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那些现代和古代名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贵州有哪些古代和现代名人

丁宝桢 [清] (1820~1886)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道光二十五年迁往平远州进修,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他考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后任翰林院编修。丁宝桢是洋务运动重要成员,官至四川总督,曾诛杀骄纵不法的大太监安德海。去世后赠太子太保,谥文诚,并在山东、四川、贵州建祠祭祀。丁宝桢,晚清名臣,(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牛场镇人。淮军名将,曾任江海关监督、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职务。丁宝桢是晚清洋务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在台湾推动了电报、煤矿等民用企业开发。1886年死于四川总督任上,葬于济南。他为官……[详细]

曹维城 [清] (1683~?)
曹维城(1683~?),字价人,贵州贵阳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癸未科武进士第一人。清康熙四十二年冬十月,康熙帝策试天下中式武举于太和殿前,驾御瀛台紫光阁,阅试中式武举骑射技勇,后回到乾清宫,读卷官等以殿试武举诸卷呈览,康熙帝亲定名次。传谕曰:“武进士中,优者颇多。”康熙帝亲御金殿赐武举曹维城等102人武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曹维城获取武状元后,授头等侍卫,正三品官衔。据记载,曹维城,出身贵族世家,累官为云南副将、广西援剿左协副将。他的儿子曹石也是武进士,选为侍卫,也累官副将。他们父子二人虽然是武备-,却都能吟咏作诗。
李世杰 [清] (1716~1794)
李世杰(1716——1794),字汉三,号云岩。生于贵州黔西县隐者坝(今城关镇黎明村)。李世杰自幼聪颖好学,喜欢骑马射箭,广交朋友,为人豪侠仗义,爱打抱不平。由于其个性放荡不羁,对四书五经没兴趣,以至多次乡试都名落孙山。二十多岁时,他作诗讽刺州官而惹祸上身,为了避祸,父亲李植为他捐了一个小官,让他到江苏富安做事,由于他办事认真,于乾隆九年(1744年)升任江苏常熟黄浦泗巡检。他果断又能见机行事,办了几桩要案后,深受长官赏识,两年后就升任为江苏金匮县主簿。江苏巡抚庄有恭,两江总督尹继善都是知人善任思贤若渴的好官,李世杰在任巡检、主簿期间办事干练

赵以炯 [清]

赵以炯,又字鹤林,贵阳花溪青岩人。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人,十二年(1886年)成进士,参加廷试(殿试)获第一甲第一名,成为贵州省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十四年(1888年)充四川乡试副考官。十七年(1891年)年任广西提督学政。二十一年(1895年)充会试同考官。二十六年(1900年)丁母忧回籍,主讲贵阳学古书院。服阕入京,旋归青岩讲学。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病卒,葬青岩弓腰寨附近山上。家庭赵以炯之父赵国澍与其母陈氏(赵三太)共生育六个儿女,四男二女,分别取名以兰、以焕、以炯、以煃、以炳、以冷。

王士俊 [清] 清朝名臣 (1683~1750)
王士俊(1683-1750)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贵州平越(今福泉)牛场渚浒人。字灼三,号犀川,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10岁即能诗善文,19岁入平越府学,广交良友,不耻下问。见事不平,据理争辩。”康熙四十五年(1706)冬,王士俊乡试不成,时年23岁,便往河南丰润县探望做官的父亲,一面帮父亲做一些文书事项,一面也研习朝廷律令、熟识政务吏治。后返乡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考中举人,六十年(1721)赴京会试,中进士改庶吉士,入翰林院任检讨。雍正皇帝即位,号召天下百官士子向朝廷进言,王士俊也提交了几条意见,被接纳后于雍正元年(1723)选送河

