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的丝弦时期是怎样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7
荆州花鼓戏是怎样形成的?

荆州花鼓戏最早称为“天沔花鼓戏”,诞生在湖北中部的天门、沔阳一带。这一带平原辽阔、湖港交织,是古楚文化的腹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盛行崇巫善舞之风。当时的巫师在春日或农闲时经常敲锣打鼓,以“媾通神灵,驱邪祈福”。
这些风俗流传在民间,百姓利用锣鼓的节奏、速度、力度和音色等的对比变化,抒发对神灵、对祖宗、对生命、对生活、对生产的种种感受,表达美好愿望。天门、沔阳与其他地区一样,鼓乐先与民俗节日,民间礼仪活动联系在一起,到后来才又渗透到俳优百戏活动中。
据《荆州府志》中记载:
妆演故事俳优百戏,箫鼓喧天。
荆州花鼓戏最早是沔阳小调,它的唱腔的项目不多,只有高腔和低韵两大类。
到了元代时期,被当地梨园弟子命名为“沔阳花鼓戏”,接着,这一剧种定位于明代初期,是由沔阳民歌小调和沔阳方言结合发展而成,明末清初具雏形,清代晚期已具规模。
荆州花鼓戏演出活动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清道光年间,大体经历了尚未形成“剧”的“田园时期”、初具戏剧形态的“草台时期”、引入丝弦伴奏的“丝弦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的“鼎盛时期”。

湖北各地花鼓戏、采茶戏、灯戏、杨花柳等剧种的统称。多唱打锣腔,有的唱大筒腔。湖北花鼓戏的起源于清朝中期,流行于湖北沔阳、天门一带,是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载歌载舞、无伴奏的乡土戏曲,原习称“花鼓子”。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三大剧种(即楚剧、汉剧、花鼓戏)之一,发源于沔阳东荆河一带,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后流传到天门、潜江、监利、汉川、京山、钟祥、荆门等地, 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俗称“花鼓子”,曾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戏”。是明末以后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流行于江汉平原,延及邻近鄂南、湘北等地。荆州(沔阳)花鼓戏演出活动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清道光年间,大体经历了尚未形成“剧”的“田园时期”、初具戏剧形态的“草台时期”、引入丝弦伴奏的“丝弦时期”、文革十年的“消退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的“鼎盛时期”。21世纪前后,荆州花鼓戏遇到了不可抗拒的危机,发掘、抢救和保护荆州花鼓戏,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生命力的独特价值,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中国音乐史以及挖掘荆楚民间文化艺术,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黄孝花鼓,是自清中叶至1926年之间流行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的花鼓戏,原名为“西路子花鼓”,因多在春节后玩灯时演出,故又名“灯戏”。最早由民间的划采莲船、踩高跷、打架子鼓等艺术形式演变而成,其发展到1926年改称“楚剧”。“黄孝花鼓”自起源到成为黄孝地区一种正规的地方剧种的100余年的历史里,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以黄孝地方语言为说唱形式的小戏,走过了它曲折艰难的道路。楚剧的原生态戏曲,简易道具,简单服装,演出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的限制,演唱自由,多唱打锣腔,有的唱大筒腔。“黄孝花鼓”约起源于清道光年间,有黄梅县紫云山、龚平山一带的茶农,由两人扮为一丑、一旦踩高跷演出的歌唱形式流传到孝感、黄陂两县。1882年前后,黄陂、孝感两地的民间艺人受黄梅采茶小戏的影响,以踩高跷的形式,一边行进一边唱小调。继之乃去跷而走平地演唱,后来演出者又装扮成不同身份的人物进行演唱,并由单人演唱变为男女对唱和五至七人演唱,接着又配之以锣、鼓形成表演故事的“打锣腔”,为典型的“黄陂腔、孝感调”。这时的“黄孝花鼓”也只是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角的“三小”土戏。一班三五个演员兼打击乐、打击乐兼帮腔(无弦乐伴奏)。 后来兴“挂彩”,即着戏装和化妆,但服装简易,多是借新娘子的新衣新裙,化妆也只是搽宫粉抹胭脂,旦角头上开始出现“包青纱”现象,这就是后来楚剧旦角“包头”的由来。黄孝花鼓戏有着深深的艺术魅力。由于黄孝花鼓具有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郁等民间小戏的固有特色,其演唱剧目又多取材于演员和观众身边的农村生活和民间传统故事,加之语言质朴、口语化的唱腔、词句通俗易懂、演员表演真切自然,令人有百看(听)不厌之感,因而拥有广大观众。过去黄孝一带,无论是农村的放牛娃还是乡镇的手艺人,都能有板有眼地哼上几段花鼓戏的讶腔,所以,黄孝花鼓其演唱范围逐渐扩大,由农村的草台庙社扩大到城镇的茶园、会馆、戏院。清末,孝感城里的九街十八巷分布有七座庙观、三座会馆和著名的“六也茶园”。这些地方的戏搂上都留有黄孝花鼓戏艺人的足迹。

