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断裂特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区域断裂构造特征

(一)准噶尔洋壳微板块区域断裂特征
西天山莱历斯高尔-达巴特一带主要出露依连哈比尕晚古生代弧沟带,该单元断裂构造十分发育,组合形态复杂。按规模形态可分为区域性大断裂和一般断裂两类。一般断裂按成因、形成时间、力学性质及展布方向可分为两个断裂组;即NW向右行断裂组和NE向左行断裂组。
巴音沟-古尔图俯冲断裂组
该断裂组规模宏大,延伸稳定,共有黑山头山前-古尔图水文站断裂、古尔图水文站分支断裂和莫托沙拉北断裂所组成,延伸方向与NW向区域构造线一致,断裂具有较宽的破碎带与混杂堆积带,带内岩石被压碎后沿断裂形成碎裂岩化和糜棱岩化带等。其性质均为压性亦有扭性特征,以逆冲方式为主。是本单元中形成时间早、活动时间长、活动强度大的断裂,它对该区蛇绿岩带的生成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在矿产方面常形成以铬、镍、钴、铜、汞、金的多金属化探异常及矿产。
莫托沙拉-1630断裂组
该断裂组在区域上呈NW向展布,由于受板块构造的挤压作用,构造轮廓清晰,形成时间较早,延续时间较长,因受力不均使它产生了一系列的右行滑动。该断裂组在断裂复合上具有强烈的右行滑动特点,从而产生了以下几条分支断裂:黑山头前山-托托河断裂、拜西特日克-哈拉布拉克断裂、莫托沙拉-古尔图断裂等均具有右行扭动的特征。带内次级裂隙发育,常有中酸性脉岩贯入。矿产方面常有铬、镍、钴、铜、金、锑、砷化探异常。
(二)伊犁-伊赛克湖微坂块区域断裂特征
该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依据断裂性质、规模及延伸方向可分为区域性断裂和一般断裂。区域性断裂一般可分为NWW-SEE向逆断裂及正断裂组、NW-SE向逆断裂和平移断裂组及近EW向逆断裂组;一般性断裂可分为NEE向逆断裂组、NE向平移断裂组、NNE向平移断裂组、NNW向平移断裂组和近SN向平移断裂组。
查岗果勒推覆断裂
该断裂西起巴音那木-查岗果勒-莫托沙拉上游一带,向东延出区外,呈NW-SE向展布,平面上为一波状起伏曲线。两侧地层时代不同,北侧为奇尔古斯套组(C2q)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南侧为头苏泉组(D2ts)火山岩、碎屑岩、灰岩。岩石受强烈挤压形成300m左右宽的蚀变破碎带,糜棱岩化、碎裂岩化现象十分普遍。两侧伴生有次级构造和海西早期和中期侵入岩,岩体长轴方向沿主断裂展布。是一条形成于海西期,延续至今的逆掩断裂。
阿拉尔大断裂
该断裂自黑山头以南—阿拉尔—哈夏特果勒,东西两端均延出西天山莱历斯高尔-达巴特一带,呈NW-SE向延伸。断裂南侧地层褶皱平缓,北侧多为紧闭式褶皱,地层倾角较陡,由于推覆作用,使头苏泉组(D2ts)地层跨越了阿拉尔大断裂上覆于奇尔古斯套组(C2q)之上。地貌上为宽大沟谷,破碎带宽约300~500m,岩石被压碎成碎裂岩,碾磨成粉末状结构。断裂带造成宏伟的三级阶梯,阶梯高差约600~700m,黑山头南第四系受断裂作用形成断层崖与线状构造,沿断裂带还有若干泉水分布,说明此断裂至目前还在活动。该断裂既有张性特征,但更具有压性特点,断面产状向S倾,局部向N倾,倾角一般为40°~70°。
新二台-冬吐劲大断裂
该断裂西起新二台,东经冬吐劲河谷,沿博罗霍洛山北坡通过,均向东、西延出西天山莱历斯高尔-达巴特一带,呈NWW-SEE向展布。该断裂为博罗霍洛古生代复合岛弧带与赛里木地坂的分界线,因此它对南北两侧的地层,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均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断层线呈波状弯曲延伸、断裂破碎带宽200~550m,具有明显的线形构造;地层方面将青白口系、震旦系及下、中奥陶统控制在断裂以北,而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及下石炭统则见于断裂以南;岩浆活动方面断裂以南有中奥陶世,早志留世和早石炭世的大量中-酸性火山活动和海西中期中酸性,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断裂以北除有海西中期酸性侵入岩及中酸性浅成岩外,还有元古宇的基性侵入岩。该断裂是一条形成时间早(蓟县纪末),长期活动的区域性断裂,断面产状西段倾向N、而东段倾向S,倾角较陡在60°~80°间,断层性质属先张后压,并具有推覆性质。在矿产方面断层以北主要为沉积型磷矿、白云岩和大理岩矿;而断裂以南主要为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铅、锌多金属矿以及高岭土和重晶石矿。
伊犁盆地北缘大断裂
该断裂分布于博罗霍洛山南坡,呈NWW-SEE向延出西天山莱历斯高尔-达巴特一带,是划分博罗霍洛古生代复合岛弧带与伊宁中央地块的分界线,它对其两侧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岩浆活动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断裂面呈舒缓波状延伸,断面向北倾斜,其倾角西段为60°~75°,而东段较陡约为70°~80°,以逆冲为主兼有右行扭动的逆断层;沿断裂带常见有数十米的破碎带,普遍具有10~20m宽的碎裂岩、糜棱岩化带,常形成北高南低的阶梯;该断裂控制着地层的分布,早古生代地层位于断层以北,而中生代地层出露于断层以南;该断裂以北褶皱、断裂均较发育,延伸方向为NWW-SEE向,以南断裂不发育,褶皱较发育,轴向近EW,且较宽缓;岩浆活动方向在断裂以北有大面积海西中期中酸性-酸性侵入岩以及中奥陶统、下志留统、下石炭统的中酸性火山岩分布,断裂以南仅见有下石炭统中酸性火山岩和海西中期的酸性侵入岩;在矿产方面断裂以北主要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和高岭土、重晶石矿沉积型矿产,以南则主要为煤、粘土、石膏和石英砂矿。
库松木切克北坡断裂
该断裂西起赛里木湖东岸,沿库松木切克山北坡,向东延伸,是汗吉尕复向斜与赛里木地块的分界线。断裂北侧岩石破碎,见有宽20余米的断裂破碎带,断裂面沿走向摆动,西段向北倾斜,而东段逐渐转向为NNE向;地貌上南高北低,形成明显的阶梯;对地层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前震旦系主要分布于断层之南,上古生界主要分布于断层以北;在矿产方面断裂以北主要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铁矿和铅、锌矿,以南则主要为层控型的白云岩、大理岩及磷矿。