傅玉书 [清] 傅氏三儒 (1746~1812)
傅玉书(1746~1812),字素余,号竹庄,清朝贵州瓮安草塘下司人。贵州著名诗人。生于学者之家,祖父傅如励,曾师从明朝监军御史钱邦芑。傅玉书的父亲傅龙光,系乾隆中期秀才,平生喜爱程朱理学,一生著有学术著作数种。由于家风熏陶,傅玉书走上了钻研学问的道路。 傅玉书继承了祖父与父亲的气质和天分,从小聪明过人,6岁开始吟诗作对。阳春三月,他随父亲傅龙光以及私塾先生在其家门前的小河桥上游玩,塾师以“河边渔翁停停钓”为上联考之,傅玉书以“桥头学子抱抱袍”为下联相对。塾师对傅玉书小小年纪就有这种文学功底很惊讶,认为他将来一定有出息。

马士英 [明] 明朝兵部尚书 (1591~1646)

马士英(约1591~1646),字瑶草(一说字冲然),贵州贵阳人,明末大臣,官至内阁首辅,相传本姓李,过继马氏,祖籍广西梧州(一说江苏仪征)。明万历己未(1619年)成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后历官严州、河南、大同知府、庐凤总督等职。甲申变后,马士英与兵部尚书史可法、户部尚书高弘图等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南明弘光政权。因“拥兵迎福王于江上”有功,升任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成为南明弘光王朝首辅,人称“马阁老”。后国事不济,在抵抗清军侵略中壮烈殉国。有清一代,其为人颇遭指责,时唯有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幸存录》对其持-允。有《永城纪略》

夏同龢 (1868~1925)
夏同龢(1874-1925),字用卿(用清),又字季平,号狮山山人。贵州省麻江县人。中国近代法政的开拓者、教育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夏同龢一生经历丰富,他是贵州历史上仅有的两名文状元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状元身份出国留学的留学生;编著出版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近代行政法学书籍 ——《行政法》;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法政学堂之一——广东官立法政学堂(今中山大学前身)并出任监督(校长);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并被推选为宪法 起草委员会六理事之一,参与起草《天坛宪法草案》;发起成立独立党派组织——超然议员社;

李锋刚 (1916~1950)
(1916—1950)一李峰刚同志,原是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十五军四十三师党委委员,一二九团政治委员,1950年12月奉命率部由昭通进驻威宁,1951年春,配合兄弟部队进行“威北、威南战斗”,战事告捷,将回昭通之前,不幸于4月29日在县城崇实中学(现威宁民族中学)团部驻地被敌人暗杀,终年35岁。李峰刚同志,1916年出生于陕西省浦城县东陈庄尧堡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1925年开始在家乡读私塾,1931年在考入陕西省立第三中学后,就积极参加了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

王明基
王明基(原名王明、字丕承)是滇东北方言苗族(旧称大花苗),贵州省威宁县原八区新华乡(今黑土河乡)爱华村人。其父王道元是滇黔川边苗族基督教会创始人之一。爱华山,原名“海垮山”(又称“海角山”)。“爱华山”是王明基先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他爱国之情取的名字。 得汉名一八九八年,王明基出生在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祖辈佃种威宁县八大土目之一的牛棚子家土地。王明基先生从小跟随父母过着贫苦的生活。王明基先生此前无汉名,一九○五年正月十六日,英籍传教士柏格理从昭通来到王明基家,给他取名“王明”,当时王明基才七岁。
王伯群 李鸿祥 (1885~1944)
王伯群(1885—1944),贵州兴义人,中国同盟会先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教育家。 1906年,在兴义笔山书院(今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后,留学日本,先后在宏文学院政治经济科、中央大学、中央研究院深造,适逢孙中山在日本倡导革命,加入中国同盟会。1915年,参与护国运动,任广州军政府交通部长等职,1920年,跟随孙中山回广东恢复军政府,在广州任大-参议兼军政府交通部长。1924年,王伯群在上海创办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 ,1927—1933年,任国民政府委员、交通部长,1927年,任南京国民政府政治会议委员、交通部长、交通大学

