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原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社会学原理是谁的著作

  社会学原理 - 斯宾塞代表作
  《社会学原理》(Principles of Sociology),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H.斯宾塞的主要代表作之一。1876~1896年出版。在这部3卷本的社会学著作中,斯宾塞深入地阐发了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的思想。
  内容简介
  第1卷主要论述各类支配和影响社会现象的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地肥沃程度、动植物等外部因素和社会成员的体质、耐力、情绪、知识水平、思想趋向等内部因素,以及社会人口、语言、法律、风俗、制度等其他因素。斯宾塞认为,在各种因素中,社会成员的体质和智力对于社会的影响是主要的。在该卷中斯宾塞花了很多篇幅探讨社会是什么,比较了社会和生物有机体的异同,阐明了他的社会有机体论观点。
  在第2卷,斯宾塞着重研究政治组织的起源和发展,把它看作是总的进化的一部分。他认为,政治组织处理公众事务,同时又限制各分子的关系。政治制度的研究范围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以及国家的职能。在本卷的第5篇中,斯宾塞集中讨论了从军事型向工业型转变的社会进化问题。他列举了两种社会的不同点,认为原始社会是军事型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个人的生命不属于自己,个人也没有地位,当社会需要他们时,他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公众的意志,为社会作出牺牲。当社会进化到工业社会时期,个人不必为了公共利益无条件地牺牲自己固有的利益;相反,社会分子的利益还要受到社会的保护。社会进化的结果是工业型社会取代军事型社会。
  第3卷在对职业制度的研究中,论述了社会上各种职业如医生、舞蹈家、音乐师、演员、史学家、教师等的演化情况。在对工业制度的研究中,分析了功能分化和劳动分工、生产、分配、交换,以及工会、合作、社会主义等方面的问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我们称之为“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3、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5、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符号:符号就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例如: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等都是符号,它是一种意愿标志。
  7、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帕克认为,集合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8、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它的成员相互熟悉、了解,是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9、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引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之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10、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它是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群体,又称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
  11、组织管理: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赖于组织自身的管理。
  12、社会地位:在这里,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个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
  13、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14、社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15、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制度和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人的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演进的、缓慢的变化,都叫做社会变迁。
  16、社会现代化:是指一个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
  17、社会保障:顾名思义就是社会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最基本的涵义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胜利的残疾、年老力衰、以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和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也有的国家和地区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面向全体公民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物质资助。
  18、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3、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生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与特征。
4、 全球发展理论:是把全球看成一个整体,提出了各种全球性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全球系统观点。全球发展理论的一个突出的研究机构是罗马俱乐部。
二、填空题
1、社会保障和实质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2、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团结工作及(社区工作)。
3、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范畴有农村救灾、“五保”制度、合作医疗、扶贫。
4、邹衍认为历史的发展按(五行相胜)的循环顺序进行的。
5、“文化类型”说是由(索罗金)提出的。
6、社会均衡论的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社会学家(柏雷托)和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等。
7、社会流动按流动主体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和群体流动。
8、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尔勒把目前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称为“(第三次浪潮)”。
9、未来社会学分为三个学派:经院学派、(罗马俱乐部学派)、赫德森学派。
10、我国现代化战略的确定的依据是(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社会学原理》是由孙本文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本书籍。
  全书分5编26章,1940年被国民政府教育部定为大学用书后,作者曾加以修订、增删,将原书第19章分为两章,易名为“社团组织及社区组织”,并新增第21章“阶级组织”。
  在总论中,论述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性质、范围及其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的单位及材料、方法、目标、分布及内容;其余各篇依次为社会因素的分析、社会过程、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社会变迁与社会进步。该书资料翔实,注释详尽。文后附有社会学专名、国外社会学人名与著作等参考资料。书中综述了各学派的论点和学说,诸如态度论、人性论、人格论、文化累积论、文化选择论,以及地理因素论、生物因素论、心理因素论、文化因素论等,凡能说明社会行为现象的学说均予引述,以资比较研究。
  全书注重文化与态度的探讨,其理论基础建立在文化社会学的观点之上。认为社会学研究的中心是人类的文化,而文化具体体现为人类的社会行为。据此把社会学界定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并探讨了有关社会行为的五类问题,如社会行为的过程问题、社会组织问题等。

  • 社会学原理是谁的著作
    答:社会学原理 - 斯宾塞代表作 《社会学原理》(Principles of Sociology),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H.斯宾塞的主要代表作之一。1876~1896年出版。在这部3卷本的社会学著作中,斯宾塞深入地阐发了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的思想。内容简介 第1卷主要论述各类支配和影响社会现象的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地肥沃程...
  • 《社会学原理》
    答:12、社会地位:在这里,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个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13、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 社会学原理
    答:比较在目前可认为适当的定义,即是:以社会学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社会学原理》)。龙冠海对社会学对象的定义也属于这一类,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及其由此所造成的社会体系,社会团体,与社会组织,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情形。
  • 求大工11春《社会学原理与方法》《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1...
    答:正确答案:C 6. 个人社会化中第一要素是()。A. 家庭 B. 学校 C. 朋友 D. 大众传播媒介 正确答案:A 7.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A. 社会行为 B. 社会问题 C. 社会制度 D. 社会关系 正确答案:D 8. 社会学中国化的思想是从()提出并逐步明确...
  • 请问社会学三大基本原理是什么 是否可以用在中国的实践中
    答:1923年在上海大学增设社会学系,开设的课程有:社会学原理、进化社会论、社会主义史、现代社会、社会问题、劳动问题、妇女问题、人类学及人种学、统计学、社会政策和两性问题等约40门必修课。这批共产党人亲自讲课,并亲自编写教材,瞿秋白编写的《现代社会学》、蔡和森编写的《社会进化史》、李达的《现代...
  • 1852年斯宾塞进化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答:进而认为进化是一种自然过程,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而不应人为地干涉,反对社会福利和国家计划,也反对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集中反映在他的《社会学原理》第一卷中,他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了6项类比,得出了3个结论:①社会是一个体系,一个。了深远的影响。著有《心理学原理》...
  • 社会工作原理有哪些啊?
    答:社会工作原理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社会学基础知识两个方面的知识。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了解社会工作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假设;了解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把握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思路;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及其本质;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价值理念、理论基础...
  • 如何用社会学的三种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
    答:可以用的社会学原理:社会分层。社会学者基本上对社会分层理论又有两个不同的派别,一个是功能论;另一则是冲突论。功能论会认为社会有分层是必然的,能者居其位。农民工处于城市底层社会主要是为在劳动力的竞争力不足。如果农民工能够提升自己在各方面的技能,则能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冲突论会认为...
  • 斯宾塞为什么认为科学课程最有价值
    答:前后写成了《第一原理》(1873),《社会学原理》(3卷,1878-1896),《伦理学原理》(1879-1893)。斯宾塞《教育论》共分四个部分:《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1859),《智育》(1854),《德育》(1858),斯宾塞的教育学说是与哲学观点和社会观点分不开的。他认为教育是“为我们准备完美的生活”他从个人的利益的角度,...
  • 请运用社会学原理来剖析学校这个社会组织!
    答:社会学原理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普那路亚家庭又称 A. 血缘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偶婚制家庭 D.专偶婚制家庭 2.我国社会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