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怎么解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2
佛法问题。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结婚与否与修行佛法是无关的,但是与责任有关,一个人如果想出家,必须能保证家庭成员不因此断绝生计,不能影响生活。只要把家安排好了,使父母、夫或妻、子女能够有所养,有所成,不能因自己的逃脱回避而流离失所,困苦艰难。其实出家在家,都可以成为佛的学生。
处男和学佛也没有关系,无论以前有无性生活的经验,只要自己知道贪恋淫邪的错误后果,一样可以出家学或在家学佛。学佛以后,只要没有正式剃度成僧人,还是一样可以有性生活的。只是需要知道不贪恋,有节制。成僧人后则不能发生性行为了,因为违反了佛教徒的戒律。
再者,婚姻和性行为只要在正常的范围和关系内,就不是做了什么恶事,自然不会生成什么恶业。而对这些产生贪恋、痴迷,就会因此做错事生恶业。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意为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是最不孝的。

您要了解,儒家文化和佛陀教导是不同的。 儒家文化的背景是古中国,而佛陀时代背景是古印度。 里面关于‘孝’的话题,那么基督教和回教也有。但背景不同,因此对‘孝’的看法也不同。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这个孝的定义是中国古代思想,但必须告诉您,这并非佛陀所认为的‘孝’。 所谓的传统是自身背景所遗留下来的说法,也许这说法已经千百年了,但佛陀弟子必须依照佛陀的教导来实行。

在下记得佛陀教导的经文中,有一篇提到了什么是‘孝’。奉养父母,恭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 佛陀所教导的‘孝’是子女让父母接触正法,修习佛陀的教导。以此走向解脱之道。这种‘孝’比任何的孝都要来的有福报。 在下记得如我们本身实行佛陀教导,让父母正确的实行佛陀教导,这等于是回报了父母养育的。

看一看佛陀的教导。 佛陀在成佛之后回答父亲的国家为父亲说法。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孝’。 因此您不需要烦恼于佛陀所教导的‘孝’以及中国传统的‘孝’中间的矛盾点。如您是佛陀弟子的话,应当以佛陀教导为优先。

您请无需烦恼,应当实行佛陀的教导。 在下不认为净空法师所宣说的是适当的。因为‘孝’也可以分为很多层面来解释说。 传统的‘孝’是世间的‘孝’,这可以说是一种道德观。但道德观是会随着时代而改变的。 佛陀所教导的‘孝’则是一种带领我们走向解脱之道德‘孝’,这是真理的传达。 没有任何事情会比让自己的父母走向解脱之道来的更‘孝顺’。

父母的心的确是痛苦的,因为有爱就有苦。父母不忍子女的离别而痛苦,这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有爱之心。 但有些接触正法的父母就明确了解,让子女走向解脱之道,这才是子女的真正利益。此应当鼓励。 这是父母之间的差别。

就因为佛陀实行视天下父母如自己父母,视天下的子女如自己子女,因此才会广说佛法,期望人们能学习此解脱之道。 而身为子女,让父母走向解脱之道。没有任何事情,包括传种接代,会比此事来的‘孝顺’。因此这是佛陀所认为的‘孝顺’。

后,不一定是血缘上的后代,儿女没有继承父母的优秀智慧,不能算是真后代,而学生真的学到了老师的精神,即使这个老师没有子女,他也有真后代。

节选净空法师佛学讲座 http://www.amtb.tw/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三一集) 2001/8/1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34-131

中国有一句谚语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诸位要记住,不是说你有后代,不是这个意思,后代要超过我们这一代,这叫「后」,这是大事。所以对於后代全心全力去教导、去辅助,他们的成就超过我们自己这一代,这是做父母的心、做师长的心。所以为什麼师长大家那麼尊敬,尊师重道,把师长的恩跟父母的恩看成平等,道理就在此地。

可是今天的社会,念圣贤书的人少,做父母很可能希望儿女超过自己,荣宗耀祖,一般老师未必有这一个心量,师道没有了,非常非常可悲!师道要是没有了,一切众生慧命就断绝了。佛门里面讲经说法是续佛慧命,不是续释迦牟尼佛的慧命,不是续阿弥陀佛的慧命,是续我们自己的佛慧命,「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当做佛!所以续佛慧命是有双关的意思,最重要的意思,续我自己的佛性慧命,唯有我自己佛性慧命得续,诸佛如来的慧命才真正继续下去;我的慧命要断了,我有什麼能力续释迦牟尼佛的慧命?这个道埋大家要好好想想,要把它想通。我们这一生认真努力真干,决定不要让这一生空过,那就太可惜了!

儒家讲究三大不孝:
1,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
2, 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
3, 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 。
而儒家认为第三种是最大的不孝。

佛教也涉及这些问题吧。佛教讲究自己修行,修心。如果修福积德多的话,可以父母安康子女双全。不过这个也不强求,有后无后,有时候不是想作到就作到。现在,独生子女多了,很多人家都是一个女儿,或者干脆丁克家庭,孩子都不要了。这个都看自己的业力,因果报应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多多修福积德吧。

佛不管延续后代的事情的
那比较属於传统思想
甚至有一点僵化

但是如果你父母亲在意
你就需要衡量一下
看看怎样可以两权其美

佛家倒是是讲求因缘的圆满
不造果业

这需要智慧与耐心
慢慢处理不要心急

凡事都用慈悲与智慧

佛教以做人为基础,做人以孝顺为基础,具体如何,请学者自参。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确解释
    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确解释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但以不尽做后辈的本分为最。这句话并不是指只有三种不孝的行为,而是形容不孝的表现有很多种。语句来源:出自《孟子·离娄上》第26章:“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传统解释:1、古代释无后为无...
  • 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是什么意思?
    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意思如下:出自于《孟子·离娄上》,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问题来了,三种不孝的行为,指的分别是什么呢?其实这事儿东汉的经学家赵岐已经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呢?
    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呢?一定要成亲和生子,《孟子·离娄商》原文:“不孝有三种,无子为大。舜未经告知而结婚,则无子,君子以为仍在告知”。这意味着有三件不孝的事。其中,无子(子)不孝是最大的不孝。舜没有告诉父母他的婚姻,因此他没有履行后代尊重父母...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两个不孝是指的什么?
    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来自于汉代学士赵崎写的《十三经注疏》。他在这本书中提到了有三种不孝,第1种叫做阿意曲从,馅亲不义。第2种不孝叫做家贫亲老,不为禄士。第3种不孝叫做不娶无子,绝先祖祀。这三种不孝中属第3种是最严重的,也就是后人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第1种 阿...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含义
    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含义如下: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意思就是说: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知识拓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具体是什么意思?
    答: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白话问解释就是...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确解释
    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是:不孝的表现有很多,其中以不能尽到后辈的责任为最大,意思并不是指没有生育后代是最大的不孝,是鼓励和规劝后辈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原文出处是《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
  • 哪位仁兄给详细解释一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
    答:“不孝的事有三种,没有尽到做后辈的责任是最严重的,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了妻子,就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但君子认为仍然相当于告诉了一样。”舜娶妻娶是尧帝赐婚,娶的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在古代有君主即父母的概念,所以才会说“君子以为犹告也。”...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什么意思?
    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是: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最为不孝。一、全文:《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二、释义: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最为不孝。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妻,是没有...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
    答:02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记述在《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03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对于该段文字的解释,目前有两种观点: 1、中国古典训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