邓恩铭 中共一大代表 (1901~1931)

邓恩铭(1901.1.5~1931.4.5)原名邓恩明,字仲尧,化名黄伯云、丁友民、佑民、又铭、尧钦、建勋等。贵州荔波人。水族。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靠亲友资助求学。1917年秋,-离家到山东济南投奔过继给黄家的二叔黄泽沛(曾在益都、淄川、沂水等地当县官),继续上学。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中,他与王尽美组织学生-,反对-条约,积极参加宣传、演讲、-、-活动,成为学生界有影响的人物之一。1920年11月21日,同王尽美等组织进步团体“励新学会”,被选为学会的领导成员。学会出版了以介绍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励新》半

韩念龙 (1910~2000)
韩念龙(1910—2000),原名蔡仁元。杰出的外交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原常务副部长。贵州仁怀中枢街道办事处人,1927年在遵义三中读书期间,深受校长黄齐生的影响,立志追求民主革命真理,报效祖国。1929年毕业后,因不满贵州军阀周西成不准黔籍学生外出求学的高压政策,怀揣200块大洋,晓行夜宿走路到重庆,然后坐船到南京,再坐火车去上海,进入了广西名流马君武在上海创办的中国公学,主攻美国经济。这与他后来的外交生涯奠定了基础。该校当时名师如林,王造时、周谷城、罗隆基,以及客座教授胡适都授过他们的课。

刘显潜 (1865~1938)

刘显潜(1865-1938)贵州兴义人,陆军中将,贵州游击军总司令。刘显潜历任黔西观察使、贵西道尹、贵州巡按使、护国军援川总司令、滇黔边防督办、贵州军事会办。身授要职的刘显潜,率部经数月时间,大刀阔斧兴吏治,雷厉风行剿匪患,其辖区地域纠纷和民族纠纷大为减少,广受称赞。北洋政府以其治理地方政绩突出,特授“上大夫”号,奖授四等文虎勋章。护法战争后,贵州军队有贵州陆军、贵州游击军两大序列。刘显潜任全省游击军总司令,辖第一、二、三路游击军,及游击大队、盐务巡防队。刘显潜与地方吏治1913年1月,北洋政府颁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规定一省地方行政组织

王若飞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896~1946)

王若飞(1896年10月——1946年4月08日)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说:“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的唾弃,那活着还有意思?”1896年10月11日生于贵州省安顺县城北街。早年随舅父黄齐生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袁运动。1917年冬,王若飞考取官费留日生,后入东京明治大学读书。为抗议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侵略中国的强盗行径,他愤而归国。1919年10月,王若飞赴法国勤工俭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努力学习,他成为一名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留法期间,王若飞积极参加了勤工俭学学生所开展的各种斗争。

何腾蛟 [明] (1592~1649)
何腾蛟(1592-1649) 明总督。明贵州黎平卫人。字云从。万历二十年(1592)生。天启元年(1621)举于乡。历知南阳、大兴,擢巩昌兵备副使。以善抚兵将,为洪承畴所推荐。崇祯十六年,何腾蛟拜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翌年,福王立,加兵部右侍郎、武英殿大学士。旋总督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军务。明年四月,左良玉举兵反,腾蛟不从,被挟持以去,后投水得脱,从宁州转浏阳,抵长沙。腾蛟召堵胤锡、傅上瑞、章旷等,痛哭盟誓,调副将黄朝宜、张光壁、刘承胤等集兵长沙。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军下南京,唐王立于福州。

陈铁 (1898~1982)
陈铁,陆军中将。贵州遵义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等。1982年病逝。陈铁,名永贞,字志坚,1899年出生在贵州,1923年辗转去到广东,次年考进第一期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成为贵州有名的抗日将领。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拟就陈铁早年追求进步和抗战中英勇表现作些介绍。入黄埔学理论当革命军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1924年5月,陈铁考进这所军校。一进学校,印入他的眼帘的是“升官发财的请往他去,贪生怕死的勿入斯门”