本区断裂发育,总体方向以近SN向为主。断裂类型多样,规模不等,既有超岩石圈断裂(如澜沧江断裂、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又有壳断裂和岩石圈断裂(如维西-乔后断裂、北莽山断裂),还有更多中、小型断裂(图2-1)。
1.澜沧江断裂带
在三江地区,该断裂呈NW向波状弯曲大致沿澜沧江河谷延伸,为兰坪-思茅盆地西侧边界断裂,由数条近于平行的断裂及破碎带组成(图版1);向北延入西藏,与班公错-丁青断裂相连,向南经景洪出境与泰国清莱-湄公河-中马来西亚缝合线相连,规模巨大。在重磁、遥感图上均有明显反映,沿断裂带出现地壳厚度梯度带和与其平行的航磁异常。断层面倾向西,倾角较陡,局部直立。断裂西侧出露一套中元古界变质岩系,北部为崇山群,南部为澜沧群。在澜沧群中发育有一条蓝闪石片岩带,据 Sm-Nd 法测定蓝闪石形成年龄为(409.8±)23 Ma(范承钧,1993),表明澜沧群卷入了早期的地块俯冲活动中。海西-印支期断裂带西侧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临沧花岗岩岩基。
断裂带东侧,中、晚三叠世发育了近5000 m的火山岩,火山岩由西向东(远离断裂)逐渐减少,反映出印支期火山活动明显受断裂控制。在印支-燕山期断裂带以东地壳强烈下沉,形成了兰坪-思茅中生代坳陷盆地。断裂带北部紧邻断裂的中生代红层,遭受线型动力热流变质作用,远离断裂变质程度逐渐减弱。由此可见,澜沧江断裂带是一条具有长期活动特征的控盆断裂。

