原地区荒废,政府多次组织山西民众向...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呢?
    答:位于山西省洪洞县的大槐树是一个有名的寻根之地,自在1991年4月洪洞县政府举办了首次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起,每年都有大型寻根祭祖活动,规模之大。根据《洪洞县志》和《大槐树志》上的记录,山西的人口在当时是比较密集的,当时的统治阶级就准备移民来改变这种人口分布不均的局面。而这些需要移民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