1909年,荆州花鼓戏迎来了另外一个发展阶段,第一次打进武汉三镇亮相亮牌。沔阳花鼓艺人卢金玉、周高等组班,进入武昌徐家棚、汉口火车站、汉阳鹦鹉的露天剧场和茶楼酒肆、演出了《站花墙》、《柳林写状》、《三官堂》等节目,为期两月而不掉座,誉满三镇。

1917年沔阳花鼓戏艺人陈新苟、陈加林、沈四、谢春城、唐石头、姚玉春、黄黑苟、五福兴等20余人进入武汉三镇第一家正式剧场的汉口法租界共和升平楼演出,结果又以精彩的唱腔和表演轰动了江城。

在汉口的演唱中,花鼓戏与汉剧、楚剧有了更多交流,从而吸取了汉剧、楚剧的表演程式。在音乐方面也增加了丝弦伴奏,形成了独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花鼓剧剧种之一。丝弦的加入代表着花鼓戏进入了丝弦时代这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20世纪初期,沔阳花鼓戏出了第一代女艺人段凤耳,系沔阳戴家场竹林湾的农家女,首次登台演出《掐菜薹》就崭露头角,被誉为“真凤凰”。

继段凤耳之后,又有一批较有影响的女演员冲破世俗偏见和旧的习惯势力粉墨登场,如王乾、吴翠、蒋金、黄金秀、李在安等。她们对丰富沔阳花鼓戏旦角的唱腔和表演艺术作出了积极贡献。

20世纪20年代末,沔阳花鼓戏出现了第一个最有影响的科班,专门培养花鼓戏人才。沔阳艺人崔松沔,从1928年起,先后在马口、藏鹤亭、石土地、多家湾、三江口等地设帐,共7届,历20余年,授徒80余人。

后来平台花鼓戏进入洪湖的峰口,沔阳的杨林尾,天门城关的茶园、剧场演出。

在荆州花鼓戏进入武汉三镇的兴盛时期,最著名的艺人是永兴的廖幺与杨集的项幺、六房的邱幺,3人被戏迷称为“京山三妖”。他们是荆州花鼓戏三幺均习旦角,以扮相好,唱腔醇正,嗓音清亮而名噪当时。人们视他们为尤物天籁,称为“京山三幺”,当时有“‘三幺’出洞,天摇地动”之誉,可见当年人们喜爱“京山三幺”的程度。

三幺中尤以廖幺资历最老,技艺最高。廖幺大号廖友昌,永兴镇施家窑头村人,是北路花鼓的主要传承人之一。他习旦角,嗓音好,唱腔过硬,观众喜称“伏倒听”。

廖幺身材小巧,长相白净,嗓音清亮,是学旦角的好材料,所以从小就习旦角,技压群芳。而且廖幺天生聪慧,记忆力特强,腹中存有100多个折子戏,是三路花鼓中的佼佼者之一。

廖幺戏班由廖幺领衔,主要在京山、天门、皂市等地演出。主要剧目有廖幺的拿手戏《找莲湘》、《绣荷包》、《掐菜苔》、《补背褡》、《祭塔》、《白扇记》、《香山还愿》、《大反情》、《赶三关》、《双访友》等。

项幺项明伦是湖北京山县杨集镇人。1898年生于贫苦农家,自幼得大洪山武术师教练,7岁入万寿寺塾馆读书。14岁时其二兄被革除功名忧愤致死,项幺毅然辍学,从名艺人李忠纯及子李丙生学戏。

项明伦身材俊健,扮相秀美,天赋聪敏,善于刻画演绎人物。1912年,开始登台首演。他在《梅龙镇》中饰演凤姐,受到观众的交口称赞,花鼓戏北路名师陈文科收其为关门弟子。

三年后项明伦戏功出众,始以“项幺”的艺名挂牌演出,陈文科亲自配演“仙人镖叉”等系列高难度绝活跷功戏。后来由陈文科推荐,他投梁山调名师王海蛟进修王门跷功“三绝”,即刀马、出手、翎翅。

1920年,应观众要求,项幺与京山本土名艺人邱幺、廖幺同演滚台戏,各出绝活,轰动乡里,几天不散场。此后,项幺艺名大噪,各地戏班争邀项幺搭班,演出于鄂中京山、钟祥、宜城、枣阳、随县、安陆各县。