图2-1 云南省构造单元及深、大断裂分布略图

2.北莽山断裂
该断裂由维西经兰坪到云龙、永平附近,呈 SN向舒缓弧形延伸,断层面向西倾,倾角为30°~80°,断裂带中片理化、构造透镜体发育。该断裂为中排褶皱束与云龙-江城褶皱束的分界断裂,也是中生代浅变质红层与未变质红层的分界(图版2)。
3.维西-乔后断裂
该断裂位于兰坪盆地东侧,断裂由维西经通甸到乔后,呈330°~340°方向延伸,向北被德钦-雪龙山断裂相截,向南与金沙江断裂相交。南段断层面向 SW 倾,倾角为 80°左右。北段断层面向NE倾,倾角为50°左右。总体来看,越往NW延伸,向南西逆冲的特点越明显(图版3、4、5)。该断层为兰坪-思茅褶皱带与云岭褶皱带的分界。沿断裂有一系列小规模侵入体和火山岩分布,东侧的中生界和上三叠统岩石遭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动力变质作用,由北向南变质作用有加强的趋势。
4.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
为兰坪-思茅盆地东缘的边界断裂,北段大致沿金沙江延展,中段被乔后断裂、红河断裂切错破坏,南段经哀牢山延出境外。沿断裂挤压破碎、糜棱岩化极为发育。糜棱岩带西侧为浅变质带,其间发现有蓝闪石片岩,表明其受过强烈的挤压和剪切作用;东侧为深变质带。断裂带对古生代、三叠纪沉积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东侧为台地沉积,西侧为槽型沉积。石炭纪—早二叠世沿断裂带发育有准洋脊型火山岩,表明当时为一洋盆环境。晚二叠世火山岩的性质转变为火山岛弧型,表明有板块的俯冲作用。印支初期洋盆封闭,沿断裂带发育有蛇绿岩及蛇绿混杂堆积。洋盆闭合形迹在金沙江断裂带保留较多,而在哀牢山断裂带则为后期的逆冲-推覆作用叠加改造;到喜马拉雅期由逆冲-推覆作用转化为平移剪切走滑,使其构造活动形迹更为复杂化。

燕山造山带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3组不同方向,即EW向、NE向及NW向不同形式的构造带,其中EW向构造带控制着近EW向的钼(铜)多金属成矿带。主要断裂带有康保-围场-赤峰断裂带、尚义-丰宁-北票断裂带、阳原-兴隆-青龙-锦西断裂带、蓟县-平泉断裂带、乌龙沟-上黄旗断裂带等5组区域性的深大断裂带(图1-9)。

(一)康保-围场-赤峰断裂带

此断裂带位于燕辽成矿带北部,近EW向展布,为内蒙-兴安裂陷槽与华北陆块之边界断裂带。断裂活动起始于古生代早期,中生代以来活动较弱,属于隐伏深大断裂带。由重力、磁场异常图(图1-9)可以看出,-125 mGal和-145 mGal孤立异常和50~100 nT低缓磁异常出现在此断裂带北侧,这些异常与古生代裂陷槽的分布有关。此断裂带属于一级超岩石圈-岩石圈断裂,是华北北缘中生代重要控矿断裂之一(任纪舜等,1981)。

图1-9 区域构造纲要图

(据权恒等,1992,修改)

