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观后感700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1
电视剧少帅观后感600字

  因为对《芈月传》由满满期待变为基本失望,已经弃剧的我对后面的电视剧本来期望不是很大,反倒是前两天从《少帅》第11集开始看起的时候反倒觉得该剧不错了。所以转而开始继续追剧。
以前看过电视剧《张学良》,基本上都是从老子张作霖挂掉以后开始讲的,张学良的身份也基本上逃不过作为国共由对立转为共同抗日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棋子(而后变为弃子)。由此相比,《少帅》的视角反而新颖了很多。至少看到现在,作为一个富二代所必须要承受的活在老子阴影中的描写,甚是精妙,文章演绎得很好,不过个人由于《奋斗》和《建国大业》的影响,私觉得如果让佟大为来演绎,是不是会效果更好一些。
有几个地方觉得做得不甚精妙:
1、开头几集的镜头语言让我一直以为是个年轻导演拍的,而且还感觉受了点《罗拉快跑》的影响,用大量碎影像直接插入来勾勒人物形象,一时有点让人看不太习惯;大量的多角度硬切颇有《汉武大帝》的影子,但是总是会让人有种视觉不流畅的效果;而且在三姨太的弟弟要被张作霖抓来枪毙的那个桥段居然还有跳轴镜头……觉得导演玩后现代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其实在看过《走向共和》以后我就感觉张黎导演就是那种特不拘小节的人,但是视听语言上过于不拘小节,会有点让人怀疑你到底是不是有北电的底子。
2、感觉史实问题还是颇有待考据啊……比方说“空军”的概念从1918年才有(RAF英国皇家空军是二战结束前唯一的独立空军),张学良进讲武堂是1919年,且教官多日系,日本到现在都没有独立的空军(航空自卫队,那是“自卫”队)。会在那个时候考“空军”这个概念吗?而且第10集居然还穿越了捷克ZB-26型轻机枪(定型生产于1924年,而张学良在1919年进入陆军讲武堂学习,第十集发生的时间怎么着也得是在1920年),倒是觉得用刘易斯机枪比较合理。

  传奇人物张学良的人生自传,娓娓道出这位沧桑老人辉煌而又 坎坷的一生。张学良出生于军阀混战的年代,幼年丧母,是大军阀张作霖最钟爱的长子。这位顶着父亲光环的风流公子,自进入父亲创办的陆军军校起,便踏上了一条戎马之路:从最初带兵打仗到几经战争的洗礼,遭受过挚友郭松龄举兵反奉的打击,忍受着父亲被日本人谋杀的家仇国耻;最终担负起身上的家国重任,成长为东北三省的领导者。张学良一生风流倜傥,却情归两位奇女子,与原配于凤至、挚爱赵四相伴一生。他吸毒成瘾,最终靠外国医生打戒毒。他有颗赤子之心,为了中国的统一,实行“东北易帜”,对蒋介石绝对服从;但也因此,在九一八事变中,让日本人占领了沈阳。终于,他在三十六岁那年与杨虎城将军策划了西安事变,结束了内战,促成国共合作、一致抗日,而他自己却因此被软禁长达半个世纪。

 因为对《芈月传》由满满期待变为基本失望,已经弃剧的我对后面的电视剧本来期望不是很大,反倒是前两天从《少帅》第11集开始看起的时候反倒觉得该剧不错了。所以转而开始继续追剧。
以前看过电视剧《张学良》,基本上都是从老子张作霖挂掉以后开始讲的,张学良的身份也基本上逃不过作为国共由对立转为共同抗日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棋子(而后变为弃子)。由此相比,《少帅》的视角反而新颖了很多。至少看到现在,作为一个富二代所必须要承受的活在老子阴影中的描写,甚是精妙,文章演绎得很好,不过个人由于《奋斗》和《建国大业》的影响,私觉得如果让佟大为来演绎,是不是会效果更好一些。
有几个地方觉得做得不甚精妙:
1、开头几集的镜头语言让我一直以为是个年轻导演拍的,而且还感觉受了点《罗拉快跑》的影响,用大量碎影像直接插入来勾勒人物形象,一时有点让人看不太习惯;大量的多角度硬切颇有《汉武大帝》的影子,但是总是会让人有种视觉不流畅的效果;而且在三姨太的弟弟要被张作霖抓来枪毙的那个桥段居然还有跳轴镜头……觉得导演玩后现代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其实在看过《走向共和》以后我就感觉张黎导演就是那种特不拘小节的人,但是视听语言上过于不拘小节,会有点让人怀疑你到底是不是有北电的底子。
2、感觉史实问题还是颇有待考据啊……比方说“空军”的概念从1918年才有(RAF英国皇家空军是二战结束前唯一的独立空军),张学良进讲武堂是1919年,且教官多日系,日本到现在都没有独立的空军(航空自卫队,那是“自卫”队)。会在那个时候考“空军”这个概念吗?而且第10集居然还穿越了捷克ZB-26型轻机枪(定型生产于1924年,而张学良在1919年进入陆军讲武堂学习,第十集发生的时间怎么着也得是在1920年),倒是觉得用刘易斯机枪比较合理。求采纳
祝您新年快乐