1932年后,项幺在应城、汉川、天门、潜江、沔阳等地城镇码头演出,结识赛湖北、贺霞龄、一朵云等当地名伶。1933年自置衣箱导具组班,结拜金兰八兄弟,网络大批名艺人流动演出于各地。

在这个时期,荆州花鼓戏变得更加完美,以它特有的风采风靡于荆州大地,尤其是丝弦在伴奏的应用,标志着荆州花鼓戏彻底完成了草台时代进化至丝弦时代的转变。



  • 荆州花鼓戏的发展简史
    答:荆州花鼓戏演出活动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清道光年间,大体经历了尚未形成“剧”的“田园时期”、初具戏剧形态的“草台时期”、引入丝弦伴奏的“丝弦时期”、文革十年的“消退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的“鼎盛时期”。湖北中心腹地,汉水之南,长江以北,一眼平川,百里沃野.内有通顺河、通州河、东荆河流经,沟渠...
  • 荆州花鼓戏溯源
    答:荆州花鼓戏源于沔阳小调,元代时被命名为沔阳花鼓戏,明初时由民歌小调和方言融合发展。明末清初已具雏形,清末民初则逐渐规模化,技艺精湛。它的演出活动最早见于清代道光年间,经历了从田园时期的民间说唱,到草台时期的戏剧形态,再到引入丝弦伴奏的"丝弦时期",以及文革后的"消退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
  • 荆州花鼓戏的发展简史
    答:2. 荆州花鼓戏的演出活动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清道光年间。它经历了“田园时期”、“草台时期”、“丝弦时期”、“消退时期”和“鼎盛时期”等阶段。3. 荆州花鼓戏的伴奏来自江汉平原的民间锣鼓,现存文献记载的传统击乐牌子有76个。最早见于记载的沔阳花鼓艺人乃康熙时期,汪源发五名家小(因)捉拿玩的...
  • 丝弦戏的唱腔特点是什么?
    答:旋律顺级下行。因而激越悠扬、慷慨奔放,时而有如怒涛旋转翻滚,时而又如瀑布急泻直下。2、丝弦戏表演特色:丝弦原由木偶变为真人登台,并在山区、农村扎根,因此,表演既有朴实、敦厚和浓郁的乡土特色,又有夸张、刻板和直线条的木偶动作遗风。此外,还有耍牙、耍碗、耍鞭,以及耍帽翅等特殊表演技巧。
  • 荆州花鼓戏是怎样形成的?
    答:这一剧种定位于明代初期,是由沔阳民歌小调和沔阳方言结合发展而成,明末清初具雏形,清代晚期已具规模。荆州花鼓戏演出活动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清道光年间,大体经历了尚未形成“剧”的“田园时期”、初具戏剧形态的“草台时期”、引入丝弦伴奏的“丝弦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的“鼎盛时期”。
  • 荆州花鼓戏
    答:有民歌小调和丝弦小调之分,后者虽属明、清时调小曲系统,但已地方化。各种形式的曲调,都具有粗犷、爽朗的特点。 表演特点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步法和身段比较丰富,长于扇子和手巾的运用,拥有表现农村...
  • 作文:湖北的民风民俗
    答:荆州花鼓原是民间穷苦人乞讨谋生的"沿门花鼓"和薅草秧歌。这种"花鼓"是一人击鼓唱词,数人帮腔和调。近几十年来,荆州花鼓已演变成独具特色的地方花鼓 戏。1955年有一位老艺人搜集记录了花鼓戏的全部唱腔,整 理出从未有过的第一套完整荆州花鼓 通山山鼓 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山山鼓,是农民在...
  • 岳阳花鼓戏的剧种声腔
    答:“锣腔”也叫“打锣腔”即演唱时用锣鼓伴奏,不托管弦、人声帮腔。解放前荆州花鼓戏也是锣鼓伴奏,人声帮和,50年代才加入文场伴奏。无论是岳阳还是长沙的花鼓戏在本地锣鼓音乐如[木皮调]、[木马调]、[ 辞店调]、[四六调]、[八同牌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汉调皮黄某些板腔音乐,形成 [导板]、[三...
  • 湖南花鼓戏的简介
    答:小调。有民歌小调和丝弦小调之分,后者虽属明、清时调小曲系统,但已地方化。各种形式的曲调,都具有粗犷、爽朗的特点。 表演特点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步法和身段比较丰富,长于扇子和手巾的运用,拥有表现农村生活的各种...
  • 关于湖南花鼓戏
    答: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醴陵花鼓戏等六个流派之分,其都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音乐主要是以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等民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