A—重力场异常图;B—磁场异常图

(二)尚义-丰宁-北票断裂带

位于本区中部,在冀北地区呈近EW向展布,至青龙县往东到辽西地区转为NE 向(图1-9)。此断裂带区内长700 km,宽几十米至几十千米。断裂带活动始于太古宙末,延续至中生代,断裂活动比较强烈。它是由挤压破碎带,韧性剪切带及片理化带组成的多期活动的复杂断裂带,断裂带中部南北两侧分布丰宁-隆化及赤城-平泉等次级断裂。由重力异常图可以看出,该断裂带表现为重力梯度带,断裂带位于梯度带南侧;磁场异常图上表现为正负磁场交替带,北正,南负。此断裂带为壳-幔断裂(任纪舜等,1981),对中生代的控岩控矿作用很明显。

康保-围场-赤峰断裂和尚义-丰宁-北票两条断裂构造带构成一条比较清晰的近EW向的钼(铜)多金属成矿带。我国著名的钼矿床,如杨家杖子、兰家沟、莫古峪、大庄科、肖家营子、撒岱沟门等钼矿床受其控制十分的明显。四拨子-六拨子钼铜矿即位于这一多金属成矿带中东段之南侧。

(三)阳原-兴隆-青龙-锦西断裂带

位于区域南部,横穿本区。从西向东,由EW向逐渐转为NE向,与尚义-丰宁-北票断裂近乎平行,长达700 km(图1-9),为岩石圈-壳源断裂。断裂活动始于中元古代早期,中生代活动也比较强烈。此断裂带在重力场上亦表现为梯度带,断裂带位于梯度带北侧;磁场平面图上亦表现出正负交替,北负,南正。该断裂带在密云—喜峰口—青龙一带平面上呈舒缓波状,断面陡倾多在80°以上。局部地段由断层群组合而成。挤压破碎带一般宽数十米,最宽可达200~300 m。糜棱岩、片理化、构造透镜体发育,具压性特征。在青龙县以东地段,中、新元古代沉积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同时断裂南北两侧表现为明显的差异性。断裂以北沉降幅度大,自大红峪期开始的各地层沉积单元齐全,总厚可达5000 m;南侧则时有间断,仅井儿峪组齐全。该断裂对有关期次的岩浆活动导控作用明显。在青龙县西部的孤山子分布有古生代晚期的超基性岩,青龙县以东分布有中生代杨家杖子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至木头登一带断裂既导矿又切割了中侏罗世的火山岩系。因此,该大断裂具有长期、多期继承性活动特点。它与马兰峪-青龙复背斜、滦县-青龙大断裂共同对杨家杖子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肖营子花岗岩等起着导控作用。可以认为杨家杖子岩体与肖营子岩体属燕山早期同源分异产物,同属下地壳重熔岩浆产物。

(四)蓟县-平泉断裂带

此断裂带呈NNE向展布,纵贯本区,起于太行山东麓,向北可能延伸至大兴安岭东缘(图1-9)。断裂活动主要发生于中生代,为压扭性左旋断裂。断裂带与重、磁异常相对应,在重力异常图上,断裂带所处部位EW向重力异常发生弯曲,向NE方向转变,断裂带位于其东侧;磁场平面图上表现为正负交替带,西侧多负异常,东侧多正异常。该断裂控制中生代成矿。

(五)乌龙沟-上黄旗断裂带

乌龙沟-上黄旗断裂带属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变形变质带的中段,呈NNE向展布。在冀北地区与前述EW向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相交叠加时,使其NNE向延伸的构造带发生向NE向偏转(图1-9),构成复杂的构造叠加和改造,并成为冀北地区深成岩浆和热液活动的主要通道。