  • 少帅观后感600字
    答:张学良,作为民国四大“F4”之一,其传奇的人生值得后人细细阅读。张黎导演的《少帅》,通过虚实结合的剧情,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张学良,他的锋芒毕露,他的风流多情,他的坚持与执著,他的敏锐与矛盾,让我们看到时势造英雄的无奈和忐忑。该剧浓缩张学良从幼年到1936年的短暂生涯,却让我们看到一副变幻...
  • 《少帅》观后感
    答:该剧用沉稳的笔调,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动荡的历史现实刻画得完整而丰富;同时将张学良这个人物飞扬的个性和传奇的经历,来了一次“尽可能的还原”,将这个人物一生的血与火,爱与怕,做了一番深情而又克制的描摹。
  • 少帅观后感700
    答:因为对《芈月传》由满满期待变为基本失望,已经弃剧的我对后面的电视剧本来期望不是很大,反倒是前两天从《少帅》第11集开始看起的时候反倒觉得该剧不错了。所以转而开始继续追剧。以前看过电视剧《张学良》,基本上都是从老子张作霖挂掉以后开始讲的,张学良的身份也基本上逃不过作为国共由对立转为共同...
  • 看少帅观后感1200字学生写的不咱地得
    答:少帅观后感——三个男人一台戏 少帅当然就是张学良,这位历经军阀、抗战、漫长囚禁的老人,本身就是一个历史传奇。关于张学良的传记、评述、纪录实在太多,我总难忘他关于自己风流韵事的一段口述。我很读过一些张学良和大历史的书,但总是忘不了他喜感的东北口音,以及这段身为花花公子的自鸣得意。这些细...
  • 少帅观后感六百字以上
    答:最近看完48集电视剧《少帅》,总体上是较为成功的,该剧演绎诠释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发家史与小六子少帅张学良的成长史,直至张学良顺应历史潮流与杨虎城一起发起震惊中外、促成国共联合抗战之西安事变,给国人以启示与反思。但亦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人就该剧几个主要...
  • 电影少帅第41.42节观后感
    答:1934年3月18日,日本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件的南满铁路铁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北大营遵守命令,不予以抵抗,死伤无数。北大营参谋长荣甄致电张学良请求进一步指示,学良仍坚持“不准抵抗”政策。黄显声安排公安局的同僚们有序撤退,并带走了所有枪支和弹药。沈阳的不...
  • 少帅 九一八事件 观后感
    答:观后感:勿忘国耻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条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生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
  • 少帅四十一集400字观后感怎么写
    答:张学良一生风流倜傥,却情归两位奇女子,与原配于凤至、挚爱赵四相伴一生。他吸毒成瘾,最终靠外国医生打戒毒。他有颗赤子之心,为了中国的统一,实行“东北易帜”,对蒋介石绝对服从;但也因此,在九一八事变中,让日本人占领了沈阳。终于,他在三十六岁那年与杨虎城将军策划了西安事变,结束了内战,促成国共...
  • 看少帅李雪健的演技观后感
    答:看少帅这部电视剧,我是奔着文章去的,但是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这个老帅挺不错的,李雪健老师演的真不错,把大军阀张作霖演的活灵活现,特别有那种气势。
  • 《新少林寺》观后感
    答:这部片子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侯杰,原本的他是一个军阀的.少帅,为争权夺利而不择手段,残杀对手,欺压平民,以至于在自己被曹蛮背叛后,也众叛亲离。女儿死了,妻子离去,这不是对侯杰的报应吗?为了避难,侯杰寄居在少林寺,没想到,在寺里的生活让他大彻大悟,以武参禅放下了心中的仇恨,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