郑珍 [清] (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家族启蒙郑珍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农历三月初十生于遵义县西乡天旺里河梁庄玉磬山脚下(今鸭溪镇金钟村荷庄村民组)。先世为江西人。郑珍出生儒医之家,母亲是东乡乐安里三甲沙滩黎安理的三女。

牟应受 [明] (?~1639)
牟应受(?~1639),字子咸,又名元善,贵州省安顺府贵筑县人,拔贡出身。明崇祯八年(1635)四月由广东永安县县令调升为连平州知州。崇祯十二年卒于任所,葬于连平州城城北马口头岭。牟应受为连平州首任知州。他在连平州任职期间,政绩卓著。据《连平州志》记载,连平州城是他经手创建。他“肩巨任重,创始经营,观其阴阳向背之势,相其水泉滋息之宜,诛茅伐树,易蓬檐以瓦甓,署宇宫墙,街巷市肆,网不克安厥宅”。与此同时,他“清丈巢田,兴学设兵,测壤定赋,百务毕兴”。几年之间,当地居民原先那种“闰内外数十茅舍,求一牲醴祀地不可得”的极端贫困的生活状况得以逐渐改善。

1、尹珍
尹珍(79-162),字道真,东汉牂牁郡毋敛(今贵州独山、荔波境内)人,是贵州最早见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学者、文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
曾任尚书承郎、荆州刺史等职。尹道真是贵州汉文化的传播人,西南汉文化教育的开拓者,数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川滇黔三省皆留其办校的遗迹,祭祀庙宇香火绵延。
作为贵州文化教育之拓荒人,尹珍那种不甘落后、奋发自强、热爱家乡、回报故土的精神便成为了贵州学人的楷模。
2、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
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
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
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3、杨粲
杨粲,字文卿,小字伯强,系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入据播州(即今遵义)的杨氏鼻祖杨端之十三代孙。粲为杨轼之子,幼年过继给伯父杨轸为嗣。
秉性好学,笃信儒家经典,少年即怀大志。宋宁宗嘉泰初年(公元1201年)袭播州安抚使,执掌播事30余年,是播州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中兴人物。
4、孙应鳌
孙应鳌(1527年-1586年),字山甫,号淮海,谥文恭。贵州清平卫(今凯里)人。先祖孙华原籍江苏如皋县。孙应鳌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九岁能作文。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中举人第一名。三十二年(1553年)成癸丑科进士,选庶吉士,改户科给事中,出京为江西按察司佥事。
历官陕西提学副使、四川右参政、佥都御史。隆庆六年(1572年)建清平山甫书院,吴国伦提学贵州时,亲晤应鳌于山甫书院。官至工部尚书。
5、郑珍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
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郑学录》等。

1、孙应鳌

孙应鳌(1527年-1586年),字山甫,号淮海,谥文恭。贵州清平卫(今凯里)人,孙应鳌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九岁能作文,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中举人第一名。

三十二年(1553年)成癸丑科进士,选庶吉士,改户科给事中,出京为江西按察司佥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四川右参政、佥都御史。隆庆六年(1572年)建清平山甫书院,吴国伦提学贵州时,亲晤应鳌于山甫书院。官至工部尚书。 

2、周渔璜

周渔璜,出生地是贵阳青岩骑龙人清初著名学者,诗人。父亲周国柱有四子,渔璜排行第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渔璜22岁乡试第一。三十三年(1694年),29岁时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六年(1697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

四十九年(1710年)擢升翰林院侍读。五十年(1711年)简任顺天学政。五十一年(1712年)升侍读学士。五十二年(1713年)晋升詹事府詹理,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检阅浙江、江南两省兵。五十三年(1714年),终因操劳过度,年近半百即逝世于任上。

