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编修孔氏足谱是在哪个朝代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什么叫历史?

十万个冷知识

  一般族谱的修订都是在家族内部完成的。孔氏因为孔子的存在,所以使得历朝统治者都非常的关注。第一次官方层面的编修《孔氏家谱》是在明朝洪武年间。
  孔子家谱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五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六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
  明崇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四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衍植)奏准。后续十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再添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五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
  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它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由于孔氏谱系的完善,有时孔姓人也会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处。如若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称呼,往往出现年龄相仿者辈分相差数辈甚至十数辈的情形。另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原因就是衍圣公很可能比多数同宗人辈份要低,导致主仆关系和辈分关系发生尴尬。一些孔姓贫穷人家可能会先改名姓再进府为仆。
  孟子、曾子、颜子三族亦用孔姓行辈排序,这三家的家谱与孔子家谱合称“通天家谱”,唯开始时期和严格程度各有差异。

孔氏族谱涵盖在孔府的档案中,现如今存于世的孔氏族谱应该是民国年间修订的孔氏族谱,值得一提的是,从明朝以来,一直到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民国族谱是最大规模的一个孔氏全国合族大谱。
孔府档案应该说是私家档案,因为古代皇家与孔家的关系密切,所以各个地方官衙都与孔府有着文字记载关系。
从北宋开始,孔子的嫡孙有世袭的爵位“衍圣公”,所以,孔府就有了纷繁复杂的管理、办事机构,因此,虽然是座私人府邸,但是孔府所保存的资料极为丰富。
孔府的档案包含了孔府几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与宗教等各个方面的资料,时间轴线长,历史覆盖广,内含丰富,使其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私家档案,现存的档案好像是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的。
全国解放后,由当时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主持,曾对孔府档案进行了整理,由当时的国家档案馆和南京史料整理处的专家常驻在孔府修订。

  • 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编修孔氏足谱是在哪个朝代
    答:一般族谱的修订都是在家族内部完成的。孔氏因为孔子的存在,所以使得历朝统治者都非常的关注。第一次官方层面的编修《孔氏家谱》是在明朝洪武年间。孔子家谱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五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
  • 孔氏家族族谱的简介
    答:最初的孔氏家谱,只是以抄本传世,记载世袭奉祀的宗子名字。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官居朝议大夫的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深感个别抄本易于散失,而且每代仅录一人,使家族中许多贤达之士未能载入史册,年代久远后必被湮没,决定广收资料,创修孔氏族谱。这是孔氏宗族的第一部族谱,将本族嫡系及支庶一...
  • 孔氏族谱
    答:孔氏宗族的族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族谱。孔氏宗族视修谱为合族大事,通过修谱可以把居住分散、血缘关系相对疏远的孔氏族人组成一体,从而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照穆、备遗忘”的目的,修谱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清查“外孔”的渗入。最初的孔氏家...
  • 孔家族谱最后是谁提的
    答:第80代孙孔文泰。根据查询古今历史网显示,孔子在传统中国一直被作为“至圣先师”来信仰,其后裔所在的孔氏家族也是中国传承不绝的第一家族,孔氏家族正式编修家谱,是在北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当时的朝议大夫、孔子46世孙孔宗翰主持修撰,孔家族谱最后由第80代孙孔文泰谱写。
  • 孔子世家谱的成就
    答:它最后一次大修是民国十七年,在曲阜孔府组成了以七十六代衍圣公孔德成任总裁的修谱筹备处,着手全国孔氏家族的合修家谱工作,历时七年,完成了现存的从孔子至七十六代近两千五百年的108卷家谱档案。家族谱是古代谱牒的一种,它记述了家族始祖源起,受姓情况,对于研究家族,特别是人物、礼俗等均有重要意义...
  • 孔孟一家族谱姓氏怎么排的
    答:清朝乾隆年间,朝廷赐十个字: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清朝道光年间,朝廷再赐十个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这些字,都是朝廷赐给孔家的。后来,孟氏(孟子)、曾氏(曾参)、颜氏(颜回)、卜氏(卜商,字子夏)等孔子门人的后代,也按这些字排辈分,以示与孔氏的传承关系。
  • 1930年孔祥熙被正式写入孔子家谱,是他攀高枝还是双方各取所需?-_百度...
    答:这一次的族谱修订完成后,孔祥熙的名字也正式载入衍圣公家族的族谱,在“纸坊户”这一卷当中,将近六成的版面全都用来记载孔祥熙这一支的事情。自此,孔祥熙坐实了自己是孔子第75代孙的身份。 1943年,孔祥勉的儿子在重庆结婚,邀请孔祥熙当证婚人。孔祥熙在婚宴上说起了孔祥勉帮助自己查实身份的过往,还讲述了孔子后裔身...
  • 千年孔家史话
    答:家族内部的行辈制度严谨,自朱元璋起始,历经多次修订,形成庞大的《孔子世家谱》,这部世界最长家谱详尽记录了孔氏世系的变迁,至2009年版本已达2500万字,收录人数庞大,达200万人。谱牒中的严谨与变迁 孔氏族谱是一部编修历史,其中包括明朝的《成化谱(南宗)》、《天启谱》、《康熙谱》、《乾隆谱...
  • 孔子家族谱,孔子家谱辈分排序
    答:孔子家谱辈分排序 家谱一、孔子家谱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