  • 区域断裂构造特征
    答:(二)伊犁-伊赛克湖微坂块区域断裂特征 该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依据断裂性质、规模及延伸方向可分为区域性断裂和一般断裂。区域性断裂一般可分为NWW-SEE向逆断裂及正断裂组、NW-SE向逆断裂和平移断裂组及近EW向逆断裂组;一般性断裂可分为NEE向逆断裂组、NE向平移断裂组、NNE向平移断裂组、NNW向平移...
  • 断裂特征
    答:单圈闭和多圈闭,多呈东西向和北西向分布。
  • 学习任务区域性大断裂的识别与分析
    答:区域性大断裂规模大,空间延伸可达数百、数千千米,向下切割可达硅镁层,甚至切穿地壳岩石圈终止于软流圈,它是地球的巨大“伤疤”。它常构成区域断裂系乃至全球断裂系。具体识别标志有:区域性大断裂是一条巨大而复杂的构造变动带,可由几条次级断裂并包含破碎带、劈理-片理化带、复杂褶皱带、复式岩浆...
  • 其他区域性断裂构造基本特征
    答:断裂带宽度变化大,从27~150 m不等,断层面倾向南西,倾角43 °~78 °。断裂北侧为酉西岩组、结杂群和雁石坪群,南侧发育侏罗纪和早白垩世早期地层,自早白垩世以来断裂带两侧的沉积特征基本一致。沿断裂发育挤压破碎带,构造岩为角砾岩和碎斑岩,偶见构造透镜体。角砾成分有构造片岩、灰岩、砂岩、...
  • 区域深大断裂特征
    答:南段断层面向 SW 倾,倾角为 80°左右。北段断层面向NE倾,倾角为50°左右。总体来看,越往NW延伸,向南西逆冲的特点越明显(图版3、4、5)。该断层为兰坪-思茅褶皱带与云岭褶皱带的分界。沿断裂有一系列小规模侵入体和火山岩分布,东侧的中生界和上三叠统岩石遭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动力变质作用,由...
  • 主要断裂特征
    答:该断裂整体上表现为重、磁密集的梯度陡变带。石家庄、北京一带及南段可能形成于中生代。在新生代连成统一横穿南北的区域大断裂。 3.兰聊断裂 该断裂位于工作区中部,断裂南段北北东向展布,向北转为北西西向,在山东境内称为齐河-广饶断裂。兰聊断裂全长达480km,是渤海湾坳陷区和鲁西隆起区的分界。 断裂南段基本...
  • 区域性断裂构造
    答:依照断裂在空间上的展布特征可分为EW—近EW、NE—NEE—NNE、NW—NWW—NNW和SN—近SN向4个断裂组。除中、新生代坳陷及断陷盆地内无断裂分布外,它们几乎遍布全区,并相互切割,分支复合,构成复杂的断裂系统及构造图案。(一)东西—近东西向断裂组 该组断裂遍布全区。其中,以西部苏尼特左旗地区最...
  • 区域断裂特征
    答:该断裂带在密云—喜峰口—青龙一带平面上呈舒缓波状,断面陡倾多在80°以上。局部地段由断层群组合而成。挤压破碎带一般宽数十米,最宽可达200~300 m。糜棱岩、片理化、构造透镜体发育,具压性特征。在青龙县以东地段,中、新元古代沉积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同时断裂南北两侧表现为明显的差异性。断裂以北...
  • 深大断裂构造
    答:这是一条重要的区域构造分界线。代表了加里东中晚期华北板块北缘与白乃庙-温都尔庙岛弧带的缝合界线。该断裂带南为华北板块北缘,北为内蒙古中部造山带。其南北两侧地质、地貌、地球物理等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别,显示出切割岩石圈或超岩石圈断裂特征。沿断裂带发育早古生代蛇绿岩套,表明该断裂带是区域上早...
  • 郯庐断裂带邻区主要断裂构造特征
    答:1.太行山东麓断裂带 (1)断裂带的空间展布及分段特征 太行山东麓断裂带是太行山隆起区与渤海湾盆地区的构造分界线,由黄庄-高丽营、徐水、保定-石家庄、邯郸、汤东和汤西等十多条NE—NNE向断裂组成,总体呈NE—NNE向展布,全长约620km(图3-1)。太行山东麓断裂带除一系列NE—NNE向断裂外,还存在有南口-孙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