3、谷正伦

谷正伦(1889—1953),字纪常,贵州安顺人,中国国民革命军将领 ,中将军衔。有“现代中国宪兵之父”之称,提出将“不说谎,不作假,守本分,尽职责”为宪兵官兵的座右铭。1953年11月30日,因胃癌在台北病逝。其两位胞弟谷正纲、谷正鼎,皆为国民党的政治人物。

4、周素园

周素园(1879—1958),原名周增艺,又名培艺,别字树元,澍元,贵州毕节人, 1879 年 3 月7日生。前清贡生,年轻时立志改良政治,寻找救国之策。

1907 年在贵州创办第一份日报《黔报》,讥切社会黑暗,宣传民主思想,宣传爱国主义,反对列强瓜分中国,唤起民众,推行政治改革;同年与张百麟、钟昌祚等发起建立贵州自治学社,从事反清活动。参与领导贵州辛亥革命。

5、王天培

王天培(1888-1927),字植之,号东侠,侗族,贵州天柱县人。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北伐名将。徐州历为军事重镇,孙传芳和张宗昌在此纠集重兵死守。但王天培仅用十四天时间,就取得徐州大捷。

是役歼敌八万余众,俘敌两万余名,击落飞机五架,摧毁和缴获铁甲车五十余辆及无数辎重。孙、张亡命临城。徐州战役是北伐几大战役中的一次大战役,意义重大,敌军胆寒,全国振奋。为之,各地举行了隆重的庆功会,各报竞相报道,将王天培的十军和叶挺的独立团并称为铁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应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渔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谷正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素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天培  



从古至今贵州就出了不少名人名士
  汉代时,就有尹珍、盛览、舍人三位古代文化先驱,并有夜郎时期的各位豪杰。西汉末年又出了保境安民的牂牁郡功曹谢暹保。

  三国时期有支持诸葛亮平定南中,七擒孟获的罗殿国国王济火;西晋末年有支持统一,保境安民的牂牁郡太守谢恕保;

  唐朝时出了一位工部尚书赵国珍;隋末唐初,又出了保境自固率土归唐的牂牁郡首领谢龙羽。

  宋朝初年,又出了率土归宋的矩州刺史普贵、率兵抗金的田佑恭、修筑重庆合江钓鱼城抗击蒙兵的冉琎、冉璞、还有抗击蒙兵的播州安抚使杨价、杨文父子。

  清代有以诗画名噪江南的杨文聪;有抗清名士何腾蛟;清代名臣丁宝桢;朝廷重臣李端棻。

  还有率军讨袁的王文华、戴戡、抗击英军入侵的两淮盐运使但明伦、天津知府石赞清、云南按察使陈灿,以及誉满京华的诗人周渔璜,西南巨儒郑珍、莫友芝,著名外交家黎庶昌,著名文化名人姚华、朱启钤,世界探矿专家之一的谌湛溪,中国水利电力先驱水电专门教育的开创者许肇南,中国高等教育的先驱邢其毅,著名医学家施今墨,大书法家严寅亮等。

  在《公车上书》中,号称1300余名举人签名,但经过查实,真正能提出姓名的也仅仅只有603人,也即是说,只有这603人称得上为“公车上书”的坚定者。而在603人中,贵州就占了95人,即:黄钟杰(俊甫)、伍襄钧(相东)、陈其铸、萧子鉴(平之)、周祜(厚文)、李端棨[“棨”应加“艹”头,但打不出来,只好用“棨”代替](子卫)、李端荣(子肆)、顾福基(小玉)、陆端厚(伯庄)、谢沛泽(晓霖)、张光煦(朴园)、黄泽书(伯厚)、李端[“艹既木”,实在打不出这个字来](子节)、李端[“艹矩木”,这个也打不出来](子芝)、喻熙箴(竹青)、周之麟(阁书)、傅夔(敬之)、张煦春、白赞元(汝襄)、吴正枢(仲辰)、丁树铭、鼓秀章(文宾)、蒯兆庚(辛伯)、向日葵(集之)、黄厚成(本甫)、犹海龙、孔繁华、熊滨臣、吴廷璧、杜树棻、廖杭(苇帆)、聂树奇(锦屏)、吴鹏、萧正和(幼峰)、胡嗣芬(景威)、何庆崧、徐培中、吕钧璜、董玉林(竹贤)、白子钊(元之)等95人。

  现代的有何应钦,王若飞,邓恩铭,龙永图,范兴荣,赵化勇,孙飞虎,邹世明,宁静,聂远,何洁

古代没有。近代;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道光二十五年迁往平远州进修,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他考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后任翰林院编修。
  青岩出了云贵第一文状元赵以炯,这是自中国开科取士以来破天荒,不仅震动家乡,还传遍京城。李端棻为此特写下一副对联祝贺:沐熙朝未有殊恩,听传胪初唱一声,90人中,先将姓名宣阙下;岂吾黔久钟灵气,忆仙笔留题数语,500年后,果然文物胜江南。 因此,大凡到青岩游玩的人都要到状元府看看,尤其是每逢中考或高考前夕,家长们纷纷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沾点灵气。
  周渔璜,清初著名学者,诗人。父亲周国柱有四子,渔璜排行第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渔璜22岁乡试第一。三十三年(1694年),29岁时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六年(1697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四十四年(1705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四十九年(1710年)擢升翰林院侍读。五十年(1711年)简任顺天学政。五十一年(1712年)升侍读学士。五十二年(1713年)晋升詹事府詹理,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检阅浙江、江南两省兵。五十三年(1714年),终因操劳过度,年近半百即逝世于任上。
  李端棻(1833-1907),字芯园(绊园?),贵州贵筑(贵州贵阳)人。幼岁而孤,曾随叔父李朝仪赴京城求学,同治进士。历任学政、刑部侍郎等职。1889年秋季,李端棻以内阁学士身份出任广东乡试主考。阅卷时,慧眼识拔考生梁启超,该生以“熔金铸史”的文笔应答考题,以为是“饱学宿儒”,李端棻非常欣赏,于是将他录取,榜上排名第八。后来,年仅16岁的梁启超前来拜见这位识才的主考官,才华横溢的梁启超给李端棻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后将堂妹李蕙仙许配予梁为妻。“自是颇纳启超议,娓娓道东西邦制度”(《清史稿》)。光绪二十二年(1896)疏请立京师大学堂,各省府、州、县遍设学堂,并建藏书楼、仪器院、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留学生。又举荐康有为、梁启超,支持变法。百日维新期间,授礼部尚书。戊戌政变后,被充军新疆。后赦归,主讲贵州经世学堂。晚年归故里,死后葬于永乐乡。
  现代;何应钦;国民党政治家、军事家、国民党一级上将,黄埔系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从辛亥革命起历经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撤往台湾,历任国防部长和任行政院长。
  谷正伦(1889年-1953年),字纪常,贵州安顺人。中国国民革命军将领。贵州省西南部的安顺,除外名酒外,还有闻名于世的黄果树大瀑布在蒋家王朝反革命的独裁政府里,有一个反动警察头子,是一个拨弄腥风血雨的醒目人物,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他就是谷正伦
  邓恩铭,又名恩明,字仲尧,贵州荔波人,1901年生,水族。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1921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济南建立中共山东区支部,任支部委员。1928年12月,邓恩铭在济南被捕。反动派残酷地将他杀害。
  王若飞生于1896年10月,贵州安顺人。1903年迁居贵阳,随舅父黄齐声生活学习,1915年在舅父黄齐声的带领下,参加“反袁运动”,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 贵州有那些现代和古代名人?
    答:谷正伦(1889—1953),字纪常,贵州安顺人,中国国民革命军将领 ,中将军衔。有“现代中国宪兵之父”之称,提出将“不说谎,不作假,守本分,尽职责”为宪兵官兵的座右铭。1953年11月30日,因胃癌在台北病逝。其两位胞弟谷正纲、谷正鼎,皆为国民党的政治人物。4、周素园 周素园(1879—1958),原名...
  • 贵州有哪些古代和现代名人
    答:马士英(约1591~1646),字瑶草(一说字冲然),贵州贵阳人,明末大臣,官至内阁首辅,相传本姓李,过继马氏,祖籍广西梧州(一说江苏仪征)。明万历己未(1619年)成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后历官严州、河南、大同知府、庐凤总督等职。甲申变后,马士英与兵部尚书史可法、户部尚书高弘图等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南明弘光政权。...
  • 在贵州的历史里出了那些名人,伟人
    答:尹珍(79-162),字道真,东汉牂牁郡毋敛(今贵州独山、荔波境内)人,是贵州最早见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学者、文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曾任尚书承郎、荆州刺史等职。尹道真是贵州汉文化的传播人,西南汉文化教育的开拓者,数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川滇黔三省皆留其办校的...
  • 贵州有哪些名人?
    答:宁静(演员),龙勇图(贵州大学毕业的,中国加入WTO的功臣) 贵州的历史文化名人有丁宝桢,奈香夫人;贵州的革命英烈有王若飞,杨再林,贵州的科学家有潘大金[(1937—),科学家。贵州黄平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龙咸灵[(1911—1993),著名物理学家。贵州锦屏人。原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空间物理研究所所长,...
  • 贵州历史上的名人:看完了才知道贵州人这么了不起
    答:至于被贬到贵州的没有写入。 尹珍:西南文化的扩荒人 尹珍,东汉时期,牂牁郡毋敛(正安)人,是贵州最早见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学者。尹珍20岁人到中原拜师于汉文字大师许慎(《说文解字》的作者),而后尹珍在书法和文字学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就。 《 文字志 》 中评述秦、汉...
  • 贵卅名人录历史上在贵卅的名人
    答:盛览,字长通,汉武帝牂牁郡(今贵州福泉一带)人。 当时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通西南夷,他曾去成都拜司马相如师,学习辞赋,后被称为"牂牁名士"。 刘向的《西京杂记》中有提到他《列锦赋》和《合组歌》两篇赋。 盛览学归故里,积极从事教育,传播学术文化,促进了古代贵州学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亡波 亡波,汉牂牁钩...
  • 贵州出过皇帝吗?有多少?
    答:贵州没有出过皇帝。介绍一些出自贵州的名人:1、李端棻:晚清著名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诗人。1898年,因力主变法,被授予礼部尚书之职。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撤职查办。1901年返回贵阳。在贵阳以开启民智为己任。主持经世学堂的教学工作。2、李世杰:字汉三,号云岩。生于贵州黔西县隐者坝(今城关镇黎明村)...
  • 贵州有哪些古代和现代名人?
    答:杨粲,字文卿,小字伯强,系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入据播州的杨氏鼻祖杨端之十三代孙。粲为杨轼之子,幼年过继给伯父杨轸为嗣。秉性好学,笃信儒家经典,少年即怀大志。宋宁宗嘉泰初年(公元1201年)袭播州安抚使,执掌播事30余年,是播州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中兴人物。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
  • 贵州古代、近代、现代教育界又哪些名人?
    答:现代;何应钦;国民党政治家、军事家、国民党一级上将,黄埔系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从辛亥革命起历经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撤往台湾,历任国防部长和任行政院长。谷正伦(1889年-1953年),字纪常,贵州安顺人。中国国民革命军将领。贵州省西南部的安顺,除外名酒外,还有闻名于世的黄果树...
  • 我们贵州有哪些“名人”?
    答:廖锡龙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上将军衔。1940年6月生,汉族,贵州思南人,1963年2月入党,1959年1月入伍,解放军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学历。龙永图,男,汉族,1943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7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9月参加工作...